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催眠疯人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上架了。
能追看vip的一定是很爱读书的人,那么,我想我们有共同语言,我生活中除了买书和买烟基本就不花什么钱。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记忆中很痛苦,但却又很难忘的一段往事,那就是我幼年时如饥似渴的读书经历。
从小我在农村长大,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那时没有电脑、手机、ipad,没有一切娱乐设施,甚至电视只能收一个台,口袋里没有一毛钱。讨厌上学,也害怕寒暑假,因为放假在家实在是太无聊了。
那时,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一天一集的西游记,看得如痴如醉,这大约是童年最有趣的娱乐项目,没有之一。后来成年了,面对成百上千个电视台,我却无所适从,找不到一个自己爱看的节目。
因为无聊,我爱上了读书。高尔基说,我扑在书本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那时的我,还没有高尔基那么幸运,因为他还有书可扑,我却没有书可扑。
我是扑在找书的路上,像《荒野求生》中饥饿的贝尔仓惶奔波在找虫子吃的路上。
原因是我家里没有什么书,也买不起书,村里没有图书馆,整个村子压根就没有几户人家爱读书。
每当去人家串门,我就像个贼一样,东看西看,左翻右翻,就是为了找一本书看。因为没的选择,所以饥不择食,甚至连老皇历、妇女产后如何护理这些都看得津津有味。
偶尔在别人家看到书,大多也是装订散开、纸面焦黄,卷成一团,没有封面那样惨不忍睹简直都不能称之为一本书那样的外形。村民不看书,即便不知哪儿弄到几本书,也是放在桌子上用来冬天垫火锅用,或放厕所当厕纸用。
幼时只要是书我就看,包括完全看不懂的《金瓶梅》、《灯草和尚》等明清小黄书,我不知道书里说的“那话儿”、“尘柄”、“玉柱”是什么,为啥能把女人们迷的那么神魂颠倒,那时我猜想那应该是比钻石还宝贵的东西吧?
农村娱乐项目单一,我妈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点小麻将,她不管去到哪里,都记得问人家有没有书。有次我陪她去打麻将,在主人家翻到一本书,书没有封面封底,第一页是38页,最后一页是239页,书中间也像狗啃了似的少了很多页,破损了很多页,可能是被人扯去当卫生纸用。
我童年时看过最多的就是这种没头没尾破破烂烂的书,看完不知作者是谁,不知书名是什么。
我照旧如饥似渴的看起来,看到最精彩的时候,戛然而止,书没有了。
那种失落感让人欲哭无泪。
我不知道书名,也不知道作者名,不知那书最后还有多少页,所以也没法跟人打听那是什么书。
那时没有网络,不像现在看到什么好看的书,上网一问一搜便知是什么书。
那本书究竟是什么书,后续剧情是什么,让我牵肠挂肚了好多年。
直到后来读金庸的书时,才欣喜的发现,原来当年未读完的那本书是金庸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
金庸和古龙的所有作品,我通读不下三次,再加上一个倪匡,这三个人是我心目中认为最会讲故事,最优秀的三位作家。
他们三位的书基本都是在租书店看完的,记得当时是四毛钱租一天,我通霄达旦的看,一天啃一本。
我阅读口味很杂,并不局限于港台武侠,传统作家王朔、余华、柏杨、苏童、池莉、王跃文、刘震云、阿来等等都爱看。
成名于网络的作家,我最喜欢孔二狗、慕容雪村、当年明月等几位。
我想,看书真的是最好的娱乐方式,足不出户使可随作者领略各地风情,世界故事。
童年时还流行日漫机器猫、七龙珠等。村里有个富二代喜欢看这些,他常常买一大撂漫画放在桌子上。我垂涎三尺的盯着,想借一本看,不是带回家的那种借,就坐在他旁边看。就这样他都不同意,他说不舍得,怕我弄坏书。
现在有人蹭网、蹭饭、去戛纳蹭红地毯,各种蹭,而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蹭书看。
富二代看漫画时,我就可怜巴巴的蹲在他旁边,他翻一页,我看一页,他看书慢,我看书快,他才看一遍,我都反复看了三四遍。但也只有耐心等着,谁让我是在蹭书呢。
就这样,他还很嫌弃我,常常鼻子闷哼一声,以鄙视的眼神扫视我,你自己不会买吗,老是看我的书。
我不知怎么回答,事实是我没钱买书,可我不想这么回答,我只是尴尬的笑笑:“带我看下又怎么了?”
他狠狠的白了我一眼,有意无意的用手遮住大部分书。
自尊心让我很难过,我想拨腿就走,但腿却不听我使唤,我呆坐在那儿暗自神伤了一会,最终还是抵挡不住书的诱惑。乘他不注意,我又扭头继续去偷看,看他手遮不住露出的一小部分书。
我直到今天都不明白我在旁边蹭他书看究竟损害了他什么利益,又妨碍了他什么,为什么他要讨厌我。
但我没出息,没志气,受到如此污辱,我还是放不下那些书,还是日复一日如影随形的跟着他。只要他看书,我肯定就像幽灵一样几秒内就出现在他旁边。
少年时,最怕的事情是三个字“没书看”,成年了,最怕的事情是二个字“穷、病”。
幼时看书,因为书来之不易,碰到好书,看到快完时,总是很痛苦,不舍得看完,就像一个好东西不舍得... -->>
要上架了。
能追看vip的一定是很爱读书的人,那么,我想我们有共同语言,我生活中除了买书和买烟基本就不花什么钱。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记忆中很痛苦,但却又很难忘的一段往事,那就是我幼年时如饥似渴的读书经历。
从小我在农村长大,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那时没有电脑、手机、ipad,没有一切娱乐设施,甚至电视只能收一个台,口袋里没有一毛钱。讨厌上学,也害怕寒暑假,因为放假在家实在是太无聊了。
那时,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一天一集的西游记,看得如痴如醉,这大约是童年最有趣的娱乐项目,没有之一。后来成年了,面对成百上千个电视台,我却无所适从,找不到一个自己爱看的节目。
因为无聊,我爱上了读书。高尔基说,我扑在书本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那时的我,还没有高尔基那么幸运,因为他还有书可扑,我却没有书可扑。
我是扑在找书的路上,像《荒野求生》中饥饿的贝尔仓惶奔波在找虫子吃的路上。
原因是我家里没有什么书,也买不起书,村里没有图书馆,整个村子压根就没有几户人家爱读书。
每当去人家串门,我就像个贼一样,东看西看,左翻右翻,就是为了找一本书看。因为没的选择,所以饥不择食,甚至连老皇历、妇女产后如何护理这些都看得津津有味。
偶尔在别人家看到书,大多也是装订散开、纸面焦黄,卷成一团,没有封面那样惨不忍睹简直都不能称之为一本书那样的外形。村民不看书,即便不知哪儿弄到几本书,也是放在桌子上用来冬天垫火锅用,或放厕所当厕纸用。
幼时只要是书我就看,包括完全看不懂的《金瓶梅》、《灯草和尚》等明清小黄书,我不知道书里说的“那话儿”、“尘柄”、“玉柱”是什么,为啥能把女人们迷的那么神魂颠倒,那时我猜想那应该是比钻石还宝贵的东西吧?
农村娱乐项目单一,我妈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点小麻将,她不管去到哪里,都记得问人家有没有书。有次我陪她去打麻将,在主人家翻到一本书,书没有封面封底,第一页是38页,最后一页是239页,书中间也像狗啃了似的少了很多页,破损了很多页,可能是被人扯去当卫生纸用。
我童年时看过最多的就是这种没头没尾破破烂烂的书,看完不知作者是谁,不知书名是什么。
我照旧如饥似渴的看起来,看到最精彩的时候,戛然而止,书没有了。
那种失落感让人欲哭无泪。
我不知道书名,也不知道作者名,不知那书最后还有多少页,所以也没法跟人打听那是什么书。
那时没有网络,不像现在看到什么好看的书,上网一问一搜便知是什么书。
那本书究竟是什么书,后续剧情是什么,让我牵肠挂肚了好多年。
直到后来读金庸的书时,才欣喜的发现,原来当年未读完的那本书是金庸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
金庸和古龙的所有作品,我通读不下三次,再加上一个倪匡,这三个人是我心目中认为最会讲故事,最优秀的三位作家。
他们三位的书基本都是在租书店看完的,记得当时是四毛钱租一天,我通霄达旦的看,一天啃一本。
我阅读口味很杂,并不局限于港台武侠,传统作家王朔、余华、柏杨、苏童、池莉、王跃文、刘震云、阿来等等都爱看。
成名于网络的作家,我最喜欢孔二狗、慕容雪村、当年明月等几位。
我想,看书真的是最好的娱乐方式,足不出户使可随作者领略各地风情,世界故事。
童年时还流行日漫机器猫、七龙珠等。村里有个富二代喜欢看这些,他常常买一大撂漫画放在桌子上。我垂涎三尺的盯着,想借一本看,不是带回家的那种借,就坐在他旁边看。就这样他都不同意,他说不舍得,怕我弄坏书。
现在有人蹭网、蹭饭、去戛纳蹭红地毯,各种蹭,而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蹭书看。
富二代看漫画时,我就可怜巴巴的蹲在他旁边,他翻一页,我看一页,他看书慢,我看书快,他才看一遍,我都反复看了三四遍。但也只有耐心等着,谁让我是在蹭书呢。
就这样,他还很嫌弃我,常常鼻子闷哼一声,以鄙视的眼神扫视我,你自己不会买吗,老是看我的书。
我不知怎么回答,事实是我没钱买书,可我不想这么回答,我只是尴尬的笑笑:“带我看下又怎么了?”
他狠狠的白了我一眼,有意无意的用手遮住大部分书。
自尊心让我很难过,我想拨腿就走,但腿却不听我使唤,我呆坐在那儿暗自神伤了一会,最终还是抵挡不住书的诱惑。乘他不注意,我又扭头继续去偷看,看他手遮不住露出的一小部分书。
我直到今天都不明白我在旁边蹭他书看究竟损害了他什么利益,又妨碍了他什么,为什么他要讨厌我。
但我没出息,没志气,受到如此污辱,我还是放不下那些书,还是日复一日如影随形的跟着他。只要他看书,我肯定就像幽灵一样几秒内就出现在他旁边。
少年时,最怕的事情是三个字“没书看”,成年了,最怕的事情是二个字“穷、病”。
幼时看书,因为书来之不易,碰到好书,看到快完时,总是很痛苦,不舍得看完,就像一个好东西不舍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