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晋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要真正的国泰民安,不能够一统天下,实乃空谈。”
“桓公说得没错,晚辈也有此观点,一个偏安一隅的国家,是不可能或得长久的稳定的,只有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百姓才能真正脱离战乱之苦。”
桓温捋了一下胡须,哈哈大笑说:“能与君侯有如此相同的观点,鄙人也是深感荣幸啊。不过君侯认为,如今我们应当如何一统山河?”
裴逸想了想历史上那些一统天下的帝王的事迹,于是简单地说:“选贤任能,提拔寒士,均田定簿,打击兼并,精兵简政,奖励军功,改革税制,中央集权。”
桓温不断地点了点头说:“恩……恩……恩,的确如此,这三十二个字,字字珠玑。看来君侯更像是有为相之才啊。若能得君侯,鄙人乃是如同文王得姜尚,刘邦得萧何啊。”
“桓公过奖了,晚辈也只会空谈,比不上那些名相。”
桓温此时抓住了裴逸的手说:“君侯,如今鄙人筹谋北伐,意欲匡复河山,现如今正在招贤纳士,君侯既然背负国恨家仇,又有治理天下的才华,何不与鄙人携手,一同北伐,名垂青史?他日也好收复君侯的家乡故土,以告慰令尊之灵?”
这算是在拉自己入伙吗?而且怎么感觉在道德绑架自己。
不过裴逸可是知道未来的发展的,虽然现在的这个桓温自己一点也不反感,但是历史上的这第三次北伐,就完全是为了图谋篡位而发动的。北伐失败的原因就是桓温骄傲自大,不听郗超谏言,以至兵败。而且第三次北伐从头到尾就是个错误,被人利用,否则也不会有未来前秦的一统北方了。桓温是被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
裴逸回想起了历史,长叹了一口气说:“桓公,您若真的要一统河山,晚辈自然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不过晚辈还有一言,您可否一听?”
桓温说:“君侯请讲。”
“桓公,恕晚辈直言,如今我们不宜北伐,而应当稳定民心,发展实力,以待时机。而且即便您要北伐,您的策略也错的。”
桓温此时愣住了,他疑惑地问:“君侯何出此言?”
裴逸知道历史的发展,自然知道相对正确的策略。现在燕国和秦国的情况,对于熟读历史的未来人来说,自然是知己知彼,毕竟史书都有记载。桓温输也就输在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上。
“晚辈认为现如今天下,晋强,燕次,秦弱。长辈经常教导我,饭要一口一口吃,而打仗也是如此。如今桓公不去攻击刚从内乱之中缓过来的秦国,反而去打势力较强的燕国,岂不是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依晚辈看,我大晋虽强,但也没有强到碾压燕国的时候。所以此时攻燕,即便胜了,也是难以守下来。为何不学习汉高祖刘邦,先去攻打秦国,灭亡了秦国,收复了关中之地,据崤函之固,定能让燕国南、西两面受敌,首尾不能兼顾。待燕国有变,再迂回攻打并、幽二州,断其后路,三路并攻,届时燕国自然不战而降。此乃强秦灭六国之法。”
裴逸虽然知道桓温此次北伐也不是真得要匡复河山,只是想着击败较强燕国,收复一些失地,好让他赢得足够的声望加九锡而篡位。此时若去攻击弱小的秦国,反而对他篡位没什么意思。
不过裴逸还是想试图劝桓温,万一劝回来了呢?在裴逸看来,无论是谁当政,只要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才是对于百姓幸福和国家兴盛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这一次北伐失败后,可是搭上了5万汉家将士的鲜血啊。让他们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裴逸真的不忍心。
桓温此时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君侯对鄙人倾心,献敬亭之策,鄙人感激不尽。不过此时秦国内乱已平,苻坚又有王猛辅佐,不可轻图。但是燕国不同,燕国丞相慕容恪已亡,已无良相猛将,小皇帝毫无才干,此时不图,更待何时?君侯之言,虽有道理,但是仍有不妥。”
想要真正的国泰民安,不能够一统天下,实乃空谈。”
“桓公说得没错,晚辈也有此观点,一个偏安一隅的国家,是不可能或得长久的稳定的,只有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百姓才能真正脱离战乱之苦。”
桓温捋了一下胡须,哈哈大笑说:“能与君侯有如此相同的观点,鄙人也是深感荣幸啊。不过君侯认为,如今我们应当如何一统山河?”
裴逸想了想历史上那些一统天下的帝王的事迹,于是简单地说:“选贤任能,提拔寒士,均田定簿,打击兼并,精兵简政,奖励军功,改革税制,中央集权。”
桓温不断地点了点头说:“恩……恩……恩,的确如此,这三十二个字,字字珠玑。看来君侯更像是有为相之才啊。若能得君侯,鄙人乃是如同文王得姜尚,刘邦得萧何啊。”
“桓公过奖了,晚辈也只会空谈,比不上那些名相。”
桓温此时抓住了裴逸的手说:“君侯,如今鄙人筹谋北伐,意欲匡复河山,现如今正在招贤纳士,君侯既然背负国恨家仇,又有治理天下的才华,何不与鄙人携手,一同北伐,名垂青史?他日也好收复君侯的家乡故土,以告慰令尊之灵?”
这算是在拉自己入伙吗?而且怎么感觉在道德绑架自己。
不过裴逸可是知道未来的发展的,虽然现在的这个桓温自己一点也不反感,但是历史上的这第三次北伐,就完全是为了图谋篡位而发动的。北伐失败的原因就是桓温骄傲自大,不听郗超谏言,以至兵败。而且第三次北伐从头到尾就是个错误,被人利用,否则也不会有未来前秦的一统北方了。桓温是被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
裴逸回想起了历史,长叹了一口气说:“桓公,您若真的要一统河山,晚辈自然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不过晚辈还有一言,您可否一听?”
桓温说:“君侯请讲。”
“桓公,恕晚辈直言,如今我们不宜北伐,而应当稳定民心,发展实力,以待时机。而且即便您要北伐,您的策略也错的。”
桓温此时愣住了,他疑惑地问:“君侯何出此言?”
裴逸知道历史的发展,自然知道相对正确的策略。现在燕国和秦国的情况,对于熟读历史的未来人来说,自然是知己知彼,毕竟史书都有记载。桓温输也就输在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上。
“晚辈认为现如今天下,晋强,燕次,秦弱。长辈经常教导我,饭要一口一口吃,而打仗也是如此。如今桓公不去攻击刚从内乱之中缓过来的秦国,反而去打势力较强的燕国,岂不是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依晚辈看,我大晋虽强,但也没有强到碾压燕国的时候。所以此时攻燕,即便胜了,也是难以守下来。为何不学习汉高祖刘邦,先去攻打秦国,灭亡了秦国,收复了关中之地,据崤函之固,定能让燕国南、西两面受敌,首尾不能兼顾。待燕国有变,再迂回攻打并、幽二州,断其后路,三路并攻,届时燕国自然不战而降。此乃强秦灭六国之法。”
裴逸虽然知道桓温此次北伐也不是真得要匡复河山,只是想着击败较强燕国,收复一些失地,好让他赢得足够的声望加九锡而篡位。此时若去攻击弱小的秦国,反而对他篡位没什么意思。
不过裴逸还是想试图劝桓温,万一劝回来了呢?在裴逸看来,无论是谁当政,只要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才是对于百姓幸福和国家兴盛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这一次北伐失败后,可是搭上了5万汉家将士的鲜血啊。让他们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裴逸真的不忍心。
桓温此时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君侯对鄙人倾心,献敬亭之策,鄙人感激不尽。不过此时秦国内乱已平,苻坚又有王猛辅佐,不可轻图。但是燕国不同,燕国丞相慕容恪已亡,已无良相猛将,小皇帝毫无才干,此时不图,更待何时?君侯之言,虽有道理,但是仍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