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贾环重生复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身份,自然说的闲话也是不一样的,刘班头和兴哥儿两个说话的时候,多半倒是围绕着那些个实务在说,特别是那渔村的事儿,越发有了说头,毕竟他交际的圈子有太多兴哥儿他们接触不到的事情。
“前些时候,我们县衙那刚来了不到三个月的大人那里得了串不错的风铃,还有个硕大的海螺,听说放在耳边都能听到海浪的声音,颇有些稀奇,为着这个,倒是说了些海边村落的事儿,不知怎么就说到了你们村子。”
和自家村子有关?一时间兴哥儿和贾环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他们常跟着村长出门,对于村长的心思最是知道,村长就怕官府记得他们,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个税赋,力役就派到了头上。
“也是你们如今这海螺,风铃的事儿,做的大了些,名声都传到了外头,好些人都说,这渔村只怕不用十来年,就能有了生气,不会比寻常村落差,所以大人细细的询问了一下渔村的税赋,得知那里不能耕种,尽是些沙地,那里的人只能靠着打渔为生,衣食都有些不济,过得很是艰难,甚至因为出海艰险,近百年,从初始官府记档造册至今,居然人口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当初的四五十人,到了现下,也还没有超过两百,更甚者,这一百多人里,老弱妇孺还占了近半,十五至三十的青壮,居然只有三成,很是唏嘘了一番。说是民生艰苦如斯,真真是他的过失,未能早早知道,好生帮着筹谋一二。听到如今你们靠着这些个往日不值钱的东西,总算能贴补一二,有了些余钱,高兴的赞了又赞,称渔村有大造化,上苍总算是没有亏待有心人。”
这话听得兴哥儿也忍不住唏嘘了起来,可不是,这出海从来都不是什么安稳的生计,那可都是拿命去拼的,他家父亲不就是那么走的嘛。如今家中日子是好过了很多,可当初呢?他们家可是已经退无可退,都住到了山洞里,说起来也是巧了,百年间都没人看的上眼的海螺,不曾想也有这么一招翻身的机会,倒是让他们总算是得了益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主管户部钱粮的书办说起,这渔村没有粮税,只有人丁税,还常常因为遭了海难,或是遇上大风浪,遭了水灾,不来收取,大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这渔村如此艰难,每每遇上海难,也没有求助官府,只自己忍耐熬着,已经是体恤官家了,官府宽松些,也是仁义之举,不算是过失,只是这样下去,让外头的人知道了怕是不好,只会以为这渔村不在官府管辖之下,没的让人说嘴,以后还是将税赋收取的好,只是为着体谅渔村的艰难,索性将这税赋按照最低的那一条,定个实物,或是海带干,或是紫菜,甚至也可以是渔获,甚至是这海螺,风铃之物,按着市价,将东西收取了就是,得来的或是寄放到外头铺子里卖了,充作税赋,或是直接分给县衙各个公人,算是税赋截留的一部分,都能说的过去,顺带有了这么个名义,若是这渔村未来还有这样的祸事,县衙也能出手帮扶一二,百姓既能的好,关键时救命,也不至于让人说官府无作为。”
听着刘班头如此款款说来,言辞间尽是些对这新上任的大人多有赞誉之词,兴哥儿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到底是算好还是不好,贾环却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已经品味出了这县令的意思了。
这县令只怕是个好名的官员,甚至有可能是大户人家出身,所以对于搜刮银钱并不在意,他要的就是那个爱民如子,执政有方的名头。
你想想啊,原本百年都只是自生自灭,人丁不繁盛的渔村,在这个县令手上,不单是开始能按规矩交纳税赋了,还能没有任何人说一个不好,说他严苛,人人信服,这绝对是勤政加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绝佳的政绩对不对?再一个,这渔村海货寄卖也好,分发给下头作为节礼也罢,甚至是送到上司那里作为孝敬,不管是哪一样,总有人得益,得了好处的人能不记他的情?这如何不是结交当地人士的一种法子。甚至这样一来,他还能预见,那些得益的人为了能继续得些好处为了奉承,必定免费为他宣传,说他仁慈和善于变通,如此一来... -->>
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身份,自然说的闲话也是不一样的,刘班头和兴哥儿两个说话的时候,多半倒是围绕着那些个实务在说,特别是那渔村的事儿,越发有了说头,毕竟他交际的圈子有太多兴哥儿他们接触不到的事情。
“前些时候,我们县衙那刚来了不到三个月的大人那里得了串不错的风铃,还有个硕大的海螺,听说放在耳边都能听到海浪的声音,颇有些稀奇,为着这个,倒是说了些海边村落的事儿,不知怎么就说到了你们村子。”
和自家村子有关?一时间兴哥儿和贾环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他们常跟着村长出门,对于村长的心思最是知道,村长就怕官府记得他们,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个税赋,力役就派到了头上。
“也是你们如今这海螺,风铃的事儿,做的大了些,名声都传到了外头,好些人都说,这渔村只怕不用十来年,就能有了生气,不会比寻常村落差,所以大人细细的询问了一下渔村的税赋,得知那里不能耕种,尽是些沙地,那里的人只能靠着打渔为生,衣食都有些不济,过得很是艰难,甚至因为出海艰险,近百年,从初始官府记档造册至今,居然人口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当初的四五十人,到了现下,也还没有超过两百,更甚者,这一百多人里,老弱妇孺还占了近半,十五至三十的青壮,居然只有三成,很是唏嘘了一番。说是民生艰苦如斯,真真是他的过失,未能早早知道,好生帮着筹谋一二。听到如今你们靠着这些个往日不值钱的东西,总算能贴补一二,有了些余钱,高兴的赞了又赞,称渔村有大造化,上苍总算是没有亏待有心人。”
这话听得兴哥儿也忍不住唏嘘了起来,可不是,这出海从来都不是什么安稳的生计,那可都是拿命去拼的,他家父亲不就是那么走的嘛。如今家中日子是好过了很多,可当初呢?他们家可是已经退无可退,都住到了山洞里,说起来也是巧了,百年间都没人看的上眼的海螺,不曾想也有这么一招翻身的机会,倒是让他们总算是得了益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主管户部钱粮的书办说起,这渔村没有粮税,只有人丁税,还常常因为遭了海难,或是遇上大风浪,遭了水灾,不来收取,大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这渔村如此艰难,每每遇上海难,也没有求助官府,只自己忍耐熬着,已经是体恤官家了,官府宽松些,也是仁义之举,不算是过失,只是这样下去,让外头的人知道了怕是不好,只会以为这渔村不在官府管辖之下,没的让人说嘴,以后还是将税赋收取的好,只是为着体谅渔村的艰难,索性将这税赋按照最低的那一条,定个实物,或是海带干,或是紫菜,甚至也可以是渔获,甚至是这海螺,风铃之物,按着市价,将东西收取了就是,得来的或是寄放到外头铺子里卖了,充作税赋,或是直接分给县衙各个公人,算是税赋截留的一部分,都能说的过去,顺带有了这么个名义,若是这渔村未来还有这样的祸事,县衙也能出手帮扶一二,百姓既能的好,关键时救命,也不至于让人说官府无作为。”
听着刘班头如此款款说来,言辞间尽是些对这新上任的大人多有赞誉之词,兴哥儿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到底是算好还是不好,贾环却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已经品味出了这县令的意思了。
这县令只怕是个好名的官员,甚至有可能是大户人家出身,所以对于搜刮银钱并不在意,他要的就是那个爱民如子,执政有方的名头。
你想想啊,原本百年都只是自生自灭,人丁不繁盛的渔村,在这个县令手上,不单是开始能按规矩交纳税赋了,还能没有任何人说一个不好,说他严苛,人人信服,这绝对是勤政加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绝佳的政绩对不对?再一个,这渔村海货寄卖也好,分发给下头作为节礼也罢,甚至是送到上司那里作为孝敬,不管是哪一样,总有人得益,得了好处的人能不记他的情?这如何不是结交当地人士的一种法子。甚至这样一来,他还能预见,那些得益的人为了能继续得些好处为了奉承,必定免费为他宣传,说他仁慈和善于变通,如此一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