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顼尚未高兴多久,两则重磅消息传来。
第一,西夏方面释放出有意和谈的讯号;
第二,辽国大军调动,正在幽州附近演习操练,其皇太子耶律浚,赵王耶律乙辛亲自率军主持。
看似平淡无奇的消息,可背后去隐藏着诸多牵连,实际上却是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下了重磅炸弹,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巨大*澜。
朝堂之上,有大臣道:“西夏有意和谈乃是好事,此番我们在大顺城大获全胜,更俘虏西夏国相梁乙埋,不管是气势和筹码上都占据上风,可以据理力争,和西夏好好谈一谈。”
大宋朝堂上一直有股恐夏之风,只要不是关乎到重大原则性问题的事情,是绝对不愿意轻易和西夏开战的。此番出战若非宰相王安石和曾公亮一同主张,怕是主和臣子不在少数,反对之声也会居高不下。
而今战事的结果比较理想,故而这些官员们都抱着见好就收的心态,有这样的成效已经不错了,一定要珍惜。万一惹急了西夏,拼了鱼死网破可就不好了。大顺城虽然胜利,可是府州折家军却在静州战败了,说明战事并非全面有利,还是很有风险的。再拼下去也不见得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说不定还会有危险,见好就收最好不过。
和最初一样,主和派中有许多的新党人士。战争的持续必然会影响到变法的推行,而今方方面的影响已经显示出来,继续拖延对变法无益。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今战事还算顺利,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有个契机可以早些停战,那自然是倍加珍惜,故而停战和谈的呼声很高。
当然了,也有许多理智的大臣,他们都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辽国在幽州附近的演习,说是演习,可毕竟是调动了大队的兵马,甚至还包括了他们最为精锐的皮室军,有皇太子和辽主第一宠臣耶律乙辛指挥。
这些信息足矣说明辽军不可忽视,在辽国境内是演习,可是要踏过了边境线,那可就是入侵了。这些年来,辽国可一直都有进攻宋朝之心,从未间断,宋朝的防备更是从来不曾松懈。
西夏对宋朝而言是心腹之患,牵涉甚多,很麻烦,但实际上造成的直接伤害并不是特别大。纵然这些年纵横西北,也不过抢掠一番罢了,想要占据土地谈何容易?威胁的只是陕西路,对汴京一带的中原之地影响并不是很大。
辽国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不动则已,一旦出动可就是致命威胁。稍有不慎,大宋朝就可能遭遇亡国为危险,至少是天下动荡。
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整个河北之地无险可守,辽国骑兵只要突破了边防线,就会长驱直入。当年的澶渊之耻时间并不是很长,依旧让人心有余悸。宋朝君臣可不希望辽国再入侵到黄河沿岸,隔河威胁汴京。以至于天子无颜,山河动荡,甚至再闹出迁都的笑话来。
后世人说宋朝积贫积弱,确实如此!尤其是在对外关系这块,一直很弱势。
恐夏是一方面,不过他们可能更加恐惧辽国,如果两者一起来,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如今宋军正在西北和西夏开战,若是这个时候,东线再与辽国发生冲突,后果不堪设想。先不说是否能应对,至少会让宋朝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这是宋朝君臣都不希望看到的,至少现在是这样。即便是有恢复汉唐旧境雄伟志向的王相公也很清楚,眼下时机未到,必须要忍耐。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有反对意见,枢密院的一位官员便上奏道:“辽国在幽州只是演习操练,并无意南下。即便是那些皮室军,据说也只是他们太子耶律浚的扈从,并非为了开战……再者,辽国前两年刚经历了萧胡睹之乱,内部不平静,恐怕也不敢轻易对外用兵。
难得我军在西北有所突破,正是乘胜追击,好好教训西夏的时候,如此大好机会,岂能轻易放过?浪费了当真可惜!”
枢密院主持军事,想必是被西夏压制的许久,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恶气。如今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突破口,岂能轻易善罢甘休?
“是啊,西夏人想要打就开战,想要停战便和谈,这事情还就真由了他们了吗?我天朝上国的颜面该置于何地?而今我们同意,便是助长西夏的嚣张气焰,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他们还是会变本加厉。此风不可长啊,臣以为应当全力以赴进攻西夏。”主战的支持者还是很多的。
“可是辽国虎视眈眈,辽国太子何以会在如何关键的时候前往幽州,还调动了大军?”
“辽国太子尚且年幼,只是个小孩……”
“如果说耶律浚少不更事,可是耶律乙辛呢?他可是辽主头号宠臣,在辽国掌握大权,非同一般,幽州辽军的作为很可能就是辽主授意他主持的。”
很显然,宋朝这边谁也没有将十几岁的辽国太子耶律浚放在眼里,反而是赵王耶律乙辛忧心忡忡。
“即便皮室军参与,又能如何?辽国可能只是偏帮着西夏,给我朝施加压力而已,不必担心……”
朝堂上又一次众说纷纭,在对待西夏和辽国的问题上各抒己见,再次出现了争执的局面。赵顼见状,顿时有些头大了。
什么时候才能少些纷争呢?用得着如此争执吗?党争的苗头已经越发的强烈了,赵顼倒是已经开始注意了。可是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再想要事后补救可就难了……
其实,赵顼自己也是有想法的。开战的时候他有骑虎难下,是迫不得已的。当时他很苦恼,一方面不想被西夏驳了面子,另一方面又担心开战会影响到变法的推行,可谓是左右为难。
本来是犹豫不决,后来还是王安石表示支持,赵顼才答应的。出兵西北和西夏开战,赵顼可以说是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战败。
而今战事的结果比想象的好,王韶和林昭表现的很出色,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保全了颜面也避免了失败,可谓是很完美的结局。
是时候收手了,赵顼而今也是见好就收的心思。虽然他心里很想要继续进攻,甚至直接灭到西夏,他心有宏图大志。但是理智告诉他,按照宋朝目前的实力而言是做不到的,所以必须要隐忍。
眼下当务之急是变法强国,重点是内政。再一个,王韶已经给他上了奏折,表示河湟吐蕃的董毡与其兄瞎毡之间的关系正在改善,河湟与河州大有和好如初,连为一体的趋势。按照他们的既定策略,是要先攻取河湟,威胁西夏侧翼,然后在一鼓作气的。
在此之前,因为实力有限办不到,所以采取了与河湟吐蕃结盟的方式。这次原本指望在董毡能够出兵威胁西夏后方的,却不想这个老匹夫不为所动,还来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河州的瞎毡反了?可是根据王韶探查到了消息,他们兄弟之间更像是在演戏。
没想到董毡和瞎毡竟然和好了,那就意味着从此以后,河湟将会连为一体。想要借着他们兄弟不和的机会进攻河湟的计划也将成为泡影。得到如此消息,赵顼能不着急吗?
王韶在奏疏上已经说明白,对吐蕃开战可能需要提前。如此一来,大宋朝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将是针对吐蕃的,岂能在与西夏鏖战?若是... -->>
赵顼尚未高兴多久,两则重磅消息传来。
第一,西夏方面释放出有意和谈的讯号;
第二,辽国大军调动,正在幽州附近演习操练,其皇太子耶律浚,赵王耶律乙辛亲自率军主持。
看似平淡无奇的消息,可背后去隐藏着诸多牵连,实际上却是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下了重磅炸弹,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巨大*澜。
朝堂之上,有大臣道:“西夏有意和谈乃是好事,此番我们在大顺城大获全胜,更俘虏西夏国相梁乙埋,不管是气势和筹码上都占据上风,可以据理力争,和西夏好好谈一谈。”
大宋朝堂上一直有股恐夏之风,只要不是关乎到重大原则性问题的事情,是绝对不愿意轻易和西夏开战的。此番出战若非宰相王安石和曾公亮一同主张,怕是主和臣子不在少数,反对之声也会居高不下。
而今战事的结果比较理想,故而这些官员们都抱着见好就收的心态,有这样的成效已经不错了,一定要珍惜。万一惹急了西夏,拼了鱼死网破可就不好了。大顺城虽然胜利,可是府州折家军却在静州战败了,说明战事并非全面有利,还是很有风险的。再拼下去也不见得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说不定还会有危险,见好就收最好不过。
和最初一样,主和派中有许多的新党人士。战争的持续必然会影响到变法的推行,而今方方面的影响已经显示出来,继续拖延对变法无益。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今战事还算顺利,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有个契机可以早些停战,那自然是倍加珍惜,故而停战和谈的呼声很高。
当然了,也有许多理智的大臣,他们都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辽国在幽州附近的演习,说是演习,可毕竟是调动了大队的兵马,甚至还包括了他们最为精锐的皮室军,有皇太子和辽主第一宠臣耶律乙辛指挥。
这些信息足矣说明辽军不可忽视,在辽国境内是演习,可是要踏过了边境线,那可就是入侵了。这些年来,辽国可一直都有进攻宋朝之心,从未间断,宋朝的防备更是从来不曾松懈。
西夏对宋朝而言是心腹之患,牵涉甚多,很麻烦,但实际上造成的直接伤害并不是特别大。纵然这些年纵横西北,也不过抢掠一番罢了,想要占据土地谈何容易?威胁的只是陕西路,对汴京一带的中原之地影响并不是很大。
辽国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不动则已,一旦出动可就是致命威胁。稍有不慎,大宋朝就可能遭遇亡国为危险,至少是天下动荡。
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整个河北之地无险可守,辽国骑兵只要突破了边防线,就会长驱直入。当年的澶渊之耻时间并不是很长,依旧让人心有余悸。宋朝君臣可不希望辽国再入侵到黄河沿岸,隔河威胁汴京。以至于天子无颜,山河动荡,甚至再闹出迁都的笑话来。
后世人说宋朝积贫积弱,确实如此!尤其是在对外关系这块,一直很弱势。
恐夏是一方面,不过他们可能更加恐惧辽国,如果两者一起来,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如今宋军正在西北和西夏开战,若是这个时候,东线再与辽国发生冲突,后果不堪设想。先不说是否能应对,至少会让宋朝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这是宋朝君臣都不希望看到的,至少现在是这样。即便是有恢复汉唐旧境雄伟志向的王相公也很清楚,眼下时机未到,必须要忍耐。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有反对意见,枢密院的一位官员便上奏道:“辽国在幽州只是演习操练,并无意南下。即便是那些皮室军,据说也只是他们太子耶律浚的扈从,并非为了开战……再者,辽国前两年刚经历了萧胡睹之乱,内部不平静,恐怕也不敢轻易对外用兵。
难得我军在西北有所突破,正是乘胜追击,好好教训西夏的时候,如此大好机会,岂能轻易放过?浪费了当真可惜!”
枢密院主持军事,想必是被西夏压制的许久,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恶气。如今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突破口,岂能轻易善罢甘休?
“是啊,西夏人想要打就开战,想要停战便和谈,这事情还就真由了他们了吗?我天朝上国的颜面该置于何地?而今我们同意,便是助长西夏的嚣张气焰,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他们还是会变本加厉。此风不可长啊,臣以为应当全力以赴进攻西夏。”主战的支持者还是很多的。
“可是辽国虎视眈眈,辽国太子何以会在如何关键的时候前往幽州,还调动了大军?”
“辽国太子尚且年幼,只是个小孩……”
“如果说耶律浚少不更事,可是耶律乙辛呢?他可是辽主头号宠臣,在辽国掌握大权,非同一般,幽州辽军的作为很可能就是辽主授意他主持的。”
很显然,宋朝这边谁也没有将十几岁的辽国太子耶律浚放在眼里,反而是赵王耶律乙辛忧心忡忡。
“即便皮室军参与,又能如何?辽国可能只是偏帮着西夏,给我朝施加压力而已,不必担心……”
朝堂上又一次众说纷纭,在对待西夏和辽国的问题上各抒己见,再次出现了争执的局面。赵顼见状,顿时有些头大了。
什么时候才能少些纷争呢?用得着如此争执吗?党争的苗头已经越发的强烈了,赵顼倒是已经开始注意了。可是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再想要事后补救可就难了……
其实,赵顼自己也是有想法的。开战的时候他有骑虎难下,是迫不得已的。当时他很苦恼,一方面不想被西夏驳了面子,另一方面又担心开战会影响到变法的推行,可谓是左右为难。
本来是犹豫不决,后来还是王安石表示支持,赵顼才答应的。出兵西北和西夏开战,赵顼可以说是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战败。
而今战事的结果比想象的好,王韶和林昭表现的很出色,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保全了颜面也避免了失败,可谓是很完美的结局。
是时候收手了,赵顼而今也是见好就收的心思。虽然他心里很想要继续进攻,甚至直接灭到西夏,他心有宏图大志。但是理智告诉他,按照宋朝目前的实力而言是做不到的,所以必须要隐忍。
眼下当务之急是变法强国,重点是内政。再一个,王韶已经给他上了奏折,表示河湟吐蕃的董毡与其兄瞎毡之间的关系正在改善,河湟与河州大有和好如初,连为一体的趋势。按照他们的既定策略,是要先攻取河湟,威胁西夏侧翼,然后在一鼓作气的。
在此之前,因为实力有限办不到,所以采取了与河湟吐蕃结盟的方式。这次原本指望在董毡能够出兵威胁西夏后方的,却不想这个老匹夫不为所动,还来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河州的瞎毡反了?可是根据王韶探查到了消息,他们兄弟之间更像是在演戏。
没想到董毡和瞎毡竟然和好了,那就意味着从此以后,河湟将会连为一体。想要借着他们兄弟不和的机会进攻河湟的计划也将成为泡影。得到如此消息,赵顼能不着急吗?
王韶在奏疏上已经说明白,对吐蕃开战可能需要提前。如此一来,大宋朝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将是针对吐蕃的,岂能在与西夏鏖战?若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