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蚍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哥,兄弟也。熊大哥既愿意并入我营,我赵营便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今后营中事,也得多多仰仗熊大哥助臂了!”说着,亲热地握住了熊万剑的手,不住寒暄。
惠登相与张妙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什么“诸营合为一体”,很明显,是赵当世这小子先斩后奏使的手段诡计。这一招来的快,也来的狠,压根不给自己半点思考的机会。可是,对此,也并不是没有应对的方法。赵营新伤未复,急于补充血液,吞并之心彰明较著,可要是三方联合起来抵制,未必能让他得逞,毕竟真急眼起来,城内还有一半多兵力掌控在三方手中,两下相斗,胜败犹未可知。然而眼下,在褒城内三方中实力最强的熊万剑突然选择了倒戈,这对于惠登相与张妙手,不啻于致命的打击。
他俩却不知道,熊万剑看似手握重兵,实则是个光杆司令。他的兵权,全在昌则玉的手里控制着,而昌则玉早将这些兵力当成“嫁妆”送给了赵当世。因为对于昌则玉来说,死死抓着这几千人,至多不过像武大定般当个默默无为的流寇,这样的未来不是他想要的。有兵马,也未必挡得住陕西虎视眈眈的官军,他看好赵当世,愿意将自己的下一步赌在赵营身上。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昌则玉出于自身安危以及前途的考虑,决心将武营余部尽数交付给赵当世,所以提线木偶一般的熊万剑为了保命,也只能屈从于他的意志。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惠登相与张妙手重新审视起了形势。这其中,惠登相的转变更快。因为和依旧拥有数千部曲的张妙手比起来,他现在的实力很弱,区区几百人罢了。说好听点,归附了赵营,自己还能靠着往日的名头混点名堂出来;说难听点,以他的实力,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有熊万剑和张妙手联合挡在前面,他还会考虑考虑与赵当世对抗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但现在没了熊万剑,他的主心骨也就一下没有了。
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是他最能体现出重要性和价值的时候,因为至少在当下,他还是被当成与熊万剑与张妙手同级别的“一营掌盘”对待,即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要能抓住机会站到赵当世一边,他的地位还不至于一落千丈。反之,一旦站到了赵营的对立面,成为了赵当世的“敌人”,那么赵当世只需伸出个手指头,就能轻松将自己捏死。
怎么做,他其实已经别无选择。熊万剑走回原位后,他也毫不迟疑地跨了出去。跨出这一步前,他看了眼张妙手,发现对方面若死灰,毫无生气。
与熊万剑一样,大表忠心的惠登相受到了赵当世的热烈欢迎。这其实全都在赵当世与昌则玉的预料中,先拉拢过来实力最强的武营余部,为整个事态定下基调,最没有实力的惠登相毫无疑问会选择更稳妥的一方。最后通过熊万剑与惠登相来向张妙手施压,让他看清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张妙手有些后悔,后悔这次来褒城,只带了一千五百人。要是多带些人来,起码还有些讨价还价的余地。他现在心里透亮,在这种局势下,不管自己说什么,这褒城的大门恐怕都不再是自己能够随意出入的了。
然而覆水难收,他本就不是个一直坚强的人,他感到在场所有人的灼灼目光似乎都在这一刻聚焦到了自己身上。犹豫良久,他也终于做出了与熊万剑与惠登相相同的决定——效忠赵当世。
但是,他也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与赵营的强力集权不同,因为缺乏有效的掌控,张妙手的营中实际上不是一言堂。能做决定的人,其实不止张妙手一个。张妙手也知道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离开褒城一步了,故而言道:“我营中尚多兵士,且老营之妇孺、辎重皆在城固。掌盘若要尽数迁来褒城,无我出面,只怕会起祸乱。”
这一点,实则那日赵当世与昌则玉密谈时,也顾及到了。赵营不必说,后营中随行人员不多,而武营余部因为也是新近拼凑,经过战乱以及武大定之前血腥的裁汰,其实也去除掉好大一部分累赘,这也算是武大定为赵当世提供的唯一一次便利。至于惠登相,从陕北逃亡过来,主力都死了个干净,更别提什么随行亲属之类的了。所以在所有营头中,只有张妙手的营中,成分最为复杂。
而赵当世是不可能再让张妙手回去,但没有张妙手亲自出面,突然让城固的张营兵士携家带口来褒城,自然而然会激起猜忌。因此,赵当世能先让郝摇旗从沔县回来,却没有第一时间要求城固的王来兴与张营一并前来。
对于这种情况,先前昌则玉给赵当世提出的应对之法只有七个字——“来便罢,不来即杀”。
联系到赵营当前刻不容缓的整改,这个法子或许是最直接有效的了。赵营拖不起,也耗不起,只能速战速决,哪怕会引起与张营的火并,对于赵当世来说,权衡利弊后,也不是不能接受。
赵当世在宴席的同时差人给王来兴送了信,要他准备转移并且防备张营有可能的暴乱。而张营中张妙手的将领在接到转移的指令时,疑窦丛生,他们拿不定主意,最后在三个煽动者的率领下抢先对城固的赵营后营发难。
王来兴准备未足,给突如其来的张营兵士冲了个七荤八素,营盘沦陷,但留有后手的赵当世在给王来兴传令的同时也让韩衮带了一千马军迅速前往城固进行有可能的支援。
赶的早不如赶的巧,正在王来兴部苦苦支撑的时刻,韩衮的到来立刻使困局转危为安。韩衮此次救援的重点,一在稳住张营的动荡,二在保护华清郡主的安全,这是来时赵当世百般叮嘱过的。而在路行云与郭名涛的见证下,赵当世的担心算是可以告一段落了。
大哥,兄弟也。熊大哥既愿意并入我营,我赵营便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今后营中事,也得多多仰仗熊大哥助臂了!”说着,亲热地握住了熊万剑的手,不住寒暄。
惠登相与张妙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什么“诸营合为一体”,很明显,是赵当世这小子先斩后奏使的手段诡计。这一招来的快,也来的狠,压根不给自己半点思考的机会。可是,对此,也并不是没有应对的方法。赵营新伤未复,急于补充血液,吞并之心彰明较著,可要是三方联合起来抵制,未必能让他得逞,毕竟真急眼起来,城内还有一半多兵力掌控在三方手中,两下相斗,胜败犹未可知。然而眼下,在褒城内三方中实力最强的熊万剑突然选择了倒戈,这对于惠登相与张妙手,不啻于致命的打击。
他俩却不知道,熊万剑看似手握重兵,实则是个光杆司令。他的兵权,全在昌则玉的手里控制着,而昌则玉早将这些兵力当成“嫁妆”送给了赵当世。因为对于昌则玉来说,死死抓着这几千人,至多不过像武大定般当个默默无为的流寇,这样的未来不是他想要的。有兵马,也未必挡得住陕西虎视眈眈的官军,他看好赵当世,愿意将自己的下一步赌在赵营身上。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昌则玉出于自身安危以及前途的考虑,决心将武营余部尽数交付给赵当世,所以提线木偶一般的熊万剑为了保命,也只能屈从于他的意志。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惠登相与张妙手重新审视起了形势。这其中,惠登相的转变更快。因为和依旧拥有数千部曲的张妙手比起来,他现在的实力很弱,区区几百人罢了。说好听点,归附了赵营,自己还能靠着往日的名头混点名堂出来;说难听点,以他的实力,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有熊万剑和张妙手联合挡在前面,他还会考虑考虑与赵当世对抗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但现在没了熊万剑,他的主心骨也就一下没有了。
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是他最能体现出重要性和价值的时候,因为至少在当下,他还是被当成与熊万剑与张妙手同级别的“一营掌盘”对待,即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要能抓住机会站到赵当世一边,他的地位还不至于一落千丈。反之,一旦站到了赵营的对立面,成为了赵当世的“敌人”,那么赵当世只需伸出个手指头,就能轻松将自己捏死。
怎么做,他其实已经别无选择。熊万剑走回原位后,他也毫不迟疑地跨了出去。跨出这一步前,他看了眼张妙手,发现对方面若死灰,毫无生气。
与熊万剑一样,大表忠心的惠登相受到了赵当世的热烈欢迎。这其实全都在赵当世与昌则玉的预料中,先拉拢过来实力最强的武营余部,为整个事态定下基调,最没有实力的惠登相毫无疑问会选择更稳妥的一方。最后通过熊万剑与惠登相来向张妙手施压,让他看清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张妙手有些后悔,后悔这次来褒城,只带了一千五百人。要是多带些人来,起码还有些讨价还价的余地。他现在心里透亮,在这种局势下,不管自己说什么,这褒城的大门恐怕都不再是自己能够随意出入的了。
然而覆水难收,他本就不是个一直坚强的人,他感到在场所有人的灼灼目光似乎都在这一刻聚焦到了自己身上。犹豫良久,他也终于做出了与熊万剑与惠登相相同的决定——效忠赵当世。
但是,他也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与赵营的强力集权不同,因为缺乏有效的掌控,张妙手的营中实际上不是一言堂。能做决定的人,其实不止张妙手一个。张妙手也知道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离开褒城一步了,故而言道:“我营中尚多兵士,且老营之妇孺、辎重皆在城固。掌盘若要尽数迁来褒城,无我出面,只怕会起祸乱。”
这一点,实则那日赵当世与昌则玉密谈时,也顾及到了。赵营不必说,后营中随行人员不多,而武营余部因为也是新近拼凑,经过战乱以及武大定之前血腥的裁汰,其实也去除掉好大一部分累赘,这也算是武大定为赵当世提供的唯一一次便利。至于惠登相,从陕北逃亡过来,主力都死了个干净,更别提什么随行亲属之类的了。所以在所有营头中,只有张妙手的营中,成分最为复杂。
而赵当世是不可能再让张妙手回去,但没有张妙手亲自出面,突然让城固的张营兵士携家带口来褒城,自然而然会激起猜忌。因此,赵当世能先让郝摇旗从沔县回来,却没有第一时间要求城固的王来兴与张营一并前来。
对于这种情况,先前昌则玉给赵当世提出的应对之法只有七个字——“来便罢,不来即杀”。
联系到赵营当前刻不容缓的整改,这个法子或许是最直接有效的了。赵营拖不起,也耗不起,只能速战速决,哪怕会引起与张营的火并,对于赵当世来说,权衡利弊后,也不是不能接受。
赵当世在宴席的同时差人给王来兴送了信,要他准备转移并且防备张营有可能的暴乱。而张营中张妙手的将领在接到转移的指令时,疑窦丛生,他们拿不定主意,最后在三个煽动者的率领下抢先对城固的赵营后营发难。
王来兴准备未足,给突如其来的张营兵士冲了个七荤八素,营盘沦陷,但留有后手的赵当世在给王来兴传令的同时也让韩衮带了一千马军迅速前往城固进行有可能的支援。
赶的早不如赶的巧,正在王来兴部苦苦支撑的时刻,韩衮的到来立刻使困局转危为安。韩衮此次救援的重点,一在稳住张营的动荡,二在保护华清郡主的安全,这是来时赵当世百般叮嘱过的。而在路行云与郭名涛的见证下,赵当世的担心算是可以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