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94全歼,惨胜
(今天的章节奉上,大年初一,给各位兄弟们拜年了,鸡年大吉利!出现一点小错误,已修改~!)
李子霄的船队沿着运河北上后,让手下人马在山东东昌府临清州登陆,就在临清州驻扎,将其作为后方大本营。
李子霄选择临清州也是有缘故的,首先临清州临近运河,水运方便,而且临清州位于山东东昌府和北直隶广平府临界。
这里更是毗邻北直隶的顺德府(后世的邢台),未来李子霄也就在这附近转悠,即便是北上,顶多也就到保定府,选择临清州作为大本营很合适。
而且,根据李子霄的记忆,这次鞑子入关,最后有一路人马会南下从临清州,过运河,然后突袭济南,最后攻破济南城。
也就是说,李子霄现在驻扎在临清州,后背靠济南,前面直对北直隶的顺德府巨鹿,保定府高阳。
这三处也是这次鞑子入关,爆发最激烈战斗的地方。
大明能臣忠臣卢象升死在了巨鹿贾庄,孙阁老孙承宗全家四十多口死在了高阳,德王在济南被鞑子掳走。
此时,鞑子才刚刚入关半月,刚刚绕过京城,正在京西到山西的千里平原上驰骋抢掠,暂时还没有南下,只有少量人马南下劫掠。
但李子霄知道,用不了多久鞑子就会绕一个圈,调头南下一路横扫北直隶,最后杀入山东境内,抢掠人畜牲口无数,金银财宝更是堆积成山。
从头到尾,大明几十万官兵就一直围绕京城附近,看着鞑子军在大明的国土上,烧杀抢掠,却不敢开打。
这里面不仅仅有崇祯企图与鞑子谋和,一直犹犹豫豫,朝令夕改的缘故,同时也是其手下官员,将领,本能的畏惧鞑子,不敢上前与之交战的缘故。
既然,鞑子早晚要南下过来,李子霄索性就在这里以逸待劳,何必再辛苦北上。
在李子霄中,对于孙承宗和卢象升这两位在大明末期,鼎鼎有名的忠臣,两人的大明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的。
李子霄对两人也是敬佩有加,如果有可能,李子霄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两人救下,不让他们死在鞑子手里。
哪怕是李子霄知道,他们两人都是绝对忠城于大明的,或许他披着大明将军‘外衣’的时候,他们还会感激他。
但当李子霄暴露自己野心时,两人绝对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李子霄,他们永远是大明的忠臣。
李子霄站在一条河边,看着缓流而过的河水,身后则是一大帮子白龙军将士们,在忙着立营扎寨了。
“石英,韩铜可有来报?”
“他派出去的观察地情的斥候哨队,只回来两支,什么都没发现,剩下的几路更加深入。
其中,韩队将派去保定府查探军情的一支斥候小队,共计八个人,昨晚就没回来,也没消息传回,就怕出事了。”
石英走到李子霄跟前,恭恭敬敬的说道。
“让韩铜将手下斥候,撒的远一点,密切注意鞑子的动向,有情报立即回报,不可贻误战机。”
李子霄挥挥手说道。
李子霄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数百里外,他手下一哨八人的斥候,遇上了大麻烦,他们白龙军和鞑子军的第一场交手就要到了。
另一边,此时平安镇外!
这时候,从东北方向远远的驶来了二十匹多马,在马背上骑着十多个人影,杨州数了数一共有十一个人。
再过了一会,让他们再靠近后,杨州等众人也已经看清了对面骑兵的面容。
这些人果然是鞑子的斥候,众人的脸色开始凝重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们骑马赶路的缘故,这些鞑子斥候在此时秋末冬初之际,骑在马上依旧出了满头大汗。
骄狂的他们连头盔都摘了下来,反正这一路下来,也没有明军敢偷袭他们。
这些人全都露出前额锃亮曾亮的头皮,以及那一根耷拉在脑后的,金钱鼠尾辫。
杨州他们虽然还没有,正式和鞑子兵真正的交过手,但他们既然身为斥候,自然也学过如何分辨鞑子的兵种和官员的服饰。
鞑子军分八旗,他们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而旗丁就是鞑子兵,地位最高。
而鞑子军中中的旗丁编制,又按照武力和兵种,划分为步甲、马甲、白甲,以及巴牙喇兵等等。
现在扬州他们这次看到,这一支鞑子军当中,竟然有六人身着钉着铜钉的棉甲,头盔尖长,跟个避雷针似得。
从服饰上看,这六人必然就是鞑子的马甲兵,按照他们在军中的等级来估算,他们身上穿的棉甲,应该是那种铁叶内含的暗甲。
不过他们当中,有一人却是身着明盔,铁叶外甲,装备明显比其他鞑子好很多。
那人手上还拿着一顶头盔,却是黑缨,背上还背着背旗,此人必定是这支鞑子军马甲中,被称为‘队长什长’之类的小头目。
在看到这支鞑子军里头,竟然有六名马甲,其中还有一人是什长,埋伏在小坡旁的杨州等众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这些人对于鞑子军各种基本情况都非常了解,这得益于在半年之前,李子霄就开始在白蛇寨,为手下将领讲述的关外鞑子的一些基本情况。
他们可是知道,那些鞑子兵从十岁开始就进行从军考核,每三年一次,初为守兵,后步甲,再后为马甲,马甲之上还有白甲。
在鞑子兵中的步甲、马甲,并不是看你是否是骑兵,而是他们在军中的武力,地位等级。
鞑子兵中的马甲,每个人最少都有七八年的从军经历。
那可是征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算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了,战斗力可想而知,那肯定是非常高的了。
剩下五人穿着的却是披甲人的服饰,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汉人,战斗力如何。
但有扬州此时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鞑子兵对于他们八人来说,绝对是一块硬骨头,一个弄不好,可能阴沟里翻船。
众斥候都斜眼,向着杨州趴着的方向望去,杨州回过头来望着看了看身后的七名弟兄,把牙一咬,心一横,低声命令道:“等鞑子来了,董老二带个人就拉绊马索,其他人有标枪和弓箭的,就... -->>
294全歼,惨胜
(今天的章节奉上,大年初一,给各位兄弟们拜年了,鸡年大吉利!出现一点小错误,已修改~!)
李子霄的船队沿着运河北上后,让手下人马在山东东昌府临清州登陆,就在临清州驻扎,将其作为后方大本营。
李子霄选择临清州也是有缘故的,首先临清州临近运河,水运方便,而且临清州位于山东东昌府和北直隶广平府临界。
这里更是毗邻北直隶的顺德府(后世的邢台),未来李子霄也就在这附近转悠,即便是北上,顶多也就到保定府,选择临清州作为大本营很合适。
而且,根据李子霄的记忆,这次鞑子入关,最后有一路人马会南下从临清州,过运河,然后突袭济南,最后攻破济南城。
也就是说,李子霄现在驻扎在临清州,后背靠济南,前面直对北直隶的顺德府巨鹿,保定府高阳。
这三处也是这次鞑子入关,爆发最激烈战斗的地方。
大明能臣忠臣卢象升死在了巨鹿贾庄,孙阁老孙承宗全家四十多口死在了高阳,德王在济南被鞑子掳走。
此时,鞑子才刚刚入关半月,刚刚绕过京城,正在京西到山西的千里平原上驰骋抢掠,暂时还没有南下,只有少量人马南下劫掠。
但李子霄知道,用不了多久鞑子就会绕一个圈,调头南下一路横扫北直隶,最后杀入山东境内,抢掠人畜牲口无数,金银财宝更是堆积成山。
从头到尾,大明几十万官兵就一直围绕京城附近,看着鞑子军在大明的国土上,烧杀抢掠,却不敢开打。
这里面不仅仅有崇祯企图与鞑子谋和,一直犹犹豫豫,朝令夕改的缘故,同时也是其手下官员,将领,本能的畏惧鞑子,不敢上前与之交战的缘故。
既然,鞑子早晚要南下过来,李子霄索性就在这里以逸待劳,何必再辛苦北上。
在李子霄中,对于孙承宗和卢象升这两位在大明末期,鼎鼎有名的忠臣,两人的大明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的。
李子霄对两人也是敬佩有加,如果有可能,李子霄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两人救下,不让他们死在鞑子手里。
哪怕是李子霄知道,他们两人都是绝对忠城于大明的,或许他披着大明将军‘外衣’的时候,他们还会感激他。
但当李子霄暴露自己野心时,两人绝对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李子霄,他们永远是大明的忠臣。
李子霄站在一条河边,看着缓流而过的河水,身后则是一大帮子白龙军将士们,在忙着立营扎寨了。
“石英,韩铜可有来报?”
“他派出去的观察地情的斥候哨队,只回来两支,什么都没发现,剩下的几路更加深入。
其中,韩队将派去保定府查探军情的一支斥候小队,共计八个人,昨晚就没回来,也没消息传回,就怕出事了。”
石英走到李子霄跟前,恭恭敬敬的说道。
“让韩铜将手下斥候,撒的远一点,密切注意鞑子的动向,有情报立即回报,不可贻误战机。”
李子霄挥挥手说道。
李子霄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数百里外,他手下一哨八人的斥候,遇上了大麻烦,他们白龙军和鞑子军的第一场交手就要到了。
另一边,此时平安镇外!
这时候,从东北方向远远的驶来了二十匹多马,在马背上骑着十多个人影,杨州数了数一共有十一个人。
再过了一会,让他们再靠近后,杨州等众人也已经看清了对面骑兵的面容。
这些人果然是鞑子的斥候,众人的脸色开始凝重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们骑马赶路的缘故,这些鞑子斥候在此时秋末冬初之际,骑在马上依旧出了满头大汗。
骄狂的他们连头盔都摘了下来,反正这一路下来,也没有明军敢偷袭他们。
这些人全都露出前额锃亮曾亮的头皮,以及那一根耷拉在脑后的,金钱鼠尾辫。
杨州他们虽然还没有,正式和鞑子兵真正的交过手,但他们既然身为斥候,自然也学过如何分辨鞑子的兵种和官员的服饰。
鞑子军分八旗,他们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而旗丁就是鞑子兵,地位最高。
而鞑子军中中的旗丁编制,又按照武力和兵种,划分为步甲、马甲、白甲,以及巴牙喇兵等等。
现在扬州他们这次看到,这一支鞑子军当中,竟然有六人身着钉着铜钉的棉甲,头盔尖长,跟个避雷针似得。
从服饰上看,这六人必然就是鞑子的马甲兵,按照他们在军中的等级来估算,他们身上穿的棉甲,应该是那种铁叶内含的暗甲。
不过他们当中,有一人却是身着明盔,铁叶外甲,装备明显比其他鞑子好很多。
那人手上还拿着一顶头盔,却是黑缨,背上还背着背旗,此人必定是这支鞑子军马甲中,被称为‘队长什长’之类的小头目。
在看到这支鞑子军里头,竟然有六名马甲,其中还有一人是什长,埋伏在小坡旁的杨州等众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这些人对于鞑子军各种基本情况都非常了解,这得益于在半年之前,李子霄就开始在白蛇寨,为手下将领讲述的关外鞑子的一些基本情况。
他们可是知道,那些鞑子兵从十岁开始就进行从军考核,每三年一次,初为守兵,后步甲,再后为马甲,马甲之上还有白甲。
在鞑子兵中的步甲、马甲,并不是看你是否是骑兵,而是他们在军中的武力,地位等级。
鞑子兵中的马甲,每个人最少都有七八年的从军经历。
那可是征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算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了,战斗力可想而知,那肯定是非常高的了。
剩下五人穿着的却是披甲人的服饰,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汉人,战斗力如何。
但有扬州此时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鞑子兵对于他们八人来说,绝对是一块硬骨头,一个弄不好,可能阴沟里翻船。
众斥候都斜眼,向着杨州趴着的方向望去,杨州回过头来望着看了看身后的七名弟兄,把牙一咬,心一横,低声命令道:“等鞑子来了,董老二带个人就拉绊马索,其他人有标枪和弓箭的,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