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勒胡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裴该不必打听,自然心知肚明——对于他穿越前来之世而言,有太多的前例可资参考啦。但其实他从前一直在尽量避免这种倾向,因为大敌当前,内部不宜再起纷争,否则必使人心散乱,国家动荡,倘若胡、羯趁虚而入,那自己就真成为国家、民族的大罪人了。
估计此前,裴嶷等人也绝不敢往这个方向去想,只是胡汉既灭,关中静谧,裴该不但执了晋政,更行台于西方,俨然若一封国,其军势之盛,更居天下之冠。在这种新形势下,别说裴嶷了,就连裴该偶尔都不免有所动心……
但他竭力压制自己的欲望,一是想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二是大敌石勒尚在,这抗羯的统一战线必须继续维持下去。因此他才会在洛阳让渡部分权力给荀氏,免得行台与中朝起不必要的龃龉。
只是流言散布洛中,这事儿裴该管不了,也不便插手去管——估计荀、祖等辈亦无良策消弭。除非他裴大司马当即撤行台而复归洛阳,甚至于交出手中的军权去,自然流言不攻可破——但这种事儿,裴该又是绝不可能做的。
那么既然洛中的流言不能消弭,则独于关中钳制言论,反倒有欲盖弥彰之意。裴该虽然雅不愿这种状况发生,但当形势真走到这一步了,他也只能冷眼旁观,由得流言慢慢发酵……只希望能够尽快扫平并、冀等州,到时候不管再有什么突发状况,他也都不怕了。
于是急召陶侃、郭默等来,商议进军并州之策。此前已命刘央等于介休城下退兵,仍归平阳,而就陶侃的建议,若再发兵,当增刘央所部,直向西河、太原,同时遣另一军逾山去攻上党。只有两路齐进,才能够使赵军首尾难顾,可望一举而定并州。
当然啦,动兵的时机必须精挑细选,最好在洛阳兴师牵制住了石赵主力后再动手——希望祖逖的病真能够逐渐好起来吧。
——————————
裴该在谋划北攻并州之时,石勒也想要彻底消弭身后之患,他好倾全力与晋人决战。
至于身后的大敌,自然是鲜卑段氏了,至于刘琨,尚局促于平州西部,崔毖冢中枯骨,皆不足惧也。
去岁石勒、张宾将大军前往河内,与晋人相持之时,晋淮海都督卫循就曾率舟师北上骚扰燕国海岸。孔苌一开始没当回事儿,遣数千人马往攻,结果反倒被晋军约合了段文鸯,导致土垠之败。这么一来,孔苌不敢再隐瞒其事了,被迫遣使向襄国禀报。
蘷安、程遐时任留守,拿出的应对之策是:你赶紧发兵把燕国南境那些坞堡全都给铲除了吧,将其民尽数迁入内地,勿使近海而居,则晋人不就无可骚扰海岸线了吗?若敢登陆深入,则破之不难也。
孔苌就此发兵,攻打那些坞堡,可谁成想各家坞堡早用盐货从晋人手中易得了粮秣、兵器,其势渐强,孔苌亲将万众往攻,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才刚打下一座来而已。并且其它坞堡见势不妙,全都遣人去向段文鸯求救,段军每常逡巡于北平郡西,有掩袭蓟县之意,使得孔苌不敢全力进剿。
更想不到的是,晋人船队竟然在开春后,再次扬帆北上了……
想当日卫循集中海船五十余艘,用很低廉的价格从燕国沿海坞堡购取食盐,转卖三韩,其利五倍,凡肯跟从的商贾全都吃了个餍足。人心本就贪婪,遑论海商,很快就有更多人凑将上来,先是告罪——“都督前番出师,恰巧蔽家舟船出航在外,不能跟从,实非有意抗拒都督之命也”——然后就怂恿卫因之,说如今我家的船得空了,咱们要不要再去燕国跑一趟哪?
卫循婉拒道:“其堡中盐货,几乎出尽,即便再往,也无可贸易。不妨等待明岁……”
商贾们却说:“燕货非止鱼、盐而已,即彼坞堡之中,据闻亦多珍奇……”
这是打算杀鸡取卵了。卫循本待不允,当不得商人们反复劝说——“都督前此既然联合彼等坞堡,击破赵军,则孔苌岂肯坐视啊?必将发兵往攻,以断我等货贸之路。倘若燕南诸堡皆为赵军所破,我等明岁再往,必将一无所得。既然如此,何不趁赵军未取时,我等先取了,即便坞中无藏宝,能掳其人,贩至三韩或者江左,想来亦可得利。”
卫循不禁心动,便即行文苏峻,请他调派更多兵马,协助自己北上骚扰——上回五十条船,你发了我两千兵,如今再聚舟船不下三倍,你起码得借给我四千人吧。
初次掩袭燕南,作为策划者之一,并且将出两千步卒来的苏峻,自然也收获了莫大利润,倘若仍然屯扎在掖县无所事事,相信肯定会应允卫循所请的。只可惜苏峻正在和冯龙东西对进,围攻临淄,实在分不出兵来相与。苏子高也鬼,即将此事通报司马钟声,说请你帮我写一封回信,婉拒了卫因之吧——你是读书人,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一些,别因此而坏了我跟卫某的交情,将来咱们还用得着他。
钟艾华闻听此事,当场就急了,倚马作书,急阻卫循。
他书信中大意是:以舟船载兵,北上骚扰石赵沿海地区,本是一条妙计;而通过这一手段,顺便贸易,充实军需,同样善莫大焉。但问题是你只能去跟羯贼见仗啊,怎可起意攻掠燕南坞堡呢?彼等虽在羯贼治下,实属不得已而俯首,本身还多是晋人啊。按照大司马的意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要是妄攻、滥杀晋人,必致大司马震怒!
卫循读到这里,不禁撇嘴,心说这腐儒,大摇大摆地从长安而来,就以为自己懂得大司马的心意了……想当初大司马在徐方之时,率领我等不知道攻破了多少坞堡,杀掠了多少晋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不错,但得有个前提,就是对方也自命中国人,且肯受中国官府,尤其是裴大司马之命才成!
不过再继续读下去,却觉得钟声所言,也未必全无可取之处……
,裴该不必打听,自然心知肚明——对于他穿越前来之世而言,有太多的前例可资参考啦。但其实他从前一直在尽量避免这种倾向,因为大敌当前,内部不宜再起纷争,否则必使人心散乱,国家动荡,倘若胡、羯趁虚而入,那自己就真成为国家、民族的大罪人了。
估计此前,裴嶷等人也绝不敢往这个方向去想,只是胡汉既灭,关中静谧,裴该不但执了晋政,更行台于西方,俨然若一封国,其军势之盛,更居天下之冠。在这种新形势下,别说裴嶷了,就连裴该偶尔都不免有所动心……
但他竭力压制自己的欲望,一是想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二是大敌石勒尚在,这抗羯的统一战线必须继续维持下去。因此他才会在洛阳让渡部分权力给荀氏,免得行台与中朝起不必要的龃龉。
只是流言散布洛中,这事儿裴该管不了,也不便插手去管——估计荀、祖等辈亦无良策消弭。除非他裴大司马当即撤行台而复归洛阳,甚至于交出手中的军权去,自然流言不攻可破——但这种事儿,裴该又是绝不可能做的。
那么既然洛中的流言不能消弭,则独于关中钳制言论,反倒有欲盖弥彰之意。裴该虽然雅不愿这种状况发生,但当形势真走到这一步了,他也只能冷眼旁观,由得流言慢慢发酵……只希望能够尽快扫平并、冀等州,到时候不管再有什么突发状况,他也都不怕了。
于是急召陶侃、郭默等来,商议进军并州之策。此前已命刘央等于介休城下退兵,仍归平阳,而就陶侃的建议,若再发兵,当增刘央所部,直向西河、太原,同时遣另一军逾山去攻上党。只有两路齐进,才能够使赵军首尾难顾,可望一举而定并州。
当然啦,动兵的时机必须精挑细选,最好在洛阳兴师牵制住了石赵主力后再动手——希望祖逖的病真能够逐渐好起来吧。
——————————
裴该在谋划北攻并州之时,石勒也想要彻底消弭身后之患,他好倾全力与晋人决战。
至于身后的大敌,自然是鲜卑段氏了,至于刘琨,尚局促于平州西部,崔毖冢中枯骨,皆不足惧也。
去岁石勒、张宾将大军前往河内,与晋人相持之时,晋淮海都督卫循就曾率舟师北上骚扰燕国海岸。孔苌一开始没当回事儿,遣数千人马往攻,结果反倒被晋军约合了段文鸯,导致土垠之败。这么一来,孔苌不敢再隐瞒其事了,被迫遣使向襄国禀报。
蘷安、程遐时任留守,拿出的应对之策是:你赶紧发兵把燕国南境那些坞堡全都给铲除了吧,将其民尽数迁入内地,勿使近海而居,则晋人不就无可骚扰海岸线了吗?若敢登陆深入,则破之不难也。
孔苌就此发兵,攻打那些坞堡,可谁成想各家坞堡早用盐货从晋人手中易得了粮秣、兵器,其势渐强,孔苌亲将万众往攻,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才刚打下一座来而已。并且其它坞堡见势不妙,全都遣人去向段文鸯求救,段军每常逡巡于北平郡西,有掩袭蓟县之意,使得孔苌不敢全力进剿。
更想不到的是,晋人船队竟然在开春后,再次扬帆北上了……
想当日卫循集中海船五十余艘,用很低廉的价格从燕国沿海坞堡购取食盐,转卖三韩,其利五倍,凡肯跟从的商贾全都吃了个餍足。人心本就贪婪,遑论海商,很快就有更多人凑将上来,先是告罪——“都督前番出师,恰巧蔽家舟船出航在外,不能跟从,实非有意抗拒都督之命也”——然后就怂恿卫因之,说如今我家的船得空了,咱们要不要再去燕国跑一趟哪?
卫循婉拒道:“其堡中盐货,几乎出尽,即便再往,也无可贸易。不妨等待明岁……”
商贾们却说:“燕货非止鱼、盐而已,即彼坞堡之中,据闻亦多珍奇……”
这是打算杀鸡取卵了。卫循本待不允,当不得商人们反复劝说——“都督前此既然联合彼等坞堡,击破赵军,则孔苌岂肯坐视啊?必将发兵往攻,以断我等货贸之路。倘若燕南诸堡皆为赵军所破,我等明岁再往,必将一无所得。既然如此,何不趁赵军未取时,我等先取了,即便坞中无藏宝,能掳其人,贩至三韩或者江左,想来亦可得利。”
卫循不禁心动,便即行文苏峻,请他调派更多兵马,协助自己北上骚扰——上回五十条船,你发了我两千兵,如今再聚舟船不下三倍,你起码得借给我四千人吧。
初次掩袭燕南,作为策划者之一,并且将出两千步卒来的苏峻,自然也收获了莫大利润,倘若仍然屯扎在掖县无所事事,相信肯定会应允卫循所请的。只可惜苏峻正在和冯龙东西对进,围攻临淄,实在分不出兵来相与。苏子高也鬼,即将此事通报司马钟声,说请你帮我写一封回信,婉拒了卫因之吧——你是读书人,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一些,别因此而坏了我跟卫某的交情,将来咱们还用得着他。
钟艾华闻听此事,当场就急了,倚马作书,急阻卫循。
他书信中大意是:以舟船载兵,北上骚扰石赵沿海地区,本是一条妙计;而通过这一手段,顺便贸易,充实军需,同样善莫大焉。但问题是你只能去跟羯贼见仗啊,怎可起意攻掠燕南坞堡呢?彼等虽在羯贼治下,实属不得已而俯首,本身还多是晋人啊。按照大司马的意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要是妄攻、滥杀晋人,必致大司马震怒!
卫循读到这里,不禁撇嘴,心说这腐儒,大摇大摆地从长安而来,就以为自己懂得大司马的心意了……想当初大司马在徐方之时,率领我等不知道攻破了多少坞堡,杀掠了多少晋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不错,但得有个前提,就是对方也自命中国人,且肯受中国官府,尤其是裴大司马之命才成!
不过再继续读下去,却觉得钟声所言,也未必全无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