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末求生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白天捉只老鼠都不容易,何况深夜。
“叔,没事儿了吧?没事儿我们可要接着睡了。”中年人说道。
柳老汉摇头,自顾自地回去了。
“你是...,大柱吧?”可旺也正想跟着回去,从窝棚出来的那个妇人叫住了他。
可旺扭头看向她,“你是...?”
“哎呀,大柱,不记得我了?我是你赵婶儿啊,和你们宋婶儿一道挖过野菜的。”
可旺就着火堆微弱的光亮细细打量了下,感觉是有些眼熟,“赵婶儿,抱歉哈,有些记不太清了。”
“没事没事,来来来,坐下来烤会儿火,咱们好好聊聊,都多长时间没见过了,当家的,添块柴。”
可旺看看志文,见他微微点了下头,两人一起坐下了,正好志文想打探些消息。
火势在中年人的伺弄下大了起来,妇人挨着男人坐下,“这位小哥也挺面熟的,和你一道的吧,大柱?”
“是,他叫志文。”可旺答道,说起来志文之前很低调,认识他的人真不多。
妇人开始絮絮叨叨地问他们的情况,包括小英娘和几个丫头,被志文含含糊糊地混过去,又反问了些他们的状况。
原来这家人很早就和志文他们一道了,见识过可旺与李智一家的争斗,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走散了,黄河封冻后到的晋西,之后一路走到这里。
“你们那袋粮,也是在晋西官府那儿领的吧?”赵婶儿指指不远处被柳老汉枕在头下的那袋粮问道,一副我早已看穿的神情。
“啊...?是。”尽管不明所以,志文还是点头。
“哎,这晋西各地的官府,可比陕北的好多了,好歹能发点儿陈粮给我们。”中年男人叹道。
志文和这两口子又聊了几句,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过河以后,他们每到一处,当地官府士绅均设有粥棚,衙役士兵不说笑脸相迎,但态度也比想像中的好多了,与陕北相比,完全是两种待遇。
不过难民中始终有传言,让大家到京师去,圣天子脚下,会有更好的安排,后来更有人在州府边界设点,只要出了这一地,就会奉送一定的粮食,虽说都是陈年粮食,但对难民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拿在自己手中总比去粥棚领粥要好。
就这样,很多难民被一路“礼送”出了晋西地界,向京师进发。
“赵婶儿,你们到的地方,官兵多不多?”听到这里,志文突然发问。
夫妇俩想了想,摇头道,“咱们小老百姓,不太注意这些,不清楚。”
晋西官府的表现非常反常,就像是怕难民们在他们的地头上闹事一般,这本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给了难民如此的礼遇。
他们初到蒲州时就发现,蒲州的赈济措施要比陕北好得多,只是他们没有和其他难民混在一起,不知道有没有发粮的举措,当时以为这里产盐,当地官府手里不缺钱粮,现在看来是整个晋西都是如此。
志文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晋西官兵的数量恐怕严重不足,才让官员士绅们没了底气,哪怕多出些钱粮,也要把这些随时可能爆发民乱的难民送出去。
白天捉只老鼠都不容易,何况深夜。
“叔,没事儿了吧?没事儿我们可要接着睡了。”中年人说道。
柳老汉摇头,自顾自地回去了。
“你是...,大柱吧?”可旺也正想跟着回去,从窝棚出来的那个妇人叫住了他。
可旺扭头看向她,“你是...?”
“哎呀,大柱,不记得我了?我是你赵婶儿啊,和你们宋婶儿一道挖过野菜的。”
可旺就着火堆微弱的光亮细细打量了下,感觉是有些眼熟,“赵婶儿,抱歉哈,有些记不太清了。”
“没事没事,来来来,坐下来烤会儿火,咱们好好聊聊,都多长时间没见过了,当家的,添块柴。”
可旺看看志文,见他微微点了下头,两人一起坐下了,正好志文想打探些消息。
火势在中年人的伺弄下大了起来,妇人挨着男人坐下,“这位小哥也挺面熟的,和你一道的吧,大柱?”
“是,他叫志文。”可旺答道,说起来志文之前很低调,认识他的人真不多。
妇人开始絮絮叨叨地问他们的情况,包括小英娘和几个丫头,被志文含含糊糊地混过去,又反问了些他们的状况。
原来这家人很早就和志文他们一道了,见识过可旺与李智一家的争斗,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走散了,黄河封冻后到的晋西,之后一路走到这里。
“你们那袋粮,也是在晋西官府那儿领的吧?”赵婶儿指指不远处被柳老汉枕在头下的那袋粮问道,一副我早已看穿的神情。
“啊...?是。”尽管不明所以,志文还是点头。
“哎,这晋西各地的官府,可比陕北的好多了,好歹能发点儿陈粮给我们。”中年男人叹道。
志文和这两口子又聊了几句,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过河以后,他们每到一处,当地官府士绅均设有粥棚,衙役士兵不说笑脸相迎,但态度也比想像中的好多了,与陕北相比,完全是两种待遇。
不过难民中始终有传言,让大家到京师去,圣天子脚下,会有更好的安排,后来更有人在州府边界设点,只要出了这一地,就会奉送一定的粮食,虽说都是陈年粮食,但对难民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拿在自己手中总比去粥棚领粥要好。
就这样,很多难民被一路“礼送”出了晋西地界,向京师进发。
“赵婶儿,你们到的地方,官兵多不多?”听到这里,志文突然发问。
夫妇俩想了想,摇头道,“咱们小老百姓,不太注意这些,不清楚。”
晋西官府的表现非常反常,就像是怕难民们在他们的地头上闹事一般,这本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给了难民如此的礼遇。
他们初到蒲州时就发现,蒲州的赈济措施要比陕北好得多,只是他们没有和其他难民混在一起,不知道有没有发粮的举措,当时以为这里产盐,当地官府手里不缺钱粮,现在看来是整个晋西都是如此。
志文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晋西官兵的数量恐怕严重不足,才让官员士绅们没了底气,哪怕多出些钱粮,也要把这些随时可能爆发民乱的难民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