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逍遥初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牧最终还是决定,参照天策府,设置自己的侯府。刚好,天策府的仓库中,有当年的册薄,在里面可以找到天策府的官制。
册薄中记载,天策府属军幕府,皇帝特许天策上将,军政一体,统管中原。军政一体,在天策府的属官上也有体现,而且,与一般的开府属官不同的是,普通开府的属官,属幕僚,也就是所谓的‘师爷’,在朝廷并无官身。而天策府的官吏,不但是李世民的幕僚,他们的官职,也是得到朝廷肯定的,属于朝廷正常有品阶的官吏。由此可见,天策府的与众不同。
翻开册薄,可以清楚地找到,天策府时期,府中各官职都是何人,以及他们的权责范围。
天策上将李世民,正一品,府主,总判府内事。
天策府长史唐俭,从三品,管理府中大小事务。
李牧没想到第二行就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在天策府时期,唐俭老头儿就已经混到了二把手的位置。
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三品,官吏府中大小事务。
从长史和司马这两个职务上便可知道,这俩人一个是管政的,一个是管军的,只是这个宇文士及,却是不曾见过。当年混得这么好,现如今却没了消息,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李牧倒是有些好奇了。他拿笔在册薄上面画了个圈儿,打算等有空的时候,差人调查一下。
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杜如晦,从四品下,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李牧笑了起来,没想到于志宁这个二愣子,当年竟然还跟杜如晦搭档过。对比俩人如今的地位,确实是有点差得太多了。杜如晦与房玄龄齐名,均为宰辅,而于志宁却只是一个太子府的属官。不过从李世民的安排也能看出,这于志宁确实是他信任之人,放在太子身边,不是不看好,而是磨磨性子,留着给太子保驾护航用的。简在帝心之人,以后还是给他留几分薄面吧。
天策上将军咨祭酒,苏世长、窦师纶,正五品下,负责礼仪、接待宾客事务。
这俩没听说过,看他俩负责的事务,也不算重要,李牧也没有什么好奇的,连标记都没留。
天策府主簿李玄道、虞世南,从五品下,负责起草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
这个职务,大概相当于中书令,虞世南是现在的礼部尚书,李牧自是认得,而且打过交道。李玄道他没见过,却听说过,在调查褚遂良的老爹褚亮的时候,知道他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继位之后,外放刺史,却卷入了谋反事件,本应是死罪,李世民念及旧情,没有判死,改为贬谪,流放巂州。已经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蹲了三年了,据说每年都要写信上书,为自己辩解,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来。
再往下,就是一些小官儿了,李牧都没听过名字。分别是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二人,负责公文发出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天策府诸曹参军事十二人,分管功曹、仓曹、兵曹、骑曹、铠曹、士曹。
李牧的侯府照比天策府,自然也要有这些官署。值房什么的,在府中都是现成的,不用担心搁不下。李牧现在烦恼的,是人选的问题。
没人呀!
不要说像天策府那样,每个职务设置两人,一个管政,一个管军。就是设置一个人,他都凑不齐这么多人来。从册薄上看,大大小小的官职,全都填满了,得二三十人。而李牧现在手底下能用的人,满打满算也不足十个。
李牧把官职抄在一张纸上,像是做填空题似的,挨个往里填。
他自己不用说,自然是顶李世民的位置,总判府内事。
往下,他需要一个长史,辅佐他管理府内的事务。这个长史的人选,下意识浮现在脑海中的人,便是他的好弟弟李思文。如果李思文在身边,无论他能不能胜任,李牧都会把这个职务交给他。
但现在李思文远在定襄,定襄又是不能放弃的据点,把他召回来也不现实,李牧摇了摇头,把李思文从脑海中划走。
李思文不成,第二个浮现的人选是长孙冲。长孙冲在内务府磨练大半年,已经很不错了。做事很有章法,基本上可以做到理解李牧的意思,并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偶尔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也都很靠谱,算是李牧带出的人里,最让他放心的一个了。
从能力上看,长孙冲是可以胜任这个职务的,但是现在内务府那边,好像更需要他。李牧把内务府交给李承乾之后,内务府实质上就没了主事之人,李承乾还是个孩子,他的话并不能让所有人心服。东宫的属官们又跟内务府原来的班底不是一条心,内务府这边,主要就是靠长孙冲来撑着。他是李牧的弟子,又出身高贵,相对来说影响力还是在的,于志宁那帮人,也不能不给他面子。
但如果他走了,内务府这边就只剩下了许继等人,他们如果跟于志宁那帮人对上,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李牧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把长孙冲也排除掉了。
“李淳风?”
李牧想起了李淳风,《推背图》一事,李世民答应了李淳风,让他跟李牧来洛阳。李牧也确实想过,让李淳风做长史。但是他现在觉得有点不靠谱。
不靠谱的原因,倒不是李淳风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做这种职务。李淳风是一个‘学术性’的人才,他研究卦术也好,研究算术也好,都是从理论出发,一门心思地想要研究透彻而已。而不是像袁天罡那样带有目的性。这种学术性的人才,想法都比较直接跟单纯,涉及到具体的事务,他的心思应付不来。
“这可怎么整啊——”李牧仰着头,轻轻转着手里的笔,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思路。
为啥非得在自己熟悉的人中选呢?不... -->>
李牧最终还是决定,参照天策府,设置自己的侯府。刚好,天策府的仓库中,有当年的册薄,在里面可以找到天策府的官制。
册薄中记载,天策府属军幕府,皇帝特许天策上将,军政一体,统管中原。军政一体,在天策府的属官上也有体现,而且,与一般的开府属官不同的是,普通开府的属官,属幕僚,也就是所谓的‘师爷’,在朝廷并无官身。而天策府的官吏,不但是李世民的幕僚,他们的官职,也是得到朝廷肯定的,属于朝廷正常有品阶的官吏。由此可见,天策府的与众不同。
翻开册薄,可以清楚地找到,天策府时期,府中各官职都是何人,以及他们的权责范围。
天策上将李世民,正一品,府主,总判府内事。
天策府长史唐俭,从三品,管理府中大小事务。
李牧没想到第二行就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在天策府时期,唐俭老头儿就已经混到了二把手的位置。
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三品,官吏府中大小事务。
从长史和司马这两个职务上便可知道,这俩人一个是管政的,一个是管军的,只是这个宇文士及,却是不曾见过。当年混得这么好,现如今却没了消息,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李牧倒是有些好奇了。他拿笔在册薄上面画了个圈儿,打算等有空的时候,差人调查一下。
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杜如晦,从四品下,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李牧笑了起来,没想到于志宁这个二愣子,当年竟然还跟杜如晦搭档过。对比俩人如今的地位,确实是有点差得太多了。杜如晦与房玄龄齐名,均为宰辅,而于志宁却只是一个太子府的属官。不过从李世民的安排也能看出,这于志宁确实是他信任之人,放在太子身边,不是不看好,而是磨磨性子,留着给太子保驾护航用的。简在帝心之人,以后还是给他留几分薄面吧。
天策上将军咨祭酒,苏世长、窦师纶,正五品下,负责礼仪、接待宾客事务。
这俩没听说过,看他俩负责的事务,也不算重要,李牧也没有什么好奇的,连标记都没留。
天策府主簿李玄道、虞世南,从五品下,负责起草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
这个职务,大概相当于中书令,虞世南是现在的礼部尚书,李牧自是认得,而且打过交道。李玄道他没见过,却听说过,在调查褚遂良的老爹褚亮的时候,知道他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继位之后,外放刺史,却卷入了谋反事件,本应是死罪,李世民念及旧情,没有判死,改为贬谪,流放巂州。已经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蹲了三年了,据说每年都要写信上书,为自己辩解,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来。
再往下,就是一些小官儿了,李牧都没听过名字。分别是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二人,负责公文发出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天策府诸曹参军事十二人,分管功曹、仓曹、兵曹、骑曹、铠曹、士曹。
李牧的侯府照比天策府,自然也要有这些官署。值房什么的,在府中都是现成的,不用担心搁不下。李牧现在烦恼的,是人选的问题。
没人呀!
不要说像天策府那样,每个职务设置两人,一个管政,一个管军。就是设置一个人,他都凑不齐这么多人来。从册薄上看,大大小小的官职,全都填满了,得二三十人。而李牧现在手底下能用的人,满打满算也不足十个。
李牧把官职抄在一张纸上,像是做填空题似的,挨个往里填。
他自己不用说,自然是顶李世民的位置,总判府内事。
往下,他需要一个长史,辅佐他管理府内的事务。这个长史的人选,下意识浮现在脑海中的人,便是他的好弟弟李思文。如果李思文在身边,无论他能不能胜任,李牧都会把这个职务交给他。
但现在李思文远在定襄,定襄又是不能放弃的据点,把他召回来也不现实,李牧摇了摇头,把李思文从脑海中划走。
李思文不成,第二个浮现的人选是长孙冲。长孙冲在内务府磨练大半年,已经很不错了。做事很有章法,基本上可以做到理解李牧的意思,并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偶尔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也都很靠谱,算是李牧带出的人里,最让他放心的一个了。
从能力上看,长孙冲是可以胜任这个职务的,但是现在内务府那边,好像更需要他。李牧把内务府交给李承乾之后,内务府实质上就没了主事之人,李承乾还是个孩子,他的话并不能让所有人心服。东宫的属官们又跟内务府原来的班底不是一条心,内务府这边,主要就是靠长孙冲来撑着。他是李牧的弟子,又出身高贵,相对来说影响力还是在的,于志宁那帮人,也不能不给他面子。
但如果他走了,内务府这边就只剩下了许继等人,他们如果跟于志宁那帮人对上,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李牧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把长孙冲也排除掉了。
“李淳风?”
李牧想起了李淳风,《推背图》一事,李世民答应了李淳风,让他跟李牧来洛阳。李牧也确实想过,让李淳风做长史。但是他现在觉得有点不靠谱。
不靠谱的原因,倒不是李淳风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做这种职务。李淳风是一个‘学术性’的人才,他研究卦术也好,研究算术也好,都是从理论出发,一门心思地想要研究透彻而已。而不是像袁天罡那样带有目的性。这种学术性的人才,想法都比较直接跟单纯,涉及到具体的事务,他的心思应付不来。
“这可怎么整啊——”李牧仰着头,轻轻转着手里的笔,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思路。
为啥非得在自己熟悉的人中选呢?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