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刘备的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冬日,邑中工匠皆忙于测量规划。
终在立春前,苏伯呈上了最终的督造方法。
暖风徐来。如今家家皆建有锅炉暖房,总量增加,热损失便相对减少。百里内的薪柴,尤其是无烟木炭,皆贩入楼桑。临县乡民颇多收益。
刘备过年便将十五。虽说年二十方才及冠,然而十五岁已然是成人的标注。历史上母亲也是在这个年纪,让刘备外出行学。拜卢植为师。现在想来,诸多旧事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少东家?”见刘备久久不语,苏伯这便出声试问。
“哦。”刘备回过神来,指着图中一条流经郦亭的沟渠言道:“此水我怎不知?”
苏伯笑道:“工匠勘察地形,遂在上游发现此荒渠。与淹没在水泽中的督亢沟,同为人力挖掘渠道。问过郦亭乡民方知,此渠前汉时便有,何时挖掘,已不得而知。后有一年水大,被泥石淤塞乃至断流,如今只剩干涸河道。此后,巨马水只能从督亢沟流出,这才漫出河道,泛滥成灾。”
刘备明白了:“所以,督亢之地,其实有两条人工渠。一条名曰:郦亭沟。一条名曰:督亢沟。”
“正是如此。”苏伯又指着流经楼桑的清溪说道:“郦亭沟水被阻,这便改道而成清溪。”
人工开凿水道,称之沟。既然叫郦亭沟,显然也是人工挖掘。此沟同样年代久远,或也是战国时燕人修建。
刘备点了点头:“所以,你们想重修郦亭沟。”
“然也。”苏伯正是此意:“督亢之所以积水甚多,正是因为来水多,而去水少。水面不断升高,冲破河堤,漫溢成泽。前些年,少主命我等疏通清溪,加快上游泄水。如今再双管齐下,复通郦亭沟,清理督亢沟,如此,上游来水便能分成三道,三倍泄洪。积水流出,督亢泽水面自会降低。如此再修筑河堤,围筑圩田,当事半而功倍。”
刘备欣然点头,又问道:何为圩田?
‘圩田’,也叫围田。乃是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
圩田起源于先秦。
系由‘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的建造维护,都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一般农人承担不起,多由朝廷官府或是有实力的地方豪强,牵头筑成。后世圩田规模很大。五代十国时,南唐与吴越在各自境内大修圩田,每圩方圆几十里,如同大城。其中,地势较低、排水不良、土质黏重的低沙圩田,大都栽水稻。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不宜保持水层的高沙圩田,高粱小麦等旱地作物。
关于圩田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时《越绝书·吴地传》中的“鹿陂”。
又据说,东吴赤乌元年,孙权称帝后,大将丁奉为五路总兵,镇守芜湖、宣城一带。亲率军民围湖造田,督修圩堤。数万人披星戴月,历经四年努力,终“围于湖成良田”。得名:金钱圩。后改惠民圩,最后据圩田... -->>
一个冬日,邑中工匠皆忙于测量规划。
终在立春前,苏伯呈上了最终的督造方法。
暖风徐来。如今家家皆建有锅炉暖房,总量增加,热损失便相对减少。百里内的薪柴,尤其是无烟木炭,皆贩入楼桑。临县乡民颇多收益。
刘备过年便将十五。虽说年二十方才及冠,然而十五岁已然是成人的标注。历史上母亲也是在这个年纪,让刘备外出行学。拜卢植为师。现在想来,诸多旧事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少东家?”见刘备久久不语,苏伯这便出声试问。
“哦。”刘备回过神来,指着图中一条流经郦亭的沟渠言道:“此水我怎不知?”
苏伯笑道:“工匠勘察地形,遂在上游发现此荒渠。与淹没在水泽中的督亢沟,同为人力挖掘渠道。问过郦亭乡民方知,此渠前汉时便有,何时挖掘,已不得而知。后有一年水大,被泥石淤塞乃至断流,如今只剩干涸河道。此后,巨马水只能从督亢沟流出,这才漫出河道,泛滥成灾。”
刘备明白了:“所以,督亢之地,其实有两条人工渠。一条名曰:郦亭沟。一条名曰:督亢沟。”
“正是如此。”苏伯又指着流经楼桑的清溪说道:“郦亭沟水被阻,这便改道而成清溪。”
人工开凿水道,称之沟。既然叫郦亭沟,显然也是人工挖掘。此沟同样年代久远,或也是战国时燕人修建。
刘备点了点头:“所以,你们想重修郦亭沟。”
“然也。”苏伯正是此意:“督亢之所以积水甚多,正是因为来水多,而去水少。水面不断升高,冲破河堤,漫溢成泽。前些年,少主命我等疏通清溪,加快上游泄水。如今再双管齐下,复通郦亭沟,清理督亢沟,如此,上游来水便能分成三道,三倍泄洪。积水流出,督亢泽水面自会降低。如此再修筑河堤,围筑圩田,当事半而功倍。”
刘备欣然点头,又问道:何为圩田?
‘圩田’,也叫围田。乃是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
圩田起源于先秦。
系由‘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的建造维护,都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一般农人承担不起,多由朝廷官府或是有实力的地方豪强,牵头筑成。后世圩田规模很大。五代十国时,南唐与吴越在各自境内大修圩田,每圩方圆几十里,如同大城。其中,地势较低、排水不良、土质黏重的低沙圩田,大都栽水稻。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不宜保持水层的高沙圩田,高粱小麦等旱地作物。
关于圩田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时《越绝书·吴地传》中的“鹿陂”。
又据说,东吴赤乌元年,孙权称帝后,大将丁奉为五路总兵,镇守芜湖、宣城一带。亲率军民围湖造田,督修圩堤。数万人披星戴月,历经四年努力,终“围于湖成良田”。得名:金钱圩。后改惠民圩,最后据圩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