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春秋小领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算是哪里?”
共同驻守虎牢的士鲂慢悠悠的提醒:“郑国北部应该靠近鲁国边境,那里原来是侯晋及郑国其余四叛臣的领地……这活轻松,有侯晋带路,那不是一呼百应。”
魏绛继续诱惑:“没错,这就是赵武常说的‘卷包式大搬家’。”
栾黡瞪着眼睛反问:“那么战利品如何分配?赵武子被智娇娇训导的,看到眼里的东西拔不出来啊。”
魏绛回答:“我去跟‘他’商量,不过,既然让侯晋带路,他带路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其他叛乱家族,我们可能要把那些叛乱的贵族家属全部让出来,这样,赵武子拯救他们的目的达到,也许会愿意跟我们瓜分其余五大家族的奴仆。”
栾黡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五个家族自愿的跟我们走……好事,魏军佐,一定要跟‘他’好好商量。”
“你放心”,魏绛满口答应。
栾黡与魏绛话里面的“他”,指的是赵武。
赵武向来认为,做坏事不能单独一个人,要拖上尽量多的同伴。而做好事,则不妨自己单独来,以便无人争夺荣誉。现在栾黡哭着喊着要求与自己一起干坏事,虽然事后,自己获得的预期利润可能要少一点,但毕竟“预期利润”只是“预期”,更何况干坏事的“预期利润”,通常指装在别人口袋里的东西。
于是,赵武爽快地同意了。于是,晋国军队一路攻击北上,扫荡郑国北部,而后缓缓退入晋国本土。
晋军进入虎牢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眼看漫长的一年即将过去,晋国上下都偷偷松了一口气。
“这一年可真漫长啊”,赵武披着狐裘与田苏一块在雪地上漫步,他仰着脸感慨:“连我们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一年之内尚且陷入了四场战争,其他的小国,能受得了吗。”
田苏通过这次出征,终于确定了自己在赵氏家臣中的地位,他开心而且轻松地说:“这正好说明,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大家都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所以才要奋力一搏。”
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看着口中的白气飘散在空气中,田苏继续说:“我们放弃的‘专利’恐怕收不回来了,国君违背了三年不出兵的承诺,为了补偿老百姓,他一定会延长‘专利’开放时间,而这个延长期可能是永远。”
赵武耸耸肩:“无所谓,我们开放的山林、湖泽只是部分,这部分,送给老百姓也没什么。”
此刻,雪地里没有其他人,只有赵武与几个家臣,还有百余名护卫。赵武起了玩心,命令护卫不准走在他前面,他领着几位家臣,开心的在洁白无垠的雪地上踩着脚印。
赵武确实应该开心,因为这次他的收获实在太大了——以往他来郑国收获的是田里的麦子与农夫,这次他收获了郑国五大家族所有的幸存者,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在春秋这个时代,培养一个人识字,懂文化,可能需要一二十年,但要一个农夫家庭走向高素质,可能需要三代。这次赵武直接收获的就是郑国的高素质人才,五大叛乱家族自有一套培养后代的体系,数百名读书识字的贵族后裔,心甘情愿的到他的领地上当普通人,赵武要是白手起家培养出同等数量的人才来,可能需要几所学校、共同努力十多年……
想想这些,赵武就想放声高歌。
田苏继续说:“目前的状况是,这次战争我们只是很轻微的动用了诸侯国的力量,主要使用的还是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对手楚国人则完全相反。我们经过了一年的休整,已经逐渐缓过劲来,楚国——据我所知,他们的南线一直打个不停,吴国人很顽强啊。”
“所以,明年我们还能继续战斗,而楚国人恐怕支撑不下去了”,赵武随口补充。
年末的这次战斗,只动用的少部分晋国本土军队,在赵武与士鲂的合力下,晋军实现了临敌转身,欺负弱小、疲惫楚军的战略目标。楚军则徒劳往返——由此,晋军拉开了“三军疲楚”的序幕。年末这一战因此被称为“一驾之战”,而“三军疲楚”的所有战事,则统称为“三驾之战”。
“没错”,田苏继续补充:“这一年,我们四军轮番出动了一次,虽然我们最后动用了盟友的力量,但我们终究还是胜利了。明年我们还能坚持下去,还能继续攻击郑国。只要我们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就是无可置疑的霸主了,那时候,谁都不敢挑战我们的权威。”
赵武回身看了看自己的脚印,轻轻的摇头:“然而这一年,确实是艰难的一年——范家兵、中行氏的军队,在偪阳小城伤亡惨重,士鲂与栾黡的军队虽然伤亡率还能承受,但这一年,他们战斗的时间最长,估计明年已经无力再战。
至于我们和魏氏的军队,我们先是和秦人打了一仗,然后又南下硬攻郑国国都,再北上南下的迎击楚军——我们的损失也不少啊,到最后我们不得不动用了许国与戎人的力量……明年,我赵氏打不起仗了。”
田苏学着赵武的样子耸耸肩:“那正好,这次我们分到了一万多名郑国战俘,以及五个贵族家族的忠心投靠,另外,我们甲氏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加上几万仆人多年的辛苦,我们的邯郸城已经修建完善……主上,正好可以领着这些郑国俘虏去邯郸,主持邯郸一地释放仆人的仪式,让俘虏的郑国人体会我赵氏的好处。”
赵武听出了田苏话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明年可以大张旗鼓的在甲氏休整,一边埋头领地建设,一边关注国内动态。”
田苏回答:“不错,虽然明年,有可能是这场战争最关键的时刻,但它也将是最惨烈的时刻,我们赵氏应该隐藏最宝贵的力量、在最关键时刻,待机而动,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利益。
……我听说,主上打算把自己的居城迁到邯郸。这个,……主上想过没有,如果你不以赵城作为自己的居城,那你今后就不是赵武了,而是邯郸武。”
赵武笑了,他从雪地里捡起一个雪团,狠狠地投掷出去,说:“师修、师偃以前也劝过我,说是祖宗灵位都在赵城,而我赵武代表赵氏重新崛起,所以要我必须留在赵城,至少在我这一代不能迁居邯郸城,想迁居,那么三代之后再考虑……算了吧,赵氏迁居邯郸城的事情暂时放弃,让他们继续扩建邯郸城,我要把这座城市建成天下最美的城市。”
稍停,赵武又说:“对了,我听说,范匄最近把祖宗的灵位正式移出了士氏寺庙,别立祭祀宗庙……我对这种事不在行,除了知道今后只能称他为‘范匄’,不能再称之为‘士匄’以外,不知道士匄这个聪明人,还想用这事儿说明什么?”
“他想说明:今后他跟士家没有关系了”,田苏回答:“士鲂虽然对现任国君有拥立之功,但士鲂除了文采外,一无是处。在晋国这个尚武国家,只有文采站不住脚。
士鲂之后,士家也没有优秀的子孙,这意味着士氏要衰落了,范匄就是为了跟士氏划清界限,所以才着急着把祖宗的灵位迁出——似乎,元帅最近也在酝酿这件事,智氏也要从荀氏‘别出’了。”
……
此时,郑国国都,子孔听到使者的汇报,面对楚国人的大胃口,他开始沉默了。
春秋人都有用于承担责任的封建气质,这事是子展闹出来的,子展首先表态:“看来,我们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国家的命运了,‘两头骑墙’则意味着我们两头都指望不上,如今,我们国家长期承受晋楚两国的反复攻击,已经困顿不堪了,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最终解决办法。”
年幼的子产已代替父亲的位置,成了郑国正卿之一。他平平淡淡的在旁边提醒:“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彻底而坚决的、投靠某一个阵营,放弃那种两面讨好的苟全思想——事实证明,‘两面讨好’,从来意味着‘两面不讨好’,两边谁都不拿你当正经人看,只想利用你。我们的利用价值快被榨干了,如果等到榨干的那一天,恐怕就是我们灭亡之日,那时,想做什么都晚了。”
卖身投靠是要旗帜鲜明的,想在对立两边一起耍“无间道”……基本上,从郑国事件之后还这样做,那是智商有问题。
郑国经过切身的惨痛教训,他们终于领悟了这个“简单”真理。
子孔还在犹豫:“可是晋国、楚国双方,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我们现在就明确投靠目标,未免早了点吧?”
子展已经想明白了,看到子孔还没有想明白,他急切的说:“如果等晋国与楚国分出胜负,一切都晚了,因为胜利者不需要帮助,他们只需要服从,需要一个服从的小弟。那样的话,我们郑国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子孔敲了敲桌子,清了清嗓门,问:“那么,我们应该投靠谁?”
……算是哪里?”
共同驻守虎牢的士鲂慢悠悠的提醒:“郑国北部应该靠近鲁国边境,那里原来是侯晋及郑国其余四叛臣的领地……这活轻松,有侯晋带路,那不是一呼百应。”
魏绛继续诱惑:“没错,这就是赵武常说的‘卷包式大搬家’。”
栾黡瞪着眼睛反问:“那么战利品如何分配?赵武子被智娇娇训导的,看到眼里的东西拔不出来啊。”
魏绛回答:“我去跟‘他’商量,不过,既然让侯晋带路,他带路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其他叛乱家族,我们可能要把那些叛乱的贵族家属全部让出来,这样,赵武子拯救他们的目的达到,也许会愿意跟我们瓜分其余五大家族的奴仆。”
栾黡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五个家族自愿的跟我们走……好事,魏军佐,一定要跟‘他’好好商量。”
“你放心”,魏绛满口答应。
栾黡与魏绛话里面的“他”,指的是赵武。
赵武向来认为,做坏事不能单独一个人,要拖上尽量多的同伴。而做好事,则不妨自己单独来,以便无人争夺荣誉。现在栾黡哭着喊着要求与自己一起干坏事,虽然事后,自己获得的预期利润可能要少一点,但毕竟“预期利润”只是“预期”,更何况干坏事的“预期利润”,通常指装在别人口袋里的东西。
于是,赵武爽快地同意了。于是,晋国军队一路攻击北上,扫荡郑国北部,而后缓缓退入晋国本土。
晋军进入虎牢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眼看漫长的一年即将过去,晋国上下都偷偷松了一口气。
“这一年可真漫长啊”,赵武披着狐裘与田苏一块在雪地上漫步,他仰着脸感慨:“连我们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一年之内尚且陷入了四场战争,其他的小国,能受得了吗。”
田苏通过这次出征,终于确定了自己在赵氏家臣中的地位,他开心而且轻松地说:“这正好说明,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大家都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所以才要奋力一搏。”
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看着口中的白气飘散在空气中,田苏继续说:“我们放弃的‘专利’恐怕收不回来了,国君违背了三年不出兵的承诺,为了补偿老百姓,他一定会延长‘专利’开放时间,而这个延长期可能是永远。”
赵武耸耸肩:“无所谓,我们开放的山林、湖泽只是部分,这部分,送给老百姓也没什么。”
此刻,雪地里没有其他人,只有赵武与几个家臣,还有百余名护卫。赵武起了玩心,命令护卫不准走在他前面,他领着几位家臣,开心的在洁白无垠的雪地上踩着脚印。
赵武确实应该开心,因为这次他的收获实在太大了——以往他来郑国收获的是田里的麦子与农夫,这次他收获了郑国五大家族所有的幸存者,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在春秋这个时代,培养一个人识字,懂文化,可能需要一二十年,但要一个农夫家庭走向高素质,可能需要三代。这次赵武直接收获的就是郑国的高素质人才,五大叛乱家族自有一套培养后代的体系,数百名读书识字的贵族后裔,心甘情愿的到他的领地上当普通人,赵武要是白手起家培养出同等数量的人才来,可能需要几所学校、共同努力十多年……
想想这些,赵武就想放声高歌。
田苏继续说:“目前的状况是,这次战争我们只是很轻微的动用了诸侯国的力量,主要使用的还是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对手楚国人则完全相反。我们经过了一年的休整,已经逐渐缓过劲来,楚国——据我所知,他们的南线一直打个不停,吴国人很顽强啊。”
“所以,明年我们还能继续战斗,而楚国人恐怕支撑不下去了”,赵武随口补充。
年末的这次战斗,只动用的少部分晋国本土军队,在赵武与士鲂的合力下,晋军实现了临敌转身,欺负弱小、疲惫楚军的战略目标。楚军则徒劳往返——由此,晋军拉开了“三军疲楚”的序幕。年末这一战因此被称为“一驾之战”,而“三军疲楚”的所有战事,则统称为“三驾之战”。
“没错”,田苏继续补充:“这一年,我们四军轮番出动了一次,虽然我们最后动用了盟友的力量,但我们终究还是胜利了。明年我们还能坚持下去,还能继续攻击郑国。只要我们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就是无可置疑的霸主了,那时候,谁都不敢挑战我们的权威。”
赵武回身看了看自己的脚印,轻轻的摇头:“然而这一年,确实是艰难的一年——范家兵、中行氏的军队,在偪阳小城伤亡惨重,士鲂与栾黡的军队虽然伤亡率还能承受,但这一年,他们战斗的时间最长,估计明年已经无力再战。
至于我们和魏氏的军队,我们先是和秦人打了一仗,然后又南下硬攻郑国国都,再北上南下的迎击楚军——我们的损失也不少啊,到最后我们不得不动用了许国与戎人的力量……明年,我赵氏打不起仗了。”
田苏学着赵武的样子耸耸肩:“那正好,这次我们分到了一万多名郑国战俘,以及五个贵族家族的忠心投靠,另外,我们甲氏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加上几万仆人多年的辛苦,我们的邯郸城已经修建完善……主上,正好可以领着这些郑国俘虏去邯郸,主持邯郸一地释放仆人的仪式,让俘虏的郑国人体会我赵氏的好处。”
赵武听出了田苏话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明年可以大张旗鼓的在甲氏休整,一边埋头领地建设,一边关注国内动态。”
田苏回答:“不错,虽然明年,有可能是这场战争最关键的时刻,但它也将是最惨烈的时刻,我们赵氏应该隐藏最宝贵的力量、在最关键时刻,待机而动,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利益。
……我听说,主上打算把自己的居城迁到邯郸。这个,……主上想过没有,如果你不以赵城作为自己的居城,那你今后就不是赵武了,而是邯郸武。”
赵武笑了,他从雪地里捡起一个雪团,狠狠地投掷出去,说:“师修、师偃以前也劝过我,说是祖宗灵位都在赵城,而我赵武代表赵氏重新崛起,所以要我必须留在赵城,至少在我这一代不能迁居邯郸城,想迁居,那么三代之后再考虑……算了吧,赵氏迁居邯郸城的事情暂时放弃,让他们继续扩建邯郸城,我要把这座城市建成天下最美的城市。”
稍停,赵武又说:“对了,我听说,范匄最近把祖宗的灵位正式移出了士氏寺庙,别立祭祀宗庙……我对这种事不在行,除了知道今后只能称他为‘范匄’,不能再称之为‘士匄’以外,不知道士匄这个聪明人,还想用这事儿说明什么?”
“他想说明:今后他跟士家没有关系了”,田苏回答:“士鲂虽然对现任国君有拥立之功,但士鲂除了文采外,一无是处。在晋国这个尚武国家,只有文采站不住脚。
士鲂之后,士家也没有优秀的子孙,这意味着士氏要衰落了,范匄就是为了跟士氏划清界限,所以才着急着把祖宗的灵位迁出——似乎,元帅最近也在酝酿这件事,智氏也要从荀氏‘别出’了。”
……
此时,郑国国都,子孔听到使者的汇报,面对楚国人的大胃口,他开始沉默了。
春秋人都有用于承担责任的封建气质,这事是子展闹出来的,子展首先表态:“看来,我们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国家的命运了,‘两头骑墙’则意味着我们两头都指望不上,如今,我们国家长期承受晋楚两国的反复攻击,已经困顿不堪了,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最终解决办法。”
年幼的子产已代替父亲的位置,成了郑国正卿之一。他平平淡淡的在旁边提醒:“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彻底而坚决的、投靠某一个阵营,放弃那种两面讨好的苟全思想——事实证明,‘两面讨好’,从来意味着‘两面不讨好’,两边谁都不拿你当正经人看,只想利用你。我们的利用价值快被榨干了,如果等到榨干的那一天,恐怕就是我们灭亡之日,那时,想做什么都晚了。”
卖身投靠是要旗帜鲜明的,想在对立两边一起耍“无间道”……基本上,从郑国事件之后还这样做,那是智商有问题。
郑国经过切身的惨痛教训,他们终于领悟了这个“简单”真理。
子孔还在犹豫:“可是晋国、楚国双方,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我们现在就明确投靠目标,未免早了点吧?”
子展已经想明白了,看到子孔还没有想明白,他急切的说:“如果等晋国与楚国分出胜负,一切都晚了,因为胜利者不需要帮助,他们只需要服从,需要一个服从的小弟。那样的话,我们郑国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子孔敲了敲桌子,清了清嗓门,问:“那么,我们应该投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