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字于她基本上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
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宣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得家里到处都是,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所以是低效学习。[1]
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两千汉字。原来,他的爷爷把字词贴得家里到处都是,每天让孩子认。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过程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2]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2 开“小卖部”
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我发现,和孩子玩“开小卖部”,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
圆圆四岁左右,我有一段时间教她学计算,开始采用的就是掰着手指头做“2+3”等于几这样的方法。她开始还挺喜欢做,时间稍长就表现出厌倦了。我就想,有什么方法让孩子又能学计算,还有兴趣呢?
那时候社区超市还没出现,各居民点一般都会有一两家“小卖部”,圆圆很喜欢和我一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我每次都让她去告诉店主买什么,并让她把钱递给店主。当时只是为了让她学会做事,学会自然地和人打交道。没想到这让她很小就对钱的作用有概念了。
有一次圆圆和我从小店买东西出来,满眼羡慕的神情说,她长大要开小卖部。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买东西要花钱,开小卖部的人就不用花钱。我后来发现她和邻居小朋友在一起玩开小卖部的游戏,互相扮演店主和顾客,扮店主的人总是很有几分得意。看来她满心想做个小店主,由此我想到和她玩开小卖部的游戏。
圆圆做了掌柜的,我和她爸爸当然就是顾客。我们拿一些东西给她在地下围出一个“小店”,并摆上各种“货物”,货物有真的,有替代品(比如她最喜欢吃的雪糕就得找替代品),只要她明白就行,然后我们轮流光顾她的小店。
我们认真地浏览她的商品,选定要买什么,问她多少钱,有时还要讨价还价一下。付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一些零钱回来的,比如买一根筷子六角钱,我们一般会给她一元钱,这样她就得找四角钱出来。
开始时都是她自己定价,小孩定价,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比较整、比较简单的数字,比如一元、两百元等。她一般不用一元四角或二百零三元这样的定价来为难自己。
玩过几次后,我们就暗暗地把她往稍复杂些的计算上引。
比如雪糕原来卖一元一支,我们就建议说,这几天雪糕涨价了,每支一块二了,你这里要不要涨价啊,涨价可以每支多赚两毛呢。然后我们给她两元钱或五元钱,这样她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了。
圆圆开始时不喜欢这种有零头的定价,这给她的计算带来麻烦了。我就在带她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时,让她注意一下小卖部商品定价基本上都有零头的事实,于是她的“价格”都变得有零头了。
开小卖部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这样会保持孩子的兴趣。
我们开始时一般都是玩一百元以内的加减法,稍后就给她一些建议,认为某个东西应该很贵,可以把价格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圆圆在四岁左右时,可心算五百以内的加减法,这基本上是通过“做生意”学来的。
他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字于她基本上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
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宣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得家里到处都是,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所以是低效学习。[1]
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两千汉字。原来,他的爷爷把字词贴得家里到处都是,每天让孩子认。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过程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2]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2 开“小卖部”
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我发现,和孩子玩“开小卖部”,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
圆圆四岁左右,我有一段时间教她学计算,开始采用的就是掰着手指头做“2+3”等于几这样的方法。她开始还挺喜欢做,时间稍长就表现出厌倦了。我就想,有什么方法让孩子又能学计算,还有兴趣呢?
那时候社区超市还没出现,各居民点一般都会有一两家“小卖部”,圆圆很喜欢和我一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我每次都让她去告诉店主买什么,并让她把钱递给店主。当时只是为了让她学会做事,学会自然地和人打交道。没想到这让她很小就对钱的作用有概念了。
有一次圆圆和我从小店买东西出来,满眼羡慕的神情说,她长大要开小卖部。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买东西要花钱,开小卖部的人就不用花钱。我后来发现她和邻居小朋友在一起玩开小卖部的游戏,互相扮演店主和顾客,扮店主的人总是很有几分得意。看来她满心想做个小店主,由此我想到和她玩开小卖部的游戏。
圆圆做了掌柜的,我和她爸爸当然就是顾客。我们拿一些东西给她在地下围出一个“小店”,并摆上各种“货物”,货物有真的,有替代品(比如她最喜欢吃的雪糕就得找替代品),只要她明白就行,然后我们轮流光顾她的小店。
我们认真地浏览她的商品,选定要买什么,问她多少钱,有时还要讨价还价一下。付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一些零钱回来的,比如买一根筷子六角钱,我们一般会给她一元钱,这样她就得找四角钱出来。
开始时都是她自己定价,小孩定价,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比较整、比较简单的数字,比如一元、两百元等。她一般不用一元四角或二百零三元这样的定价来为难自己。
玩过几次后,我们就暗暗地把她往稍复杂些的计算上引。
比如雪糕原来卖一元一支,我们就建议说,这几天雪糕涨价了,每支一块二了,你这里要不要涨价啊,涨价可以每支多赚两毛呢。然后我们给她两元钱或五元钱,这样她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了。
圆圆开始时不喜欢这种有零头的定价,这给她的计算带来麻烦了。我就在带她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时,让她注意一下小卖部商品定价基本上都有零头的事实,于是她的“价格”都变得有零头了。
开小卖部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这样会保持孩子的兴趣。
我们开始时一般都是玩一百元以内的加减法,稍后就给她一些建议,认为某个东西应该很贵,可以把价格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圆圆在四岁左右时,可心算五百以内的加减法,这基本上是通过“做生意”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