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勒胡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奏,给皇帝陛下“科普”了一遍避讳的知识,请求赶紧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裴该挺烦避讳的,他前世读史书、诵古文,就被这种花样折腾得不轻。好比说,《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闽越发兵攻东瓯,东瓯向长安求援,太尉田蚡却不肯救,遭到中大夫庄助的驳斥;然而此事在《汉书》中,却记发言者名叫严助……这究竟是一人是两人?
其实是因为班固为东汉人,要敬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所以把历史人物的姓都给改了!
而且那时候很多材料显示,就连楚庄王都给改成了楚严王,郑庄公改成郑严公,庄周改成了严周,就此而有“老严学说”……
某些避讳,后人给改回来了,有些竟然就此以讹传讹,流毒千古。比方说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恒娥改成常娥,最终又传成嫦娥;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把公子启方改成公子开方;为避汉昭帝刘弗陵讳,把公山弗扰改成公山不狃;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蔡昭姬改成蔡文姬……
避讳这一礼俗,始于周代——起码之前无可考证——主要目的自然是明尊卑、别上下,以期维护封建礼法。但就跟后世乱改地名一样,这事儿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并且还可能造成混乱。故而裴该对此并不感冒,儒臣却反复劝谏,一定要他“守礼”。
裴该最终也只得退让,但是将出《礼记》中“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之言,要求大家伙儿别趁机把古文和史书都给改了吧……好在历史上以“该”为名之人,貌似不是很多?
“该”字好说,本意为军中约法,后引申为完备、包容、广博,还没有后世应当之意,也不能作为指代词,且没有该欠之意——否则连日常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军中之约的原意,魏晋时就已经不用了,至于完备之意,本来便有个通假字为“赅”——后世本就有“言简意赅”之语——那么干脆连包容、广博也都转用“赅”就完啦。
好在按礼避名不避字,要不然连“文”、“约”俩字儿都不能用了……这可怎么改好啊?
问题是儒臣们还要求敬避先帝之名……裴该之父为裴頠,这字儿少见,无所谓;但其祖父为裴秀、曾祖为裴潜、高祖为裴茂,都是常用字,就很不好改了。东汉时曾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为茂,所以秀才就叫茂才;但到了华朝,若如此避世皇帝讳,便犯圣皇帝讳……再找个什么同义字合适呢?
以“荣”代“秀”、“茂”?以后乃有“木荣于林”、“百草丰荣”等语吗?似乎也不大合适吧。裴该就此以询群臣,饱学宿儒也不能答,才总算把这事儿给按了下去。不过他原本计划开科举,试秀才的,估计这词儿不能再用了……
裴该随即吩咐秘书卿郭璞和秘书监胡飞,要他们引经据典,就避讳问题写一篇论文出来,明其始源,道其不便,以期形成舆论风潮,尽量避免这一礼俗的扩大化。裴嶷等人是不知道,裴该可清楚得很,这避讳问题到唐以后越来越泛滥,搞得是多么的不堪。
因为魏晋以来,士人不但避公讳,而且还经常避私讳,到了唐朝,竟然将避私讳都堂而皇之写进了法律条文里去。比方说,倘若某人所任职务冒犯了其父、祖之名,就要服一年徒刑——父祖名安者,不得任职于长安;父祖名军者,不得担任军将。甚至于还避同音字,所以诗人李贺因为老爹叫李“晋”素,他就不能去考“进”士……
韩愈因此作《讳辩》一文,讥讽道:“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宋朝更要命,每个帝王本名要连同音字都避,比方说宋高宗赵构,除构字外,还须避遘、媾、购、彀、句、够、佝……多达五十五字!这一朝十几个皇帝下来,你还怎么落笔写文章啊?!
宋代还算是明令避字的,唐代则“无讳训,听臣下随宜代易”。所以有人避李氏先祖李虎之名,改虎为武(虎牢关就此成为了武牢关),有人则改写为兽,或改写为豹,或改写为彪……那特么还是同一种动物吗?!
因此裴该命郭璞等人作文,就申明了几条原则,除“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外,还包括“二名不徧讳,更名不再讳,讳字从政令,明公讳而驰私讳,止讳一字不及同音”,把那些后世泛滥的漏洞尽量全都给堵上了——起码在我华朝,别搞那么多有的没的!
此外行文地方,张榜明确讳字,以使士民咸知——因为犯帝讳属于大不敬,法律上真有处罚规定啊!我既然阻止不了这花活儿,也总得宣示臣民,免罹不教而诛之讥吧。
裴该甚至还在琢磨——要命啊,以前没想到会有这路事儿,我要不要把儿子裴俭的大号也赶紧给改了呢?
——————————
中朝群臣纷论礼仪之事,前线将兵自然毫无所知,而引发这次风潮的魏亥,则坐镇枋头,正在头疼。
魏亥的主要职责,乃是护守从棘津到枋头这二十里运河水路,从枋头到前线二百多里的陆路,以及兼守内黄、长乐,防备羯军从侧翼骚扰粮道。其任虽然不包括黄河,但冰凌逐水而下,导致河上船运不便,这事儿自然也瞒不过他。魏亥因此担忧,倘若洛阳方面的粮草不能及时运来,使我接济不上前线,很可能导致军事行动的失利啊。
祖元帅若因此而战败,他肯定要回洛阳去向朝廷讨说法,然而在此之前,你猜他会不会先斩我塞责?
再者说了,即便祖元帅不责我,此事也必将引发我军与朝廷之间的龃龉,一旦因为细事而导致冲突,大河上下,又将成为战场……别说到时候未必打过得洛中王师,就算打得过我也不想打啊——好不容易改朝换代,使大家伙对太平有个盼望了,谁愿意同朝之臣再起纷争呢?
于是也反复上奏,催促粮运,但很明显的,从洛阳方面过来的粮船断绝,粮车数量也不足够。这一日,魏亥正在营中愁眉不展,忽然得报,说:“枢密省兵部侍郎杨清奉诏来到……”
上奏,给皇帝陛下“科普”了一遍避讳的知识,请求赶紧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裴该挺烦避讳的,他前世读史书、诵古文,就被这种花样折腾得不轻。好比说,《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闽越发兵攻东瓯,东瓯向长安求援,太尉田蚡却不肯救,遭到中大夫庄助的驳斥;然而此事在《汉书》中,却记发言者名叫严助……这究竟是一人是两人?
其实是因为班固为东汉人,要敬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所以把历史人物的姓都给改了!
而且那时候很多材料显示,就连楚庄王都给改成了楚严王,郑庄公改成郑严公,庄周改成了严周,就此而有“老严学说”……
某些避讳,后人给改回来了,有些竟然就此以讹传讹,流毒千古。比方说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恒娥改成常娥,最终又传成嫦娥;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把公子启方改成公子开方;为避汉昭帝刘弗陵讳,把公山弗扰改成公山不狃;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蔡昭姬改成蔡文姬……
避讳这一礼俗,始于周代——起码之前无可考证——主要目的自然是明尊卑、别上下,以期维护封建礼法。但就跟后世乱改地名一样,这事儿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并且还可能造成混乱。故而裴该对此并不感冒,儒臣却反复劝谏,一定要他“守礼”。
裴该最终也只得退让,但是将出《礼记》中“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之言,要求大家伙儿别趁机把古文和史书都给改了吧……好在历史上以“该”为名之人,貌似不是很多?
“该”字好说,本意为军中约法,后引申为完备、包容、广博,还没有后世应当之意,也不能作为指代词,且没有该欠之意——否则连日常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军中之约的原意,魏晋时就已经不用了,至于完备之意,本来便有个通假字为“赅”——后世本就有“言简意赅”之语——那么干脆连包容、广博也都转用“赅”就完啦。
好在按礼避名不避字,要不然连“文”、“约”俩字儿都不能用了……这可怎么改好啊?
问题是儒臣们还要求敬避先帝之名……裴该之父为裴頠,这字儿少见,无所谓;但其祖父为裴秀、曾祖为裴潜、高祖为裴茂,都是常用字,就很不好改了。东汉时曾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为茂,所以秀才就叫茂才;但到了华朝,若如此避世皇帝讳,便犯圣皇帝讳……再找个什么同义字合适呢?
以“荣”代“秀”、“茂”?以后乃有“木荣于林”、“百草丰荣”等语吗?似乎也不大合适吧。裴该就此以询群臣,饱学宿儒也不能答,才总算把这事儿给按了下去。不过他原本计划开科举,试秀才的,估计这词儿不能再用了……
裴该随即吩咐秘书卿郭璞和秘书监胡飞,要他们引经据典,就避讳问题写一篇论文出来,明其始源,道其不便,以期形成舆论风潮,尽量避免这一礼俗的扩大化。裴嶷等人是不知道,裴该可清楚得很,这避讳问题到唐以后越来越泛滥,搞得是多么的不堪。
因为魏晋以来,士人不但避公讳,而且还经常避私讳,到了唐朝,竟然将避私讳都堂而皇之写进了法律条文里去。比方说,倘若某人所任职务冒犯了其父、祖之名,就要服一年徒刑——父祖名安者,不得任职于长安;父祖名军者,不得担任军将。甚至于还避同音字,所以诗人李贺因为老爹叫李“晋”素,他就不能去考“进”士……
韩愈因此作《讳辩》一文,讥讽道:“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宋朝更要命,每个帝王本名要连同音字都避,比方说宋高宗赵构,除构字外,还须避遘、媾、购、彀、句、够、佝……多达五十五字!这一朝十几个皇帝下来,你还怎么落笔写文章啊?!
宋代还算是明令避字的,唐代则“无讳训,听臣下随宜代易”。所以有人避李氏先祖李虎之名,改虎为武(虎牢关就此成为了武牢关),有人则改写为兽,或改写为豹,或改写为彪……那特么还是同一种动物吗?!
因此裴该命郭璞等人作文,就申明了几条原则,除“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外,还包括“二名不徧讳,更名不再讳,讳字从政令,明公讳而驰私讳,止讳一字不及同音”,把那些后世泛滥的漏洞尽量全都给堵上了——起码在我华朝,别搞那么多有的没的!
此外行文地方,张榜明确讳字,以使士民咸知——因为犯帝讳属于大不敬,法律上真有处罚规定啊!我既然阻止不了这花活儿,也总得宣示臣民,免罹不教而诛之讥吧。
裴该甚至还在琢磨——要命啊,以前没想到会有这路事儿,我要不要把儿子裴俭的大号也赶紧给改了呢?
——————————
中朝群臣纷论礼仪之事,前线将兵自然毫无所知,而引发这次风潮的魏亥,则坐镇枋头,正在头疼。
魏亥的主要职责,乃是护守从棘津到枋头这二十里运河水路,从枋头到前线二百多里的陆路,以及兼守内黄、长乐,防备羯军从侧翼骚扰粮道。其任虽然不包括黄河,但冰凌逐水而下,导致河上船运不便,这事儿自然也瞒不过他。魏亥因此担忧,倘若洛阳方面的粮草不能及时运来,使我接济不上前线,很可能导致军事行动的失利啊。
祖元帅若因此而战败,他肯定要回洛阳去向朝廷讨说法,然而在此之前,你猜他会不会先斩我塞责?
再者说了,即便祖元帅不责我,此事也必将引发我军与朝廷之间的龃龉,一旦因为细事而导致冲突,大河上下,又将成为战场……别说到时候未必打过得洛中王师,就算打得过我也不想打啊——好不容易改朝换代,使大家伙对太平有个盼望了,谁愿意同朝之臣再起纷争呢?
于是也反复上奏,催促粮运,但很明显的,从洛阳方面过来的粮船断绝,粮车数量也不足够。这一日,魏亥正在营中愁眉不展,忽然得报,说:“枢密省兵部侍郎杨清奉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