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诛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达本来很镇定,敷衍常凯的时候也周全缜密,可常凯走后,看着蒙古行营,却不由自主的狂怒起来,如果毫无希望,没办法得到,那还没有牵挂,可现在就要抓住,接下来却会被彻底撕碎,这种落差,这种痛苦。
可以愤怒,可以悲恸,可以绝望,但这些情绪都必须尽快的散去,就算走向终结,也要冷静着去。
观察战场的小股蒙古骑兵已经离开了,但任谁都能注意到,往来于田庄行营的骑兵队伍频次开始变大,或几骑,或几十骑,南下北上,东来西去,串联着蒙古大军几个方向上的队伍。
城头并不仅仅是朱达在观察,还有很多人看到这些,蒙古人的粮台行营进出的骑兵变多,让他们以为是蒙古大军撤回草原的时日临近,兴奋和欣喜的气氛还是弥漫开来,鞑子肯定是在布置如何退兵了,要不然这么联系做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想得也没错,大家只是没想到蒙古大军退回草原之前必须要先打下怀仁县城。
“......鞑子比我预想退兵的要快,他们最多看到了太原城就开始回返......”当周青云过来后,朱达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那鞑子这一次赚不到什么,也就是能熬过夏天。”这分析让周青云很是错愕。
雪灾和严冬会让草原上的牲畜大批死亡,对以此为生的牧民也是灭顶之灾,很多小部落往往会在这样的灾害面前一夜死绝,这就是蒙古部落南下侵袭抢掠的原因之一。
欲望是无限的,冲进了比草原富庶百倍千倍的大明内陆,当然不会满足于抢到可以过冬维持的财货物资,都会尽可能的烧杀抢掠,为了财富和女人以及实力的贵人们更会推动着大军做到不能不停止的地步。
但这一次从冲进到撤回去,很大可能会在一个月内结束,这还要算上行军和作战,用抢掠的时间自然就大大减少,虽说在怀仁县城这边看着一车车财货送进粮台大营这边,数量的确巨大,可比起这支大军的规模来说就算不得什么,“杯水车薪”这个比喻未必应景,可单纯从数量级对比来说则很恰当。
人不可能违背本心做事,草原上的贵人就算是可汗大汗这种顶尖人物,也不敢挡住大家发财,被下面弄死换人上去的先例不要太多,大明不缺姓朱的宗室,草原上也不缺黄金家族的后裔,这次蒙古大军的“进退迅疾”太反常了。
开始佯动麻痹,到东西两路的全力突破,然后一路上的周全进军缜密布置,甚至还要算上夏天那次小规模的冲入和试探,一路都很高明,又怎么会反常,他肯定有目的。
朱达曾经想过很多可能性,几种当时以为是妄想,可现在反倒是相对离谱的几种猜测更接近现实,比如说这次几万大军的行动是一次演练。
在应州之战后,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也有十几年没打进大明,更不要说小王子达延汗败后草原上如同一盘散沙了好久,那么想要再次组织起来,需要整合需要训练,需要用行动来规范,这次攻入大明就是演习,从准备到突入再到撤回,都是演习。
借着这个过程把所有力量捏在一起,搞不好还要借此处置立威,比如说要撤退的时候,有人贪图财货,贻误战机,那就是杀鸡儆猴的好目标了。
如果对方是这样的计划,那退兵只怕比自己想想的还要快,如果是演习和演练,那么设置的就要比正常的行动更紧促。
也就是说,蒙古大军回师攻打怀仁县城的时间可能还要提前!
想到这里,朱达却没有失态发怒,他只是禁不住苦笑,命运还真是戏弄人,刚刚验证出毛纺的窍门,就得出了提前攻城的结论,还真是福祸相依......
当然,蒙古大军提前回师攻城是最坏的可能,或许他们会回师但不会攻城,或许不像朱达所想那般是整合草原力量的演习演练,这就是大家为了过冬南下,然后出了乱子不得不撤军,顾不上财货,更顾不上怀仁县,那样的话,大家安然无事,如意大吉......
可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局面,必须要先考虑最坏的,世上不如意十之八九,没那么多心想事成。
在最初的冲击过后,朱达也很快平静,因为这些日子的冲击实在太多了,多少会习惯和麻木,当你视死如归之后,很多冲击也就是那么回事。
个人平静是一回... -->>
朱达本来很镇定,敷衍常凯的时候也周全缜密,可常凯走后,看着蒙古行营,却不由自主的狂怒起来,如果毫无希望,没办法得到,那还没有牵挂,可现在就要抓住,接下来却会被彻底撕碎,这种落差,这种痛苦。
可以愤怒,可以悲恸,可以绝望,但这些情绪都必须尽快的散去,就算走向终结,也要冷静着去。
观察战场的小股蒙古骑兵已经离开了,但任谁都能注意到,往来于田庄行营的骑兵队伍频次开始变大,或几骑,或几十骑,南下北上,东来西去,串联着蒙古大军几个方向上的队伍。
城头并不仅仅是朱达在观察,还有很多人看到这些,蒙古人的粮台行营进出的骑兵变多,让他们以为是蒙古大军撤回草原的时日临近,兴奋和欣喜的气氛还是弥漫开来,鞑子肯定是在布置如何退兵了,要不然这么联系做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想得也没错,大家只是没想到蒙古大军退回草原之前必须要先打下怀仁县城。
“......鞑子比我预想退兵的要快,他们最多看到了太原城就开始回返......”当周青云过来后,朱达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那鞑子这一次赚不到什么,也就是能熬过夏天。”这分析让周青云很是错愕。
雪灾和严冬会让草原上的牲畜大批死亡,对以此为生的牧民也是灭顶之灾,很多小部落往往会在这样的灾害面前一夜死绝,这就是蒙古部落南下侵袭抢掠的原因之一。
欲望是无限的,冲进了比草原富庶百倍千倍的大明内陆,当然不会满足于抢到可以过冬维持的财货物资,都会尽可能的烧杀抢掠,为了财富和女人以及实力的贵人们更会推动着大军做到不能不停止的地步。
但这一次从冲进到撤回去,很大可能会在一个月内结束,这还要算上行军和作战,用抢掠的时间自然就大大减少,虽说在怀仁县城这边看着一车车财货送进粮台大营这边,数量的确巨大,可比起这支大军的规模来说就算不得什么,“杯水车薪”这个比喻未必应景,可单纯从数量级对比来说则很恰当。
人不可能违背本心做事,草原上的贵人就算是可汗大汗这种顶尖人物,也不敢挡住大家发财,被下面弄死换人上去的先例不要太多,大明不缺姓朱的宗室,草原上也不缺黄金家族的后裔,这次蒙古大军的“进退迅疾”太反常了。
开始佯动麻痹,到东西两路的全力突破,然后一路上的周全进军缜密布置,甚至还要算上夏天那次小规模的冲入和试探,一路都很高明,又怎么会反常,他肯定有目的。
朱达曾经想过很多可能性,几种当时以为是妄想,可现在反倒是相对离谱的几种猜测更接近现实,比如说这次几万大军的行动是一次演练。
在应州之战后,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也有十几年没打进大明,更不要说小王子达延汗败后草原上如同一盘散沙了好久,那么想要再次组织起来,需要整合需要训练,需要用行动来规范,这次攻入大明就是演习,从准备到突入再到撤回,都是演习。
借着这个过程把所有力量捏在一起,搞不好还要借此处置立威,比如说要撤退的时候,有人贪图财货,贻误战机,那就是杀鸡儆猴的好目标了。
如果对方是这样的计划,那退兵只怕比自己想想的还要快,如果是演习和演练,那么设置的就要比正常的行动更紧促。
也就是说,蒙古大军回师攻打怀仁县城的时间可能还要提前!
想到这里,朱达却没有失态发怒,他只是禁不住苦笑,命运还真是戏弄人,刚刚验证出毛纺的窍门,就得出了提前攻城的结论,还真是福祸相依......
当然,蒙古大军提前回师攻城是最坏的可能,或许他们会回师但不会攻城,或许不像朱达所想那般是整合草原力量的演习演练,这就是大家为了过冬南下,然后出了乱子不得不撤军,顾不上财货,更顾不上怀仁县,那样的话,大家安然无事,如意大吉......
可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局面,必须要先考虑最坏的,世上不如意十之八九,没那么多心想事成。
在最初的冲击过后,朱达也很快平静,因为这些日子的冲击实在太多了,多少会习惯和麻木,当你视死如归之后,很多冲击也就是那么回事。
个人平静是一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