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奋斗在盛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郎。
毕竟来俊臣和反来联盟之间的那点破事儿,女皇陛下是洞若观火的,甚至她还有点乐见其成。
对于崔耕成了双方角力点的事,她也是心知肚明,当即就把上官婉儿找来询问。
上官大才女看到这份奏折之后,饶是以她的智慧,也想不出该如何保全崔耕了。
其实,当她拿到崔耕献股的那封信,她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所以才一直没有回应。
道理很简单,你崔二郎才到扬州城几天啊?怎么就那么巧研究出了制作糖霜的技术?不用问,肯定是偷的。
当初崔耕犯了禁屠令侥幸过关,上官婉儿就对他有了看法,认为是这家伙行事不谨,不堪造就。
现在天子召唤,拿着这份奏折问她的意见,她心中就寻思了,姑奶奶又不是你亲妈,救你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难道还能次次指望我给你擦屁股?罢了,这人只会惹事,不堪重用,弃车保帅才是王道,莫要引火烧身才是。不怪我上官婉儿薄情寡义,是你崔二郎自己赖泥糊不上墙去。
不过她既没打算力保,也没打算落井下石,而是微微一欠身,道:“崔耕能做出神药,要说能研究出糖霜的法子,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还请陛下细思之。”
能出这话,已经说明上官婉儿和崔耕划清了界线。
武则天微微蹙眉,道:“他若是在岭南道作出了糖霜,朕说不定还信了,但在扬州……婉儿,以你的见识,天下有这么巧的事吗?”
上官婉儿也没指望这番话说服武则天,退而求其次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陛下可下令有司详查。若果真崔耕利令智昏,还请陛下看在他往日献药有功的份上,从轻发落。”
“准!”
武则天当即做了批示,令扬州刺史衙门将李善、崔秀芳捉拿归案,并详查崔耕有没有参与其中。
这种批示的优先级就很低了,既不用钦差宣旨,也不用八百里加急,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朝廷驿站,慢悠悠的走程序呗。
上官婉儿等人先入为主,认定是崔耕偷了秘方,这局再无翻盘的希望。于是,他们打着废物利用的心思,令手下的大商人们开始了囤积居奇。纸包不住火,不少有权势的达官也参与其中。
这事儿被来俊臣发现了,这家伙也着急了,糖霜别人多卖一点,丽竞门就少卖一点。再这样下去俩月,丽竞门一年就得没收入,那还得了?
于是乎,他赶紧上书武则天,要求尽快查办此案,并且撒谎说,有达官贵戚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将秘方从崔耕和李善的作坊里搞到手。这种朝廷高~官挖国家墙角的行为,必须严格制止!
武则天问,具体怎么办呢?
来俊臣就出了个主意,派遣陛下的心腹之人带一支人马,不动用地方官府的势力,直接下江南,捣毁民间的糖作坊并严查此案。
……
这才有了武壮的扬州之行。
这个高规格其实防的不是崔耕,而是某些高~官,或者武则天的亲戚。
若是他们从崔耕的作坊里得了糖霜秘方,那以后可就有的跟丽竞门扯皮了。
至于为什么派武壮率队下扬州,跟来俊臣也有些瓜葛。
八年前,武则天废了李显的皇位,天下汹汹,李承业起兵造反,宫内的太监也有与之勾结的,对武则天进行了一场刺杀。
那时候身为太监的武壮挺身而出,替武则天挡了一刀。为嘉奖其功劳,武则天破例封他做了千牛卫中郎将。
武壮没啥才干,做这个官的主要工作,还是贴身保护武则天的安全。
来俊臣明白,如果推荐自己的人,武则天肯定会疑心,于是举荐了这么一个表面上不属于任何势力的人。
但这都是表象,实际上丽竞门找着了武壮多年前失散的亲哥哥,多有照顾,双方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既然上官婉儿都放弃崔耕了,武壮也不介意帮来俊臣一个忙,把这件事做成一桩铁案。
为了谨慎起见,他决定先捉拿李善和崔秀芳再说,然后再让他们攀咬崔耕。
不过,现在听了崔耕与武攸绪有铁一般的哥们交情之后,他心里也小小怂了一把,他琢磨,一个六品县令哪来的那么大胆子,敢偷属于朝廷秘方,然后自己敛财?这事儿一查就露馅,他这不是脑子有坑吗?
既然他跟安平王交好,该不会这个案子,幕后操作者是安平王武攸绪?
虽说安平王一心修道对世俗之物没什么兴趣,但是烧丹炼汞可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不够花的。所以安平王才会对糖霜的暴利动了心思?杂家要是动了崔耕,会不会被安平王记恨上?
武壮虽然想还来俊臣的人情,但还真不愿意为此得罪武攸绪,思前想后一番之后,问道:“不知崔县令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下官官微职小,能有什么看法?”崔耕道,“只是李善在扬州薄有名望,乃是当世大儒,当年门下学生不知凡几。若是这么不明不白地就被带走了,恐怕与朝廷的名声有碍。所以……”
“所以什么?”
“能不能让安平王做个见证,就在扬州审理此案。”
武壮唔了一声,意味深长道:“作见证的光有安平王是不是少了点?要不加上崔县令?”
“故所愿者,不敢请尔!”
“好吧,就如你所愿。”
崔耕听了这话,就是浑身一阵放松。
他明白,不管武攸绪是不是真心向着自己,只要往那一坐,就是一个强烈的威慑。
当即,他和武壮一起,来到了扬州刺史府。
别看武攸绪身兼多职,但最重要的官职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不过他认为扬州大都督府杀伐之气太重,不适合修道,所以就一直在扬州刺史府办公。
听说朝廷钦使到了,武攸绪赶紧出门相迎。
他一见崔耕也随同而来,微微一愣,笑道:“崔县令还真是交游广阔啊,难道你与武公公也有交情?”
“这个……”崔耕一阵苦笑,道:“王爷您误会了,武公公这次来,恐怕是要查办下官的。”
现在就没必要藏着掖着的了,双方都心知肚明。
武攸绪对崔耕的印象一直不错,乐道:“禁屠令的事儿不是过去了吗?还能有什么案子?武公公,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武壮一听,得!这还没怎么着呢,人家安平王就说误会了,明显就是在护短啊!看来姓崔的县令还真没撒谎,他俩这交情,杠杠的!
他不敢托大,恭敬地回道:“是不是误会,杂家也说不好,不如安平王您先听听这个案子?”
接着,他将事情的经过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
待得武攸绪听完,眉头已然紧锁,沉声道:“崔县令,你若真是闯下如此大祸,本王也救不了你!”
二郎。
毕竟来俊臣和反来联盟之间的那点破事儿,女皇陛下是洞若观火的,甚至她还有点乐见其成。
对于崔耕成了双方角力点的事,她也是心知肚明,当即就把上官婉儿找来询问。
上官大才女看到这份奏折之后,饶是以她的智慧,也想不出该如何保全崔耕了。
其实,当她拿到崔耕献股的那封信,她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所以才一直没有回应。
道理很简单,你崔二郎才到扬州城几天啊?怎么就那么巧研究出了制作糖霜的技术?不用问,肯定是偷的。
当初崔耕犯了禁屠令侥幸过关,上官婉儿就对他有了看法,认为是这家伙行事不谨,不堪造就。
现在天子召唤,拿着这份奏折问她的意见,她心中就寻思了,姑奶奶又不是你亲妈,救你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难道还能次次指望我给你擦屁股?罢了,这人只会惹事,不堪重用,弃车保帅才是王道,莫要引火烧身才是。不怪我上官婉儿薄情寡义,是你崔二郎自己赖泥糊不上墙去。
不过她既没打算力保,也没打算落井下石,而是微微一欠身,道:“崔耕能做出神药,要说能研究出糖霜的法子,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还请陛下细思之。”
能出这话,已经说明上官婉儿和崔耕划清了界线。
武则天微微蹙眉,道:“他若是在岭南道作出了糖霜,朕说不定还信了,但在扬州……婉儿,以你的见识,天下有这么巧的事吗?”
上官婉儿也没指望这番话说服武则天,退而求其次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陛下可下令有司详查。若果真崔耕利令智昏,还请陛下看在他往日献药有功的份上,从轻发落。”
“准!”
武则天当即做了批示,令扬州刺史衙门将李善、崔秀芳捉拿归案,并详查崔耕有没有参与其中。
这种批示的优先级就很低了,既不用钦差宣旨,也不用八百里加急,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朝廷驿站,慢悠悠的走程序呗。
上官婉儿等人先入为主,认定是崔耕偷了秘方,这局再无翻盘的希望。于是,他们打着废物利用的心思,令手下的大商人们开始了囤积居奇。纸包不住火,不少有权势的达官也参与其中。
这事儿被来俊臣发现了,这家伙也着急了,糖霜别人多卖一点,丽竞门就少卖一点。再这样下去俩月,丽竞门一年就得没收入,那还得了?
于是乎,他赶紧上书武则天,要求尽快查办此案,并且撒谎说,有达官贵戚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将秘方从崔耕和李善的作坊里搞到手。这种朝廷高~官挖国家墙角的行为,必须严格制止!
武则天问,具体怎么办呢?
来俊臣就出了个主意,派遣陛下的心腹之人带一支人马,不动用地方官府的势力,直接下江南,捣毁民间的糖作坊并严查此案。
……
这才有了武壮的扬州之行。
这个高规格其实防的不是崔耕,而是某些高~官,或者武则天的亲戚。
若是他们从崔耕的作坊里得了糖霜秘方,那以后可就有的跟丽竞门扯皮了。
至于为什么派武壮率队下扬州,跟来俊臣也有些瓜葛。
八年前,武则天废了李显的皇位,天下汹汹,李承业起兵造反,宫内的太监也有与之勾结的,对武则天进行了一场刺杀。
那时候身为太监的武壮挺身而出,替武则天挡了一刀。为嘉奖其功劳,武则天破例封他做了千牛卫中郎将。
武壮没啥才干,做这个官的主要工作,还是贴身保护武则天的安全。
来俊臣明白,如果推荐自己的人,武则天肯定会疑心,于是举荐了这么一个表面上不属于任何势力的人。
但这都是表象,实际上丽竞门找着了武壮多年前失散的亲哥哥,多有照顾,双方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既然上官婉儿都放弃崔耕了,武壮也不介意帮来俊臣一个忙,把这件事做成一桩铁案。
为了谨慎起见,他决定先捉拿李善和崔秀芳再说,然后再让他们攀咬崔耕。
不过,现在听了崔耕与武攸绪有铁一般的哥们交情之后,他心里也小小怂了一把,他琢磨,一个六品县令哪来的那么大胆子,敢偷属于朝廷秘方,然后自己敛财?这事儿一查就露馅,他这不是脑子有坑吗?
既然他跟安平王交好,该不会这个案子,幕后操作者是安平王武攸绪?
虽说安平王一心修道对世俗之物没什么兴趣,但是烧丹炼汞可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不够花的。所以安平王才会对糖霜的暴利动了心思?杂家要是动了崔耕,会不会被安平王记恨上?
武壮虽然想还来俊臣的人情,但还真不愿意为此得罪武攸绪,思前想后一番之后,问道:“不知崔县令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下官官微职小,能有什么看法?”崔耕道,“只是李善在扬州薄有名望,乃是当世大儒,当年门下学生不知凡几。若是这么不明不白地就被带走了,恐怕与朝廷的名声有碍。所以……”
“所以什么?”
“能不能让安平王做个见证,就在扬州审理此案。”
武壮唔了一声,意味深长道:“作见证的光有安平王是不是少了点?要不加上崔县令?”
“故所愿者,不敢请尔!”
“好吧,就如你所愿。”
崔耕听了这话,就是浑身一阵放松。
他明白,不管武攸绪是不是真心向着自己,只要往那一坐,就是一个强烈的威慑。
当即,他和武壮一起,来到了扬州刺史府。
别看武攸绪身兼多职,但最重要的官职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不过他认为扬州大都督府杀伐之气太重,不适合修道,所以就一直在扬州刺史府办公。
听说朝廷钦使到了,武攸绪赶紧出门相迎。
他一见崔耕也随同而来,微微一愣,笑道:“崔县令还真是交游广阔啊,难道你与武公公也有交情?”
“这个……”崔耕一阵苦笑,道:“王爷您误会了,武公公这次来,恐怕是要查办下官的。”
现在就没必要藏着掖着的了,双方都心知肚明。
武攸绪对崔耕的印象一直不错,乐道:“禁屠令的事儿不是过去了吗?还能有什么案子?武公公,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武壮一听,得!这还没怎么着呢,人家安平王就说误会了,明显就是在护短啊!看来姓崔的县令还真没撒谎,他俩这交情,杠杠的!
他不敢托大,恭敬地回道:“是不是误会,杂家也说不好,不如安平王您先听听这个案子?”
接着,他将事情的经过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
待得武攸绪听完,眉头已然紧锁,沉声道:“崔县令,你若真是闯下如此大祸,本王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