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永历四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久闻建平侯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想来必有所教。”
赶到金华的并非是此前郑成功定下的户官杨英,而是他的堂兄,郑氏集团的财神爷建平侯郑泰。
其实,原本杨英已经出发了,甚至都到了温州,但是那时四省会剿已经开始,清军的台州绿营已经开始在温州集结,准备顺着瓯江北上。对于浙江明军前景的不看好,以及清军对温州道路的封锁,使得杨英最后放弃了继续前往金华,而是返回福建向郑成功报告。
两个月后,四省会剿以清军惨败而告终,郑成功在福建官场的眼线报告,福建出征的那三支绿营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三个主帅和他们的军官团以及这些人的亲兵而已,主力部队则尽皆被明军,或者可以说是被清军歼灭于仙霞关。
这个消息的传来登时便让福建明军为之一振,这三支福建绿营原本就是这里的机动部队,此前也多有交手,后来郑成功开始编练藤甲兵,这些清军就开始有所不敌了,但是随着耿家移镇福建,这些清军完全可以作为补充存在,就像是同安之战那样。现如今这三支绿营兵尽没,就算是重建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粮,还不一定能恢复旧观,郑成功觉得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来替耿仲明那个狗汉奸教教好好他儿子耿继茂怎么做人。
然而,福建明军遥贺陈文的酒宴还没有开始,另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便传了过来,那就是老牌汉奸,汉军八旗的元老级重将石廷柱被明军杀死在了广信府城外,而他带去的汉军八旗连同杭州驻防八旗一起被陈文歼灭于金华府城之外。
这个消息不仅震惊到了清廷,更是让福建明军为之愕然,在那响彻中左所的欢呼声中,身在金门的鲁王和随侍的官员们连话都说不出来一句。而郑成功,也只有郑泰听到了那一句“野地浪战,我不及陈辅仁多矣”的叹息。
郑成功此言并非全无依据,陈文以三个营野战击溃的那些汉军八旗,每一个牛录都是皇太极时代组建的“陈汉军”,而郑成功在同安之战中以众凌寡打了个平手的则只是耿家的藩兵,其中在皇太极时代附旗的不过只有千余人,其他的则都是入关后才编入的,由此高下立判。
郑泰很清楚郑成功的脾气,对于那一份骄傲的依仗也很是信任,历史上也直到南京之战失败后郑泰才开始出现了失望的心态,偷偷的转移了三十余万两白银于日本,以防万一。而在此时,则依旧在尽心尽力的为郑成功筹备军需钱粮,并无二心。
然而如今,对于陈文,郑成功竟然发出了这样的叹息,着实令对于军事几乎一窍不通的郑泰不由得对陈文产生了不小的敬意和好奇。
“安远侯连战连捷,早已不负国朝名将之称,在下愧不敢当。”说罢,郑泰话锋一转。“贵我两军皆是皇明天子之臣,又皆在这东南抗击鞑虏,本应多亲近才是,若是安远侯不介意,不若兄弟相称如何。”
郑泰可是郑氏集团的财神爷,陈文早有与郑家贸易的打算,此间郑泰亲至,想来必是有此一举,当然,如果没有这场大捷的话,郑家也许还不会这么急着出动这么重要的人物起来。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东南明军眼下就只有陈文和郑成功拥有扭转局势的可能,双方对于合作都是早有打算的,此间短短的三两句话,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而接下来,陈文和郑泰直接开始对当前的局势,以及这两年浙江明军和福建明军在各自的战场上取得的一些战果交流了一下,花花大轿人抬人,气氛融洽得让陈文都怀疑身处的已经并非是这残明末世了。
... -->>
“久闻建平侯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想来必有所教。”
赶到金华的并非是此前郑成功定下的户官杨英,而是他的堂兄,郑氏集团的财神爷建平侯郑泰。
其实,原本杨英已经出发了,甚至都到了温州,但是那时四省会剿已经开始,清军的台州绿营已经开始在温州集结,准备顺着瓯江北上。对于浙江明军前景的不看好,以及清军对温州道路的封锁,使得杨英最后放弃了继续前往金华,而是返回福建向郑成功报告。
两个月后,四省会剿以清军惨败而告终,郑成功在福建官场的眼线报告,福建出征的那三支绿营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了三个主帅和他们的军官团以及这些人的亲兵而已,主力部队则尽皆被明军,或者可以说是被清军歼灭于仙霞关。
这个消息的传来登时便让福建明军为之一振,这三支福建绿营原本就是这里的机动部队,此前也多有交手,后来郑成功开始编练藤甲兵,这些清军就开始有所不敌了,但是随着耿家移镇福建,这些清军完全可以作为补充存在,就像是同安之战那样。现如今这三支绿营兵尽没,就算是重建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粮,还不一定能恢复旧观,郑成功觉得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来替耿仲明那个狗汉奸教教好好他儿子耿继茂怎么做人。
然而,福建明军遥贺陈文的酒宴还没有开始,另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便传了过来,那就是老牌汉奸,汉军八旗的元老级重将石廷柱被明军杀死在了广信府城外,而他带去的汉军八旗连同杭州驻防八旗一起被陈文歼灭于金华府城之外。
这个消息不仅震惊到了清廷,更是让福建明军为之愕然,在那响彻中左所的欢呼声中,身在金门的鲁王和随侍的官员们连话都说不出来一句。而郑成功,也只有郑泰听到了那一句“野地浪战,我不及陈辅仁多矣”的叹息。
郑成功此言并非全无依据,陈文以三个营野战击溃的那些汉军八旗,每一个牛录都是皇太极时代组建的“陈汉军”,而郑成功在同安之战中以众凌寡打了个平手的则只是耿家的藩兵,其中在皇太极时代附旗的不过只有千余人,其他的则都是入关后才编入的,由此高下立判。
郑泰很清楚郑成功的脾气,对于那一份骄傲的依仗也很是信任,历史上也直到南京之战失败后郑泰才开始出现了失望的心态,偷偷的转移了三十余万两白银于日本,以防万一。而在此时,则依旧在尽心尽力的为郑成功筹备军需钱粮,并无二心。
然而如今,对于陈文,郑成功竟然发出了这样的叹息,着实令对于军事几乎一窍不通的郑泰不由得对陈文产生了不小的敬意和好奇。
“安远侯连战连捷,早已不负国朝名将之称,在下愧不敢当。”说罢,郑泰话锋一转。“贵我两军皆是皇明天子之臣,又皆在这东南抗击鞑虏,本应多亲近才是,若是安远侯不介意,不若兄弟相称如何。”
郑泰可是郑氏集团的财神爷,陈文早有与郑家贸易的打算,此间郑泰亲至,想来必是有此一举,当然,如果没有这场大捷的话,郑家也许还不会这么急着出动这么重要的人物起来。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东南明军眼下就只有陈文和郑成功拥有扭转局势的可能,双方对于合作都是早有打算的,此间短短的三两句话,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而接下来,陈文和郑泰直接开始对当前的局势,以及这两年浙江明军和福建明军在各自的战场上取得的一些战果交流了一下,花花大轿人抬人,气氛融洽得让陈文都怀疑身处的已经并非是这残明末世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