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棣其实并不想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皇帝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因为对于那些投错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来说,要想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以往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相信朱棣在造反前还是仔细读过历史书的,古往今来,把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这些小朝代也算在内,王爷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就可以数得出来,估计还不用脚趾。
如果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只统计类似明朝这样的大一统时代,朱棣就会惊喜地发现,目前的纪录还是零。而朱棣对打破这个纪录似乎也不太有信心。如果有人告诉朱棣,出一笔钱,就可以让他造一把反,造反失败赔钱就行,估计朱棣就算是找银行贷款也会把钱凑足的。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担保者。对于朱棣而言,造反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当年的朱重八,烂命一条,父母双亡,身无长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正当工作,也没有银行存款,简直就是天生的造反苗子,可就是这样,他在造反前还左思右想,犹豫不定。
朱棣就不同了,他出身皇族,有自己的房子和老婆孩子,手下有十几万人,随时听从他的指挥。王府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如果想找点刺激,出门左转不远就能碰到邻居——蒙古人,顺便过过打仗的瘾。可万一造反失败,房子女人孩子部下都没了,自己的小命也必然不保。
做这样的一笔生意实在是要经过仔细考虑的。
因为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此时有一个人打破了朱棣的犹豫,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朱棣还在犹豫之中,建文帝的两位重臣黄子澄和齐泰却已经准备动手了。说来也是滑稽,虽然这两个人都是书生,却是有样学样,指点诸王,说今天灭这个,明天解决那个,很快就发生了争论。偏偏两人都很自负,一个号称满腹韬略,一个自认谋略过人,谁也不服谁。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争论,因为当时的天下第一谋士另有其人,而更不幸的是,这个人正是他们的敌人,也就是改变朱棣命运的那个人。
另一个和尚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从民间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对于这些本心并不清静的僧人而言,选择跟随哪位王爷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藩王们到来前,僧人们纷纷议论,哪个更有钱,哪个更有权,哪里地方好水土佳。
只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岿然不动,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比谁都激动,因为他等待这个时机、等待那个人已经很久了。
不一会儿藩王们进来了,原先嘈杂的僧人们立刻安静下来,他们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道衍用眼睛的余光看见了自己等待的人,他终于来了!
朱棣带着招牌似的微笑一路走来,他并没有注意道衍,就在他行将经过的时候,这个沉默的和尚突然开口了:“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朱棣愣住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自荐的和尚,微微一笑,问出了一句似乎很有必要的话:“为何?”
“贫僧有大礼相送。”
这下朱棣真的感兴趣了,自己贵为藩王,要什么有什么,这个穷和尚还能送什么礼给自己?
“哦,何礼?”
到关键时刻了,不能再犹豫了,这个礼物一定能够打动他!
“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
朱棣闻听此言,勃然变色,他虽然读书有限,但王上加白是什么字他还是清楚的,他快步走到道衍面前,用低严的声音怒斥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要命了吗?!”
此时的道衍却是笑而不言,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闭目打起坐来。
这个诱惑太大了,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跟我来吧。”
一丝笑容爬上了他的嘴角,属于我的时代到来了,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乱世之臣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种地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他们都是这世上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却不安于从事这些职业,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读书。
从圣人之言到经世之道,他们无书不读,而从这些书中,他们掌握了一些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和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读书成为了踏入仕途的一条重要渠道。于是许多读书人沿着这条道路成为了封建皇帝的臣子,协助皇帝统治天下。
在这些臣子中,有一些更为优秀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判断问题比别人准确,懂得如何抓住时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称这些人为能臣。
所谓能臣并不单指正臣、忠臣,也包括所谓的奸臣,它只用来形容人的能力,而不是立场。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精英,但他们还可以按照人数多少和不同用途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叫治世之臣。这种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所掌握的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其共同特点是能够较好地处理公务,理清国家大事。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子,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代表人物有很多,如唐代的姚崇、宋璟等。这种人并不少见,他们属于建设者。
第二种叫乱世之臣。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奸臣,而是乱臣,他们掌握的是阴谋诡计、权谋手段,精通厚黑学。与第一种人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经... -->>
朱棣其实并不想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皇帝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因为对于那些投错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来说,要想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以往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相信朱棣在造反前还是仔细读过历史书的,古往今来,把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这些小朝代也算在内,王爷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就可以数得出来,估计还不用脚趾。
如果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只统计类似明朝这样的大一统时代,朱棣就会惊喜地发现,目前的纪录还是零。而朱棣对打破这个纪录似乎也不太有信心。如果有人告诉朱棣,出一笔钱,就可以让他造一把反,造反失败赔钱就行,估计朱棣就算是找银行贷款也会把钱凑足的。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担保者。对于朱棣而言,造反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当年的朱重八,烂命一条,父母双亡,身无长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正当工作,也没有银行存款,简直就是天生的造反苗子,可就是这样,他在造反前还左思右想,犹豫不定。
朱棣就不同了,他出身皇族,有自己的房子和老婆孩子,手下有十几万人,随时听从他的指挥。王府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如果想找点刺激,出门左转不远就能碰到邻居——蒙古人,顺便过过打仗的瘾。可万一造反失败,房子女人孩子部下都没了,自己的小命也必然不保。
做这样的一笔生意实在是要经过仔细考虑的。
因为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此时有一个人打破了朱棣的犹豫,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朱棣还在犹豫之中,建文帝的两位重臣黄子澄和齐泰却已经准备动手了。说来也是滑稽,虽然这两个人都是书生,却是有样学样,指点诸王,说今天灭这个,明天解决那个,很快就发生了争论。偏偏两人都很自负,一个号称满腹韬略,一个自认谋略过人,谁也不服谁。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争论,因为当时的天下第一谋士另有其人,而更不幸的是,这个人正是他们的敌人,也就是改变朱棣命运的那个人。
另一个和尚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从民间选拔十名僧人,准备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对于这些本心并不清静的僧人而言,选择跟随哪位王爷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藩王们到来前,僧人们纷纷议论,哪个更有钱,哪个更有权,哪里地方好水土佳。
只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岿然不动,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比谁都激动,因为他等待这个时机、等待那个人已经很久了。
不一会儿藩王们进来了,原先嘈杂的僧人们立刻安静下来,他们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道衍用眼睛的余光看见了自己等待的人,他终于来了!
朱棣带着招牌似的微笑一路走来,他并没有注意道衍,就在他行将经过的时候,这个沉默的和尚突然开口了:“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朱棣愣住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自荐的和尚,微微一笑,问出了一句似乎很有必要的话:“为何?”
“贫僧有大礼相送。”
这下朱棣真的感兴趣了,自己贵为藩王,要什么有什么,这个穷和尚还能送什么礼给自己?
“哦,何礼?”
到关键时刻了,不能再犹豫了,这个礼物一定能够打动他!
“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
朱棣闻听此言,勃然变色,他虽然读书有限,但王上加白是什么字他还是清楚的,他快步走到道衍面前,用低严的声音怒斥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要命了吗?!”
此时的道衍却是笑而不言,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闭目打起坐来。
这个诱惑太大了,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跟我来吧。”
一丝笑容爬上了他的嘴角,属于我的时代到来了,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乱世之臣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种地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他们都是这世上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却不安于从事这些职业,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读书。
从圣人之言到经世之道,他们无书不读,而从这些书中,他们掌握了一些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和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读书成为了踏入仕途的一条重要渠道。于是许多读书人沿着这条道路成为了封建皇帝的臣子,协助皇帝统治天下。
在这些臣子中,有一些更为优秀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判断问题比别人准确,懂得如何抓住时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称这些人为能臣。
所谓能臣并不单指正臣、忠臣,也包括所谓的奸臣,它只用来形容人的能力,而不是立场。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精英,但他们还可以按照人数多少和不同用途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叫治世之臣。这种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所掌握的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其共同特点是能够较好地处理公务,理清国家大事。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子,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代表人物有很多,如唐代的姚崇、宋璟等。这种人并不少见,他们属于建设者。
第二种叫乱世之臣。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奸臣,而是乱臣,他们掌握的是阴谋诡计、权谋手段,精通厚黑学。与第一种人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