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蚍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最后一名官兵被砍下敌楼,宁羌州南部的黄坝上空欢呼雷动。覃进孝遥望远处的官军大旗被拖拽落下,抹了把额前的汗水道:“这几日倒有些转暖了。”
覃奇功微微一笑,自知自己这个侄儿出汗,未必是因为气温所致,但能顺利取下黄坝,他也深感压力为之一轻。
黄坝守将张胜、袁华死在廉不信手里,他们带去槐树垠的主力部队溃散泰半,退回来的和留下的加一起,还不到二百人,且没有主心骨,士气浮躁。这支心惊胆寒的部队们向沈应龙和罗文垣申诉过多次,希望得兵支援,但这两人一个手上忙不开,一个装聋作哑,所以拖到今日,在看不到希望、军心早已涣散的情况下,覃进孝只派了一股突袭队,便将这号称入川咽喉的要地拿了下来。
覃进孝这次把两千人都带来了这里,而廉不信则聚拢了自己麾下的所有马军,依然逗留在槐树垠一带吸引沈应龙的注意,很显然,短短一日之内,沈应龙没有料到赵营会急袭深处腹地的黄坝。
官军的反应还不清楚,覃进孝与覃奇功却不等待,兵分两路,一路固守黄坝,一路则开始向南方动作。
半日后,天飘细雨。
作为侯良柱的心腹,沈应龙很能理解自己这个“主公”的心思。侯良柱与川抚王维章的不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侯良柱利用军事强权与恐吓,几乎将整个川北变为了自己的地盘,依然忠于川抚衙门的那些个州县官们再怎么努力,也还是无法改变侯良柱对于辖区内众多乡镇堡寨的实际控制。在这样的状态下,王维章拒绝给予尾大不掉的侯良柱任何形式上的支持,侯良柱要想丰衣足食,只能自己动手。
而在他的入项中,控制川陕的贸易是一个大头,只有完全把控住川北乃至汉南的各路要隘,维持商路的稳定,他才能获取最可观的利益。所以,谁都能容忍赵营在汉南的肆虐,侯良柱不行,一旦失去了川陕商道的利益来源,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侯家军土崩瓦解。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对付起赵营兵,沈应龙不敢有半点松懈。他不是川人,而是南直隶苏州府人,早年因为中了武举得以步入官场。但混了十余年都不如意,直到被调入川中,被侯良柱相中,这才平步青云,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武官扶摇直上成为了大明朝的正牌游击。
沈应龙感激侯良柱的知遇之恩,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一个外省人,要想在川中立足,最可靠的依仗还是侯良柱。不论为了侯良柱的“基业”,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都得将为乱川陕的赵营彻底击灭。
最近的战事比较顺利,连败杨三、梁时政,并夺下了白石垭,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梁时政在横梁子一副困兽犹斗的架势,但沈应龙预计,至迟三日,他就能夺下横梁子,完全掌控住陕南的所有险要。
唯一有一点令人不快的便是蹲在自己屁股后面的七盘游击罗文垣很不配合。罗文垣是川中土著,祖祖辈辈供职卫所,看着职位也不高,其实势力人脉盘根错节,能量很大。侯良柱为了维稳,很注意与罗文垣保持良好的关系,而罗文垣也需要抱住侯良柱这根大腿作为靠山,两边各有所需,实质上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与沈应龙并不一样。
沈应龙也知道罗文垣不好惹,当初也只是提议罗文垣在他出击的时候趁机掩抄后翼,将陕南的流寇尽数剿灭,扩大战果。但罗文垣以守土为由,一口回绝了沈应龙的请求,从战事开打至今,完全一副作壁上观的悠然姿态。也因为他的消极怠战,才使得杨三、梁时政连败之余尚存苟延之机。大势在握,沈应龙自不会为这些事情担忧,他只是单纯看不惯罗文垣的那张嘴脸而郁闷。
“这孙子怕是去岁在赵贼手底下吓破了胆儿。”沈应龙如此想着,原本愤懑的心绪稍稍平复一些,“等拿下了横梁子,守住柿、白、横三隘,陕南事再无反复可能。只要抓紧赶工修路垒堡,至多半月,侯帅大军即可顺利出川。”
“也不知衡儿怎么样了。”思虑了好一会儿军事,沈应龙感到又些疲惫,自然而然间,眼前浮现出自己那刚满二岁的独子的面容,“离家数月,也不知长大了多少,这次战事罢了,定要好好在他身边呆上几日。”儿子出生至今,他忙于军旅,只见过寥寥数面,但每次见面,儿子那娇憨可爱的面容都会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他今年已经三十有六,只此一子,自然加倍珍惜。
“等这次打完了,说什么也得向侯帅告假……”沈应龙靠在椅上,听着外头细雨飘打在屋瓦上“叮叮哒哒”的脆响,困意泛上心头,又迷迷糊糊想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昏昏沉沉好一阵子,眼前忽然亮关一闪,长年的锻炼使他条件反射地立睁双眼、弹身而起,腰间佩刀拔到一半,才看清来着是自己的一个心腹,此时正端着一盏油灯走近,而外头,却早已是混沌一片。
突然被惊醒,沈应龙只觉脑袋有些痛,右手松开刀柄,在脑侧拍了拍,问道:“什么事?”
那心腹面色很差,抿了抿唇,道:“黄坝失了。”
“什么时候的事?”沈应龙一怔,随即回过神,问道。
“就半日前,方才有两三个溃兵逃到了这里,说是流寇突然杀到,黄坝的兄弟全军覆灭,隘口易手。”
“怎么会?”沈应龙皱了皱眉,心事重重坐回到了椅上,“行十万尚在南江,这里杨、梁都被咱们看得死死的,谁飞得过去?”
不过只是一瞬间,沈应龙又一拍脑袋,“哦哦”两声,道:“我却忘了,日前来报,说从南郑来了一支人马已到青石关附近,旗号不明,但十有八九是赵贼派过来的援兵。”
那心腹点头道:“是,此前任都司曾报过说是有一股骑兵近日突至陕南,多次搅局,想必也就是赵贼的先锋了。”
沈应龙边想边说:“陕寇多马,势必乃赵贼无疑。但我前闻其众尚在青石关,若真是彼等,何其速也!”明代武举也很注重兵略,而沈应龙出生的苏州府,更是文风盛行,他从小习文,只是后来武力出众,才转武途。所以即便在武人圈子里浸淫多年,沈应龙举手投足以及说话,都还带着文绉绉的江南... -->>
随着最后一名官兵被砍下敌楼,宁羌州南部的黄坝上空欢呼雷动。覃进孝遥望远处的官军大旗被拖拽落下,抹了把额前的汗水道:“这几日倒有些转暖了。”
覃奇功微微一笑,自知自己这个侄儿出汗,未必是因为气温所致,但能顺利取下黄坝,他也深感压力为之一轻。
黄坝守将张胜、袁华死在廉不信手里,他们带去槐树垠的主力部队溃散泰半,退回来的和留下的加一起,还不到二百人,且没有主心骨,士气浮躁。这支心惊胆寒的部队们向沈应龙和罗文垣申诉过多次,希望得兵支援,但这两人一个手上忙不开,一个装聋作哑,所以拖到今日,在看不到希望、军心早已涣散的情况下,覃进孝只派了一股突袭队,便将这号称入川咽喉的要地拿了下来。
覃进孝这次把两千人都带来了这里,而廉不信则聚拢了自己麾下的所有马军,依然逗留在槐树垠一带吸引沈应龙的注意,很显然,短短一日之内,沈应龙没有料到赵营会急袭深处腹地的黄坝。
官军的反应还不清楚,覃进孝与覃奇功却不等待,兵分两路,一路固守黄坝,一路则开始向南方动作。
半日后,天飘细雨。
作为侯良柱的心腹,沈应龙很能理解自己这个“主公”的心思。侯良柱与川抚王维章的不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侯良柱利用军事强权与恐吓,几乎将整个川北变为了自己的地盘,依然忠于川抚衙门的那些个州县官们再怎么努力,也还是无法改变侯良柱对于辖区内众多乡镇堡寨的实际控制。在这样的状态下,王维章拒绝给予尾大不掉的侯良柱任何形式上的支持,侯良柱要想丰衣足食,只能自己动手。
而在他的入项中,控制川陕的贸易是一个大头,只有完全把控住川北乃至汉南的各路要隘,维持商路的稳定,他才能获取最可观的利益。所以,谁都能容忍赵营在汉南的肆虐,侯良柱不行,一旦失去了川陕商道的利益来源,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侯家军土崩瓦解。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对付起赵营兵,沈应龙不敢有半点松懈。他不是川人,而是南直隶苏州府人,早年因为中了武举得以步入官场。但混了十余年都不如意,直到被调入川中,被侯良柱相中,这才平步青云,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武官扶摇直上成为了大明朝的正牌游击。
沈应龙感激侯良柱的知遇之恩,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一个外省人,要想在川中立足,最可靠的依仗还是侯良柱。不论为了侯良柱的“基业”,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都得将为乱川陕的赵营彻底击灭。
最近的战事比较顺利,连败杨三、梁时政,并夺下了白石垭,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梁时政在横梁子一副困兽犹斗的架势,但沈应龙预计,至迟三日,他就能夺下横梁子,完全掌控住陕南的所有险要。
唯一有一点令人不快的便是蹲在自己屁股后面的七盘游击罗文垣很不配合。罗文垣是川中土著,祖祖辈辈供职卫所,看着职位也不高,其实势力人脉盘根错节,能量很大。侯良柱为了维稳,很注意与罗文垣保持良好的关系,而罗文垣也需要抱住侯良柱这根大腿作为靠山,两边各有所需,实质上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与沈应龙并不一样。
沈应龙也知道罗文垣不好惹,当初也只是提议罗文垣在他出击的时候趁机掩抄后翼,将陕南的流寇尽数剿灭,扩大战果。但罗文垣以守土为由,一口回绝了沈应龙的请求,从战事开打至今,完全一副作壁上观的悠然姿态。也因为他的消极怠战,才使得杨三、梁时政连败之余尚存苟延之机。大势在握,沈应龙自不会为这些事情担忧,他只是单纯看不惯罗文垣的那张嘴脸而郁闷。
“这孙子怕是去岁在赵贼手底下吓破了胆儿。”沈应龙如此想着,原本愤懑的心绪稍稍平复一些,“等拿下了横梁子,守住柿、白、横三隘,陕南事再无反复可能。只要抓紧赶工修路垒堡,至多半月,侯帅大军即可顺利出川。”
“也不知衡儿怎么样了。”思虑了好一会儿军事,沈应龙感到又些疲惫,自然而然间,眼前浮现出自己那刚满二岁的独子的面容,“离家数月,也不知长大了多少,这次战事罢了,定要好好在他身边呆上几日。”儿子出生至今,他忙于军旅,只见过寥寥数面,但每次见面,儿子那娇憨可爱的面容都会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他今年已经三十有六,只此一子,自然加倍珍惜。
“等这次打完了,说什么也得向侯帅告假……”沈应龙靠在椅上,听着外头细雨飘打在屋瓦上“叮叮哒哒”的脆响,困意泛上心头,又迷迷糊糊想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昏昏沉沉好一阵子,眼前忽然亮关一闪,长年的锻炼使他条件反射地立睁双眼、弹身而起,腰间佩刀拔到一半,才看清来着是自己的一个心腹,此时正端着一盏油灯走近,而外头,却早已是混沌一片。
突然被惊醒,沈应龙只觉脑袋有些痛,右手松开刀柄,在脑侧拍了拍,问道:“什么事?”
那心腹面色很差,抿了抿唇,道:“黄坝失了。”
“什么时候的事?”沈应龙一怔,随即回过神,问道。
“就半日前,方才有两三个溃兵逃到了这里,说是流寇突然杀到,黄坝的兄弟全军覆灭,隘口易手。”
“怎么会?”沈应龙皱了皱眉,心事重重坐回到了椅上,“行十万尚在南江,这里杨、梁都被咱们看得死死的,谁飞得过去?”
不过只是一瞬间,沈应龙又一拍脑袋,“哦哦”两声,道:“我却忘了,日前来报,说从南郑来了一支人马已到青石关附近,旗号不明,但十有八九是赵贼派过来的援兵。”
那心腹点头道:“是,此前任都司曾报过说是有一股骑兵近日突至陕南,多次搅局,想必也就是赵贼的先锋了。”
沈应龙边想边说:“陕寇多马,势必乃赵贼无疑。但我前闻其众尚在青石关,若真是彼等,何其速也!”明代武举也很注重兵略,而沈应龙出生的苏州府,更是文风盛行,他从小习文,只是后来武力出众,才转武途。所以即便在武人圈子里浸淫多年,沈应龙举手投足以及说话,都还带着文绉绉的江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