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双结连环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弟,你多多珍重吧,别忘了姐姐的话,半年以内,在金陵等我。”

    说罢,又对那白儿说:“你还不快点谢谢我弟弟,那血藕可是千载难得的珍品呢!”

    白儿又将头点了两点,表示谢意。

    姑娘正欲纵上鹤背,突见谷顶上飞下一只白鸟,眨眨眼,落在李玉琪肩头,口吐人言道:“玉哥儿,这是谁呀?”

    李玉琪道:“这是我新交的一位姐姐,名叫蓝玉琼,雪儿,你认清楚了,将来她要去金陵找我们呢!”

    又对那姑娘道:“它名叫‘雪儿’,亦是千年以上的一只灵慧八哥,五年来帮了我很大的忙,还算是我的师兄呢,姐姐,你跟它见个礼好吗?”

    姑娘真的施了一礼,刚欲开口,李玉琪先说道:“姐姐快些走吧,别耽误了行程,回去被责,小弟可不忍呢!”

    姑娘闻言,也知道不能再留,只得说声:“弟弟再见!雪儿再见!”

    飞身纵起,轻飘飘地落到鹤背上,那鹤等姑娘坐好,点点头,张翼震翅,鼓风飞起,蓝姑娘人在鹤背上,频频地摆手,且不时擦抹眼睛,那神态极为凄绝,似在悲泣地呜咽。

    “雪儿”甚是喜爱姑娘,一见仙鹤飞去,便对李玉琪说:“玉哥儿,我等我一会儿,我去送那姑娘一程好吗?”

    李玉琪木然点头应好,雪儿鼓翼直冲云霄,刹时追上那鹤,束翼落在姑娘香肩之上,眼间一齐钻入云中不见。

    李玉琪凝立当地,恍如作了一场春梦,心中又平添一层愁怅,同时对那异样眼神,柔情似水,美若仙姬的蓝玉琼,充满着迷样的疑团。

    李玉琪巧弄玉萧,引来蓝玉琼,两人一见投缘,李玉琪述出自己出身,才说了一半,蓝玉琼因为限于师命,非走不可,临行订下半年金陵相会之约,依依乘鹤飞去。

    李玉琪凝立半响,到看不到那人鹤的影子,才又坐回石上,心中不知是悲是喜,那蓝姑娘含情脉脉的影子,老是缠萦心头。

    面对溪水,那往日落水一幕,不禁又浮上心来。

    原来这溪流尽头,有一深洞,溪水由此灌下,吸力亦由溪水漩涡下泻之势产生。

    李玉琪身子被吸,随水灌入洞中,迳向下方斜斜泻下,连经四五个转折,霎时已下落四五丈,猛地垂直下降“哗啦啦”、“噗嗵嗵”连声大响,径直落入一片黑深深的潭里。

    李与进堕入潭中,下泻之势似强,一直下坠五六丈深“嘭”的一声,一头撞在潭底岩石之下,一阵如裂头痛,撞得他痛极欲喊。

    哪知张口怪蛇脱落,人却一阵迷糊,晕死了过去。

    三日之后,李玉琪从迷茫中醒来,第一个感觉,是脚趾的涨痛,然后才发现他自己似乎平躺在一方石板之上,冰冰的水淹住身子的一半。

    想到水,他开始记起那似是片刻又似是很久以前的遭遇,他倏然一惊,瞪大了双眼,猛地坐直身子,怀中的木浆震跌一旁,那怪蛇却是软软地缠在腰间。

    他游目四顾,两道炯炯的眼神,由于四周的黑暗,而更加明朗,像两只小火炬,放射出尺许的光芒,照射在四周。

    那本是黑暗伸手不辨五指的水洞,已显现了光明,在他的眼中,可以看得清任何东西。

    前文说过,李玉琪所食并非是什么怪蛇,而是一条千载难得一见的“千年火鳝”此物血液,内丹不但能轻身益气,延年祛病,补阳驻颜,更能明目。

    练武之人取食一滴,即可抵得上数年修为之功,练成夜能视物的眼神,更何况他服了这么多?

    不过这“千年火鳝”秉奇热之性,最好与千年以上冰莲莲实一同在冬季服用,始可有益无害。

    否则亢阳之气太盛,服者自具采补妙用,性欲特强,单御一女,必须吸尽元阴致死方罢。

    如交替连御数女,女方不悉“真阴锁阳”秘术,虽然不致于立刻丧命,却也因真阴亏损,不久便得元阴干枯致命。

    故而,此物不但为侠义中人俱获取之对象,亦为邪教中专事采补之最佳之物。

    故此物每一出现,不论大小,均为武林黑白两道中人争夺之目标,常常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因其生性即异,捕捉尤难,故而欲得之者虽众,真正能寻着的,却是少之而又少。

    李玉琪得天独厚,机缘凑巧,糊里糊涂被他服下整条的鳝血内丹,却因吃不得法,本已死定,偏又无巧不巧,跌入这寒泉水中,泡了三个昼夜,直到热燥之气耗尽,才得回生。

    如今醒来,不仅目力特异,视黑夜如同白昼,即那一身功力,增加何止十倍,便是身体,也在这三日间骤然而长大,亦如十八九岁的少年人了。

    那水洞洞顶,高约六丈,中央一股六七尺直径的暗银水柱,注入一片深潭,发出“轰轰”似若奔雷一般的声响,震耳惊心。

    激起无数浪花,翻翻滚液,一波波,一圈圈,向四壁掀涌,四壁,岩石壁立并无一条出口。

    李玉琪暗忖:“自己必是顺那水柱泻落,被浪花冲击到这岩边浅水之处,才幸免于死,但睹此似是绝地,虽能暂时苟活,日久也必饿死,这怎么办?”

    想着,挺身站起,昂首察看近身一处石壁,是否有个出口,哪知刚一用力,脚趾生痛,鞋子似是小了许多,慌忙脱下,脚趾已然破袜而出。

    李玉琪暗自称怪,一看自己,衣服紧紧裹在身上,手臂、小臂皆露出一大截,细一打量,真像长高了许多,不过他仍不敢确定,而只是满腹疑云地摇摇头,继续巡视四周。

    游目一匝,除近身石壁上方,为凸出岩石蔽住,看不见之外,其余各处,俱无出口。

    方觉微微失望,突然感到自己体内,似有一股热流,自丹田发出,缓缓循行全身,细一体察,那热流竟不须以神引导,自然循环穿行三百七十九处大小穴道之间,李玉琪一时大喜过望,暗想:“加自己父母,数十年修为之功,尚不能贯通的任、督二脉,何以自己竟能在一夜之间,畅通无阻呢?是那怪蛇之功吗?”

    李玉琪即不知千年火鳝的来历功效,自然不解缘故,同时也不敢确信真能贯通,为证实之故,不管处身何地,就在水中石盘膝跌坐。

    他按往日所习,凝神调息,以神导气,以玄门正宗内功锻炼之法,一心一意运起功来。

    最初,李玉琪觉出,自己所运真气,并不能与那热流汇合,甚至还互相排挤推拒,敌对相争。

    丹田之中,不但燥热异常,气流亦因而瘀滞不进,勉强行之已久,二者逐渐能够相容了。

    本身真气,随着热流缓缓运转,顺四肢循行全身,越过十二重穴,复返丹田,完成一大周天。

    此时,李玉琪已觉得生机活泼,周身舒泰,再行两大周天以后,本身真气与那热流渐趋融汇。

    更可以真气引导热流,或聚或散,而后精融神会,阳长阴生,龙调虎顺返虚入浑,至物我两忘的无上妙境。

    数个时辰过后,阴阳互混,浑成一体,恢复先天一元之象。

    先时那股热流,至此也蓦然暴散,融入本身真气至四肢百骸时,顿时,李玉琪将千年火鳝精血所化的精气据为已有,功力骤增一甲子以上。

    不过他此时仍不自知,而只觉心灵飘逸,四肢轻灵,气朗神清,灵台净莹,体内似蕴蓄着无穷潜力一般。

    于是,李玉琪重新站起,对面前潭水,猛劈一掌。

    只听得一声“哗啦啦”震天介响,掌风过处,立被击出一丈许方圆大洞,把他自己也吓了一大跳,骇异道:“这是怎么回事,一日之间,奇事屡现,难道那蛇胆、蛇血真有脱胎换骨的奇效不成?”

    他俯身拾起脚边的怪蛇,反覆细看,见那蛇通体长约六尺五寸,内放金光,粗如儿臂,头有拳头般大小。

    蛇目圆睁,像嵌上一对猫眼宝石,闪射出尺许蓝光,蛇口无信无牙,唇上却有两只触颂,六寸多长,坚硬刚劲。

    运劲一捏,竟未捏断,一时性起,用出六成劲力,挥掌削劈蛇身,亦未削断,心中不禁大惊。

    再看原先破裂之处,大约二指,散出屡屡芳香,才知道并非一般蛇类,定是什么灵异之物。

    因此不再丢弃,便顺手把它束在腰间,想返回家中之后,问问父亲,到底是什么东西。

    李玉琪又将三面石壁,逐一细看,见无一可置容身之处,才又回身昂首,打量这近身处石壁。

    见二丈以上,石壁凸出,将视线挡住,看不见上面的情形。

    李玉琪希望转浓,先估量好地势,准备纵起察看,又看了看足下石板,以备下落时,不致跌落水中,斟酌思量了好大一会,才猛提真气,双臂一抖,一式“一鹤冲天”向上拔起。

    他不知道自己此时,已非吴下阿蒙了,仍然煞有其事般全力上拔,致而用力过猛,但闻“噎”的一声,连石壁还未看清,便一头撞在洞顶,立时碎石纷飞,石壁撞裂了一大片。

    头上,也撞起一个大包,全身被那反弹之力,弹回水中。

    李玉琪落在原地,头上生痛,用手一摸,虽未破裂,却已肿起一块,不禁发火,不怪他自己用力过多,反怪那洞壁欺人。

    不过这二次腾身,却不敢再施猛劲,而只缓缓用出二成真力,脚尖轻弹,一式“平步青云”冉冉纵起,及至超过凸出之处,目光到处,石壁一片光滑,心中一凉,怒火迳发,恨极了一掌劈出。

    这一掌,李玉琪含恨施为,急切间虽仅施了五成真力,仍然是掌挟劲风,刚劲无比,掌风到处,石壁上“砰嗵嗵”一阵大响,石块纷分,壁间立即显出一个五尺见方的圆洞。

    李玉琪一见大喜,也不管洞中情形如何,竟在空中,抖拳缩臂,腰缩再伸,空中变式,硬生生将下落之势煞住,作化“寒鸦归巢”如飞投入洞中。

    那洞,是一条黑漆漆,深不见底的甬道,李玉琪不管三七二十一,顺路前奔,只觉得曲曲折折,愈前愈往下斜。

    一口气奔进六七十丈,前面突现一丝碧光,走近一看,见从甬道顶上,垂挂着一支碧竹杖。

    粗若小指,每节约长一寸,共有二十二节,第一节中央,前后各有一个佛面,眉目口鼻皆俱。

    前后两口,有一小孔相通,竹杖晶莹可爱,似若碧玉雕成,入手冰凉,份量颇沉,最上一节孔内,穿过一根碧丝蛟筋,上打一结,正好套在腕上,下余尚有两尺多长,反执可作鞭用。

    李玉琪觉得很是好玩,执在手中,继续前行。

    李玉琪又走了二十多丈,转了好几道弯,前方已透来光线。

    他以为脱困在即,心中大喜,霎时将近地头,却见甬道出口被一个巨大蛛网封住。

    那蛛网好粗,一根根像魔绳一样,煞白透亮,闪泛银光,李玉琪手中竹杖一撩“嘶嘶”数声轻响,若水珠弹在火上,转眼之间,便被撩了一个大洞,李玉琪还想再撩“嘶”

    的一声刺耳大响,那蛛网竟如同剥丝一般,化成一条银线,向外投去,瞬息工夫,消失得一根不剩。

    李玉琪心知,外面必有毒物,不敢大意,右手碧竹杖一举,护住头胸,慢慢踱到甬道尽头,上下一看,不禁暗叫:“苦也!”

    原来这甬道,并非通至山外,更非出口,却是到了一座深窟窿之中,那深洞形似深井,上望壁立二百多文,上锐下丰,窟窿口内缩,只有五尺方圆,映着窟窿外日光,似也被巨大蛛网封住,窟窿中石壁坚硬光滑,寸草不主,色作赤红,用手一摸附近岩石,触手冰凉。

    若想上去,任你“壁虎功”“游龙术”练达绝顶,也不能一气游升至顶,这焉能不令李玉琪叫苦。

    再自立身处下望,下方二十丈处,有一块十数亩大小的平地,平地中央,拱起十丈方圆,一座五彩缤纷的玉质小山,映着窟窿口射入一圈光线,幻出各色彩霞,五光十色,照得那整块平地,甚是明亮,平地上靠近小山的周围,五丈以内,奇花异树,繁茂异常。

    三丈以外,积满了厚厚的冰雪,冰雪上虽也散落着几株苍树异树,两相对照,却是大相异趣。

    李玉琪暗暗称奇,心想:“反正不能出去,不如下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这等神奇,或许能发现出路,也未可知!”

    李玉琪这一决定,立即施出壁虎功,将那碧杖含在口中,双臂翼张,头下足上,向下射去。

    离地一丈,陡地两臂疾收,挫腰蜷腿,空中一翻,变成头上足下,轻飘飘落在雪地上。

    李玉琪身子刚刚着地,蓦闻一声刺耳“嘶”鸣,一根银丝疾射而到,李玉琪听了一跳,一闪身,右臂起,一招“雾锁云封”碧竹幻起一片霞光,将身护住,那银丝又“嘶”的一声,收了回去。

    李玉琪呆了半响,不见动静,才大着胆子,一步一步地向玉山移近,同时一边打量四周。

    四周平地,足足有十五亩大小,正中央涌起一座晶莹玉山,高有五丈,周围五丈以内,气候温暖如春。

    生满各种奇花异树,顶上长着几株一尺多高的红色小树,下面有一圆形门,一丈多高,上面横雕着四个斗大金色篆字“达亲洞天”门为紫玉雕成,门上隐现风云,并未关紧。

    门前横铺着一件蓝衫,似是按人形平铺地上,上有头巾,下有鞋袜。

    右袖前伸,袖口横着一只蓝玉长笛,光华闪闪,似嵌有数颗宝石,左袖后掠,袖口处放着一个包袱。

    李玉琪一时猜不透这是何意,更不知门内是否有人,故而一面戒备,一面询问,连问数声,不见回答。

    正欲入内,突然身后“嘶嘶”之声又作,李玉琪倏然反身,见一脸盆般大小的蜘蛛,周身绿毛,长约寸许,眼似铜铃,碧光闪闪,八脚着地,囊腹上挺,口颚颚钩竖直,似欲射毒。

    李玉琪大惊失色,点脚后退,扑向门边,抖手将碧竹杖掷出,势痴若箭,带起一股锐啸异声,向那蜘蛛头上打去。

    那蜘蛛意似偷袭,一见被李玉琪发觉,正想喷毒伤人,竹杖已化一溜碧光打来,蜘蛛对那竹杖,甚是畏惧。

    一见竹杖打到,就地一个翻滚,身体缩成拳头大小“嘶”声一叫,囊腹中电射一缕银丝,带动身躯,向后方选去。

    李玉琪见那蜘蛛,惧怕竹杖,心中稍安,拾起竹杖,决心往门内一探,因怕洞中另有别的毒物,不敢大意,先用竹杖将洞门点开,等了半天,不见动静,才举杖护住头脸,飞身纵进。

    里面原是一间半球形白玉大殿,直径约有五丈,通体晶玉凿成,圆顶中央,光华远射,映得全殿通明,殿内陈设简单,左右壁间,各有一两个半圆小门,门里似是复室。

    对面壁前,有一玉榻,长足八尺,宽有四尺,榻上一个绿色草蒲团,不知何物织成,碧光闪闪。

    榻前一丈左右,有一丈长玉案,二尺来宽,玉案中央放一只二尺多高的三足白玉鼎,鼎中生出一株九叶灵芝,色作紫色,叶如伞状,中央正结有一个豆大的小果子,隐隐透出异香。

    案前五尺前,有一与榻上蒲团相同的拜垫,此外别无他物。

    李玉琪进入殿中,一看陈设,即知此处是前辈异人修真之处,虽然现在已无人居,身为后辈,总应敬老尊贤。

    因此不敢怠慢,立在拜垫上跪倒,对玉榻叩了三个头。

    身刚站起,突闻一阵轻雷之声响过,玉榻后面的王壁,一分为二,中间现出一个圆门,并有一笺自门内飘落榻中。

    李玉琪抬起一看,见上面写道:

    吾徒秉性笃厚,崇敬师道,福缘无比,堪授老僧衣钵,今将此洞各物,统赐于汝,盼能善自能修,以平魔劫,慎行我慈悲之旨,勿施滥杀,伤及无辜也。

    老僧生前,精研两仪降魔神功心法,功参化境,手着秘笈,与宝剑、刃药等,藏于复座下,汝可一并取出,毋扰老僧之臭皮羹也!

    他室书籍,为老僧诛魔所得者,汝可涉猎,务使之于正,不可持以为恶。

    殿外衣物,尽中蛛毒,该蛛已通灵性,身具百毒,仅惧千年寒竹佛面杖,如欲服下,可取右手前室中百毒秘笈降蛛篇,依法收取,可持之以为日后行道解毒之用。

    窟窿外,有一灵禽八哥“雪儿”得老僧多年教化,已具神通。

    因不敌神蛛之毒,被神蛛丝封于窟窿外,汝降服神蛛后,当命其收去蛛丝,雪儿自会下来,同汝练功也。

    琐琐留嘱,已着色相,佛祖有情,并非老僧之非矣!

    达亲禅师,宋淳化乙未年留嘱。

    李玉琪阅毕,又惊又喜,单足轻点,穿入复室,那屋长宽各有一丈,亦为白玉凿成的。

    正中一榻,端坐一黄衣老僧,双手合十,肤色熏黑,面貌清瘦,双目阖闭,一脸慈祥之态。

    榻下地上有一玉匣,二尺见方,五寸多厚,上有“降魔神功”四个金色篆字。

    李玉琪恭恭敬敬,对那老僧拜了几拜,心中默誓道:“弟子李玉琪,蒙禅师概授绝学,誓守遗训,替天行道,如有违背,必遭天谴,谨誓!”

    誓罢抱起玉匣,纵出室外,足刚着地,身后又是一阵轻响,那门已然合拢,再也找不出一丝痕迹。

    李玉琪将玉匣放在案上,打开右手第一个房门,见那室是方形,两丈见方,通体翠玉。

    四角顶上各嵌一颗碧珠,闪射光华,纤毫毕现,下层放着许多各色玉瓶及一只碧玉葫芦。

    李玉琪找出百毒秘笈,翻出降蛛一篇,见其中详细说明蜘蛛习性外,对蜘蛛倍加推宠。

    谓蜘蛛身具百毒,伤人必死,蛛丝虽无毒性,通灵者,可藉之传达毒素,或先放出一点蛛丝,人触其上,立即侵入体内,藉其灵性气机相感,无论人蛛相距若干千里,均能将其寻着毒毙死。

    性毒,喜食毒物毒液,如能收服,可仗其吸食中毒者体内毒液,功效显著,灵验非常。

    服蛛之法,须配制百毒服蛛丸,以百毒及灵药一十味制成丹丸,浸入服蛛人舌血,令蜘蛛服下后,自然听从服蛛者命令,不再伤害服蛛人。

    可以玉葫芦盛之,随身携带。

    李玉淇匆匆阅毕,想道:“舌血咬破舌即得,这服蛛丸哪里去找?此篇之中,虽有药名,一时半刻也不能配齐啊?何况我又出不去呢!”

    李玉琪坐在椅上,苦思了半天,仍得不出结论。

    蓦然那蛛,又在殿门外“嘶”声作响,赶紧执起佛面竹杖,准备候它侵入之时,打它出去,等了半响,也不见它进来,偶而回头,瞥见玉架上玉瓶累累,心中一动。

    近前逐一察看,见瓶上有的贴有药名,找了不久,终在那碧玉葫芦边,找着一只小玉瓶,上写“百毒服蛛丸”字样。

    这一发现,喜得李玉琪几乎雀跃三尺。

    赶紧打开一看,里面果有三颗药丸,大如龙眼,李玉琪怕一颗不够,特地取出两粒,含于口中咬舌,以舌血浸之,捏舌止住血流,托着两丸,缓步走出股外。

    那蜘蛛,蹲踞两丈以外,一见李玉琪走出,立即“嘶”声发威,虽惧他手中所执佛面竹杖,不敢进击,却也不肯退走,神态甚是狞厉。

    李玉淇将两丸,轻轻抛在那蛛前,怕他不肯就吃,轻轻劝道:“吃吧,我不害你,这是好东西呀!”

    那蛛果然通灵,闻言不再发威,竟以上下四颚,攫住丹丸,放入口中,一会工夫,口中再次嘶叫,声音虽仍难听,却不如先前刺耳,嘶罢就地一滚,缩成拳头大小,缓缓向前爬来。

    李玉琪童心未泯,知道它已被自己收复了,惧心一去,玩性又炽,只见他的左掌一伸,道:“来呀!碧儿。”

    那蛛也真听话,一跃跳到他的掌上,连连点头,李玉琪哈哈一笑,放下佛面竹杖,右手指着它道:“碧儿真乖,碧儿真好,啊你知道你叫碧儿吗?不知道?你长得一色碧毛,不叫碧儿叫什么呀,你知道了吗?”

    那蜘蛛竟能听懂人言,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口中还不时嘶叫两声,逗得李玉琪大笑不止。

    好一会,李玉琪想起禅师留笺所言,便吩咐珠儿道:“这衣服上的毒素,你去替我吸掉,我要拿来穿着,你看我身上的衣服都小了吧?还有,那上面的网子也收起来吧,禅师说上面有只八哥鸟儿,要等着下来,你可不能伤害它啊!”碧儿嘶地一叫,跳下地来,身体复涨,在衣服上爬行一圈,嘶地一声飞至壁边,贴岩向上爬去。

    李玉琪将衣服悉数拿进殿中,除头巾鞋袜外,那铺在地上的衣服,共有小衣一套,内衬对襟短褂一套。

    长儒衫一件,束腰一条,上缀六个小袋,每袋装有一只玉瓶,内有“回生丹”“生肌散”各三瓶。

    一个挂囊,一尺见方大小,中分两层,一层放有三串珍珠,粒粒浑圆,堪称上品,六颗宝珠,分青、赤、白、蓝、碧、绿六色,一般的大如鸽卵,毫光四射,堪称稀世宝物。

    另一层里,放着一把赤金梳子,一把碧玉簪,十锭赤金,一个小铜镜,一把寸长小刀,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用皮套套着。

    这一堆衣服,连同鞋袜及那个大包裹,都是同一质料织成,似绸非绸,似缎非缎,薄如蝉翼,轻软异常,滑不溜手,隐泛淡蓝光辉。

    李玉琪甚是喜爱,本想换上,却因刚刚祛毒,怕他不洁,决定洗过再换,遂将之放过一边,打开包囊。

    那囊长有二尺,宽厚各有一尺,卷放着七个布卷,质地与前者一样,却分为青、赤、白、蓝、碧、紫六色。

    其中蓝色共有二卷,取出一看,一卷与外面一套相同,鞋袜内衣衬衣儒衫巾俱全,只少了一个挂囊。

    另外一卷则是女衣,也即是送给蓝玉琼姑娘的那套,其他五套,也是女服,亦是一应俱全。

    囊底还有一册绢书,书名“阴阳真钰”一柄蓝玉骨扇,长有一尺半寸,扇面一边红色,一边白色,上面却未题字。

    李玉琪大喜,将衣服由内到外,一一换上,连同鞋袜,竟都异常合身,再对镜梳好头发,戴上头巾,一瞬之间,即变成个风流潇洒的书生了。

    李玉琪将女衣连同另外一堆衣服,统又放进囊内,遂入右手第一室内,正想打开那盛放“两仪降魔神功”秘笈的玉匣。

    突见那玉鼎之中,九叶灵芝所结的果子,已然大如鸽蛋,颜色转紫,霞光流转,异香扑鼻。

    李玉琪觉得奇怪,俯身细看,蓦地那果竟自跌下。

    李玉琪本能地伸手接住,放入口中,香甜甘美,入口即化津液,咽入腹中,当时也不以为意,轻轻打开玉匣。

    匣中卷着一柄蓝鞘宝剑,中间一只蓝色玉瓶,高只五寸,瓶上写着“青龙丸”三个金色篆字。

    瓶下一部绢书,黄皮封面,上书“两仪降魔神功”六字。

    李玉琪取出宝剑,见那剑盘成一圈,鞘尾一个金钩,扣住鞘顶上一个金环,剑柄在圆圈之外,上雕有“降魔”二个篆字,正好作为把手,两肩扁宽,正是护手。

    李玉琪一松那扣,剑即弹得笔直,顺手抽出,才及三寸,已觉冷森森,拔出一看,剑身宽仅二指,长有三尺,薄约一分,色呈深蓝,耀眼生辉,蓝汪汪若一潭秋水,隐隐盘有一条苍龙,若隐若现,龙首巧踞剑尖,张牙舞爪,口中喷出一缕寒光,聚于顶尖,伸缩不定。

    略一挥动,寒光立即劲力之大小,飞射尺许,屈指轻弹。鸣若一声龙吟,端的神奇至极。

    李玉琪知是宝刃,哪能不喜,还剑入鞘,见剑鞘非金非革,隐显风云,不知何物所制。

    顺手扣在腰间束腰以下,正好一围。

    此时,外面天色已暗了下来,但他并不觉困,遂又取出青龙丸,倒开一看,共有人粒龙眼大的青色丸药,虽有腊皮包住,一缕清香,仍自泛出沁人肺腑。

    李玉琪已数日未食,并不觉饿,但一嗅丸中泛出的香气,腹中蓦地咕咕作响,他也不管丸药的效力多大,一连吞下两粒,将其余又放入瓶中。

    然后再取出那本“两仪降魔神功”将书上序文略过不看,而从初步坐禅神功看起。

    那初步坐禅神功,与一般玄门正宗内功及一般禅功,大致相同。

    亦是结跌正坐,屏绝诸缘,专一虚寂,求达无我无相之境,凝神调息,以神役气,以气凝神。

    所不同者,导气之路线不同,双掌非仰非叠,而是将左右双掌,交互覆盖在左右脚心上,真气运至脚心,手心,自脉络穴道间,互换穿行。

    李玉琪刚刚看完这篇,入腹的丸药果已生作用,使他觉得周身,无端又燥热起来,丹田内更是热气翻涌,向四肢百骸逸散,难过至极。

    李玉琪有过一次经验,不敢怠慢,立即跌坐拜垫之上,按刚看得的初步坐禅神功,凝神一志运起功来。

    初时似觉不惯,丹田四脚,酷热难耐,慢慢地热气逐渐凝聚,随着真气运行,连连数十个周天之后,真气凝固,似成有质之体,不但能通行百穴,互换如意,一呼一吸,全身毛孔亦畅通无阻了。

    这时,李玉琪自觉功力又深入一沉,但到底多深多厚却不自知,下丹之后,精神更加旺盛,一阅前面序文,不禁灿然色喜,暗想道:“我只要练成书中所载武功六成功力,便可以无敌于天下了,这是多么可喜的奇遇呀!”

    原来那序文中,不仅有禅师的来历,而那两仪降魔神功的渊源威力等,亦都有详细说明。

    按序文中所记,那达亲样师,乃达魔祖师师弟。

    二人均为天竺国人,南北朝时,一同东来中国后因目的不同,一抵国境,便自分手。

    达魔祖师,一人先抵金陵,对梁武帝解说佛法,一苇渡江,震惊中原武林,至魏境嵩山少林寺,开派收徒。

    面壁九年,传下易筋、洗髓两经及十八罗汉掌,为后世尊为禅宗鼻祖,是为少林派之始。

    “达亲”两字,乃焚语译音,含解言报施,导引福地之义,禅师即以达亲为号,立志渡灭中原恶人十万,雕建佛像十万。

    当时中原一代,鬼魅横行,魔道大张,加以连年兵祸,世事无常,弄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日趋下流。

    禅师因而终年在外奔波,遍历神州名山大川,不分昼夜。建佛像,降魔魅,忙碌得一分闲暇也无。

    那时,禅师虽具上乘“天龙神功”法力,但此禅功,必须日常跃坐修为,以补消耗,否则便有真力不继,精源枯竭之虞。

    后来禅师偶阅天竺秘笈“不动尊神经”彻悟玄机,花费五年功力,练成“两仪降魔神功。”

    所谓“不动尊神”在今日我国各地,佛寺之中,多逆有全身,体躯高大,颜色狞恶,手执缚绳及降魔宝剑,背有火焰,专司降服一切鬼魅,及诸般烦恼障碍,具无上降恶法力。

    达亲禅师即因悟此禅功,使得法力倍增,所向无敌,行道数百年,降服无数魔头恶人。

    凡是沽恶不峻者,一一斩杀,一时天下平静,鹰头非降即隐,不敢再行公然为恶害人。

    直到宋朝太宗雍熙甲申年间,禅师誓愿已完,在这山东历城县内,一座岭上,建九百九十九个佛像,连同其金刚不毁法身,共计一千,又建一禅院,即千佛寺,传下“净土宗”衣钵。

    所谓“净土宗”是以念佛往生为主,观想持名兼修为上,并非是“两仪降魔禅”

    那时禅师,不但功力臻至炉火纯青之境,更已精通佛门六通神力,深知所练神功,非大智大慧者,不易有成。

    否则把持不住,为七情六欲二毒所扰,走火入魔,无益反而有害,故此不敢轻传,静中推算后事。

    而在这烟囱峰里,开凿“达亲洞天”留下手着秘本,与一只相随多年,已然通灵的异种八哥,以待有缘。

    这“两仪降魔神功”威力至大,练成之后,真是无坚不摧,无柔不克,共分五部而成。

    初步功夫,与一般神功无异,亦须正坐结跌,达穴脉畅通,阴阳互既而能分合由化隐现如意之时,才算完成,但这一部功力,平常人练一辈子,也未必能成,更别说奢求其他了。

    第二部功夫,是将心神一分为二,阴者主内,阳者主外,合称两仪,主内者以神引导真气运行,主外者以神关注一切言行坐卧之动静。

    阴神练成,无论坐卧行止,真气运行不懈,内力生生不息,无须再行跌坐,而绝无真力枯竭,后力不续之象发生。

    (所谓阴神,实乃现在科学上所说的潜在意识,亦即是第六种感觉,此种“意识”一般人不能发挥,少数人有之,则能对不幸之事,发生预感,知所趋避,读者诸君常阅西洋之报章,不难知其实例。)

    此一禅功,另外三部,重于内阴外阳之双重锻炼。

    如能练达顶峰,不但可以直上青冥,飞行无碍,亦成金刚不坏之体,自然深具佛门六通神力。

    所谓六通神力,即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为佛家无上心法。

    最后,序文中说明,降魔剑与青龙丸的来历。

    那降魔剑乃是禅师在东海行道,斩杀一条苍龙,以龙角为骨,合万年寒铁精气,历时三甲子,以本身三昧真火练成。

    威力至大,如以真气驭剑,可斩人于百里之外。

    至于“青龙丸”则是以“苍龙”内丹与多种灵药炼成,每粒足可抵四、五年修为,特助有缘者锻炼初步坐功之用。

    同时序文中又提到玉案鼎中所养的九叶灵芝,乃禅师自昆仑移来,名为紫芝,每千年生长一叶,结实一个。

    其叶可制灵丹,其果能助长功力十年,此芝已有九叶,那是已生长九千年,所结果实功效更大,能助长九十年的功力。

    李玉琪阅毕述文,惊喜交集,想不到世上竟有这等高绝的神功,也想不到自己福缘这等深厚,得此不世绝学。

    他心知自己现在回不了家,决心将此禅功练成,以继承达亲禅师之志,为武林中维持正义。

    同时他已想到,自己因巧服芝果,及两粒“青龙丸”目前功力,已达一百七十多年。

    再一回想刚才运功情形,岂不是已然完成了初步坐禅的要求吗?

    其实他当时并未将千年火蟮所具效能计入,否则他便知道,他的功力已达二百三十年以上了。

    李玉琪坐在殿中,喜不自胜,突闻殿外鼓翅之声,接着语音入耳,轻圆须柔,不辨是男是女之音说:“喂,我可以进来吗?”

    李玉琪微吃一惊,抬头一看,殿门外站着一只鸟儿,羽毛赛雪,睛爪乌黑,神俊异常,有苍鹰般大小,正向里偏头凝视,一见李玉琪看它,立即叫道:“你这娃儿,好大福气,竟能收服神蛛,获得老禅师青睐,大概就是禅师所说的有缘人吧!”——

    easthe扫校,旧雨楼独家连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