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回到明朝做塞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理朝政,重用小人,不听忠言等等等等。
那些昏君都不读书吗?明明知道历史上的昏君都是因为这么做而亡的国,丢的性命,为什么不改一改呢?改掉这些谁都知道的错误很难吗?你我都知道不能做的事情难道他们不知道吗?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呢?
在朱楧看来,中国的二十五史也就《史记》的可信度高一点,最起码没有把刘邦等人写的无所不能,没有把汉朝的对手项羽写成白痴。
其他的书可信度就越来越差,尤其是到了唐朝以后,由于李世民乱改史书,中国的史书就完全变成小说了,可以说除了名字是真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假的。
不说别的,就拿朱元璋的发家史来看,里面的陈友谅和张士诚还有元顺帝都是什么嘴脸?一个无脑暴力,一个不思进取、鼠目寸光,一个是十足的昏君,就知道玩女人、用小人。
而朱元璋又是多么的伟大。
这完全就是小说笔法。在朱楧看来,中国的历史编纂官们一直以来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唯心主义,讲究英雄造时势,仿佛主角一出来就注定要当皇帝的,所有人都得为他让路。事业一路顺风顺水,没有多少阻挡。
但是,朱楧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傻多少,能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都是人尖子,都是高手,高手跟高手过招拼的就是资源,就是运气,谁掌握的资源多谁就能赢,谁的运气好谁就能赢。
朱元璋虽然很聪明,懂得在战争时期最大限度的集中自己占领地的资源来对抗外敌,不像张士诚那样装逼,只收老百姓很低的赋税,最后实力不济被朱元璋灭了之后,他拼命善待的百姓最后还不都归顺了朱元璋?因为不归顺就得死,没有别的选择,而他得到的,只不过是那些地方的老百姓逢年过节的时候偷偷地给他烧烧香,这又有什么用?
不过,那个年代聪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刘福通给他在前面抗血,没有元朝的内乱和天完政权的分裂,没有一不小心射死陈友谅的那支流矢,朱元璋能有多少机会得天下还真不好说。
所以,后世的朱楧在读历史的时候从来不盲目推崇某人,也不盲目贬低某人,而是详细的查验各种史料,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去考究,去体验处于当时条件下的某个历史人物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所以,他从来不以弱智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因为他知道,这些能在历史上留名的风云人物之所以做出这些看起来很弱智的行为,要么就是有其他迫不得已的原因,要么就是有人故意泼脏水。
除了李景隆。这位仁兄在史料中表现的实在是太突出了,而且史料记载的是有板有眼,言之凿凿,不由得你不信,朱楧也一直以为他是个例外,是一个可以在历史中留名的蠢材。
但现在看李景隆的表现,很不错嘛,虽然有点好色,但说话做事还是有分寸的,也能点中要害,上来就要看寡人的山丹军马场,看来是来者不善啊。
朱楧心中升起了一丝丝警惕,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自己差点被历史中的记载误导了,认为李景隆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白痴,连基本的行为能力都没有,心中对他放松了,差点酿成大祸,让他套出点什么来。
朱楧的眼神闪过一丝精光,仔细地重新打量了一番这个李景隆,人长得帅,相貌也比较憨厚,但是他的眼底深处,还是透漏这一点点精光的,虽然不多,但朱楧还是捕捉到了。
朱楧开始重视起这个对手来,甚至是拿出了当年对付耿炳文的态度来对付他,要知道李景隆可是朱元璋多次亲自称赞过的人,老朱是什么人自然不用我多说,当年一穷二白打天下,带着几个兄弟从亳州砍人一路砍到南京,后来又砍遍了全中国,做了皇帝之后,又把手下的那一群枭雄一个一个的收拾,不,是一片一片的收拾,能有这番经历的人,眼光自然是老练毒辣,否则看错一步棋,看错一个人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能被他屡次称赞的人会是历史上最大的蠢货?朱元璋若是只要这点眼力,现在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综合上述种种史料,可以分析出李景隆应该是个中上之资的人才,可是为什么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一团糟,进而成了白痴的代名词呢?就算他的对手朱棣是天才,军事能力要强于他这个中上之资的人,也不至于差这么多啊。
朱楧神飞天外,脑中的意识飞速的运转,想来想去,怕是只有这么一个可能了——李景隆是内奸,至少他是放了水的。
朱楧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应该较为大一点。翻开李景隆的履历就知道,他和朱棣是小时候的玩伴,从小玩到大,没有感情基础是不可能的。换成是你面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的时候,多少也会有些下不去手。
再加上李景隆败的那些战役实在是太诡异,都是快赢的时候突然就不行了,不是说他嫉妒瞿能的功劳,就是大旗被风吹断了。
第一条纯属扯淡,李景隆是大将军,瞿能只是他手下的一个部将,就算是瞿能活捉了朱棣,最大的功劳肯定还是他这个一把手的,瞿能最多是比别人的功劳大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领导指挥有方占第一位,这是万古不易的道理。
而大旗被风刮断的战例是有的,但是接二连三的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难以用巧合以及狗屎运解释了。
我们都知道,朱棣得位不正,上台之后该了很多史料,明太祖实录都反复修了三次,自己的亲娘都该没了,还有什么不能编的?可以确定的说,朱棣改的史料不必满清少多少。
他和李景隆之间的秘密协定,肯定不能出现在正规的史料中,否则英明神武的明成祖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两个流氓里应外合把如此信任李景隆的建文帝的江山给搞没了,这样以来,人们就会更加同情建文帝,对朱棣的行为则更加不齿。
所以,为了衬托出朱棣的英明神武,以及造反时的被逼无奈,再加上造反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李景隆只好做白痴了,因为只有白痴才能将之前的史料都圆过去。
这个推论有两件事可以佐证,第一件事就是朱棣兵发南京之时,李景隆率先打开了金川门投降,就像迎接新时代一样,十分的殷勤,而且朱棣登基之后,还对他委以重任,每次朝廷讨论政事,李景隆都站位于诸位大臣之上,引起了靖难功臣的不满。直到他被包括周王在内的一堆人弹劾倒台。其中的暧昧态度实在是令人怀疑。
第二件事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登基之后,觊觎皇位很久的汉王朱高煦公然造反,明宣宗本来打算派靖难老功臣阳武侯薛禄平叛,但是杨荣以李景隆的例子劝告他,他才决定御驾亲征。
如果李景隆单单是愚蠢的话,明宣宗只需要派个有才华的将领就行了,这个薛禄的能力就很不错,从朱棣起兵夺取北平九门时跟随他作战,积功封侯,军事才能肯定没的说。
再加上当时还有张玉的儿子张辅,也是青史留名的战将,但明宣宗拒绝了他主动请缨的请求,说道:“你确实可以平定叛乱,但我刚刚即位不久,也许还有怀有二心的小人,若不亲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可见,明宣宗对他们这群武将的防范心理还是很严重的,这也不是没来由的事情,因此在靖难之役时,明仁宗就像李建成一样守在北平,功绩并不显著,而汉王朱高煦则是率军随父亲朱棣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最重要的是,朱高煦跟武将集团的关系很好,在朱棣立储君的问题上,永乐朝的武将们也大都是站朱高煦的,这也使得朱高煦以李世民自诩。
这就跟李景隆的事情有几分相似了,李景隆跟朱棣的关系很好,平叛的时候就算没有通敌,至少是放了水的,这才使得朱棣几次死里逃生。明宣宗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才御驾亲征,镇住了那些跟朱高煦关系较近的武将,使得他们不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搞猫腻,这才迅速的平定了叛乱。
朱高煦自比李世民,的确,他和李世民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老二,都是在父亲平定天下的战役中立了战功的,都和武将的关系不错,老大的功劳又都不太显著,但是他不知道,李世民也是个人造圣君,因为他的底子实在是太烂了——杀兄、戮弟、屠侄、囚父,还将弟弟的老婆纳入后宫,基本上不是人干的事情他都干了,若是不改一下史料,实在是无法面对历史,面对天下。李世民夺权的成功也是有侥幸因素的,首先他就在京城,可以接触到皇帝和太子,其次他有自己的班底,虽然已经被肢解的差不多了,但都忠于他,最后他是利用了李建成没有防备的心态,出其不意地杀掉了兄长。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他这个人很在乎后世对他的评价,说白了是个要脸的人,所以上来之后很敬业,干的也不错,这也是他与杨广有不同结局的最重要原因。
,不理朝政,重用小人,不听忠言等等等等。
那些昏君都不读书吗?明明知道历史上的昏君都是因为这么做而亡的国,丢的性命,为什么不改一改呢?改掉这些谁都知道的错误很难吗?你我都知道不能做的事情难道他们不知道吗?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呢?
在朱楧看来,中国的二十五史也就《史记》的可信度高一点,最起码没有把刘邦等人写的无所不能,没有把汉朝的对手项羽写成白痴。
其他的书可信度就越来越差,尤其是到了唐朝以后,由于李世民乱改史书,中国的史书就完全变成小说了,可以说除了名字是真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假的。
不说别的,就拿朱元璋的发家史来看,里面的陈友谅和张士诚还有元顺帝都是什么嘴脸?一个无脑暴力,一个不思进取、鼠目寸光,一个是十足的昏君,就知道玩女人、用小人。
而朱元璋又是多么的伟大。
这完全就是小说笔法。在朱楧看来,中国的历史编纂官们一直以来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唯心主义,讲究英雄造时势,仿佛主角一出来就注定要当皇帝的,所有人都得为他让路。事业一路顺风顺水,没有多少阻挡。
但是,朱楧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傻多少,能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都是人尖子,都是高手,高手跟高手过招拼的就是资源,就是运气,谁掌握的资源多谁就能赢,谁的运气好谁就能赢。
朱元璋虽然很聪明,懂得在战争时期最大限度的集中自己占领地的资源来对抗外敌,不像张士诚那样装逼,只收老百姓很低的赋税,最后实力不济被朱元璋灭了之后,他拼命善待的百姓最后还不都归顺了朱元璋?因为不归顺就得死,没有别的选择,而他得到的,只不过是那些地方的老百姓逢年过节的时候偷偷地给他烧烧香,这又有什么用?
不过,那个年代聪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刘福通给他在前面抗血,没有元朝的内乱和天完政权的分裂,没有一不小心射死陈友谅的那支流矢,朱元璋能有多少机会得天下还真不好说。
所以,后世的朱楧在读历史的时候从来不盲目推崇某人,也不盲目贬低某人,而是详细的查验各种史料,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去考究,去体验处于当时条件下的某个历史人物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所以,他从来不以弱智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因为他知道,这些能在历史上留名的风云人物之所以做出这些看起来很弱智的行为,要么就是有其他迫不得已的原因,要么就是有人故意泼脏水。
除了李景隆。这位仁兄在史料中表现的实在是太突出了,而且史料记载的是有板有眼,言之凿凿,不由得你不信,朱楧也一直以为他是个例外,是一个可以在历史中留名的蠢材。
但现在看李景隆的表现,很不错嘛,虽然有点好色,但说话做事还是有分寸的,也能点中要害,上来就要看寡人的山丹军马场,看来是来者不善啊。
朱楧心中升起了一丝丝警惕,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自己差点被历史中的记载误导了,认为李景隆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白痴,连基本的行为能力都没有,心中对他放松了,差点酿成大祸,让他套出点什么来。
朱楧的眼神闪过一丝精光,仔细地重新打量了一番这个李景隆,人长得帅,相貌也比较憨厚,但是他的眼底深处,还是透漏这一点点精光的,虽然不多,但朱楧还是捕捉到了。
朱楧开始重视起这个对手来,甚至是拿出了当年对付耿炳文的态度来对付他,要知道李景隆可是朱元璋多次亲自称赞过的人,老朱是什么人自然不用我多说,当年一穷二白打天下,带着几个兄弟从亳州砍人一路砍到南京,后来又砍遍了全中国,做了皇帝之后,又把手下的那一群枭雄一个一个的收拾,不,是一片一片的收拾,能有这番经历的人,眼光自然是老练毒辣,否则看错一步棋,看错一个人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能被他屡次称赞的人会是历史上最大的蠢货?朱元璋若是只要这点眼力,现在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综合上述种种史料,可以分析出李景隆应该是个中上之资的人才,可是为什么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一团糟,进而成了白痴的代名词呢?就算他的对手朱棣是天才,军事能力要强于他这个中上之资的人,也不至于差这么多啊。
朱楧神飞天外,脑中的意识飞速的运转,想来想去,怕是只有这么一个可能了——李景隆是内奸,至少他是放了水的。
朱楧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应该较为大一点。翻开李景隆的履历就知道,他和朱棣是小时候的玩伴,从小玩到大,没有感情基础是不可能的。换成是你面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的时候,多少也会有些下不去手。
再加上李景隆败的那些战役实在是太诡异,都是快赢的时候突然就不行了,不是说他嫉妒瞿能的功劳,就是大旗被风吹断了。
第一条纯属扯淡,李景隆是大将军,瞿能只是他手下的一个部将,就算是瞿能活捉了朱棣,最大的功劳肯定还是他这个一把手的,瞿能最多是比别人的功劳大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领导指挥有方占第一位,这是万古不易的道理。
而大旗被风刮断的战例是有的,但是接二连三的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难以用巧合以及狗屎运解释了。
我们都知道,朱棣得位不正,上台之后该了很多史料,明太祖实录都反复修了三次,自己的亲娘都该没了,还有什么不能编的?可以确定的说,朱棣改的史料不必满清少多少。
他和李景隆之间的秘密协定,肯定不能出现在正规的史料中,否则英明神武的明成祖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两个流氓里应外合把如此信任李景隆的建文帝的江山给搞没了,这样以来,人们就会更加同情建文帝,对朱棣的行为则更加不齿。
所以,为了衬托出朱棣的英明神武,以及造反时的被逼无奈,再加上造反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李景隆只好做白痴了,因为只有白痴才能将之前的史料都圆过去。
这个推论有两件事可以佐证,第一件事就是朱棣兵发南京之时,李景隆率先打开了金川门投降,就像迎接新时代一样,十分的殷勤,而且朱棣登基之后,还对他委以重任,每次朝廷讨论政事,李景隆都站位于诸位大臣之上,引起了靖难功臣的不满。直到他被包括周王在内的一堆人弹劾倒台。其中的暧昧态度实在是令人怀疑。
第二件事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登基之后,觊觎皇位很久的汉王朱高煦公然造反,明宣宗本来打算派靖难老功臣阳武侯薛禄平叛,但是杨荣以李景隆的例子劝告他,他才决定御驾亲征。
如果李景隆单单是愚蠢的话,明宣宗只需要派个有才华的将领就行了,这个薛禄的能力就很不错,从朱棣起兵夺取北平九门时跟随他作战,积功封侯,军事才能肯定没的说。
再加上当时还有张玉的儿子张辅,也是青史留名的战将,但明宣宗拒绝了他主动请缨的请求,说道:“你确实可以平定叛乱,但我刚刚即位不久,也许还有怀有二心的小人,若不亲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可见,明宣宗对他们这群武将的防范心理还是很严重的,这也不是没来由的事情,因此在靖难之役时,明仁宗就像李建成一样守在北平,功绩并不显著,而汉王朱高煦则是率军随父亲朱棣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最重要的是,朱高煦跟武将集团的关系很好,在朱棣立储君的问题上,永乐朝的武将们也大都是站朱高煦的,这也使得朱高煦以李世民自诩。
这就跟李景隆的事情有几分相似了,李景隆跟朱棣的关系很好,平叛的时候就算没有通敌,至少是放了水的,这才使得朱棣几次死里逃生。明宣宗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才御驾亲征,镇住了那些跟朱高煦关系较近的武将,使得他们不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搞猫腻,这才迅速的平定了叛乱。
朱高煦自比李世民,的确,他和李世民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老二,都是在父亲平定天下的战役中立了战功的,都和武将的关系不错,老大的功劳又都不太显著,但是他不知道,李世民也是个人造圣君,因为他的底子实在是太烂了——杀兄、戮弟、屠侄、囚父,还将弟弟的老婆纳入后宫,基本上不是人干的事情他都干了,若是不改一下史料,实在是无法面对历史,面对天下。李世民夺权的成功也是有侥幸因素的,首先他就在京城,可以接触到皇帝和太子,其次他有自己的班底,虽然已经被肢解的差不多了,但都忠于他,最后他是利用了李建成没有防备的心态,出其不意地杀掉了兄长。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他这个人很在乎后世对他的评价,说白了是个要脸的人,所以上来之后很敬业,干的也不错,这也是他与杨广有不同结局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