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雪中悍刀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位于西京内廷角落的那栋僻静小楼,廊跪倒了一大片人,此楼不远处,则躺着许多死人,而且死的都是被北莽视为价值连城的练气士。
身披黑衣白裘的老妇人站在屋檐下,双手叠放插袖横在胸前,撩起的衣袖恰如蝠翼。
这位让北莽男尽数匍匐在她裙下的老妪很少动怒,但是今天她的脸色十分难看,先是楼内擅长占卜的道德宗南溟真人战战兢兢告诉她,棋剑乐府的铜人师祖生死不知,剑气近黄青毫无疑问是死绝了,然后国之重器的蛰眠大缸被不知名的陆地神仙一掌拍碎,那条豢养二十余载耗费无数气运的真龙破缸而出,这也就罢了,天雷滚滚之下,那条趁火打劫的天龙竟然还没能占到半点便宜,于是她果断决定帮它一把,因为她一向敢于跟老天爷豪赌,不上赌桌则已,要赌就赌一把大的,上一次她赢了,赢得钵满盆盈,整个北莽王朝跟了她姓,可是这一次,那个南溟真人告诉她输了,楼外那一百来条尸体就是明证,其实她的震怒不是自己在北凉流州输掉一场无关大局的战役,甚至都不是死了条真龙,更不会是那些向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练气士。
真正让年迈妇人无法忍受的,只是一件根本无法与人言的小事:她在人生最落魄寒酸的时候,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辽东莽夫,在权势正值巅峰的时候又输给了他的儿!
太平令站在妇人身侧,老人是唯一一个还敢站着的北莽臣。
她终于开口了。
“传旨董卓,准其擅自调动所有边境兵马,不论大将军还是持节令,一律听命于他。违者,让董卓先斩后奏!”
“传旨拓拔菩萨,领亲军火速南下,直扑流州。”
“传旨李密弼,着手准备鲤鱼过江。”
“传旨黄宋濮,命其起复,领军坐镇西京。”
一道道圣旨从她嘴说出。
她毕竟是垂垂老矣的暮年妇人了,难免精力不济,一时间有些难掩苍老的疲态,但是她今日甚至不允许自己出现这种片刻的懈怠,从宽袖抽出手猛然扯掉身上那件老旧狐裘,丢到台阶外的雪地,然后大步离去,再不看一眼那件不断积雪的旧物。
————
太安城从来不缺热闹,但是很多热闹很难凑,一旦遇上可以凑上一凑的热闹,那就会人人不甘落后。
时下就有传言接替晋三郎的国监新任右祭酒要开课讲武,那么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有满腹韬略,是驴是骡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绝大部分人还是奔着看笑话去的。
现任礼部侍郎的晋兰亭在国监颇有口碑,不但在任职期间为国监争取到了诸多朝廷恩赐,还创办了京城内最富盛名的诗社,与社七名才并称太安八俊,一举囊括了新科一甲三名,状元李吉甫,榜眼高亭树和榜眼吴从先,其有“诗鬼”美誉的高亭树在一次饮宴聚会上,作出了脍炙人口的《醉八仙》,一下就让在座八人一夜间名动天下。在京城正当红的八位俊彦虽然出身迥异,有天壤之别,却经常诗歌唱和,尽显士清流的风流倜傥。明眼人都看得出八俊之首的晋三郎虽说在枢阁臣们那边不是很讨喜,但是他一点一点凝聚起来的“气势”,已经不容小觑。
一个叫孙寅的门下省小卒破格补上右祭酒的清贵空缺,就显得格外突兀且无礼,更奇怪的是此人并没有传出有什么结实的靠山,所以孙寅的横冲直撞,跟地方官员许拱入朝出任兵部侍郎,加上还有陈望的一步登天,就成了祥符元年尾巴上的京城官场“三大惊奇”,十分惹眼,而有姑幕许氏身份的许拱毕竟之前就有龙骧将军的底,陈望陈少保则有太侍讲和考功司郎的双重铺垫,衬托得孙寅愈发奇了又怪。
何况孙寅狂妄之极,公开扬言自己要讲的内容会是一场大演武,他将作为攻方,手拥有两支兵力,北莽百万铁骑,和广陵道的西楚复国余孽。
所有听课之人都属于守方阵营,有朝廷新封骠毅大将军的南征主帅卢升象所率大军,有大柱国顾剑棠的两辽防线,有所有参与靖难的藩王势力,最后当然还有那支被原刻意遗忘多年的北凉铁骑。
这场可谓前无古人的唇枪舌剑言语交锋,光是参与旁听的国监学便浩浩荡荡去了千人之多,其实大多数人注定都听不到新祭酒在说什么,不过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有人从前头传递消息到后方,层层递进,如一道道波澜。赶早占地的学都是席地而坐,稍后的就只能站着,再后边就得踮起脚跟伸长脖,之后就需要站在板凳椅上了。不过最前方距离那孙狂徒不远的最佳位置,倒是摆放有许多简易却厚实的蒲团,大概有三十余张,那些有资格坐蒲团的贵客当真算是尊贵得无以复加!
其为首之人,正是那位三十年来离阳朝廷的第一位宰相,书省主官齐阳龙。书令左手边是执掌门下省的坦坦翁桓温,右手是没能在权利变迁接任白虢礼部尚书的“失意人”,继续执掌国监的理学宗师姚白峰,还有从清水衙门礼部转去实权户部的白虢。更有时值隆冬时节却尤为春风得意的某位皇亲国戚,嗯,就是那位借着佳婿的光,大摇大摆撞入京城视野的柴郡王。
这场漫长的讲武从午时一直进行到黄昏,都还没有收官的迹象,但是没有一人退场,甚至不断有新面孔涌入,人山人海。
期间更有监国天下的太殿下携手太妃,悄然半途加入。
很快又有老吏部尚书新书省辅臣赵右龄不掩身份地破开人流,参与其,坐在了一张临时新增的蒲团上。
相较赵右龄,由翰林院掌院升任吏部尚书的储相殷茂春就要含蓄低调许多,轻车简从到了国监,跟年纪轻轻到令人发指的门下省左散骑常侍陈望并肩而立,既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但这两位足可称为枢重臣的大人物,一个外廷首官的正二品,一个清贵无双的正三品,这一站就足足站了两个时辰。因为他们站在极其靠后的位置,又没有扈从护驾更没有身穿朱紫官服,加上左右前后都是寒窗苦读圣贤书的国监普通学,没有谁知道自己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杵着这么两位当朝大佬,只把他们当作了寻常的太安城儒士。
国监持续喧嚣热闹,成为京城上上下下的热议焦点,国监外的酒肆茶坊更是人满为患,等着那场辩论结局的水落石出。
不断有士书生跑到街上大声汇报“即时战况”。
然而在几乎人去楼空的翰林院,出现了两张风尘仆仆的老面孔,一位是郁郁不得志潦倒多年的元先生,另外一位让当值官员差点忍不住当面翻起白眼,以前宋家两夫称霸坛的时候,那官员得人前人后都竖拇指夸赞一声好一位宋家雏凤,现在嘛,两位夫都死了不说,还谈不上有啥哀荣,谁不知道风光无限的宋家是肯定没机会东山再起了?没毛的雏凤不如鸡,谁还乐意把你贬至贫寒地方当个小县尉的宋恪礼当棵葱?这样的冷灶要是还能烧成,老就把灶灰全吃了!
这名从七品清流官员倒是没太过拿捏架给脸色,终究先前出门访亲的元朴元黄门还在翰林院挂着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宋恪礼损了多年八面玲珑点滴积攒下来的功德。
元朴,或者说离阳帝师元本溪在自... -->>
位于西京内廷角落的那栋僻静小楼,廊跪倒了一大片人,此楼不远处,则躺着许多死人,而且死的都是被北莽视为价值连城的练气士。
身披黑衣白裘的老妇人站在屋檐下,双手叠放插袖横在胸前,撩起的衣袖恰如蝠翼。
这位让北莽男尽数匍匐在她裙下的老妪很少动怒,但是今天她的脸色十分难看,先是楼内擅长占卜的道德宗南溟真人战战兢兢告诉她,棋剑乐府的铜人师祖生死不知,剑气近黄青毫无疑问是死绝了,然后国之重器的蛰眠大缸被不知名的陆地神仙一掌拍碎,那条豢养二十余载耗费无数气运的真龙破缸而出,这也就罢了,天雷滚滚之下,那条趁火打劫的天龙竟然还没能占到半点便宜,于是她果断决定帮它一把,因为她一向敢于跟老天爷豪赌,不上赌桌则已,要赌就赌一把大的,上一次她赢了,赢得钵满盆盈,整个北莽王朝跟了她姓,可是这一次,那个南溟真人告诉她输了,楼外那一百来条尸体就是明证,其实她的震怒不是自己在北凉流州输掉一场无关大局的战役,甚至都不是死了条真龙,更不会是那些向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练气士。
真正让年迈妇人无法忍受的,只是一件根本无法与人言的小事:她在人生最落魄寒酸的时候,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辽东莽夫,在权势正值巅峰的时候又输给了他的儿!
太平令站在妇人身侧,老人是唯一一个还敢站着的北莽臣。
她终于开口了。
“传旨董卓,准其擅自调动所有边境兵马,不论大将军还是持节令,一律听命于他。违者,让董卓先斩后奏!”
“传旨拓拔菩萨,领亲军火速南下,直扑流州。”
“传旨李密弼,着手准备鲤鱼过江。”
“传旨黄宋濮,命其起复,领军坐镇西京。”
一道道圣旨从她嘴说出。
她毕竟是垂垂老矣的暮年妇人了,难免精力不济,一时间有些难掩苍老的疲态,但是她今日甚至不允许自己出现这种片刻的懈怠,从宽袖抽出手猛然扯掉身上那件老旧狐裘,丢到台阶外的雪地,然后大步离去,再不看一眼那件不断积雪的旧物。
————
太安城从来不缺热闹,但是很多热闹很难凑,一旦遇上可以凑上一凑的热闹,那就会人人不甘落后。
时下就有传言接替晋三郎的国监新任右祭酒要开课讲武,那么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有满腹韬略,是驴是骡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绝大部分人还是奔着看笑话去的。
现任礼部侍郎的晋兰亭在国监颇有口碑,不但在任职期间为国监争取到了诸多朝廷恩赐,还创办了京城内最富盛名的诗社,与社七名才并称太安八俊,一举囊括了新科一甲三名,状元李吉甫,榜眼高亭树和榜眼吴从先,其有“诗鬼”美誉的高亭树在一次饮宴聚会上,作出了脍炙人口的《醉八仙》,一下就让在座八人一夜间名动天下。在京城正当红的八位俊彦虽然出身迥异,有天壤之别,却经常诗歌唱和,尽显士清流的风流倜傥。明眼人都看得出八俊之首的晋三郎虽说在枢阁臣们那边不是很讨喜,但是他一点一点凝聚起来的“气势”,已经不容小觑。
一个叫孙寅的门下省小卒破格补上右祭酒的清贵空缺,就显得格外突兀且无礼,更奇怪的是此人并没有传出有什么结实的靠山,所以孙寅的横冲直撞,跟地方官员许拱入朝出任兵部侍郎,加上还有陈望的一步登天,就成了祥符元年尾巴上的京城官场“三大惊奇”,十分惹眼,而有姑幕许氏身份的许拱毕竟之前就有龙骧将军的底,陈望陈少保则有太侍讲和考功司郎的双重铺垫,衬托得孙寅愈发奇了又怪。
何况孙寅狂妄之极,公开扬言自己要讲的内容会是一场大演武,他将作为攻方,手拥有两支兵力,北莽百万铁骑,和广陵道的西楚复国余孽。
所有听课之人都属于守方阵营,有朝廷新封骠毅大将军的南征主帅卢升象所率大军,有大柱国顾剑棠的两辽防线,有所有参与靖难的藩王势力,最后当然还有那支被原刻意遗忘多年的北凉铁骑。
这场可谓前无古人的唇枪舌剑言语交锋,光是参与旁听的国监学便浩浩荡荡去了千人之多,其实大多数人注定都听不到新祭酒在说什么,不过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有人从前头传递消息到后方,层层递进,如一道道波澜。赶早占地的学都是席地而坐,稍后的就只能站着,再后边就得踮起脚跟伸长脖,之后就需要站在板凳椅上了。不过最前方距离那孙狂徒不远的最佳位置,倒是摆放有许多简易却厚实的蒲团,大概有三十余张,那些有资格坐蒲团的贵客当真算是尊贵得无以复加!
其为首之人,正是那位三十年来离阳朝廷的第一位宰相,书省主官齐阳龙。书令左手边是执掌门下省的坦坦翁桓温,右手是没能在权利变迁接任白虢礼部尚书的“失意人”,继续执掌国监的理学宗师姚白峰,还有从清水衙门礼部转去实权户部的白虢。更有时值隆冬时节却尤为春风得意的某位皇亲国戚,嗯,就是那位借着佳婿的光,大摇大摆撞入京城视野的柴郡王。
这场漫长的讲武从午时一直进行到黄昏,都还没有收官的迹象,但是没有一人退场,甚至不断有新面孔涌入,人山人海。
期间更有监国天下的太殿下携手太妃,悄然半途加入。
很快又有老吏部尚书新书省辅臣赵右龄不掩身份地破开人流,参与其,坐在了一张临时新增的蒲团上。
相较赵右龄,由翰林院掌院升任吏部尚书的储相殷茂春就要含蓄低调许多,轻车简从到了国监,跟年纪轻轻到令人发指的门下省左散骑常侍陈望并肩而立,既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但这两位足可称为枢重臣的大人物,一个外廷首官的正二品,一个清贵无双的正三品,这一站就足足站了两个时辰。因为他们站在极其靠后的位置,又没有扈从护驾更没有身穿朱紫官服,加上左右前后都是寒窗苦读圣贤书的国监普通学,没有谁知道自己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杵着这么两位当朝大佬,只把他们当作了寻常的太安城儒士。
国监持续喧嚣热闹,成为京城上上下下的热议焦点,国监外的酒肆茶坊更是人满为患,等着那场辩论结局的水落石出。
不断有士书生跑到街上大声汇报“即时战况”。
然而在几乎人去楼空的翰林院,出现了两张风尘仆仆的老面孔,一位是郁郁不得志潦倒多年的元先生,另外一位让当值官员差点忍不住当面翻起白眼,以前宋家两夫称霸坛的时候,那官员得人前人后都竖拇指夸赞一声好一位宋家雏凤,现在嘛,两位夫都死了不说,还谈不上有啥哀荣,谁不知道风光无限的宋家是肯定没机会东山再起了?没毛的雏凤不如鸡,谁还乐意把你贬至贫寒地方当个小县尉的宋恪礼当棵葱?这样的冷灶要是还能烧成,老就把灶灰全吃了!
这名从七品清流官员倒是没太过拿捏架给脸色,终究先前出门访亲的元朴元黄门还在翰林院挂着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宋恪礼损了多年八面玲珑点滴积攒下来的功德。
元朴,或者说离阳帝师元本溪在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