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沈惟敬答道:说完了。
说完了就好,李如松一拍桌子,大喝一声:
抓起来,拉出去砍了!
沈惟敬懵了,他并不知道,李如松对于所谓和平使者,只有一个态度——拿板砖拍死他。
老子手里有兵,杀掉他们就好,谈判?笑话!
眼看沈大忽悠就要完蛋,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应试,时任参谋,虽说名字叫应试,倒不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眼珠一转,拦住了李如松,对他说了一句话。
随即,李如松改变了主意,于是吓得魂不附体的沈惟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暂时),被拖回了军营,软禁了起来。
李应试的那句话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此人可用,将计就计。
具体说来,是借此人假意答应日军的条件,麻痹对方,然后发动突袭。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是为暗度陈仓。
——三十六计之敌战计
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二十六日,李如松率领大军,跨过鸭绿江。
朝鲜国王李昖站在对岸,亲自迎接援军的到来,被人追砍了几个月,又被忽悠了若干天,来来往往,就没见过实在的,现在,他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希望。
但柳成龙却不这么看,这位仁兄还是老习惯,来了就数人数,数完后就皱眉头,私下里找到李如松,问他:你们总共多少人?
李如松回答:四万有余,五万不足。
柳成龙不以为然了:倭军近二十万,朝军已无战斗力,天军虽勇,但仅凭这四万余人,恐怕无济于事。
要换在以往,碰到敢这么讲话的,李如松早就抄家伙动手了,但毕竟这是国外,要注意政治影响。于是李大少强压火气,冷冷地说出了他的回答:
阁下以为少,我却以为太多!
柳成龙一声叹息,在他看来,这又是第二个祖承训。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认定,李如松是一个盲目自信、毫无经验的统帅。
作为李成梁的家丁,祖承训身经百战,一向是浑人胆大,但自从战败归来,他却一反常态,常常对人说日军厉害,具体说来是“多以兽皮鸡尾为衣饰,以金银作傀儡,以表人面及马面,极为骇异”。类似的话还有很多,那意思大致是,日本人外形奇特,行为诡异,很可能不正常,属于妖怪一类,没准还吃人肉。
应该说,这种观感还是可以理解的。战国时期的日本武将们都喜欢穿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比如黑田长政,每次打仗都戴着一顶锅铲帽(形似锅铲),而福岛正则的帽子,是两只长牛角,类似的奇装异服还有很多,反正是自己设计,要多新潮有多新潮。
第一次见这副打扮,吓一跳是很正常的,但没过多久,祖承训这种妖魔化日军的行为就停止了,因为李如松收拾了他。虽然祖承训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虽然祖承训从小看他长大,虽然祖承训也算是高级军官,但对于李如松而言,这些似乎并不重要。
祖总兵被打了二十军棍,并被严厉警告,如再敢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就要掉脑袋。
这些倒也罢了,问题是李司令不但容不下“妖言”,连人言也不听。祖承训几次建言,说日军士兵勇猛,武器独特,战法奇异,不可轻敌。李如松却丝毫不理。
看到这幕似曾相识的景象,柳成龙绝望了。他曾私下对大臣尹斗寿说:提督(指李如松)不知敌情,却如此自信轻敌,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而拜祖承训的宣传所赐,许多明军将领也对日军畏惧有加(毕竟都没见过),李如松却又狂得冒烟,对日军不屑一顾,很有点盲目自信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心里都没谱。
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虽然已过去了很久,李如松却仍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那个落魄的老人站立在他的身边,耐心地告知他所有的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他们的武器战术,他们的凶狠残忍,以及战胜他们的方法。
然后,他就离开了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人的一切却始终牢牢地铭刻在脑海中,他的博学、教诲和那沧桑、期望的眼神。
今日我所传授于你之一切,务必牢记于心。
是的,我记得所有的一切,二十多年之中,一日也不曾忘却。
这一刻,我已等待了太久。
误会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四,在无数怀疑的眼光中,李如松带兵抵达了安定馆(《明史》为肃宁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但这些人既不是来宣战,也不是来求和的,他们只有一个比较滑稽的目的——请赏。
李如松的计策成功了,在他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报信,说明朝同意和谈条件,此来是封赏日军将领,希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要说这日本人有时还是很实在的,听说给赏钱的来了,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忙不迭地派人去找李如松。
一般说来,办这种事,去个把人也就够了。不知是小西行长讲礼貌,还是穷疯了,这次竟然派了二十三个人,组了个团来拿封赏。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数字,源自我所查到的兵部侍郎宋应昌的奏疏,但据《明史》记载,是二十个人,而且事后剩余人数也不同。这也是没办法,明代史难度就在于史料太多,这本书这么说,那本书那么说,基本上就是一笔自相矛盾的烂账,类似情况多如牛毛。
在本书中,但凡遇到此类头疼问题,一般根据顾颉刚先生的史料辨析原则,故此处采信宋应昌的奏疏。
这二十三人到的时候,李如松正在大营里。他即刻吩咐,把带头的几个人请到大营,他马上就到。
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当然,也是还要等一会儿。
出事,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李如松很懂得保密的重要性,所以沈惟敬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这中间不包括李宁。
李宁是李如松的部将,性格简单粗暴,天天喊打喊杀,这天正好待在大营外,先听说来了日本人,又听说李提督要处理这些人,当即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带着几个人,这就进了大营。
一进去,李宁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日本人当时就傻了眼,两国交战还讲究个不斩来使,来讨赏的竟然也砍?于是仓皇之间,四散逃命。
由于李宁是自发行动,又没个全盘计划,一乱起来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一些日本人就趁机逃掉了,于是乱打乱杀之后战果如下:生擒一人,杀十五人,七人逃走。
等李如松“马上”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个一地鸡毛、狼狈不堪的场面。他当即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傻大粗不但未经命令擅自行动,还破坏了他的整体计划。
李提督自然不肯干休,当即命令,把李宁拉出去砍头。
但凡这个时候,总有一帮将领出场,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要把人保下来。
nbsp;沈惟敬答道:说完了。
说完了就好,李如松一拍桌子,大喝一声:
抓起来,拉出去砍了!
沈惟敬懵了,他并不知道,李如松对于所谓和平使者,只有一个态度——拿板砖拍死他。
老子手里有兵,杀掉他们就好,谈判?笑话!
眼看沈大忽悠就要完蛋,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应试,时任参谋,虽说名字叫应试,倒不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眼珠一转,拦住了李如松,对他说了一句话。
随即,李如松改变了主意,于是吓得魂不附体的沈惟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暂时),被拖回了军营,软禁了起来。
李应试的那句话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此人可用,将计就计。
具体说来,是借此人假意答应日军的条件,麻痹对方,然后发动突袭。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是为暗度陈仓。
——三十六计之敌战计
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二十六日,李如松率领大军,跨过鸭绿江。
朝鲜国王李昖站在对岸,亲自迎接援军的到来,被人追砍了几个月,又被忽悠了若干天,来来往往,就没见过实在的,现在,他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希望。
但柳成龙却不这么看,这位仁兄还是老习惯,来了就数人数,数完后就皱眉头,私下里找到李如松,问他:你们总共多少人?
李如松回答:四万有余,五万不足。
柳成龙不以为然了:倭军近二十万,朝军已无战斗力,天军虽勇,但仅凭这四万余人,恐怕无济于事。
要换在以往,碰到敢这么讲话的,李如松早就抄家伙动手了,但毕竟这是国外,要注意政治影响。于是李大少强压火气,冷冷地说出了他的回答:
阁下以为少,我却以为太多!
柳成龙一声叹息,在他看来,这又是第二个祖承训。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认定,李如松是一个盲目自信、毫无经验的统帅。
作为李成梁的家丁,祖承训身经百战,一向是浑人胆大,但自从战败归来,他却一反常态,常常对人说日军厉害,具体说来是“多以兽皮鸡尾为衣饰,以金银作傀儡,以表人面及马面,极为骇异”。类似的话还有很多,那意思大致是,日本人外形奇特,行为诡异,很可能不正常,属于妖怪一类,没准还吃人肉。
应该说,这种观感还是可以理解的。战国时期的日本武将们都喜欢穿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比如黑田长政,每次打仗都戴着一顶锅铲帽(形似锅铲),而福岛正则的帽子,是两只长牛角,类似的奇装异服还有很多,反正是自己设计,要多新潮有多新潮。
第一次见这副打扮,吓一跳是很正常的,但没过多久,祖承训这种妖魔化日军的行为就停止了,因为李如松收拾了他。虽然祖承训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虽然祖承训从小看他长大,虽然祖承训也算是高级军官,但对于李如松而言,这些似乎并不重要。
祖总兵被打了二十军棍,并被严厉警告,如再敢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就要掉脑袋。
这些倒也罢了,问题是李司令不但容不下“妖言”,连人言也不听。祖承训几次建言,说日军士兵勇猛,武器独特,战法奇异,不可轻敌。李如松却丝毫不理。
看到这幕似曾相识的景象,柳成龙绝望了。他曾私下对大臣尹斗寿说:提督(指李如松)不知敌情,却如此自信轻敌,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而拜祖承训的宣传所赐,许多明军将领也对日军畏惧有加(毕竟都没见过),李如松却又狂得冒烟,对日军不屑一顾,很有点盲目自信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心里都没谱。
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虽然已过去了很久,李如松却仍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那个落魄的老人站立在他的身边,耐心地告知他所有的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他们的武器战术,他们的凶狠残忍,以及战胜他们的方法。
然后,他就离开了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人的一切却始终牢牢地铭刻在脑海中,他的博学、教诲和那沧桑、期望的眼神。
今日我所传授于你之一切,务必牢记于心。
是的,我记得所有的一切,二十多年之中,一日也不曾忘却。
这一刻,我已等待了太久。
误会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四,在无数怀疑的眼光中,李如松带兵抵达了安定馆(《明史》为肃宁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但这些人既不是来宣战,也不是来求和的,他们只有一个比较滑稽的目的——请赏。
李如松的计策成功了,在他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报信,说明朝同意和谈条件,此来是封赏日军将领,希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要说这日本人有时还是很实在的,听说给赏钱的来了,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忙不迭地派人去找李如松。
一般说来,办这种事,去个把人也就够了。不知是小西行长讲礼貌,还是穷疯了,这次竟然派了二十三个人,组了个团来拿封赏。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数字,源自我所查到的兵部侍郎宋应昌的奏疏,但据《明史》记载,是二十个人,而且事后剩余人数也不同。这也是没办法,明代史难度就在于史料太多,这本书这么说,那本书那么说,基本上就是一笔自相矛盾的烂账,类似情况多如牛毛。
在本书中,但凡遇到此类头疼问题,一般根据顾颉刚先生的史料辨析原则,故此处采信宋应昌的奏疏。
这二十三人到的时候,李如松正在大营里。他即刻吩咐,把带头的几个人请到大营,他马上就到。
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当然,也是还要等一会儿。
出事,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李如松很懂得保密的重要性,所以沈惟敬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这中间不包括李宁。
李宁是李如松的部将,性格简单粗暴,天天喊打喊杀,这天正好待在大营外,先听说来了日本人,又听说李提督要处理这些人,当即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带着几个人,这就进了大营。
一进去,李宁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日本人当时就傻了眼,两国交战还讲究个不斩来使,来讨赏的竟然也砍?于是仓皇之间,四散逃命。
由于李宁是自发行动,又没个全盘计划,一乱起来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一些日本人就趁机逃掉了,于是乱打乱杀之后战果如下:生擒一人,杀十五人,七人逃走。
等李如松“马上”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个一地鸡毛、狼狈不堪的场面。他当即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傻大粗不但未经命令擅自行动,还破坏了他的整体计划。
李提督自然不肯干休,当即命令,把李宁拉出去砍头。
但凡这个时候,总有一帮将领出场,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要把人保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