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豆棚闲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近买了一本章怡和的伶人往事,看得废寝忘食,书中对几位京剧名伶的深切追述,让我一时间只恨岁月匆匆天涯遥远难见伊人面,只堪叹寻寻觅觅、不见春驻哪里,不由得想到了辽东丹王耶律之后耶律楚材的这句词:花事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
夜不能寐的时候,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心想:岂止茫然,还叹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不归”只能默默地在心中呼唤:归来兮!大师--
当然,印象最为深刻地,是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的顺添时报评出了当时京剧界名伶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和荀慧生为京剧男旦之魁,人们称之为“四大名旦”一时间京剧因四大名旦而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于声名大震,可以说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京剧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们的国粹,也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历史中令中华民族骄傲的璀璨的花朵。
四大名旦名不虚传,都是京剧历史上闪亮的星斗,但是四位艺术家却风格迥异四峰鼎力各有千秋。京剧泰斗王瑶卿曾经给他们下定语说:梅兰芳的相(扮相)、程砚秋的唱(唱腔)、荀慧生的浪(活泼)、尚小云的棒(功夫),四人在艺术上各数一帜,雄踞舞台几十年,早年间的观众评论说:看他们的戏比抽大烟还要上瘾。
为了领略这些已经驾鹤西去的大师们的风采,我买了一大摞有关的光盘,看了他们演出的电影资料和剧照,更是懊丧自己晚生了几十年,错过了这千古绝唱,叹息这“细雨芳草”全都被他们带将,春去了
然而,尽大江东去,喜余情还绕,很多文章从正面侧面记述了这些大师们的倩影芳踪,让人空留下许多的遗憾,只能用文字排遣无尽的怅惘。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当前的舞台上、从他们的得意门生的表演中看到艺术家们当年的风采和倩影,为大师们后继有人庆幸。
一、红氍毹衬舞身轻
最爱听的就是程砚秋的唱腔(仅锁麟囊就听了无数遍),只觉得他的唱腔委婉细腻,时而细若游丝、时而激流直下,时而虚无缥缈、时而裂帛断石。程砚秋的表演也正如章怡和在文中所说:沉静明倩,如珠蕴椟中、时有宝光外熠,我不自觉地添了一句:庄重靓丽,似丹霞飞流、总为秋水微澜。康有为的弟子、京剧作家罗瘿公用诗词描述尚小云表演时观众云集的盛况时说:除却梅郎无此才,城东车马为君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尚小云在跟着荣蝶仙老师学戏的时候,常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从来不含冤叫苦,而是按照师傅的一招一式反复捉摸。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程砚秋为人正直豪爽,在七七事变后,他也到抗日前线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中为二十九军将士演出他的当家曲目弓砚缘和青城十九侠受到宋哲元、佟麟阁和赵登禹等爱国将领的高度好评。在上海演出后返回北京时,受到几名伪警察的盘查搜身,程砚秋挥拳相向毫不畏惧,被京城的老百姓演绎的活龙活现,一时传为佳话,程砚秋成了百姓心中的侠客,虽然他在和警察的搏斗中受了伤也丢了金表。
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立刻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当周总理听到这个消息时明确表示:我愿意当你的入党介绍人!贺龙元帅也答应当他的第二介绍人。为了为新中国的京剧事业贡献力量,程砚秋带着严重的心脏病参加各种演出和兴盛京剧事业的组织活动,终于在1958年,他心力交瘁病逝,当时正是程砚秋春秋鼎盛的时候,才55岁。
我只能借用程砚秋的好友的这首诗来悼念大师。
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
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
二、夙愿未了身先去
一笑万古春,一啼千古愁,这是观众盛赞梅兰芳先生演技的诗句。梅兰芳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是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中,他融会贯通我国的各种地方戏精华,并把这些戏曲的唱念做打有机地融合在京剧表演中,形成明朗、优雅的独特风格和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被国内外的人们所倾倒。
梅先生用庄重娴静、秀雅柔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妇女形象,如保家卫国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柔肠百转伤心欲碎的虞姬、邀宠争风黯然神伤的杨贵妃,都被梅兰芳用优雅的身段和震惊世界的兰花指演绎的出神入化。梅先生的演唱更是吸收了黄梅戏、昆腔、豫剧和平剧的精髓,形成了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明快铿锵的“梅派”唱腔,以至于我们如今还能从他的得意弟子演出中聆听到这优美的唱腔。
梅兰芳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在苏联演出时场场爆满,斯大林、高尔基都观看了演出并赞不绝口,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了梅兰芳的表演后,直到晚年都深深记得梅兰芳表演时的动作,甚至在指导青年演员排练哈姆雷特时,专门介绍了梅兰芳的演出技巧,希望演员们从中得到借鉴。另一位著名戏剧导演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则钦佩地说道:“梅兰芳真是个奇迹,凡是关心艺术向前发展的戏剧界人士,都可以从他那儿在演技、节奏和创造象征诸方面学点东西。”在日本演出期间,一个月连演不衰并且场场爆满,特别是在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特别是与美国“影坛三杰”的交往最为人称道。“影坛三杰”指的是以演武侠片而闻名全美的道格拉斯?范朋克、有“美国的大众情人”之美誉的他的夫人玛丽?璧克馥、喜剧大师卓别林,桌别林来中国还到上海与梅兰芳倾诉离别之情。当年的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美国演出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梅兰芳把京剧艺术打破了国界,说他是一名世界级的戏曲艺术家应该是毫不夸张的。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可以说,梅兰芳是用京剧文化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很多怀念梅兰芳的文章中都说到他的修养、风度。在台上他是千娇百媚的女子,台下却是风度翩翩的文人雅士。梨园界的老艺术家们都知道他和程砚秋上海比试的逸闻趣事。当时两个人都是风头正健,各自搭台演出,然而,台上是对手台下是好友,互相钦佩互相谦让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两人同台演出的白蛇传可谓是珠联璧合相映成辉。旧时代的戏曲演员非常忌讳有同行“偷艺”而梅兰芳却诲人不倦,在教弟子学唱洛神时候,他教导说:学洛神不是学梅兰芳,什么是梅派?大大方方,演出人物,唱出感情,这就是梅派!
还有一件事特别能够证明梅先生雅量的,就是梅先生去日本演出回来后,鲁迅先生由于天生的不喜欢戏曲,尤其不喜欢京剧的大锣大鼓,这在他的文章社戏中能看得出来,连家乡的戏曲他都非常反感,再加上国仇家恨,从心底里仇恨日本侵略者,在梅先生赴日本人演出归来后,曾经在一些杂文中词句尖刻晦涩地影射梅先生,梅先生理解鲁迅的心情,从来没有把这些语言放在心上,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文代会时,梅兰芳和许广平先生正好座位排在一起(他们的姓氏恰好都是十一划),梅兰芳对许广平亲近尊重如常,这些举动应该说让一些心胸狭隘的文人自惭形秽。
梅兰芳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日本侵占中国后蓄须明志,拒绝日本人的高薪和恐吓,隐居在上海,日本人追到上海,每先生又举家迁居香港,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又在舞台上大展风采。
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演出了穆桂英挂帅,科学家们反响强烈,盛赞梅先生的演出并敬献鲜花,郭沫若院长和梅兰芳合影留念,梅先生在照片上题跋:“是日观众情绪热烈,而余演来亦酣畅淋漓也。”
然而,这场酣畅淋漓的演出竟是梅兰芳的绝唱,演出后的两个月,也就是61年8月8日,梨园中一颗巨星陨落,梅兰芳离开了喜欢他的观众,以一个俊美的亮相告别了大家。
杜宇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然而,任凭喜爱梅郎的人们千呼万唤,却再也换不回来那神若幽兰华容婀娜的舞台... -->>
最近买了一本章怡和的伶人往事,看得废寝忘食,书中对几位京剧名伶的深切追述,让我一时间只恨岁月匆匆天涯遥远难见伊人面,只堪叹寻寻觅觅、不见春驻哪里,不由得想到了辽东丹王耶律之后耶律楚材的这句词:花事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
夜不能寐的时候,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心想:岂止茫然,还叹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不归”只能默默地在心中呼唤:归来兮!大师--
当然,印象最为深刻地,是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的顺添时报评出了当时京剧界名伶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和荀慧生为京剧男旦之魁,人们称之为“四大名旦”一时间京剧因四大名旦而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于声名大震,可以说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京剧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们的国粹,也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历史中令中华民族骄傲的璀璨的花朵。
四大名旦名不虚传,都是京剧历史上闪亮的星斗,但是四位艺术家却风格迥异四峰鼎力各有千秋。京剧泰斗王瑶卿曾经给他们下定语说:梅兰芳的相(扮相)、程砚秋的唱(唱腔)、荀慧生的浪(活泼)、尚小云的棒(功夫),四人在艺术上各数一帜,雄踞舞台几十年,早年间的观众评论说:看他们的戏比抽大烟还要上瘾。
为了领略这些已经驾鹤西去的大师们的风采,我买了一大摞有关的光盘,看了他们演出的电影资料和剧照,更是懊丧自己晚生了几十年,错过了这千古绝唱,叹息这“细雨芳草”全都被他们带将,春去了
然而,尽大江东去,喜余情还绕,很多文章从正面侧面记述了这些大师们的倩影芳踪,让人空留下许多的遗憾,只能用文字排遣无尽的怅惘。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当前的舞台上、从他们的得意门生的表演中看到艺术家们当年的风采和倩影,为大师们后继有人庆幸。
一、红氍毹衬舞身轻
最爱听的就是程砚秋的唱腔(仅锁麟囊就听了无数遍),只觉得他的唱腔委婉细腻,时而细若游丝、时而激流直下,时而虚无缥缈、时而裂帛断石。程砚秋的表演也正如章怡和在文中所说:沉静明倩,如珠蕴椟中、时有宝光外熠,我不自觉地添了一句:庄重靓丽,似丹霞飞流、总为秋水微澜。康有为的弟子、京剧作家罗瘿公用诗词描述尚小云表演时观众云集的盛况时说:除却梅郎无此才,城东车马为君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尚小云在跟着荣蝶仙老师学戏的时候,常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从来不含冤叫苦,而是按照师傅的一招一式反复捉摸。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程砚秋为人正直豪爽,在七七事变后,他也到抗日前线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中为二十九军将士演出他的当家曲目弓砚缘和青城十九侠受到宋哲元、佟麟阁和赵登禹等爱国将领的高度好评。在上海演出后返回北京时,受到几名伪警察的盘查搜身,程砚秋挥拳相向毫不畏惧,被京城的老百姓演绎的活龙活现,一时传为佳话,程砚秋成了百姓心中的侠客,虽然他在和警察的搏斗中受了伤也丢了金表。
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立刻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当周总理听到这个消息时明确表示:我愿意当你的入党介绍人!贺龙元帅也答应当他的第二介绍人。为了为新中国的京剧事业贡献力量,程砚秋带着严重的心脏病参加各种演出和兴盛京剧事业的组织活动,终于在1958年,他心力交瘁病逝,当时正是程砚秋春秋鼎盛的时候,才55岁。
我只能借用程砚秋的好友的这首诗来悼念大师。
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
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
二、夙愿未了身先去
一笑万古春,一啼千古愁,这是观众盛赞梅兰芳先生演技的诗句。梅兰芳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是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中,他融会贯通我国的各种地方戏精华,并把这些戏曲的唱念做打有机地融合在京剧表演中,形成明朗、优雅的独特风格和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被国内外的人们所倾倒。
梅先生用庄重娴静、秀雅柔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妇女形象,如保家卫国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柔肠百转伤心欲碎的虞姬、邀宠争风黯然神伤的杨贵妃,都被梅兰芳用优雅的身段和震惊世界的兰花指演绎的出神入化。梅先生的演唱更是吸收了黄梅戏、昆腔、豫剧和平剧的精髓,形成了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明快铿锵的“梅派”唱腔,以至于我们如今还能从他的得意弟子演出中聆听到这优美的唱腔。
梅兰芳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在苏联演出时场场爆满,斯大林、高尔基都观看了演出并赞不绝口,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了梅兰芳的表演后,直到晚年都深深记得梅兰芳表演时的动作,甚至在指导青年演员排练哈姆雷特时,专门介绍了梅兰芳的演出技巧,希望演员们从中得到借鉴。另一位著名戏剧导演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则钦佩地说道:“梅兰芳真是个奇迹,凡是关心艺术向前发展的戏剧界人士,都可以从他那儿在演技、节奏和创造象征诸方面学点东西。”在日本演出期间,一个月连演不衰并且场场爆满,特别是在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特别是与美国“影坛三杰”的交往最为人称道。“影坛三杰”指的是以演武侠片而闻名全美的道格拉斯?范朋克、有“美国的大众情人”之美誉的他的夫人玛丽?璧克馥、喜剧大师卓别林,桌别林来中国还到上海与梅兰芳倾诉离别之情。当年的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美国演出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梅兰芳把京剧艺术打破了国界,说他是一名世界级的戏曲艺术家应该是毫不夸张的。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可以说,梅兰芳是用京剧文化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很多怀念梅兰芳的文章中都说到他的修养、风度。在台上他是千娇百媚的女子,台下却是风度翩翩的文人雅士。梨园界的老艺术家们都知道他和程砚秋上海比试的逸闻趣事。当时两个人都是风头正健,各自搭台演出,然而,台上是对手台下是好友,互相钦佩互相谦让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两人同台演出的白蛇传可谓是珠联璧合相映成辉。旧时代的戏曲演员非常忌讳有同行“偷艺”而梅兰芳却诲人不倦,在教弟子学唱洛神时候,他教导说:学洛神不是学梅兰芳,什么是梅派?大大方方,演出人物,唱出感情,这就是梅派!
还有一件事特别能够证明梅先生雅量的,就是梅先生去日本演出回来后,鲁迅先生由于天生的不喜欢戏曲,尤其不喜欢京剧的大锣大鼓,这在他的文章社戏中能看得出来,连家乡的戏曲他都非常反感,再加上国仇家恨,从心底里仇恨日本侵略者,在梅先生赴日本人演出归来后,曾经在一些杂文中词句尖刻晦涩地影射梅先生,梅先生理解鲁迅的心情,从来没有把这些语言放在心上,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文代会时,梅兰芳和许广平先生正好座位排在一起(他们的姓氏恰好都是十一划),梅兰芳对许广平亲近尊重如常,这些举动应该说让一些心胸狭隘的文人自惭形秽。
梅兰芳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日本侵占中国后蓄须明志,拒绝日本人的高薪和恐吓,隐居在上海,日本人追到上海,每先生又举家迁居香港,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又在舞台上大展风采。
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演出了穆桂英挂帅,科学家们反响强烈,盛赞梅先生的演出并敬献鲜花,郭沫若院长和梅兰芳合影留念,梅先生在照片上题跋:“是日观众情绪热烈,而余演来亦酣畅淋漓也。”
然而,这场酣畅淋漓的演出竟是梅兰芳的绝唱,演出后的两个月,也就是61年8月8日,梨园中一颗巨星陨落,梅兰芳离开了喜欢他的观众,以一个俊美的亮相告别了大家。
杜宇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然而,任凭喜爱梅郎的人们千呼万唤,却再也换不回来那神若幽兰华容婀娜的舞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