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旦遇上天灾人祸,需要赈济,朝廷就周转不开了。
要想多节流,那就得从军饷上入手。
然而,蓟辽的军饷本来就不够,如今肯定是不能再少了,九边的也不行。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是因为裁减了九边的军饷,结果很多边镇的军卒哗变逃亡,最后加入流贼大军,而且成为了流贼中的骨干。
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农民军,一下子变得强大起来,开始像一支军队了。
所以,九边的军饷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要逐步增加。
剩下的就是京营了,所谓京营就是京师三大营,也就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京营在初设时,绝对是天下强军中的精锐,但是屡经变迁之后,到了崇祯时期,所谓的京营已经基本上荒废了。
三十多万的员额,实有的可能十万不到,在京勋贵家占役的占一部分,逃役的占一部分,吃空饷的占一部分,老弱病残的占一部分,实际上能拉出来上阵的能有个十万,都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朱大明示意孙承宗接着说,结果孙承宗所说出来的,与他所猜测的基本一样,就是建议裁减京营员额,把本来就不存在的那部分裁掉,京营的员额少了,军饷也就少了,省下来足够孙承宗去募兵屯田、编练新军了。
但是京师三大营的员额不是说减就能减的,因为牵扯到太多勋贵的利益了。
所以朱大明想了想说道:“整顿京营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爱卿所说六策,朕全都同意,爱卿且再斟酌数日,遴选目前易行者上疏具奏。朕准奏以后再具体施行。至于选将募兵屯田所需的钱粮,朕会有办法。”
听到这里,孙承宗以为这次召见就要结束了,正准备起身行礼,却听皇帝又说:“爱卿所说六策,是富国强兵的正论,然而富国强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钱粮,更需要人才,爱卿不管还有其他什么困难,今日都可以一并说来。”
事实上,即便是皇帝不问,孙承宗也想提一点用人上的要求,鹿善继、王则古、孙元化、茅元仪、杨应乾等这些人,都是他督师蓟辽时期的班底,跟着他升官,也跟着他倒霉,如今多数都是辞官的辞官,削籍的削籍。
现在,新皇帝要奋发有为,将他拔上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高位,正是他回报这些当世英才的时候,而且离开了他们的辅佐,他的很多想法也找不到合适的执行人。
因此,孙承宗说道:“谢陛下隆恩,臣正有此意。臣督师蓟辽期间,在臣麾下有一批贤才,皆一时之英杰,臣在蓟辽能有所建树,多是仰赖他们,今日陛下赋臣以重任,臣请陛下亦能任用他们。”然后向朱大明一一介绍了鹿善继等人选。
这些人中,鹿善继是进士出身,辞官前已经是兵部郎中。
王则古也是进士,孙承宗罢归不久,由户部员外郎任上辞官归乡。
孙元化为举人,目前在京师三大营中的神机营为官,负责督造火枪火炮。
茅元仪为举人,跟随孙承宗在蓟辽作战有功,被荐为翰林院待诏,孙承宗罢归后,他被削籍为民,此时刚刚在家乡写完《武备志》。
杨应乾为举人,当年在辽东招募流民屯垦,帮助孙承宗练兵,后来跟着孙承宗一起辞官归乡。
这些人的名字,朱大明在后世时有的听说过,有的没听过,但是既然被孙承宗列在了一起举荐,那就说明他们都是可用的人才。
朱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做事的人才,对孙承宗的举荐自然是大为高兴,辞官或者免官的,一律官复原职,甚至没有问孙承宗的意见,就直接赐予孙元化、茅元仪、杨应乾三人同进士出身,并当即让王承恩到内阁去传旨,分别由内阁发文,告知他们原来任职的各部院,包括归皇帝直属的京营,以及这几个当事人。之后君臣二人又谈了半个时辰才算结束。
一旦遇上天灾人祸,需要赈济,朝廷就周转不开了。
要想多节流,那就得从军饷上入手。
然而,蓟辽的军饷本来就不够,如今肯定是不能再少了,九边的也不行。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是因为裁减了九边的军饷,结果很多边镇的军卒哗变逃亡,最后加入流贼大军,而且成为了流贼中的骨干。
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农民军,一下子变得强大起来,开始像一支军队了。
所以,九边的军饷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要逐步增加。
剩下的就是京营了,所谓京营就是京师三大营,也就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京营在初设时,绝对是天下强军中的精锐,但是屡经变迁之后,到了崇祯时期,所谓的京营已经基本上荒废了。
三十多万的员额,实有的可能十万不到,在京勋贵家占役的占一部分,逃役的占一部分,吃空饷的占一部分,老弱病残的占一部分,实际上能拉出来上阵的能有个十万,都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朱大明示意孙承宗接着说,结果孙承宗所说出来的,与他所猜测的基本一样,就是建议裁减京营员额,把本来就不存在的那部分裁掉,京营的员额少了,军饷也就少了,省下来足够孙承宗去募兵屯田、编练新军了。
但是京师三大营的员额不是说减就能减的,因为牵扯到太多勋贵的利益了。
所以朱大明想了想说道:“整顿京营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爱卿所说六策,朕全都同意,爱卿且再斟酌数日,遴选目前易行者上疏具奏。朕准奏以后再具体施行。至于选将募兵屯田所需的钱粮,朕会有办法。”
听到这里,孙承宗以为这次召见就要结束了,正准备起身行礼,却听皇帝又说:“爱卿所说六策,是富国强兵的正论,然而富国强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钱粮,更需要人才,爱卿不管还有其他什么困难,今日都可以一并说来。”
事实上,即便是皇帝不问,孙承宗也想提一点用人上的要求,鹿善继、王则古、孙元化、茅元仪、杨应乾等这些人,都是他督师蓟辽时期的班底,跟着他升官,也跟着他倒霉,如今多数都是辞官的辞官,削籍的削籍。
现在,新皇帝要奋发有为,将他拔上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高位,正是他回报这些当世英才的时候,而且离开了他们的辅佐,他的很多想法也找不到合适的执行人。
因此,孙承宗说道:“谢陛下隆恩,臣正有此意。臣督师蓟辽期间,在臣麾下有一批贤才,皆一时之英杰,臣在蓟辽能有所建树,多是仰赖他们,今日陛下赋臣以重任,臣请陛下亦能任用他们。”然后向朱大明一一介绍了鹿善继等人选。
这些人中,鹿善继是进士出身,辞官前已经是兵部郎中。
王则古也是进士,孙承宗罢归不久,由户部员外郎任上辞官归乡。
孙元化为举人,目前在京师三大营中的神机营为官,负责督造火枪火炮。
茅元仪为举人,跟随孙承宗在蓟辽作战有功,被荐为翰林院待诏,孙承宗罢归后,他被削籍为民,此时刚刚在家乡写完《武备志》。
杨应乾为举人,当年在辽东招募流民屯垦,帮助孙承宗练兵,后来跟着孙承宗一起辞官归乡。
这些人的名字,朱大明在后世时有的听说过,有的没听过,但是既然被孙承宗列在了一起举荐,那就说明他们都是可用的人才。
朱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做事的人才,对孙承宗的举荐自然是大为高兴,辞官或者免官的,一律官复原职,甚至没有问孙承宗的意见,就直接赐予孙元化、茅元仪、杨应乾三人同进士出身,并当即让王承恩到内阁去传旨,分别由内阁发文,告知他们原来任职的各部院,包括归皇帝直属的京营,以及这几个当事人。之后君臣二人又谈了半个时辰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