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权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只见每根拍杆旁边都固定有另一根巨木杆,在立杆顶端有一大铁环。一根碗口粗的麻绳穿过铁环,一端绑在拍杆头部,一端缠绕在战舰中央的木桩上,将那沉重的拍杆高高拉起。一旦两军行到二十丈左右,楚军士卒解开绳索,失去拉拽的拍杆便会重击而出,只要被砸实了,船毁人亡是唯一的下场。而且这玩意还可以再拉起来,再放下去,反复攻击,绝对是个大麻烦。
~~~~~~~~~~~~~~~~~~~~~~~~~~~~~~~~~~~~~~~~~~~~~~~~
但对于秦军来说,这并不算个事儿。他们又一次祭出了‘火龙出水’,这被寄予厚望的神秘武器,在之前的两次出场中,可以说表现平平,甚至是令人失望的。
这玩意儿的射程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其它武器,所以被秦军理所当然了用作远程打击武器,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有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发挥,一是在飞行半里之后,火龙便因侧风、旋转、本身偏沉等种种问题偏离弹道,几乎不能命中目标……
二是威力问题,虽然战斗部有十五斤的重量,但刨去竹筒自重,最多也就能填充火药十斤,炸个人当然很轻松,但对坚固的战舰结构来说,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今日两次火龙出水,都让人大失所望的原因……对比一下昨日初次亮相的惊艳,你就会恍然大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火龙出水根本不该用来对付大舰,它是杀伤舰上人员或者一些小型船只的利器,且最好将射距控制在一里之内……除非有武成王那样的人品。
此刻双方相距不足二百丈,秦军要攻击的又是操作拍杆的楚兵,效果自然大为不同……只见一支支火龙呼啸着飞向巨舰船舷,在拍杆附近密集的炸响,把一片片操杆士兵炸落水中。虽然楚兵高举着盾牌,但根本无法抵挡火龙的肆虐,往往被直接炸成齑粉,波及周遭士兵。
密集的火龙完全封锁了巨舰船舷两侧,让楚军士兵无法靠近操作。眼见着秦军舰艇越来越近,急了眼的楚军士卒跑回甲板中央,砍断了拽起拍杆的缆绳,那
些可怕的拍杆便轰然落下……
尽管秦军早有准备,尽量在拍杆攻击范围外活动,但几十上百根拍杆还是砸中了不少走霉运的战舰。望着大铁锥从天而降,秦军舵手疯狂的转动船舵,望向操纵战舰躲开这一劫。
可那是不可能的——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铁锥连着巨木便挟雷霆万钧之势砸上了舵楼,倒霉的舵手转眼便化为一团肉酱,就连舵楼也仿佛纸糊的一般支离破碎。拍杆去势未竭,又将战舰拦腰劈成了两半……
楚军拍杆发出的唯一一波攻击,便将二十余艘秦国战舰击毁击沉。若是让他们反复拍打,镇南水军真的没得玩了。
当两军主力舰队终于碰撞在一起,终于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刻。感谢火龙出水,至少压制住了楚军七成的滚石檑木,滚油火箭,让秦军将士能用不太惨重的代价,去换取登上敌舰的机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被伯赏元帅认为,一定可以带领镇南军击败诸烈的杨文宇。这位生性冷静的卓越将领,很清楚镇南军的战船太小,在楚军巨舰前就像些大型玩具……想想吧,如果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打起仗来要吃多少亏?
而且楚军还有数量庞大的辅助舰队,前面虎后面狼,退却是不可能了,这局面足以让一般的将领打起白旗、束手就擒。
然而杨文宇不是一般人儿,他在看似无解的局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他认为楚军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有条件贴上去、爬上去,一艘艘的摧毁甚至是占领它!
这并非什么匹夫之勇,他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的弱点,命令五艘战舰为一小队,带上火龙出水、高射床弩和一切可以打到船上去的武器,在靠近敌船后,用最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军,再攀上敌船,与敌人作短兵相接!
~~~~~~~~~~~~~~~~~~~~~~~~~~~~~~~~~~~~~~~~~~~~~~
楚军果然大为慌乱,万料不到秦军竟敢主动发起进攻,多少年的水战生涯让他们将‘巨舰勿攀’视为了金科玉律,因为那样会被居高临下的敌人揍得很惨。
但此时此刻,镇南水军的中央舰队已经分成了五十多支小分队,从不同角度围攻他的巨灵神舰!秦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楚军,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现在秦军有了‘火龙出水’等一系列强大的单兵远程武器,就可以将高度上的劣势减小到最少!
被秦军战舰死死围住,笨重的巨灵神舰哪里也去不了,再加上船体太大,可供攀爬的地方太多,面对着从四面八方蚁附而上的秦军士兵,舰上的楚军按下葫芦起来瓢,打退前面的攻击,侧面又爬上来了,打退侧面的进攻,后面又爬上来了……可谓是顾头不顾腚啊。
秦军很快攀上了其中几条巨舰,与舰上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寻到空隙之后,杨文宇亲自率领八艘战舰包围了楚军的旗舰,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一千精锐秦军背负着兵刃,手脚并用往船上爬去。然而楚军的旗舰战力超卓,上面的兵卒皆是身经百战、悍不畏死之辈,冒着矢石将一桶桶牛油羊油贴着船舷倒下去,原本可以抓住的地方顿时滑不留手,秦军士兵噼里啪啦落到了水下。
齐军又将牛羊油扔到秦军舰船上,使其甲板打滑,士兵脚底不稳,射击的精度大大减低,对船上的威胁也小了很多。
杨文宇又组织几次进攻,反而被缓过劲儿来的楚军射手击退。见进攻严重受阻,他立刻放弃了俘虏敌军旗舰打算,命令士兵将一罐罐火油桐油用抛绳扔到楚军旗舰上,准备将其焚毁了事。
湖面上杀声震天,烟雾浓浓。肉搏战愈打愈烈,到处飘满了木短、断桨、大量的死尸和落水的伤兵,炽热的空气中充满了消炎和血腥气味,碧绿的洞庭湖水已经变成了可怖的黑红色。
我们不禁要问,向来应变迅速的楚军舰队,怎么这次的反应如此迟钝?因为他们的上柱国大将军已经伤重昏迷了。其实在一开战时,诸烈便从高处落下,伤了内腑、折了臂膀大腿,为了稳定军心,他让人把自己扶起来,再把佩剑当拐棍拄着,勉强站住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里到外的疼痛感让他几欲昏迷,但强大的意志力告诉他,现在是国运攸关的时刻,一定要保持清醒。上柱国大将军就这样半昏迷半清醒,一会昏迷一会儿情形的勉强指挥战斗。
方才秦军靠上来那会儿,就正赶上上柱国昏迷,等他再一次醒过来,秦军已经爬上七八艘巨舰了。
----------------------------------------分割-----------------------------------------
今天就先发这个五千的吧,其余时间要用来修改新书,和尚是个好和尚啊,其实这几天已经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专心写书了……
另外,声明一下,本书中所有的舰艇也好,武器也罢,都是在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最晚也就是明朝中叶的样子。有人要问了,难道明朝就有火箭弹?触发式水雷了?答案是千真万确的。不信可以百度一下‘火龙出水’和‘海底鸣雷’是什么东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sp; 只见每根拍杆旁边都固定有另一根巨木杆,在立杆顶端有一大铁环。一根碗口粗的麻绳穿过铁环,一端绑在拍杆头部,一端缠绕在战舰中央的木桩上,将那沉重的拍杆高高拉起。一旦两军行到二十丈左右,楚军士卒解开绳索,失去拉拽的拍杆便会重击而出,只要被砸实了,船毁人亡是唯一的下场。而且这玩意还可以再拉起来,再放下去,反复攻击,绝对是个大麻烦。
~~~~~~~~~~~~~~~~~~~~~~~~~~~~~~~~~~~~~~~~~~~~~~~~
但对于秦军来说,这并不算个事儿。他们又一次祭出了‘火龙出水’,这被寄予厚望的神秘武器,在之前的两次出场中,可以说表现平平,甚至是令人失望的。
这玩意儿的射程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其它武器,所以被秦军理所当然了用作远程打击武器,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有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发挥,一是在飞行半里之后,火龙便因侧风、旋转、本身偏沉等种种问题偏离弹道,几乎不能命中目标……
二是威力问题,虽然战斗部有十五斤的重量,但刨去竹筒自重,最多也就能填充火药十斤,炸个人当然很轻松,但对坚固的战舰结构来说,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今日两次火龙出水,都让人大失所望的原因……对比一下昨日初次亮相的惊艳,你就会恍然大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火龙出水根本不该用来对付大舰,它是杀伤舰上人员或者一些小型船只的利器,且最好将射距控制在一里之内……除非有武成王那样的人品。
此刻双方相距不足二百丈,秦军要攻击的又是操作拍杆的楚兵,效果自然大为不同……只见一支支火龙呼啸着飞向巨舰船舷,在拍杆附近密集的炸响,把一片片操杆士兵炸落水中。虽然楚兵高举着盾牌,但根本无法抵挡火龙的肆虐,往往被直接炸成齑粉,波及周遭士兵。
密集的火龙完全封锁了巨舰船舷两侧,让楚军士兵无法靠近操作。眼见着秦军舰艇越来越近,急了眼的楚军士卒跑回甲板中央,砍断了拽起拍杆的缆绳,那
些可怕的拍杆便轰然落下……
尽管秦军早有准备,尽量在拍杆攻击范围外活动,但几十上百根拍杆还是砸中了不少走霉运的战舰。望着大铁锥从天而降,秦军舵手疯狂的转动船舵,望向操纵战舰躲开这一劫。
可那是不可能的——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铁锥连着巨木便挟雷霆万钧之势砸上了舵楼,倒霉的舵手转眼便化为一团肉酱,就连舵楼也仿佛纸糊的一般支离破碎。拍杆去势未竭,又将战舰拦腰劈成了两半……
楚军拍杆发出的唯一一波攻击,便将二十余艘秦国战舰击毁击沉。若是让他们反复拍打,镇南水军真的没得玩了。
当两军主力舰队终于碰撞在一起,终于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刻。感谢火龙出水,至少压制住了楚军七成的滚石檑木,滚油火箭,让秦军将士能用不太惨重的代价,去换取登上敌舰的机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被伯赏元帅认为,一定可以带领镇南军击败诸烈的杨文宇。这位生性冷静的卓越将领,很清楚镇南军的战船太小,在楚军巨舰前就像些大型玩具……想想吧,如果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打起仗来要吃多少亏?
而且楚军还有数量庞大的辅助舰队,前面虎后面狼,退却是不可能了,这局面足以让一般的将领打起白旗、束手就擒。
然而杨文宇不是一般人儿,他在看似无解的局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他认为楚军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有条件贴上去、爬上去,一艘艘的摧毁甚至是占领它!
这并非什么匹夫之勇,他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的弱点,命令五艘战舰为一小队,带上火龙出水、高射床弩和一切可以打到船上去的武器,在靠近敌船后,用最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军,再攀上敌船,与敌人作短兵相接!
~~~~~~~~~~~~~~~~~~~~~~~~~~~~~~~~~~~~~~~~~~~~~~
楚军果然大为慌乱,万料不到秦军竟敢主动发起进攻,多少年的水战生涯让他们将‘巨舰勿攀’视为了金科玉律,因为那样会被居高临下的敌人揍得很惨。
但此时此刻,镇南水军的中央舰队已经分成了五十多支小分队,从不同角度围攻他的巨灵神舰!秦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楚军,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现在秦军有了‘火龙出水’等一系列强大的单兵远程武器,就可以将高度上的劣势减小到最少!
被秦军战舰死死围住,笨重的巨灵神舰哪里也去不了,再加上船体太大,可供攀爬的地方太多,面对着从四面八方蚁附而上的秦军士兵,舰上的楚军按下葫芦起来瓢,打退前面的攻击,侧面又爬上来了,打退侧面的进攻,后面又爬上来了……可谓是顾头不顾腚啊。
秦军很快攀上了其中几条巨舰,与舰上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寻到空隙之后,杨文宇亲自率领八艘战舰包围了楚军的旗舰,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一千精锐秦军背负着兵刃,手脚并用往船上爬去。然而楚军的旗舰战力超卓,上面的兵卒皆是身经百战、悍不畏死之辈,冒着矢石将一桶桶牛油羊油贴着船舷倒下去,原本可以抓住的地方顿时滑不留手,秦军士兵噼里啪啦落到了水下。
齐军又将牛羊油扔到秦军舰船上,使其甲板打滑,士兵脚底不稳,射击的精度大大减低,对船上的威胁也小了很多。
杨文宇又组织几次进攻,反而被缓过劲儿来的楚军射手击退。见进攻严重受阻,他立刻放弃了俘虏敌军旗舰打算,命令士兵将一罐罐火油桐油用抛绳扔到楚军旗舰上,准备将其焚毁了事。
湖面上杀声震天,烟雾浓浓。肉搏战愈打愈烈,到处飘满了木短、断桨、大量的死尸和落水的伤兵,炽热的空气中充满了消炎和血腥气味,碧绿的洞庭湖水已经变成了可怖的黑红色。
我们不禁要问,向来应变迅速的楚军舰队,怎么这次的反应如此迟钝?因为他们的上柱国大将军已经伤重昏迷了。其实在一开战时,诸烈便从高处落下,伤了内腑、折了臂膀大腿,为了稳定军心,他让人把自己扶起来,再把佩剑当拐棍拄着,勉强站住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里到外的疼痛感让他几欲昏迷,但强大的意志力告诉他,现在是国运攸关的时刻,一定要保持清醒。上柱国大将军就这样半昏迷半清醒,一会昏迷一会儿情形的勉强指挥战斗。
方才秦军靠上来那会儿,就正赶上上柱国昏迷,等他再一次醒过来,秦军已经爬上七八艘巨舰了。
----------------------------------------分割-----------------------------------------
今天就先发这个五千的吧,其余时间要用来修改新书,和尚是个好和尚啊,其实这几天已经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专心写书了……
另外,声明一下,本书中所有的舰艇也好,武器也罢,都是在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最晚也就是明朝中叶的样子。有人要问了,难道明朝就有火箭弹?触发式水雷了?答案是千真万确的。不信可以百度一下‘火龙出水’和‘海底鸣雷’是什么东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