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盛唐风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楚国公姜皎,妄谈休咎,决杖六十,配流钦州。”
事出突然,尽管姜皎知道这一次别人以有心算无心,要翻转过来恐怕要大费周章,却怎么都没想到根本连审理都没有便已经定了他的罪。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怒声说道:“岂有此理!所谓妄谈休咎何等大罪,可有人证物证?我要见陛下陈情,岂容尔等编织罪名!”
那青衣令史却丝毫无惧,反而嘿然笑道:“楚国公还以为是平日出入宫中通行无忌,陛下饮宴无你不欢的时候?现如今外头流言蜚语不断,伤了陛下圣明,陛下对此震怒非常,哪里还会肯见你!”
“不可能,陛下怎会不肯见我!”
想到旧日初见时的宾主尽欢,此后李隆基登基,一直视他如友,但凡喜怒哀乐全都会对他倾吐,而他更知道如何妙语连珠使君欢心,可如今不过是三两句流言,怎会把事情闹到如今这般地步,一时间,姜皎双目圆瞪,使劲想要挣脱钳制自己的双手,可无论他怎么使劲,两边胳膊一直都被人死死把持着,脚下也无法向前挪动半步。情急之下,他不禁大声嚷嚷道:“我蒙此冤屈,朝中上下莫非就无一个明眼人不成?”
“楚国公别冲我嚷嚷,我不过一个不入流的令史,这等大事我怎会知晓?”口中如此说,这青衣令史脚下却向前了两步,旋即压低了声音说道,“好教楚国公得知,也不是没人说过公道话。门下省左拾遗杜十九郎,便曾经封还了决杖流你岭外的制书,只可惜陛下正在火头上,不但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因为张相国奏其妄议国事,因而罢其左拾遗,出为衡州司户参军。他昔日还颇得圣眷,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谁还敢多言不成?事到如今,楚国公你就认命吧!”
姜皎一时间呆若木鸡,当左右架着他出了院子时,他都一无所觉。杜士仪此人他只见过两次,虽觉得此子明智果敢,可与其有交情的只有他那儿子姜度,而且也谈不上什么莫逆之交。可如今他逢此大难,满朝文武这么多人,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说话的,竟然是位居谏官的杜士仪!
他自幼生于官宦之家,当初一见李隆基便为之折服,哪怕因为过从太密而一度被囚,险些流配岭南恶地,最终在百般设法后方才只是出为润州长史。可正因为那时候历经审讯却不曾吐过和李隆基有涉的半个字,天子方才会对他分外优容,可没想到贵极一时之后,他又再次落到了比当初更加绝望的境地!
等他回过神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大理寺,而是仿佛在洛阳宫乾元殿之前。他被人除去外袍,又为之死死按在了刑凳之上,继而则是手足被缚不得自由。眼看着一个持常行杖的大汉走到了自己身侧,他还来不及说一句什么,背上便传来了一记仿佛深达骨髓的剧痛。可这一下之后,行杖却仿佛突然停了,他的嘴里却是被人塞进了一个小布卷。
“楚国公此次决杖,本应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可陛下格外体恤,免了别人围观。只不过,殿庭行杖,一律杖背。大家都知道楚国公养尊处优,因而手下自会有分寸。都是奉命行事,还请楚国公不要记恨我们这些小人物……这东西不是为了让你不呼痛,而是防着你咬了自己的舌头,那时候却不好调治。好了,继续!”
但凡行杖,若是只有臀腿受刑,即便苦楚,但只要好好养伤,痊愈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可脊背之处却是筋骨聚集,稍有不慎就会伤及肺腑,当初武后用这一招对付大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打得死去活来,然后死在了决杖之后配流的路上。姜皎从前只听说过此等情形有多残酷,但如今自己亲身体会,他方才知道那些记述根本不足以诠释这杖刑苦痛之万一。
最初几杖下去,他便已经痛得脸色发白,若非口中咬了东西,咬着舌头几乎是必然的。可等到十几二十杖,他就已经痛得昏了过去,背上那一条条青紫交错的杖痕异常可怖,渐渐的更是破皮见血,那不过小指粗细的常行杖每一次带着凌厉风声下击,几乎都会有血滴四溅。一旁监刑的青衣令史见此情景,却是对那向自己看来的行刑差役摇了摇头,示意不必停止。一时间,即便行刑的人已经昏迷不醒,但杖责依旧一下一下丝毫停顿都没有。
约摸五十几下的时候,姜皎便悠悠醒转了过来。可这一醒却让他陷入了更加难捱的境地,背上已经说不清是麻是痛还是火烧火燎,他只觉得喉咙里头满是一股腥甜的滋味,额头上挂落下来的冷汗已经糊满了眼睛,那最后几下,他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等到有人解开他的手脚将他重新架着站了起来的时候,他只觉得两条腿虚软无力,浑身便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冷汗淋漓。
“流配之法,想来楚国公未必清楚,我就在此再多啰嗦两句。流配钦州,是六千里外,倘若是骑马,日行七十里,九十天天之内一定要到配所;倘若是骑驴或者步行,是日行... -->>
“楚国公姜皎,妄谈休咎,决杖六十,配流钦州。”
事出突然,尽管姜皎知道这一次别人以有心算无心,要翻转过来恐怕要大费周章,却怎么都没想到根本连审理都没有便已经定了他的罪。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怒声说道:“岂有此理!所谓妄谈休咎何等大罪,可有人证物证?我要见陛下陈情,岂容尔等编织罪名!”
那青衣令史却丝毫无惧,反而嘿然笑道:“楚国公还以为是平日出入宫中通行无忌,陛下饮宴无你不欢的时候?现如今外头流言蜚语不断,伤了陛下圣明,陛下对此震怒非常,哪里还会肯见你!”
“不可能,陛下怎会不肯见我!”
想到旧日初见时的宾主尽欢,此后李隆基登基,一直视他如友,但凡喜怒哀乐全都会对他倾吐,而他更知道如何妙语连珠使君欢心,可如今不过是三两句流言,怎会把事情闹到如今这般地步,一时间,姜皎双目圆瞪,使劲想要挣脱钳制自己的双手,可无论他怎么使劲,两边胳膊一直都被人死死把持着,脚下也无法向前挪动半步。情急之下,他不禁大声嚷嚷道:“我蒙此冤屈,朝中上下莫非就无一个明眼人不成?”
“楚国公别冲我嚷嚷,我不过一个不入流的令史,这等大事我怎会知晓?”口中如此说,这青衣令史脚下却向前了两步,旋即压低了声音说道,“好教楚国公得知,也不是没人说过公道话。门下省左拾遗杜十九郎,便曾经封还了决杖流你岭外的制书,只可惜陛下正在火头上,不但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因为张相国奏其妄议国事,因而罢其左拾遗,出为衡州司户参军。他昔日还颇得圣眷,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谁还敢多言不成?事到如今,楚国公你就认命吧!”
姜皎一时间呆若木鸡,当左右架着他出了院子时,他都一无所觉。杜士仪此人他只见过两次,虽觉得此子明智果敢,可与其有交情的只有他那儿子姜度,而且也谈不上什么莫逆之交。可如今他逢此大难,满朝文武这么多人,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说话的,竟然是位居谏官的杜士仪!
他自幼生于官宦之家,当初一见李隆基便为之折服,哪怕因为过从太密而一度被囚,险些流配岭南恶地,最终在百般设法后方才只是出为润州长史。可正因为那时候历经审讯却不曾吐过和李隆基有涉的半个字,天子方才会对他分外优容,可没想到贵极一时之后,他又再次落到了比当初更加绝望的境地!
等他回过神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大理寺,而是仿佛在洛阳宫乾元殿之前。他被人除去外袍,又为之死死按在了刑凳之上,继而则是手足被缚不得自由。眼看着一个持常行杖的大汉走到了自己身侧,他还来不及说一句什么,背上便传来了一记仿佛深达骨髓的剧痛。可这一下之后,行杖却仿佛突然停了,他的嘴里却是被人塞进了一个小布卷。
“楚国公此次决杖,本应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可陛下格外体恤,免了别人围观。只不过,殿庭行杖,一律杖背。大家都知道楚国公养尊处优,因而手下自会有分寸。都是奉命行事,还请楚国公不要记恨我们这些小人物……这东西不是为了让你不呼痛,而是防着你咬了自己的舌头,那时候却不好调治。好了,继续!”
但凡行杖,若是只有臀腿受刑,即便苦楚,但只要好好养伤,痊愈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可脊背之处却是筋骨聚集,稍有不慎就会伤及肺腑,当初武后用这一招对付大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打得死去活来,然后死在了决杖之后配流的路上。姜皎从前只听说过此等情形有多残酷,但如今自己亲身体会,他方才知道那些记述根本不足以诠释这杖刑苦痛之万一。
最初几杖下去,他便已经痛得脸色发白,若非口中咬了东西,咬着舌头几乎是必然的。可等到十几二十杖,他就已经痛得昏了过去,背上那一条条青紫交错的杖痕异常可怖,渐渐的更是破皮见血,那不过小指粗细的常行杖每一次带着凌厉风声下击,几乎都会有血滴四溅。一旁监刑的青衣令史见此情景,却是对那向自己看来的行刑差役摇了摇头,示意不必停止。一时间,即便行刑的人已经昏迷不醒,但杖责依旧一下一下丝毫停顿都没有。
约摸五十几下的时候,姜皎便悠悠醒转了过来。可这一醒却让他陷入了更加难捱的境地,背上已经说不清是麻是痛还是火烧火燎,他只觉得喉咙里头满是一股腥甜的滋味,额头上挂落下来的冷汗已经糊满了眼睛,那最后几下,他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等到有人解开他的手脚将他重新架着站了起来的时候,他只觉得两条腿虚软无力,浑身便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冷汗淋漓。
“流配之法,想来楚国公未必清楚,我就在此再多啰嗦两句。流配钦州,是六千里外,倘若是骑马,日行七十里,九十天天之内一定要到配所;倘若是骑驴或者步行,是日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