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帝王师:刘伯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你穿越回元朝,找个乡间问大家的名字,你会发现你来到了数字的天堂,因为大家的名字都是数字。这是因为元朝有制度: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不许取正式名字,他们的名字是按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龄编个号。举个例子来说明:丈夫二十四岁,老婆二十二岁,合为四十六岁,生的孩子就叫四六;如果丈夫六十四岁,老婆二十四岁,合为八十八岁,生的孩子就应该叫八八,但这样叫起来奇怪,所以就改成“重八”。
从这个制度上,我们可以推断出,张士诚的老爹老妈未必晚婚,但绝对算得上是晚育。
回到朱元璋他老爹那声哀叹上来,他老爹之所以哀叹,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家太穷了,现在又多了一张嘴;二是,朱元璋这孩子长得太丑。
刘伯温曾在梦中见过朱元璋,但那是成年后的朱元璋。小时候的朱元璋其实就已经具备了丑陋无比的相貌潜质。
朱元璋的脸漆黑,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颧骨出其不意的高,鼻子像经过精心栽培过的大蒜一样饱满,耳朵大而肥,眉毛粗黑,眼睛奇大,眼珠凸出,像是要夺眶而出。在黄昏时分,如果猛地和他打一个照面,肯定会吓出一身冷汗。
但丑陋并不影响他的交友。据说,朱元璋经常和一大群孩子玩“皇帝大臣”的游戏,他充当皇帝,要那些“大臣”跪拜他。当他成为皇帝后,有些知识分子就针对这件事说,朱元璋从小就有宏图大志,做皇帝是命中注定的。其实,这是事后诸葛式的扯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命不凡的一面,大多数人也都玩过“皇帝大臣”的游戏,总不至于,所有玩过的人都有宏图大志,都能成为皇帝吧。
实际上,朱元璋小时候是最没有宏图大志的人,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想有,而是生存问题。当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冲到人生第一线时,唯一的理想就是活下去,活一天就高兴一天。朱元璋一家在当地是典型的穷苦农民,靠给地主打工维持基本生活。朱元璋能跑能跳后,就给地主家放羊,所得的薪水连他自己的吃喝都不够,他当时的宏图大志可能就是:如果一年能啃上一块骨头就好啦。
不过,这种宏图大志并不是没有实现过。他在给地主家放羊时,每次看吃草的羊都会产生幻觉,他觉得那是一群游动的烤全羊。终于有一天,他无法遏制这种幻觉,宰了一只羊,和他的那些“大臣”们吃个精光,几乎连骨头都没有剩下。但朱元璋咀嚼着最后一根羊骨时,一个还算清醒的伙伴突然大哭起来,他认定朱元璋难收残局,必定会被地主打死。但朱元璋那要夺眶而出的眼珠转了几圈,就有了主意。他把割下来还未来得及烧烤的羊尾巴插进石头缝里,回去对地主说,羊钻进了石头里,他无论如何都拉不出来,只剩了尾巴在外面。地主虽然不相信这样的鬼话,但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孩会把羊吃了,于是暴揍他一顿,放他回了家。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朱元璋从小就具备狡狯的性格,这种与生俱来的性格在他后来的发迹路上帮了他很大的忙。
极不容易,朱元璋强活到了17岁,但就在这一年(1344年),他家遭到了灭顶之灾。早在去年,淮河流域就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旱灾。旱灾之后必然是蝗灾,紧逼而来的一定是瘟疫。先是朱元璋的二嫂、三嫂在旱灾未完时死掉了,然后是大姐满门饿死,紧接着是他二姐也死于饥饿。他三哥早就被卖给了别人做儿子,出外逃荒不知生死。
而朱元璋自出生以来最大的灾难和痛苦也接连来到,先是老爹死于瘟疫,然后是大哥,接着就是老娘。一家子只剩下他和二哥朱重六。两个人号啕大哭,因为连给老爹老娘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尸体停放在家多日,已经发臭。兄弟俩只好用一些破烂衣服裹了尸体,抬到了坟地。想不到的是,正当他们把尸体抬到半山坡时,多日不见的倾盆大雨突然来了,两兄弟急忙到一棵大树下躲雨。当雨住云收后,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尸体,因为尸体已被山洪冲下的泥土掩埋了。多年以后,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每次想到死无葬身之地的父母,都会悲痛万分,眼泪就如那场冲走他父母尸体的大雨一样,倾盆而下。
那场旱灾过后,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商量了一下,他二哥决定入赘还能吃上饭的人家,朱元璋再次号啕大哭。这是他唯一的亲人,即将和他分离。他的容貌决定了他无法复制他二哥的成功。就在他走投无路时,他的邻居提醒他,可以到家乡的于皇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改为皇觉寺——去生存。
朱元璋擦了眼泪,说:“恐怕人家不收我。”
邻居就告诉他:“你和那寺庙有缘。你出生不久,什么都不吃,险些死掉。你母亲曾到于皇寺许愿,说如果你活下来,将来有一天就把你送到里面当和尚。结果你就活了,你现在去,一来可以兑现承诺,二来可以混口饭吃。”
朱元璋从悲苦中醒过来就跑进了于皇寺。但让他大失所望。因为佛祖并未显示力量,于皇寺在那场旱灾、蝗灾和瘟疫中也受到了重创,连寺里的和尚吃喝都成问题。住持认为朱元璋来混饭是真,兑现承诺是假。但朱元璋说:“这个必须是真的,否则,佛祖的慈悲何在?”
住持只好留下他,佛祖总算普度了他一年,第二年,佛祖和住持都无能为力了。住持对朱元璋说:“你也看到了,寺庙里的东西不够吃了,你还是到外面去化缘吧。”
“化缘”是佛家用语,世俗的讲法就是要饭。朱元璋看了看破败的寺庙和可怜兮兮的米粒,叹息着离开了于皇寺。
1346年,朱元璋穿着破烂的僧袍,托着钵盂四处流浪。在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中,朱元璋遇到过菩萨心肠的施主,遇到过强盗,更遇到过正在烧杀奸淫的小股叛乱武装,当然也遇到过以马蹄离地的速度飞奔的蒙古军队。尤其使他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和他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浪汉,突然有一天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只是书本知识,真正的知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到的。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能成事。
朱元璋于1347年回到于皇寺后,他的精神世界固然丰富了,但对饥饿的肚子仍无法慰藉。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没有一点革命思想,刘福通的红巾兵团还要两年后才能横空出世,表面上看,元王朝的天下还处在太平中。如果非要说朱元璋这时候有革命思想,那就是他对肚子的革命。
在于皇寺待了一个月,朱元璋再次离开了这个鬼地方,因为这里和他当初走的时候一样的穷。他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时间里,他在路上看到了势力庞大的红巾军,看到了疲惫不堪的蒙古军队,看到了整座整座被焚烧的村庄,看到了死尸狼藉的战场。他觉得佛祖一点都不慈悲,无法拯救众生,至少,仍然不能拯救他的肚子。
1352年,他再次回到于皇寺,还未来得及卸掉身上的疲惫,元军和红巾军的战火便蔓延到了这里,于皇寺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朱元璋四顾茫然,内心和多年后在青田的刘伯温一样,空虚孤独,前景黯淡。
但本年,刘伯温的内心并不空虚,反而意气风发,因为他正在浙东元帅府工作,而且是在研究如何剿灭他最痛恨的方国珍。
当刘伯温轻摇羽扇聚精会神地看军情报告时,朱元璋穿着破烂僧袍也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封信,信是他儿时的朋友汤和写来的。信上说,我现在已是红巾军的一名中下级军官。如今天下大乱,想要住得安稳、吃得舒服,必须要靠拳头和武器来争取,你赶紧参加红巾军吧。
朱元璋看完信后,激动得手直抖。他在外面要饭多年,看到过无数死... -->>
如果你穿越回元朝,找个乡间问大家的名字,你会发现你来到了数字的天堂,因为大家的名字都是数字。这是因为元朝有制度: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不许取正式名字,他们的名字是按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龄编个号。举个例子来说明:丈夫二十四岁,老婆二十二岁,合为四十六岁,生的孩子就叫四六;如果丈夫六十四岁,老婆二十四岁,合为八十八岁,生的孩子就应该叫八八,但这样叫起来奇怪,所以就改成“重八”。
从这个制度上,我们可以推断出,张士诚的老爹老妈未必晚婚,但绝对算得上是晚育。
回到朱元璋他老爹那声哀叹上来,他老爹之所以哀叹,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家太穷了,现在又多了一张嘴;二是,朱元璋这孩子长得太丑。
刘伯温曾在梦中见过朱元璋,但那是成年后的朱元璋。小时候的朱元璋其实就已经具备了丑陋无比的相貌潜质。
朱元璋的脸漆黑,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颧骨出其不意的高,鼻子像经过精心栽培过的大蒜一样饱满,耳朵大而肥,眉毛粗黑,眼睛奇大,眼珠凸出,像是要夺眶而出。在黄昏时分,如果猛地和他打一个照面,肯定会吓出一身冷汗。
但丑陋并不影响他的交友。据说,朱元璋经常和一大群孩子玩“皇帝大臣”的游戏,他充当皇帝,要那些“大臣”跪拜他。当他成为皇帝后,有些知识分子就针对这件事说,朱元璋从小就有宏图大志,做皇帝是命中注定的。其实,这是事后诸葛式的扯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命不凡的一面,大多数人也都玩过“皇帝大臣”的游戏,总不至于,所有玩过的人都有宏图大志,都能成为皇帝吧。
实际上,朱元璋小时候是最没有宏图大志的人,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想有,而是生存问题。当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冲到人生第一线时,唯一的理想就是活下去,活一天就高兴一天。朱元璋一家在当地是典型的穷苦农民,靠给地主打工维持基本生活。朱元璋能跑能跳后,就给地主家放羊,所得的薪水连他自己的吃喝都不够,他当时的宏图大志可能就是:如果一年能啃上一块骨头就好啦。
不过,这种宏图大志并不是没有实现过。他在给地主家放羊时,每次看吃草的羊都会产生幻觉,他觉得那是一群游动的烤全羊。终于有一天,他无法遏制这种幻觉,宰了一只羊,和他的那些“大臣”们吃个精光,几乎连骨头都没有剩下。但朱元璋咀嚼着最后一根羊骨时,一个还算清醒的伙伴突然大哭起来,他认定朱元璋难收残局,必定会被地主打死。但朱元璋那要夺眶而出的眼珠转了几圈,就有了主意。他把割下来还未来得及烧烤的羊尾巴插进石头缝里,回去对地主说,羊钻进了石头里,他无论如何都拉不出来,只剩了尾巴在外面。地主虽然不相信这样的鬼话,但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孩会把羊吃了,于是暴揍他一顿,放他回了家。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朱元璋从小就具备狡狯的性格,这种与生俱来的性格在他后来的发迹路上帮了他很大的忙。
极不容易,朱元璋强活到了17岁,但就在这一年(1344年),他家遭到了灭顶之灾。早在去年,淮河流域就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旱灾。旱灾之后必然是蝗灾,紧逼而来的一定是瘟疫。先是朱元璋的二嫂、三嫂在旱灾未完时死掉了,然后是大姐满门饿死,紧接着是他二姐也死于饥饿。他三哥早就被卖给了别人做儿子,出外逃荒不知生死。
而朱元璋自出生以来最大的灾难和痛苦也接连来到,先是老爹死于瘟疫,然后是大哥,接着就是老娘。一家子只剩下他和二哥朱重六。两个人号啕大哭,因为连给老爹老娘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尸体停放在家多日,已经发臭。兄弟俩只好用一些破烂衣服裹了尸体,抬到了坟地。想不到的是,正当他们把尸体抬到半山坡时,多日不见的倾盆大雨突然来了,两兄弟急忙到一棵大树下躲雨。当雨住云收后,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尸体,因为尸体已被山洪冲下的泥土掩埋了。多年以后,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每次想到死无葬身之地的父母,都会悲痛万分,眼泪就如那场冲走他父母尸体的大雨一样,倾盆而下。
那场旱灾过后,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商量了一下,他二哥决定入赘还能吃上饭的人家,朱元璋再次号啕大哭。这是他唯一的亲人,即将和他分离。他的容貌决定了他无法复制他二哥的成功。就在他走投无路时,他的邻居提醒他,可以到家乡的于皇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改为皇觉寺——去生存。
朱元璋擦了眼泪,说:“恐怕人家不收我。”
邻居就告诉他:“你和那寺庙有缘。你出生不久,什么都不吃,险些死掉。你母亲曾到于皇寺许愿,说如果你活下来,将来有一天就把你送到里面当和尚。结果你就活了,你现在去,一来可以兑现承诺,二来可以混口饭吃。”
朱元璋从悲苦中醒过来就跑进了于皇寺。但让他大失所望。因为佛祖并未显示力量,于皇寺在那场旱灾、蝗灾和瘟疫中也受到了重创,连寺里的和尚吃喝都成问题。住持认为朱元璋来混饭是真,兑现承诺是假。但朱元璋说:“这个必须是真的,否则,佛祖的慈悲何在?”
住持只好留下他,佛祖总算普度了他一年,第二年,佛祖和住持都无能为力了。住持对朱元璋说:“你也看到了,寺庙里的东西不够吃了,你还是到外面去化缘吧。”
“化缘”是佛家用语,世俗的讲法就是要饭。朱元璋看了看破败的寺庙和可怜兮兮的米粒,叹息着离开了于皇寺。
1346年,朱元璋穿着破烂的僧袍,托着钵盂四处流浪。在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中,朱元璋遇到过菩萨心肠的施主,遇到过强盗,更遇到过正在烧杀奸淫的小股叛乱武装,当然也遇到过以马蹄离地的速度飞奔的蒙古军队。尤其使他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和他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浪汉,突然有一天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只是书本知识,真正的知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到的。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能成事。
朱元璋于1347年回到于皇寺后,他的精神世界固然丰富了,但对饥饿的肚子仍无法慰藉。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没有一点革命思想,刘福通的红巾兵团还要两年后才能横空出世,表面上看,元王朝的天下还处在太平中。如果非要说朱元璋这时候有革命思想,那就是他对肚子的革命。
在于皇寺待了一个月,朱元璋再次离开了这个鬼地方,因为这里和他当初走的时候一样的穷。他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时间里,他在路上看到了势力庞大的红巾军,看到了疲惫不堪的蒙古军队,看到了整座整座被焚烧的村庄,看到了死尸狼藉的战场。他觉得佛祖一点都不慈悲,无法拯救众生,至少,仍然不能拯救他的肚子。
1352年,他再次回到于皇寺,还未来得及卸掉身上的疲惫,元军和红巾军的战火便蔓延到了这里,于皇寺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朱元璋四顾茫然,内心和多年后在青田的刘伯温一样,空虚孤独,前景黯淡。
但本年,刘伯温的内心并不空虚,反而意气风发,因为他正在浙东元帅府工作,而且是在研究如何剿灭他最痛恨的方国珍。
当刘伯温轻摇羽扇聚精会神地看军情报告时,朱元璋穿着破烂僧袍也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封信,信是他儿时的朋友汤和写来的。信上说,我现在已是红巾军的一名中下级军官。如今天下大乱,想要住得安稳、吃得舒服,必须要靠拳头和武器来争取,你赶紧参加红巾军吧。
朱元璋看完信后,激动得手直抖。他在外面要饭多年,看到过无数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