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汉血丹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城外,春满大地,满目苍翠。八水环绕南北,泾渭无语东流。出征的将士们正式启程,旌旗半卷,大军西行。
元召终归还是不放心,以五千骑兵为作战主力总是太少了些。因为西出玉门关作战,并不同于北上去塞外。西域诸国情况复杂,如果与匈奴骑兵联合起来的话,可以预料将会有许多场硬仗要打。
最后经过与皇帝的商议,在分配兵力的时候,做了一番调整。
从细柳营的黑鹰军中,再抽调五千骑兵补充到赤火军,使这支新成立的骑兵部队总人数达到一万余人。而后续辅助辎重部队计三万余,各种辎重粮草准备齐全,做后军而行。然后还有陆续的各种作战物资从水路由船队逆流而上,辗转到达高原地带黄河发源地,再从那里作为中转站,随军留止。
以这样的力量,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指挥下,横扫西域,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几年来,经过实践的认知以后,水上船运的巨大作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不论是军事还是民间的商业活动,依赖水运便利,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对此极为重视。
以三万辅助部队,供应一万骑兵作战,这已经是最为精简的力量。要知道,在曾经历史时空中发生过的河西战役,动用的可不仅仅是这点人马。
自古以来,后勤保障就是战争胜利的基础。大汉史书记载,在这次帝国侧翼发动的战役中,汉朝前后共出动作战军队连同后勤供应人员达三十多万人,牛马畜力征用几十万匹,辗转于途,作战胜利之后归来者寥寥无几,而耗费的粮饷钱物更是数亿。朝廷库府几乎空了一半!在财政方面可谓是大伤元气。
元召之所以从多年之前协助训练黑鹰军时候起,就强调精兵之路,就是为的在开展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尽量的减少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大量国内损耗,避免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发生。
而今,他的这一具有预见性的措施,终于卓有成效。不管是在与匈奴的河南战役中,还是后来发生的陆续几次汉军北上作战,因为后勤保障的便捷性,不仅减少了运输规模和大量的劳力,更是为前锋作战的将士们提供了最安心的保证。
这次春季出兵,是一次主动的出击。因为综合各种情报,元召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他又一次详细的阐述了彻底扫平西去之路的重大意义和对汉朝将要产生的深远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玉门关外的战争,早晚都会爆发的。汉朝与匈奴的接壤地界,主要分布在东北、正北方、西北偏南这三个方向。匈奴人既然在北面的方向侵略汉朝已经变得极为困难,那么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必然会转移到西北和西面方向来的。因为东北辽东郡、沧海郡已经和相连的高丽四郡都连成了一片,皆为大汉疆域。匈奴人在这些地方更是感到绝望。
汉匈在西北方向的战争,既然早晚都会爆发,那么与其等到不久之后匈奴人准备充分再打,还不如先发制人,趁着他们没有准备周全的时候,打个措手不及,胜算会更大一些。
这样的想法,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皇帝和几位重臣的同意。于是,两线作战的方案很快形成。
在派出西征军的同时,皇帝亲旨调动黑鹰军精锐两万人马,由大将军卫青亲自带领,兵出雁门关,到达朔方三城后,伺机而动,对匈奴人的正面形成震慑性的威胁。
于是,就在西征赤火军出动之际,北上的黑鹰军也已经同时开拔了。国内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绝对是声势浩大。大汉帝国早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最近这十年的时间,发展迅速,各方面突飞猛进,早就不再是受战争的威胁而耗尽精力的时候了。
遍布于各处的漕渠沟通河汉,为船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不仅是西征军后勤保障供应充足,北方三城前线同样充足。汉朝现在不差钱,支撑几场这样规模的战争,完全没多大问题。更何况,元召都已经给皇帝仔细的分析过,凡是主动发起的战争,都将会收获巨大的利润,他有这个把握。
元召在这一方面所说出来的话,皇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的。这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过的,前面几场战争的胜利,无论是朝廷还是随军的商贾们,都收获到了巨大的利润,可谓朝野民间都得益。当然,前提是汉军必须打胜!
过灞桥,渉渭水... -->>
长安城外,春满大地,满目苍翠。八水环绕南北,泾渭无语东流。出征的将士们正式启程,旌旗半卷,大军西行。
元召终归还是不放心,以五千骑兵为作战主力总是太少了些。因为西出玉门关作战,并不同于北上去塞外。西域诸国情况复杂,如果与匈奴骑兵联合起来的话,可以预料将会有许多场硬仗要打。
最后经过与皇帝的商议,在分配兵力的时候,做了一番调整。
从细柳营的黑鹰军中,再抽调五千骑兵补充到赤火军,使这支新成立的骑兵部队总人数达到一万余人。而后续辅助辎重部队计三万余,各种辎重粮草准备齐全,做后军而行。然后还有陆续的各种作战物资从水路由船队逆流而上,辗转到达高原地带黄河发源地,再从那里作为中转站,随军留止。
以这样的力量,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指挥下,横扫西域,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几年来,经过实践的认知以后,水上船运的巨大作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不论是军事还是民间的商业活动,依赖水运便利,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对此极为重视。
以三万辅助部队,供应一万骑兵作战,这已经是最为精简的力量。要知道,在曾经历史时空中发生过的河西战役,动用的可不仅仅是这点人马。
自古以来,后勤保障就是战争胜利的基础。大汉史书记载,在这次帝国侧翼发动的战役中,汉朝前后共出动作战军队连同后勤供应人员达三十多万人,牛马畜力征用几十万匹,辗转于途,作战胜利之后归来者寥寥无几,而耗费的粮饷钱物更是数亿。朝廷库府几乎空了一半!在财政方面可谓是大伤元气。
元召之所以从多年之前协助训练黑鹰军时候起,就强调精兵之路,就是为的在开展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尽量的减少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大量国内损耗,避免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发生。
而今,他的这一具有预见性的措施,终于卓有成效。不管是在与匈奴的河南战役中,还是后来发生的陆续几次汉军北上作战,因为后勤保障的便捷性,不仅减少了运输规模和大量的劳力,更是为前锋作战的将士们提供了最安心的保证。
这次春季出兵,是一次主动的出击。因为综合各种情报,元召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他又一次详细的阐述了彻底扫平西去之路的重大意义和对汉朝将要产生的深远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玉门关外的战争,早晚都会爆发的。汉朝与匈奴的接壤地界,主要分布在东北、正北方、西北偏南这三个方向。匈奴人既然在北面的方向侵略汉朝已经变得极为困难,那么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必然会转移到西北和西面方向来的。因为东北辽东郡、沧海郡已经和相连的高丽四郡都连成了一片,皆为大汉疆域。匈奴人在这些地方更是感到绝望。
汉匈在西北方向的战争,既然早晚都会爆发,那么与其等到不久之后匈奴人准备充分再打,还不如先发制人,趁着他们没有准备周全的时候,打个措手不及,胜算会更大一些。
这样的想法,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皇帝和几位重臣的同意。于是,两线作战的方案很快形成。
在派出西征军的同时,皇帝亲旨调动黑鹰军精锐两万人马,由大将军卫青亲自带领,兵出雁门关,到达朔方三城后,伺机而动,对匈奴人的正面形成震慑性的威胁。
于是,就在西征赤火军出动之际,北上的黑鹰军也已经同时开拔了。国内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绝对是声势浩大。大汉帝国早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最近这十年的时间,发展迅速,各方面突飞猛进,早就不再是受战争的威胁而耗尽精力的时候了。
遍布于各处的漕渠沟通河汉,为船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不仅是西征军后勤保障供应充足,北方三城前线同样充足。汉朝现在不差钱,支撑几场这样规模的战争,完全没多大问题。更何况,元召都已经给皇帝仔细的分析过,凡是主动发起的战争,都将会收获巨大的利润,他有这个把握。
元召在这一方面所说出来的话,皇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的。这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过的,前面几场战争的胜利,无论是朝廷还是随军的商贾们,都收获到了巨大的利润,可谓朝野民间都得益。当然,前提是汉军必须打胜!
过灞桥,渉渭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