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灭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最先传回讯息的,竟然是攻打郏县的李信部,李信部只有一个千户的枪手,加上一个千户的新兵,战斗力应该最弱,但李信掌管着礼乐司,事先向城内派出不少士兵宣传天命军,并策反了城内的守军,加上郏县在三县的最西,行军距离最短,所以占了先机。
让李自成几乎不敢相信的是,李信部拿下郏县城,并没有动用经验丰富的枪手,而是完全依靠新兵,虽然战斗并不激烈,但新兵能担当大任,让李自成对整个河南的局势便有了更乐观的看法。
随后刘宗敏、李绩分别拿下鲁山、宝丰,第一步的军事行动以全面胜利而结束,李自成向北移动,将军队驻扎在宝丰县,大量的粮草,终于有了囤积之地。
李信虽然留在郏县,却向宝丰派出传令兵,现在郏县的百姓十分欢迎天命军,询问李自成,要不要在郏县征兵。
李自成与李绩商量后一致认为,郏县、宝丰、鲁山三县,都需要士兵驻守,如果让第四营的士兵留下来,虽然忠诚度更高,更让人放心,但如此一来,第四营的士兵非常分散,最多拿下汝州,也就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了。
第四营是河南天命军的主力,一旦被限制在汝州,天命军也就很难在河南发展了。
河南的天命军,现在不缺粮,因为在南阳得到大批钱粮,虽然转悠了一圈,尚有不少余粮,南阳城中除了拨给马式乐的军粮,暗中囤积了五十万石粮食。
李绩也是主张征兵,将第四营完全解放出来,关键时刻,可以作为战斗的主力部队。
李自成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征兵,既是扩大天命军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也能解救部分饥民。
他立即给李信、李绩、刘宗敏传令,分别在当地征兵,李信、刘宗敏征召两个千户,李绩征召三个千户,新增的士兵,只有粮饷,没有饷银,为了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天命军在征兵的同时,将这些士兵的家眷一并接受过来,由天命军负责供养,如果士兵出现伤亡无法赡养家眷,天命军会代替士兵赡养他们的家眷,直至孩子成年。
在大规模征兵过程中,三县的降兵优先,他们原先便是士兵,军纪、军律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有一定的操训基础,比普通的百姓肯定强一些,可以缩短操训时间,李自成还告诉李绩他们,兵油子必须剔除,宁缺毋滥。
新增加的士兵,从第四营的老兵中抽调从千户、从百户去担任千户官、百户官,其中千户官必须从第四营中抽调,百户官这可以酌情斟酌。
这七个千户中,三县各留下一个千户的士兵守城,其余的四个千户,加上李信手中的那个千户,一共五个千户,组建独立团,李信出任团长,领千户衔,独立团直属大都督。
李自成还在三县任命了县令等各类民政官,保障三县平稳,官员的选拔不拘一格,有原先的官员留任,有提拔的小吏,亦有一些士绅,根本没有出仕的经历,属于破格提拔。
汝州虽然大旱,但靠近河流的地方,尚有不少可耕之地,李自成让新上任的官员们,立即在全线范围内均田,分配给有耕作能力的百姓。
三县的土地上,百姓初步安定下来,但暗地里还是风起云涌,主要矛盾就是粮食不够,有幸加入天命军的壮丁,连家眷的温饱都解决了,但饥民太多了,天命军并没有发放足够的粮食。
李自成带着亲兵,在三县之间穿梭,在军事高压之下,三县暂时平安无事,但缺粮这样的根本问题,一时却无法解决,饥民还是太多,这些丧失土地,又几乎没有任何存粮的百姓,已经成为三县明面上的隐患。
即便分配了耕地,一时半会也不会长出庄稼,而且三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大量的土地根本无法耕种。
这个时刻,李自成真正理解了张献忠、罗汝才他们为何热衷于充当流寇,流寇只管劫掠,不管生产,并不关心百姓的死活,饥民越多,他们倒是巴不得,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兵源。
天命军不是流寇,而是秉承天主的旨意,来世间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只要在一个地方立脚,无论时间长短,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能不管百姓的死活。
但看着各地大量嗷嗷待哺的饥民,李自成实在头痛,手中的二十万石粮食,无论如何也不够分配。
/> 最先传回讯息的,竟然是攻打郏县的李信部,李信部只有一个千户的枪手,加上一个千户的新兵,战斗力应该最弱,但李信掌管着礼乐司,事先向城内派出不少士兵宣传天命军,并策反了城内的守军,加上郏县在三县的最西,行军距离最短,所以占了先机。
让李自成几乎不敢相信的是,李信部拿下郏县城,并没有动用经验丰富的枪手,而是完全依靠新兵,虽然战斗并不激烈,但新兵能担当大任,让李自成对整个河南的局势便有了更乐观的看法。
随后刘宗敏、李绩分别拿下鲁山、宝丰,第一步的军事行动以全面胜利而结束,李自成向北移动,将军队驻扎在宝丰县,大量的粮草,终于有了囤积之地。
李信虽然留在郏县,却向宝丰派出传令兵,现在郏县的百姓十分欢迎天命军,询问李自成,要不要在郏县征兵。
李自成与李绩商量后一致认为,郏县、宝丰、鲁山三县,都需要士兵驻守,如果让第四营的士兵留下来,虽然忠诚度更高,更让人放心,但如此一来,第四营的士兵非常分散,最多拿下汝州,也就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了。
第四营是河南天命军的主力,一旦被限制在汝州,天命军也就很难在河南发展了。
河南的天命军,现在不缺粮,因为在南阳得到大批钱粮,虽然转悠了一圈,尚有不少余粮,南阳城中除了拨给马式乐的军粮,暗中囤积了五十万石粮食。
李绩也是主张征兵,将第四营完全解放出来,关键时刻,可以作为战斗的主力部队。
李自成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征兵,既是扩大天命军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也能解救部分饥民。
他立即给李信、李绩、刘宗敏传令,分别在当地征兵,李信、刘宗敏征召两个千户,李绩征召三个千户,新增的士兵,只有粮饷,没有饷银,为了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天命军在征兵的同时,将这些士兵的家眷一并接受过来,由天命军负责供养,如果士兵出现伤亡无法赡养家眷,天命军会代替士兵赡养他们的家眷,直至孩子成年。
在大规模征兵过程中,三县的降兵优先,他们原先便是士兵,军纪、军律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有一定的操训基础,比普通的百姓肯定强一些,可以缩短操训时间,李自成还告诉李绩他们,兵油子必须剔除,宁缺毋滥。
新增加的士兵,从第四营的老兵中抽调从千户、从百户去担任千户官、百户官,其中千户官必须从第四营中抽调,百户官这可以酌情斟酌。
这七个千户中,三县各留下一个千户的士兵守城,其余的四个千户,加上李信手中的那个千户,一共五个千户,组建独立团,李信出任团长,领千户衔,独立团直属大都督。
李自成还在三县任命了县令等各类民政官,保障三县平稳,官员的选拔不拘一格,有原先的官员留任,有提拔的小吏,亦有一些士绅,根本没有出仕的经历,属于破格提拔。
汝州虽然大旱,但靠近河流的地方,尚有不少可耕之地,李自成让新上任的官员们,立即在全线范围内均田,分配给有耕作能力的百姓。
三县的土地上,百姓初步安定下来,但暗地里还是风起云涌,主要矛盾就是粮食不够,有幸加入天命军的壮丁,连家眷的温饱都解决了,但饥民太多了,天命军并没有发放足够的粮食。
李自成带着亲兵,在三县之间穿梭,在军事高压之下,三县暂时平安无事,但缺粮这样的根本问题,一时却无法解决,饥民还是太多,这些丧失土地,又几乎没有任何存粮的百姓,已经成为三县明面上的隐患。
即便分配了耕地,一时半会也不会长出庄稼,而且三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大量的土地根本无法耕种。
这个时刻,李自成真正理解了张献忠、罗汝才他们为何热衷于充当流寇,流寇只管劫掠,不管生产,并不关心百姓的死活,饥民越多,他们倒是巴不得,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兵源。
天命军不是流寇,而是秉承天主的旨意,来世间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只要在一个地方立脚,无论时间长短,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能不管百姓的死活。
但看着各地大量嗷嗷待哺的饥民,李自成实在头痛,手中的二十万石粮食,无论如何也不够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