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寒门枭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行了二十里,远处汴京巍峨的城墙终于出现在他们眼中,四人一时欢呼起来,加快马速奔行。
他们很快便来到一处十字路前,汤怀勒紧马缰绳对众人道:“再向前走便是禁军大营,穿过军营后不远就是北大门,这里虽然近一点,但有三个盘查关卡,我们带着兵器要先被扣下,等验证了身份后才会把兵器还给我们,非常麻烦,我建议不要走北面。”
王贵不耐烦问道:“那你说走哪边更便利一点?”
“我建议走西面,那边虽然绕远一点但没有关卡,一般商人都是走西门入城!”
汤怀征询众人意见,李延庆笑道:“那还用问吗?当然走西门入城!”
四人一致决定绕道从西面进城,他们调转马头便向十字路的西面奔去。
这时他们距离京城还有二十里,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菜地,地里已是绿油油一片,不少地里还搭有架子,象胡萝卜、芜菁、牛蒡、白菜、矮黄、菘菜、芥菜、油菜、颇棱、莴苣、茼蒿、荠菜、蒜苗等等,足有五六十种之多,不过京城却很少种粮食,粮食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运入。
又走了大约十里,两边房舍渐渐密集起来,一座座茅庐、草屋掩映在高大的槐树和柳树之中,时值早春,槐树和柳树都吐出了新芽,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温暖而芬芳的泥土气息,在夕阳余晖的沐浴下,田园景色显得格外静谧。
这时,从斜刺里跑出了一队人马,有骑马的、可乘轿的,也有挑担的,足有二三十人之多,骑马中年男子衣服光鲜,头戴纱帽,三顶轿子内是女眷,隔着薄薄的轻纱,可见她们满头珠翠,而步行之人大部分都穿着家丁的服色,这应该是出来踏青的一家人,眼看到了黄昏,大家便急匆匆返城了。
跟着这支队伍走了片刻,面前赫然出现一条大河,河水中已经解冻,青黄色的河水裹夹着一块块薄薄的浮冰,缓慢地向东流去,远处一支二十余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顺水向东驶来。
“这就是汴河了!”
汤怀兴奋地用扇子指着河水对众人道:“到了这里,就正式进入京城范围,前面的路我比较熟悉,大家跟我来!”
众人沿着汴河北岸缓缓而行,汴河南北两岸都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店铺和民居,酒楼、脚店、小吃铺和茶馆,以及各种各样的店铺,各种商品堆满了店铺内外,大街上人流如织,各种满载着货物的商队随处可见,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心急如焚地向城门方向赶去。
“各位,我们是不是找个地方先吃点东西?”王贵摸了摸肚子嚷道。
三人却一致反对,“先进了城安顿下来再说!”
他们一路跋涉,眼看要进京城,谁都不想再耽误,而且这边的小吃店档次太低,主要是为了满足脚夫、船夫、纤夫、轿夫、车夫、小贩、游民等下层人果腹所需,他们一路上都是吃这些东西,着实有点吃腻了。
在热闹的店铺大街缓缓走了三里路,前面出现了一座弯曲的拱桥,李延庆望着这座无比熟悉的桥梁,他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惊和恍惚。
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那座虹桥了,竟然和画中的虹桥完全一样,桥上一样的人流密集,桥下一样的水流湍急,一艘大船正缓缓通过桥洞。
不知自己能否在桥边遇到那个手执画笔的张择端?他会不会把自己也画进《清明上河图》中,一时间,李延庆的眼睛竟然有点湿润了。
“老李,你怎么了?”
岳飞三人发现了李延庆的异常,王贵用力推了推了李延庆,“老李是不是被风沙迷住眼睛了?”
李延庆终于从震惊中回到了现实,他不由苦笑一声,自己当然不会遇到张择端,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是元佑党人案刚刚兴起之时,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刚才有颗沙子进我的眼睛了。”李延庆随口找了个理由。
王贵咧嘴笑道:“我没有说错吧!”
李延庆抹去眼角泪迹,催马上了虹桥,虹桥上人太多,一半的通道都被各种小摊小贩占领了,只留下很窄的桥面给行人通行,他们不得不翻身下马,牵马缓缓而行。
占道经营是汴京的一大毒瘤,小摊小贩随意占道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热闹归热闹,街上却拥挤不堪,尽管官府立‘表木’来规定经营范围,但也只能控制固定摊贩,对游兵散勇没有任何意义。
离城门越来越近,不多时,一座高大巍峨的城门便出现在他们眼前,这里便是万胜门,万胜门便是外城的西旱门之一,是从西面进入汴京的主要城门。
汴京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墙周长五十里,内城墙也有二十里,绝大部分人都住在外城中。
但内外城并没有什么等级划分,很多升斗小民也住在内城,权贵和平民人家比邻而居,相处和睦,只是因为内城没有空地,所以很多高官府邸也都在外城,比如高俅府、蔡京府、童贯府等等。
四人刚走到护城河桥上,一名士兵便奔跑过来,挥手拦住了他们,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携带兵器?”
岳飞上前拱手道:“我们是相州武举人,进京来武学报到,按照规定,可以携带兵器!”
“可有牒文?”
岳飞连忙将三人的武举牒文交给士兵,士兵打量一下几人,目光落在李延庆身上,“你的牒文呢?”
李延庆微微一笑,“在下是来太学读书,没有携带任何兵器!”
&nbs... -->>
又行了二十里,远处汴京巍峨的城墙终于出现在他们眼中,四人一时欢呼起来,加快马速奔行。
他们很快便来到一处十字路前,汤怀勒紧马缰绳对众人道:“再向前走便是禁军大营,穿过军营后不远就是北大门,这里虽然近一点,但有三个盘查关卡,我们带着兵器要先被扣下,等验证了身份后才会把兵器还给我们,非常麻烦,我建议不要走北面。”
王贵不耐烦问道:“那你说走哪边更便利一点?”
“我建议走西面,那边虽然绕远一点但没有关卡,一般商人都是走西门入城!”
汤怀征询众人意见,李延庆笑道:“那还用问吗?当然走西门入城!”
四人一致决定绕道从西面进城,他们调转马头便向十字路的西面奔去。
这时他们距离京城还有二十里,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菜地,地里已是绿油油一片,不少地里还搭有架子,象胡萝卜、芜菁、牛蒡、白菜、矮黄、菘菜、芥菜、油菜、颇棱、莴苣、茼蒿、荠菜、蒜苗等等,足有五六十种之多,不过京城却很少种粮食,粮食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运入。
又走了大约十里,两边房舍渐渐密集起来,一座座茅庐、草屋掩映在高大的槐树和柳树之中,时值早春,槐树和柳树都吐出了新芽,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温暖而芬芳的泥土气息,在夕阳余晖的沐浴下,田园景色显得格外静谧。
这时,从斜刺里跑出了一队人马,有骑马的、可乘轿的,也有挑担的,足有二三十人之多,骑马中年男子衣服光鲜,头戴纱帽,三顶轿子内是女眷,隔着薄薄的轻纱,可见她们满头珠翠,而步行之人大部分都穿着家丁的服色,这应该是出来踏青的一家人,眼看到了黄昏,大家便急匆匆返城了。
跟着这支队伍走了片刻,面前赫然出现一条大河,河水中已经解冻,青黄色的河水裹夹着一块块薄薄的浮冰,缓慢地向东流去,远处一支二十余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顺水向东驶来。
“这就是汴河了!”
汤怀兴奋地用扇子指着河水对众人道:“到了这里,就正式进入京城范围,前面的路我比较熟悉,大家跟我来!”
众人沿着汴河北岸缓缓而行,汴河南北两岸都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店铺和民居,酒楼、脚店、小吃铺和茶馆,以及各种各样的店铺,各种商品堆满了店铺内外,大街上人流如织,各种满载着货物的商队随处可见,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心急如焚地向城门方向赶去。
“各位,我们是不是找个地方先吃点东西?”王贵摸了摸肚子嚷道。
三人却一致反对,“先进了城安顿下来再说!”
他们一路跋涉,眼看要进京城,谁都不想再耽误,而且这边的小吃店档次太低,主要是为了满足脚夫、船夫、纤夫、轿夫、车夫、小贩、游民等下层人果腹所需,他们一路上都是吃这些东西,着实有点吃腻了。
在热闹的店铺大街缓缓走了三里路,前面出现了一座弯曲的拱桥,李延庆望着这座无比熟悉的桥梁,他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惊和恍惚。
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那座虹桥了,竟然和画中的虹桥完全一样,桥上一样的人流密集,桥下一样的水流湍急,一艘大船正缓缓通过桥洞。
不知自己能否在桥边遇到那个手执画笔的张择端?他会不会把自己也画进《清明上河图》中,一时间,李延庆的眼睛竟然有点湿润了。
“老李,你怎么了?”
岳飞三人发现了李延庆的异常,王贵用力推了推了李延庆,“老李是不是被风沙迷住眼睛了?”
李延庆终于从震惊中回到了现实,他不由苦笑一声,自己当然不会遇到张择端,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是元佑党人案刚刚兴起之时,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刚才有颗沙子进我的眼睛了。”李延庆随口找了个理由。
王贵咧嘴笑道:“我没有说错吧!”
李延庆抹去眼角泪迹,催马上了虹桥,虹桥上人太多,一半的通道都被各种小摊小贩占领了,只留下很窄的桥面给行人通行,他们不得不翻身下马,牵马缓缓而行。
占道经营是汴京的一大毒瘤,小摊小贩随意占道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热闹归热闹,街上却拥挤不堪,尽管官府立‘表木’来规定经营范围,但也只能控制固定摊贩,对游兵散勇没有任何意义。
离城门越来越近,不多时,一座高大巍峨的城门便出现在他们眼前,这里便是万胜门,万胜门便是外城的西旱门之一,是从西面进入汴京的主要城门。
汴京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墙周长五十里,内城墙也有二十里,绝大部分人都住在外城中。
但内外城并没有什么等级划分,很多升斗小民也住在内城,权贵和平民人家比邻而居,相处和睦,只是因为内城没有空地,所以很多高官府邸也都在外城,比如高俅府、蔡京府、童贯府等等。
四人刚走到护城河桥上,一名士兵便奔跑过来,挥手拦住了他们,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携带兵器?”
岳飞上前拱手道:“我们是相州武举人,进京来武学报到,按照规定,可以携带兵器!”
“可有牒文?”
岳飞连忙将三人的武举牒文交给士兵,士兵打量一下几人,目光落在李延庆身上,“你的牒文呢?”
李延庆微微一笑,“在下是来太学读书,没有携带任何兵器!”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