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风雷幽明水云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什么?
“噢,我明白了。”范斯远脱口而出道:“事物要有重点才能突出,所以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只写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虽然脍炙人口,但它重在讲哲理,而不在写景,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描写放在哪里的山景可能都合适。”
春生补充说:“而因为黄山之美太多太神奇,云海、险峰、松树、奇石、朝阳、晚霞无一不绚丽隽永,反而难一一描绘。”
姚先生点了点头,说:“不错,阿杏,你有没有什么说的?”
他刚到杭州时,杜渊之请他也给阿杏上课讲学,他大吃一惊,女子认几个字不就行了吗?干嘛还煞费苦心让她学四书五经?这太违背社会习俗了,他几乎是嘲笑似的问:“你难道是想学谢安培养又一个谢道韫吗?”
没想到杜渊之认真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让他有些瞠目结舌。
东晋的名士谢安非常在意对家族后辈的培养,在隐居的时候亲自给儿女子侄讲经说文,带着他们游学山川名胜,使得他的子侄一辈兰桂齐芳,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侄儿谢玄、谢朗,还有侄女谢道韫。谢道韫甚至屡次获得他更高的赞誉。
《世说新语》曾记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问如何形容大雪。谢朗应声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乐。他所乐者,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还有一次,他问子侄们最喜欢《诗经》中的哪一句,谢玄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道韫则说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遂称赞侄女颇有雅人深致。
后来姚先生看到杜渊之对阿杏不仅在读书学习上悉心地培养,连练武、行事上都特别纵容,他才知道老友对阿杏寄予的是不下于对男孩子的厚望。不过,他慢慢地理解了杜渊之的用心良苦,因为他在阿杏身上看到了那种对学习的渴望和付出的努力,这种努力是如此正心诚意不由得他不感动,所以渐渐地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
杜玉清想了想说:“对景物的描写有多种角度,可是正面的描写,可以反衬的描写,还可以采用烘托的方法,比如写美丽的女子,《诗经·硕人》就是直接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汉乐府诗《陌上桑》则通过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时的惊叹和痴迷等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形式活泼生动,而且画面感强。”
“也许李太白觉得实写直画太落于窠臼,不足以描绘黄山之绚丽神秀。所以他不赘述描绘,而只说此地为神仙修炼之地,留白让我们读者自己来想象,不失为一种更具神韵的表现手法。”
杜渊之和姚先生还是点头,也不做评论,只是让杜玉清把这首《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诵读了一遍。
不一会清脆悠扬的声音响起:“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众人在杜玉清的吟诵中沉浸在诗中奇幻仙境与眼前现实对照的无限遐想中。
耿家辉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读书人啊,一件平常的事情也能被他们琢磨出这么多的道理来。不过,经他们这么一说,很多平常的事情似乎都变得妙趣横生起来。
为什么?
“噢,我明白了。”范斯远脱口而出道:“事物要有重点才能突出,所以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只写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虽然脍炙人口,但它重在讲哲理,而不在写景,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描写放在哪里的山景可能都合适。”
春生补充说:“而因为黄山之美太多太神奇,云海、险峰、松树、奇石、朝阳、晚霞无一不绚丽隽永,反而难一一描绘。”
姚先生点了点头,说:“不错,阿杏,你有没有什么说的?”
他刚到杭州时,杜渊之请他也给阿杏上课讲学,他大吃一惊,女子认几个字不就行了吗?干嘛还煞费苦心让她学四书五经?这太违背社会习俗了,他几乎是嘲笑似的问:“你难道是想学谢安培养又一个谢道韫吗?”
没想到杜渊之认真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让他有些瞠目结舌。
东晋的名士谢安非常在意对家族后辈的培养,在隐居的时候亲自给儿女子侄讲经说文,带着他们游学山川名胜,使得他的子侄一辈兰桂齐芳,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侄儿谢玄、谢朗,还有侄女谢道韫。谢道韫甚至屡次获得他更高的赞誉。
《世说新语》曾记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问如何形容大雪。谢朗应声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乐。他所乐者,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还有一次,他问子侄们最喜欢《诗经》中的哪一句,谢玄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道韫则说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遂称赞侄女颇有雅人深致。
后来姚先生看到杜渊之对阿杏不仅在读书学习上悉心地培养,连练武、行事上都特别纵容,他才知道老友对阿杏寄予的是不下于对男孩子的厚望。不过,他慢慢地理解了杜渊之的用心良苦,因为他在阿杏身上看到了那种对学习的渴望和付出的努力,这种努力是如此正心诚意不由得他不感动,所以渐渐地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
杜玉清想了想说:“对景物的描写有多种角度,可是正面的描写,可以反衬的描写,还可以采用烘托的方法,比如写美丽的女子,《诗经·硕人》就是直接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汉乐府诗《陌上桑》则通过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时的惊叹和痴迷等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形式活泼生动,而且画面感强。”
“也许李太白觉得实写直画太落于窠臼,不足以描绘黄山之绚丽神秀。所以他不赘述描绘,而只说此地为神仙修炼之地,留白让我们读者自己来想象,不失为一种更具神韵的表现手法。”
杜渊之和姚先生还是点头,也不做评论,只是让杜玉清把这首《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诵读了一遍。
不一会清脆悠扬的声音响起:“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众人在杜玉清的吟诵中沉浸在诗中奇幻仙境与眼前现实对照的无限遐想中。
耿家辉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读书人啊,一件平常的事情也能被他们琢磨出这么多的道理来。不过,经他们这么一说,很多平常的事情似乎都变得妙趣横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