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大宋炮灰逆袭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祯见兼了枢密使的宰相文彦博和庞籍等人一脸郑重,忙问:“两位卿家,是什么紧急军情?”
庞籍先答道:“陛下,刚刚收到河北经略使司的报告,说三日前,李不弃率振武军和警察司骑兵全部前往长城口偷袭辽军粮道,至今没有消息。”
现在赵祯的御案旁边就挂了河北两军态势图,赵祯连忙看过去。太监李永和连忙指出了长城口的位置,赵祯一看那个长城口周围全是代表辽军的标志,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李不弃真的去长城口了?”
文彦博说:“这里有李不弃的札子,明明白白写着他将进兵长城口以断辽人粮道。”
赵祯问:“那李不弃还能回来吗?”
文彦博和庞籍都没说话,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文彦博说:“河北经略司的奏报中附了李不弃的札子,请陛下一阅。”
赵祯忙看李不弃的札子,见完全是谢恩绝笔的意思。李不弃在札子里说自己为了上报赵祯知遇之恩,下免黎民战乱之苦,定要把辽人粮道截断,只要逼退辽军,不求马革裹尸。字里行间,完全是一种慷慨赴死的情绪,看得赵祯不禁动容。
赵祯把札子反复看了两遍才红着眼圈抬头说道:“李不弃在札子里建议建立‘忠烈祠’,供奉为大宋捐躯的将士。你们以为如何?”
文彦博说:“臣以为为国捐躯的功臣可以配享皇家宗庙,不必再多此一举。”
庞籍虽然对李不弃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也很感动,但是对李不弃这个建议仍然不以为然,见赵祯看向他便施展拖字诀:“臣以为此事应着礼部商议。”
建不建忠烈祠不是急务。文彦博已经认定若是李不弃真的去打长城口就是死定了,急着善后,说道:“李不弃如此行事虽然忠心,但是失于鲁莽。夏子乔和韩稚圭担心,若是李不弃失陷与辽国对我大宋的民心士气都是一大打击,因此请陛下早做决断。”
见赵祯没有明白,文彦博解释说:“李不弃近年来多有发明,其名声人人皆知。他又被人传为名将,若是连他都败于辽人,那么百姓军士必定益恐辽人,则民心士气定会大受打击,辽人志气益张,恐于战事不利。”
“啊?那怎么办?”皇帝惊问。
“韩稚圭请求,若是李不弃成仁的消息传来就宣扬李不弃此次本就抱定取义成仁的决心,使天下百姓知其败非战之罪也。如此,便是辽人以后宣扬李不弃之败,百姓已经知道李不弃此去九死一生,失败是必然,自然便不会被吓到。”
赵祯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忙问:“难道李不弃就没有生还的希望?”
文彦博和庞籍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庞籍一字一顿地说:“希望渺茫,九死一生而已。”
这下皇帝不再说什么。沉默了半天,他才说:“好吧。就按韩卿所奏。若是有什么消息,当立即报与朕知晓。你们也先拟个章程出来,对此次出战的官兵当厚加抚恤。”
厚加抚恤原本就是激励将士杀敌的应有之义,文彦博和庞籍自然不会反对。在他们眼里,李不弃战死或者被俘的消息传来只是早晚的事情。看李不弃的扎子里,充满了慷慨赴死之意,所以几乎可以肯定,传来的只会是李不弃战死的消息。所以李不弃的是死定了,就连韩琦这个和李不弃极端不对付的人都不提李不弃如此行险极为孟浪,他们就更不会说李不弃的坏话了。
文彦博和庞籍退出后,赵祯的脸色一直阴沉得和锅底一样,殿内的內侍和宫女都小心地屏住呼吸,生怕出了一点儿声息招来责罚。
赵祯也是此时才清楚地认识到,李不弃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同于普通臣子的存在。但是是如何不同,他一时有想不明白,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能隐隐对李不弃有着极大的期望,认为凡事李不弃都是有些办法的,李不弃一死国家将来就失了一处栋梁。
正在赵祯心情低落之时,提举皇城司的甘召... -->>
赵祯见兼了枢密使的宰相文彦博和庞籍等人一脸郑重,忙问:“两位卿家,是什么紧急军情?”
庞籍先答道:“陛下,刚刚收到河北经略使司的报告,说三日前,李不弃率振武军和警察司骑兵全部前往长城口偷袭辽军粮道,至今没有消息。”
现在赵祯的御案旁边就挂了河北两军态势图,赵祯连忙看过去。太监李永和连忙指出了长城口的位置,赵祯一看那个长城口周围全是代表辽军的标志,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李不弃真的去长城口了?”
文彦博说:“这里有李不弃的札子,明明白白写着他将进兵长城口以断辽人粮道。”
赵祯问:“那李不弃还能回来吗?”
文彦博和庞籍都没说话,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文彦博说:“河北经略司的奏报中附了李不弃的札子,请陛下一阅。”
赵祯忙看李不弃的札子,见完全是谢恩绝笔的意思。李不弃在札子里说自己为了上报赵祯知遇之恩,下免黎民战乱之苦,定要把辽人粮道截断,只要逼退辽军,不求马革裹尸。字里行间,完全是一种慷慨赴死的情绪,看得赵祯不禁动容。
赵祯把札子反复看了两遍才红着眼圈抬头说道:“李不弃在札子里建议建立‘忠烈祠’,供奉为大宋捐躯的将士。你们以为如何?”
文彦博说:“臣以为为国捐躯的功臣可以配享皇家宗庙,不必再多此一举。”
庞籍虽然对李不弃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也很感动,但是对李不弃这个建议仍然不以为然,见赵祯看向他便施展拖字诀:“臣以为此事应着礼部商议。”
建不建忠烈祠不是急务。文彦博已经认定若是李不弃真的去打长城口就是死定了,急着善后,说道:“李不弃如此行事虽然忠心,但是失于鲁莽。夏子乔和韩稚圭担心,若是李不弃失陷与辽国对我大宋的民心士气都是一大打击,因此请陛下早做决断。”
见赵祯没有明白,文彦博解释说:“李不弃近年来多有发明,其名声人人皆知。他又被人传为名将,若是连他都败于辽人,那么百姓军士必定益恐辽人,则民心士气定会大受打击,辽人志气益张,恐于战事不利。”
“啊?那怎么办?”皇帝惊问。
“韩稚圭请求,若是李不弃成仁的消息传来就宣扬李不弃此次本就抱定取义成仁的决心,使天下百姓知其败非战之罪也。如此,便是辽人以后宣扬李不弃之败,百姓已经知道李不弃此去九死一生,失败是必然,自然便不会被吓到。”
赵祯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忙问:“难道李不弃就没有生还的希望?”
文彦博和庞籍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庞籍一字一顿地说:“希望渺茫,九死一生而已。”
这下皇帝不再说什么。沉默了半天,他才说:“好吧。就按韩卿所奏。若是有什么消息,当立即报与朕知晓。你们也先拟个章程出来,对此次出战的官兵当厚加抚恤。”
厚加抚恤原本就是激励将士杀敌的应有之义,文彦博和庞籍自然不会反对。在他们眼里,李不弃战死或者被俘的消息传来只是早晚的事情。看李不弃的扎子里,充满了慷慨赴死之意,所以几乎可以肯定,传来的只会是李不弃战死的消息。所以李不弃的是死定了,就连韩琦这个和李不弃极端不对付的人都不提李不弃如此行险极为孟浪,他们就更不会说李不弃的坏话了。
文彦博和庞籍退出后,赵祯的脸色一直阴沉得和锅底一样,殿内的內侍和宫女都小心地屏住呼吸,生怕出了一点儿声息招来责罚。
赵祯也是此时才清楚地认识到,李不弃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同于普通臣子的存在。但是是如何不同,他一时有想不明白,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能隐隐对李不弃有着极大的期望,认为凡事李不弃都是有些办法的,李不弃一死国家将来就失了一处栋梁。
正在赵祯心情低落之时,提举皇城司的甘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