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宋时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东华宫内,一片诡异的气氛。
现在大厅当中,满满当当的都是人。不用说此刻能在此处的,都是太子心腹一党,或者是与太子身边心腹交好之辈。正不知道,有多少人此刻欲赶往这东华宫,都不得其门而入。就算心思再热切,穿过这满坑满谷的数万乱军,也不见得有这个胆色。
外间山摇地动的呼喊声越过城墙,穿过东华门,直入而内。撞击得每个人都是心思热切,站不定脚。
今夜乱事起后,本来以为是一场大劫。大家就想避乱而已。没想到到了最后,却是将一场泼天的富贵送到大家手中!
今夜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有很大可能成事了。此时此刻,都门禁军几乎全部动了起来,禁军军将,现在在东华门外不知道有多少,正在叩阙恭请太子露面以正人心。而圣人绝不见踪影。已然有消息说圣人今夜去了马前街,不用说此刻也被乱军隔绝在外了。
圣人身边就有百十名班直宿卫,皇城司使臣,再加一些没鸡鸡的内宦。这点力量,在乱军面前济得什么用场?
落在乱军手中,还不是等着太子前去处置。心好一点就是太上皇收场,心思狠毒一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现在唯一所求的,就是太子出现在东华门门楼,顺天景命,接受乱军——也许该叫做义师的拥戴!三揖三让都不必做了,事急从权,早早正位以安定局面。明日这大宋江山,就该换一个年号了!
谁都不知道,太子现在为什么就是不肯露面,怕的到底是什么?
大家心头另外还有一个绝大疑惑,就是今夜这乱事,到底是如何生起来的?行大事必须周密,这话大家都知道。可是不可能一点迹象都没有啊?这么多乱军突然起事,事先没有奔走联络,利益交换,这是极难想象的。不过往还的时间一长,牵扯的人多了,必然就有风声透露出来。在场很有几个人是太子一贯看重的,仅次于耿南仲那寥寥几人而已。可他们也是和大家面面相觑,对于今夜乱事摸不着头脑。最后也只能归于太子圣谟高远,超出他们这些臣子的理解范围,不声不响就做出这么大事业出来。
在场中人对今夜这场惊变转折未尝没有腹诽。东宫平日看起来老实木讷,柔顺胆薄。却没想到暗地里心思这么重,下手这么狠。这样的君主即位,将来也是个不好伺候的。大家总要小心谨慎了............而且这等事情都不事先交待与自家一声,明显没有被当作可以共机密的心腹。要不是自家见机的快,死在乱军里面也不直什么。伴君如伴虎啊............
不过也多亏有这样一个太子,不声不响就将什么都安排好了。整个汴梁都翻了过来。要不然大家等着将赵佶熬归天,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侯。大家现在就等太子出面,然后坐享将来富贵就是。
可是可是............直娘贼的,怎么太子就是这般矫情过甚。到现在还藏在自家寝殿当中,不肯出面?耿南仲他们入内解劝,也没个消息出来。外间喊得山摇地动,几万军汉等着黄袍加于太子身上。泼天富贵就在眼前却吃不到肚,未免也太心焦了罢?
耿南仲这厮也是,注定将来要入政事堂。大参是起步,宰相也未可知。就看他吃相如何了。紧要关头,就不必拿这未来宰相气度了罢?不急不慢的,想让大家生生在这里急死不成?
腹诽完太子,然后又是在心里又妒又恨的念叨了耿南仲两句。人人也没心思攀谈什么,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全都踮脚伸脖子,急切的朝内望。太子宫禁虽然不大,却也不是一般人家比得上的规模。在大厅眼睛望出血了也看不到太子寝殿。只有内使来来去去的焦躁奔走,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忙些什么。有的内使出来就无奈的朝大家摇摇头,示意太子那里还没动静。
太监虽然没有鸡鸡,却也是人,也有功利之心。太子正位,他们也就鸡犬升天。禁中之事,就换他们主持了。到外面提点宫观,甚而领军监军,按照资历宠信轮着来就是了。总比在东宫这里苦哈哈的守着好——圣人身边那些内使大珰,谁会给他们留点残汤剩水?
现在他们心思与满厅士大夫都是一样热切,却也使不上气力,跟着一起干着急。
等到后来,不知道哪个性子粗直一些的士大夫终于按捺不住,跳起来大声道:“欲成大事,如此畏首畏尾何成?现在时不我待,迟则生变!就是寒了东华门外数万将士之心,也是了不得的大事............难道等这几万将士失望自散不成?到时候这局面就真不可收拾了!为江山社稷计,我辈当一起去拜求太子,请太子出面,权且安定人心,收拾局面。就是圣人在,此刻太子天与人归,也必然乐于退居太上之位,安享悠游荣养之福............诸君,仗义死节极谏,就在今日,谁与吾同去?”
有人挑头,顿时大多数人都跳了起来。多少嗓门都亮开,全是同去两个字。大家挥拳攘袖,一副为国事不惜身的模样,就要入内环逼太子,让他忍着不孝骂名,忍痛早早将名分定下来。大家的富贵也就早早定下来了。
一群人才跳起来,就听见厅外脚步声疾响,一个大嗓门一路喊进来:“禀太子,城外禁军军将石崇义等七人为全军所推戴,特入皇城以劝太子正位。人已带至,请太子处断!”
这喊声又急又高,连外间呼啸都掩盖不下去。殿中所有人都被惊动,停下脚步,转头向殿门口看去。
就见一名东宫宿卫军将,也许还有个什么散指挥的衔头。挺胸凸肚的带着一干模样狼狈不堪的家伙大步走进来。
这名东宫宿卫军将,乱军才逼近皇城的时侯,吓得差点弃职潜逃。幸得耳朵好使,听见了扶保太子的口号声,这才勉强镇静下来,留在岗位上,听耿南仲的布置行事。
现下已然换了个模样,不知道私下里多少次庆幸自家幸亏没逃。要不然不仅成不了从龙功臣,给新君记恨上了,宿卫班直这差遣也保不住也么哥。
眼看太子已然是天与人归,今夜自己又尽忠职守。将来新君正位,刷新政治。自家这般大才,岂能还在宿卫当中混日子?总该有个横班,上四军也该有一个归自家管辖。这空额能吃到飞起,占役经营每年也是几万贯哗啦啦的朝府中滚。
想到这美好前景,这位东宫宿卫军将简直是走路带风,到哪儿都是一路小跑。这辈子都没这般生龙活虎过。
他走得快,却苦了跟着入内的石崇义一干人。他们以石崇义为首,总算是挤出了东华门外人堆。远远跑到西面凝晖门才觑到机会。
凝晖门以湖为濠,多年漫漶之下,门外已然是一片池塘浅滩。这门也几十年未曾开过了。几万乱军围皇城,也围不到这里来。难道让大家一个个站在水里?
石崇义他们淌水走到凝晖门下,扯着脖子不知道吼了多久。才有人从城墙上探头出来。却不知道是哪个倒霉班直,现在要逃不能,也没有上官下令。只好在城墙上喝风苦熬。
石崇义当下就在城墙下许下了好大赏格,只要将大家拉上城,少不得就是千贯的辛苦费。现下没钱,可以先打欠条按手印。这帐什么时侯都逃不了。
火光之下,班直也认出了其中那个年轻一些的军将。两人在某家瓦子也曾碰面招呼过。当下也就信了八成,讨价还价一番,以两千贯成交。
接着这班直就奔出去寻人,有好处动作就快。不多时就寻来几个帮手,再加上大绳竹筐。两个筐子放下来,分三次将七人拉上去。等石崇义草草写就欠条,按好手印,甚或将手上一个绿猫眼的戒指先取下来作为首付款。这才带他们直奔东华门而去。
到得东华门,石崇义他们一报名号来意。东华门上那名宿卫军将就马上带他们来见太子。心里面未尝没有抱怨。在东华门等那么许久了,怎么也没人说推举代表入内劝进?白白让自家等得心焦。从凝晖门饶这么个大圈过来,到时候分这功绩,都薄了三分。
他却没有想到,东华门外是多少人。石崇义他们又几个人?就算是其他人有心,几万人当中,一时间哪能推举个头绪出来?谁不想抢这劝进的头功?就是真推举定了,这军将也不见得敢放吊篮下去,不知道多少人想抢上城头,非得自乱起来不可。
这也亏石崇义越到紧要关头,越是脑子清明。一下绕过东华门外这个盲区,在其他地方先越进了皇城当中!
~~~~~~~~~~~~~~~~~~~~~~~~~~~~~~~~~~~~~~~~~~~~~~~~~~~~~~~
殿内一干人等,都看着一路小跑带喘,奔进来的石崇义几人。他们忙乱了一夜了,刚才又在凝晖门外水里泡了一阵。现在都是骨软筋酥。给那宿卫军将甩下一大截。那宿卫军将回头一看就无奈道:“几位爷爷,现在什么当口,还这样一步三摇的?你们围城的不急,俺这守城的都替你们急!早些将太子爷说动罢,俺就感激不尽也么哥了!”
石崇义呼斥带喘,好容易挨进殿内。入眼之处就看见一片目光扫过来。目光当中,全都是热中意味。不用说,自家这七人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意味,也和殿中人一样!
石崇义是识得太子那干瘦模样的,今夜眼神又是分外的锐利,一扫之下,就发现太子不在殿中!
不等其他人发问,石崇义就提起所剩不多的丹田之气,大声发问:“太子何在?数万将士在外鼓噪,俺们冒死入内陈情。却看诸君在此安坐,如此大事,诸君就视作等闲乎?这岂不是寒了多少军将,数万健儿一片诚心?”
殿中人本来都呆呆的看着进来的七个宝货。
一老一小两个胖子,这般天气满脸都是油汗,下半截湿透还在滴水。走一步浑身肥肉都在乱颤。剩下几人有老有小,衣服破破烂烂,撕一块挂一块,脸上有黑有白,花猫也似。有人干脆就没鞋子,两只脚冻得乌青。走一步龇牙咧嘴一下。
这几个人就是外间禁军军将推举出来的劝进代表?直娘贼的就是汴梁城的乞丐看起来也比他们济楚几分啊。
正有人准备动问是不是那宿卫军将为人欺哄了。当先那个老胖子却是劈头盖脸的一阵呵斥,却将人都镇住了。有人这个时侯认出了石崇义——毕竟老胖子也是场面上人,不是微末无名之辈。近些时日为何灌奔走往还,识得的人就更多了。当下指着他道:“遮没不是石............”
石崇义劈口就截断了他:“某乃武威郡王之后!现为大宋,为数十万禁军健儿所请托,时势如此,太子早早正位以定国本,以安人心!诸君不必在此高坐了,太子何在,某等前去环拜哭求!”
这武威郡王之后的名目报得甚是有关窍。
所谓武威郡王,就是大宋开国时侯重将石守信。当年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人,追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有他,陈桥兵变配合行事有他。不折不扣的开国重臣。杯酒释兵权之后,也是位极人臣。死后追封武威郡王。
武威郡王这官位再高,也不是世袭的。这些代传下来,谁还鸟这个武威郡王之后的名头?石崇义在都门禁军当中也不过就是个中级军将,还属于那种比较没背景没后台的。全靠着长袖善舞才有如今地位。
先人遗泽将尽,所以石崇义才钻营万端,孜孜于恢复先祖地位。
不过今夜报出武威郡王之后的来头,却是大有深意。这代表大宋勋臣,也有从龙拥戴太子之心。加上外间军将士卒,满朝的文臣士大夫。岂不是天与人归的势头?
太子现在想必还在矫情当中,这么多名头摆出来,再来一个环拜哭求。还怕太子不出来勉为其难?
没想到这一脸憨厚的胖子武臣,居然有这般七窍玲珑心!
一众人当下都是点头,这兴头更高昂起来。不知不觉的就变成石崇义走在前头,不知道多少人黑压压的就朝着太子寝殿涌去。几名内臣也丝毫都没有阻拦的意思,反而在头前带路,跑得飞快。生怕去迟一步外间的军将就心寒散去了。
天予不取,反遭其咎!这个时侯岂是拼命表现纯孝的时侯?
~~~~~~~~~~~~~~~~~~~~~~~~~~~~~~~~~~~~~~~~~~~~~~~~~~~~~~~~~
外间扰攘之际,在太子寝殿当中,耿南仲和宇文虚中两人,正围着赵恒在那里低声苦劝。
所有人都在撺掇太子早早露面,顺水推舟,将这场事做下来。以大局为重。最后赵恒却掩面奔入了内殿。只有耿南仲亲厚,跟着追进来。他这个时侯分外借重宇文虚中的急智,顺手也将他扯了进来。
耿南仲这个时侯终于想通了,再不端着那个讲天理人心的道学夫子架势。
今夜事情已然做出来了,不管是谁挑起来的。必然不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就算太子真的纯孝到那一步,死也不肯为黄袍加之。还将赵佶找出来协助他平定乱事,安定人心。事毕之后退居东宫继续闭门读书。
————赵佶就肯放过赵恒了么?
皇权至重之下,绝无亲情可言。青史斑斑,不绝于书!
既然嫌隙已为今夜乱事所种下,再也没有弥合的可能。那么就不如趁着现在圣人被隔绝在外,消息传递不出。几万乱军拥戴之心可用,早些将事情做下来,名分定下来也罢。
说句诛心点的话,就算耿南仲不念和赵恒这么些年的相处之情。冷眼旁观于赵恒将来为自家老子吃干抹净收拾掉。结于赵恒身边自家这一党的利益,却不能轻易舍弃。难道再来一个宣和党人碑,自家这一党中人又被禁锢几十年,祸及子孙?宇文虚中一句话说得好,这天下,不仅仅是赵家的,是与士大夫共!谁也不能轻易动了他们的富贵权位!
更不必说,耿南仲还想为一代名相,真正掌握朝中权柄。不然他在赵恒身边苦挨这么久,教导这么一个不甚聪明的太子,冷板凳都快磨穿了,为的什么?
今夜之事,到了此时。太子唯一要拿出的态度,就是四个字————我不要脸。
什么父慈子孝,什么三揖三让都不必提了。早些正位定名要紧。偏偏这个太子脸皮似乎还没厚到这一步,还拿捏着不肯迈出这最后一步!
太子掩面,坐在榻上,头深深的埋在手里,不肯抬头看上一眼。耿南仲弯着腰,低声下气的在那里解劝。
“殿下,国事至重。此时此刻,圣人不知在哪里蒙尘,汴梁生乱。太子不出来收拾局势,还能是谁?就是圣人事后,也再不至于责怪的。要知道名分至重,太子名分既定,人心既附。就是圣人,也会体谅太子的... -->>
东华宫内,一片诡异的气氛。
现在大厅当中,满满当当的都是人。不用说此刻能在此处的,都是太子心腹一党,或者是与太子身边心腹交好之辈。正不知道,有多少人此刻欲赶往这东华宫,都不得其门而入。就算心思再热切,穿过这满坑满谷的数万乱军,也不见得有这个胆色。
外间山摇地动的呼喊声越过城墙,穿过东华门,直入而内。撞击得每个人都是心思热切,站不定脚。
今夜乱事起后,本来以为是一场大劫。大家就想避乱而已。没想到到了最后,却是将一场泼天的富贵送到大家手中!
今夜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有很大可能成事了。此时此刻,都门禁军几乎全部动了起来,禁军军将,现在在东华门外不知道有多少,正在叩阙恭请太子露面以正人心。而圣人绝不见踪影。已然有消息说圣人今夜去了马前街,不用说此刻也被乱军隔绝在外了。
圣人身边就有百十名班直宿卫,皇城司使臣,再加一些没鸡鸡的内宦。这点力量,在乱军面前济得什么用场?
落在乱军手中,还不是等着太子前去处置。心好一点就是太上皇收场,心思狠毒一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现在唯一所求的,就是太子出现在东华门门楼,顺天景命,接受乱军——也许该叫做义师的拥戴!三揖三让都不必做了,事急从权,早早正位以安定局面。明日这大宋江山,就该换一个年号了!
谁都不知道,太子现在为什么就是不肯露面,怕的到底是什么?
大家心头另外还有一个绝大疑惑,就是今夜这乱事,到底是如何生起来的?行大事必须周密,这话大家都知道。可是不可能一点迹象都没有啊?这么多乱军突然起事,事先没有奔走联络,利益交换,这是极难想象的。不过往还的时间一长,牵扯的人多了,必然就有风声透露出来。在场很有几个人是太子一贯看重的,仅次于耿南仲那寥寥几人而已。可他们也是和大家面面相觑,对于今夜乱事摸不着头脑。最后也只能归于太子圣谟高远,超出他们这些臣子的理解范围,不声不响就做出这么大事业出来。
在场中人对今夜这场惊变转折未尝没有腹诽。东宫平日看起来老实木讷,柔顺胆薄。却没想到暗地里心思这么重,下手这么狠。这样的君主即位,将来也是个不好伺候的。大家总要小心谨慎了............而且这等事情都不事先交待与自家一声,明显没有被当作可以共机密的心腹。要不是自家见机的快,死在乱军里面也不直什么。伴君如伴虎啊............
不过也多亏有这样一个太子,不声不响就将什么都安排好了。整个汴梁都翻了过来。要不然大家等着将赵佶熬归天,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侯。大家现在就等太子出面,然后坐享将来富贵就是。
可是可是............直娘贼的,怎么太子就是这般矫情过甚。到现在还藏在自家寝殿当中,不肯出面?耿南仲他们入内解劝,也没个消息出来。外间喊得山摇地动,几万军汉等着黄袍加于太子身上。泼天富贵就在眼前却吃不到肚,未免也太心焦了罢?
耿南仲这厮也是,注定将来要入政事堂。大参是起步,宰相也未可知。就看他吃相如何了。紧要关头,就不必拿这未来宰相气度了罢?不急不慢的,想让大家生生在这里急死不成?
腹诽完太子,然后又是在心里又妒又恨的念叨了耿南仲两句。人人也没心思攀谈什么,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全都踮脚伸脖子,急切的朝内望。太子宫禁虽然不大,却也不是一般人家比得上的规模。在大厅眼睛望出血了也看不到太子寝殿。只有内使来来去去的焦躁奔走,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忙些什么。有的内使出来就无奈的朝大家摇摇头,示意太子那里还没动静。
太监虽然没有鸡鸡,却也是人,也有功利之心。太子正位,他们也就鸡犬升天。禁中之事,就换他们主持了。到外面提点宫观,甚而领军监军,按照资历宠信轮着来就是了。总比在东宫这里苦哈哈的守着好——圣人身边那些内使大珰,谁会给他们留点残汤剩水?
现在他们心思与满厅士大夫都是一样热切,却也使不上气力,跟着一起干着急。
等到后来,不知道哪个性子粗直一些的士大夫终于按捺不住,跳起来大声道:“欲成大事,如此畏首畏尾何成?现在时不我待,迟则生变!就是寒了东华门外数万将士之心,也是了不得的大事............难道等这几万将士失望自散不成?到时候这局面就真不可收拾了!为江山社稷计,我辈当一起去拜求太子,请太子出面,权且安定人心,收拾局面。就是圣人在,此刻太子天与人归,也必然乐于退居太上之位,安享悠游荣养之福............诸君,仗义死节极谏,就在今日,谁与吾同去?”
有人挑头,顿时大多数人都跳了起来。多少嗓门都亮开,全是同去两个字。大家挥拳攘袖,一副为国事不惜身的模样,就要入内环逼太子,让他忍着不孝骂名,忍痛早早将名分定下来。大家的富贵也就早早定下来了。
一群人才跳起来,就听见厅外脚步声疾响,一个大嗓门一路喊进来:“禀太子,城外禁军军将石崇义等七人为全军所推戴,特入皇城以劝太子正位。人已带至,请太子处断!”
这喊声又急又高,连外间呼啸都掩盖不下去。殿中所有人都被惊动,停下脚步,转头向殿门口看去。
就见一名东宫宿卫军将,也许还有个什么散指挥的衔头。挺胸凸肚的带着一干模样狼狈不堪的家伙大步走进来。
这名东宫宿卫军将,乱军才逼近皇城的时侯,吓得差点弃职潜逃。幸得耳朵好使,听见了扶保太子的口号声,这才勉强镇静下来,留在岗位上,听耿南仲的布置行事。
现下已然换了个模样,不知道私下里多少次庆幸自家幸亏没逃。要不然不仅成不了从龙功臣,给新君记恨上了,宿卫班直这差遣也保不住也么哥。
眼看太子已然是天与人归,今夜自己又尽忠职守。将来新君正位,刷新政治。自家这般大才,岂能还在宿卫当中混日子?总该有个横班,上四军也该有一个归自家管辖。这空额能吃到飞起,占役经营每年也是几万贯哗啦啦的朝府中滚。
想到这美好前景,这位东宫宿卫军将简直是走路带风,到哪儿都是一路小跑。这辈子都没这般生龙活虎过。
他走得快,却苦了跟着入内的石崇义一干人。他们以石崇义为首,总算是挤出了东华门外人堆。远远跑到西面凝晖门才觑到机会。
凝晖门以湖为濠,多年漫漶之下,门外已然是一片池塘浅滩。这门也几十年未曾开过了。几万乱军围皇城,也围不到这里来。难道让大家一个个站在水里?
石崇义他们淌水走到凝晖门下,扯着脖子不知道吼了多久。才有人从城墙上探头出来。却不知道是哪个倒霉班直,现在要逃不能,也没有上官下令。只好在城墙上喝风苦熬。
石崇义当下就在城墙下许下了好大赏格,只要将大家拉上城,少不得就是千贯的辛苦费。现下没钱,可以先打欠条按手印。这帐什么时侯都逃不了。
火光之下,班直也认出了其中那个年轻一些的军将。两人在某家瓦子也曾碰面招呼过。当下也就信了八成,讨价还价一番,以两千贯成交。
接着这班直就奔出去寻人,有好处动作就快。不多时就寻来几个帮手,再加上大绳竹筐。两个筐子放下来,分三次将七人拉上去。等石崇义草草写就欠条,按好手印,甚或将手上一个绿猫眼的戒指先取下来作为首付款。这才带他们直奔东华门而去。
到得东华门,石崇义他们一报名号来意。东华门上那名宿卫军将就马上带他们来见太子。心里面未尝没有抱怨。在东华门等那么许久了,怎么也没人说推举代表入内劝进?白白让自家等得心焦。从凝晖门饶这么个大圈过来,到时候分这功绩,都薄了三分。
他却没有想到,东华门外是多少人。石崇义他们又几个人?就算是其他人有心,几万人当中,一时间哪能推举个头绪出来?谁不想抢这劝进的头功?就是真推举定了,这军将也不见得敢放吊篮下去,不知道多少人想抢上城头,非得自乱起来不可。
这也亏石崇义越到紧要关头,越是脑子清明。一下绕过东华门外这个盲区,在其他地方先越进了皇城当中!
~~~~~~~~~~~~~~~~~~~~~~~~~~~~~~~~~~~~~~~~~~~~~~~~~~~~~~~
殿内一干人等,都看着一路小跑带喘,奔进来的石崇义几人。他们忙乱了一夜了,刚才又在凝晖门外水里泡了一阵。现在都是骨软筋酥。给那宿卫军将甩下一大截。那宿卫军将回头一看就无奈道:“几位爷爷,现在什么当口,还这样一步三摇的?你们围城的不急,俺这守城的都替你们急!早些将太子爷说动罢,俺就感激不尽也么哥了!”
石崇义呼斥带喘,好容易挨进殿内。入眼之处就看见一片目光扫过来。目光当中,全都是热中意味。不用说,自家这七人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意味,也和殿中人一样!
石崇义是识得太子那干瘦模样的,今夜眼神又是分外的锐利,一扫之下,就发现太子不在殿中!
不等其他人发问,石崇义就提起所剩不多的丹田之气,大声发问:“太子何在?数万将士在外鼓噪,俺们冒死入内陈情。却看诸君在此安坐,如此大事,诸君就视作等闲乎?这岂不是寒了多少军将,数万健儿一片诚心?”
殿中人本来都呆呆的看着进来的七个宝货。
一老一小两个胖子,这般天气满脸都是油汗,下半截湿透还在滴水。走一步浑身肥肉都在乱颤。剩下几人有老有小,衣服破破烂烂,撕一块挂一块,脸上有黑有白,花猫也似。有人干脆就没鞋子,两只脚冻得乌青。走一步龇牙咧嘴一下。
这几个人就是外间禁军军将推举出来的劝进代表?直娘贼的就是汴梁城的乞丐看起来也比他们济楚几分啊。
正有人准备动问是不是那宿卫军将为人欺哄了。当先那个老胖子却是劈头盖脸的一阵呵斥,却将人都镇住了。有人这个时侯认出了石崇义——毕竟老胖子也是场面上人,不是微末无名之辈。近些时日为何灌奔走往还,识得的人就更多了。当下指着他道:“遮没不是石............”
石崇义劈口就截断了他:“某乃武威郡王之后!现为大宋,为数十万禁军健儿所请托,时势如此,太子早早正位以定国本,以安人心!诸君不必在此高坐了,太子何在,某等前去环拜哭求!”
这武威郡王之后的名目报得甚是有关窍。
所谓武威郡王,就是大宋开国时侯重将石守信。当年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人,追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有他,陈桥兵变配合行事有他。不折不扣的开国重臣。杯酒释兵权之后,也是位极人臣。死后追封武威郡王。
武威郡王这官位再高,也不是世袭的。这些代传下来,谁还鸟这个武威郡王之后的名头?石崇义在都门禁军当中也不过就是个中级军将,还属于那种比较没背景没后台的。全靠着长袖善舞才有如今地位。
先人遗泽将尽,所以石崇义才钻营万端,孜孜于恢复先祖地位。
不过今夜报出武威郡王之后的来头,却是大有深意。这代表大宋勋臣,也有从龙拥戴太子之心。加上外间军将士卒,满朝的文臣士大夫。岂不是天与人归的势头?
太子现在想必还在矫情当中,这么多名头摆出来,再来一个环拜哭求。还怕太子不出来勉为其难?
没想到这一脸憨厚的胖子武臣,居然有这般七窍玲珑心!
一众人当下都是点头,这兴头更高昂起来。不知不觉的就变成石崇义走在前头,不知道多少人黑压压的就朝着太子寝殿涌去。几名内臣也丝毫都没有阻拦的意思,反而在头前带路,跑得飞快。生怕去迟一步外间的军将就心寒散去了。
天予不取,反遭其咎!这个时侯岂是拼命表现纯孝的时侯?
~~~~~~~~~~~~~~~~~~~~~~~~~~~~~~~~~~~~~~~~~~~~~~~~~~~~~~~~~
外间扰攘之际,在太子寝殿当中,耿南仲和宇文虚中两人,正围着赵恒在那里低声苦劝。
所有人都在撺掇太子早早露面,顺水推舟,将这场事做下来。以大局为重。最后赵恒却掩面奔入了内殿。只有耿南仲亲厚,跟着追进来。他这个时侯分外借重宇文虚中的急智,顺手也将他扯了进来。
耿南仲这个时侯终于想通了,再不端着那个讲天理人心的道学夫子架势。
今夜事情已然做出来了,不管是谁挑起来的。必然不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就算太子真的纯孝到那一步,死也不肯为黄袍加之。还将赵佶找出来协助他平定乱事,安定人心。事毕之后退居东宫继续闭门读书。
————赵佶就肯放过赵恒了么?
皇权至重之下,绝无亲情可言。青史斑斑,不绝于书!
既然嫌隙已为今夜乱事所种下,再也没有弥合的可能。那么就不如趁着现在圣人被隔绝在外,消息传递不出。几万乱军拥戴之心可用,早些将事情做下来,名分定下来也罢。
说句诛心点的话,就算耿南仲不念和赵恒这么些年的相处之情。冷眼旁观于赵恒将来为自家老子吃干抹净收拾掉。结于赵恒身边自家这一党的利益,却不能轻易舍弃。难道再来一个宣和党人碑,自家这一党中人又被禁锢几十年,祸及子孙?宇文虚中一句话说得好,这天下,不仅仅是赵家的,是与士大夫共!谁也不能轻易动了他们的富贵权位!
更不必说,耿南仲还想为一代名相,真正掌握朝中权柄。不然他在赵恒身边苦挨这么久,教导这么一个不甚聪明的太子,冷板凳都快磨穿了,为的什么?
今夜之事,到了此时。太子唯一要拿出的态度,就是四个字————我不要脸。
什么父慈子孝,什么三揖三让都不必提了。早些正位定名要紧。偏偏这个太子脸皮似乎还没厚到这一步,还拿捏着不肯迈出这最后一步!
太子掩面,坐在榻上,头深深的埋在手里,不肯抬头看上一眼。耿南仲弯着腰,低声下气的在那里解劝。
“殿下,国事至重。此时此刻,圣人不知在哪里蒙尘,汴梁生乱。太子不出来收拾局势,还能是谁?就是圣人事后,也再不至于责怪的。要知道名分至重,太子名分既定,人心既附。就是圣人,也会体谅太子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