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时空之门161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物质世界里,一切事物的基础都是物质的。
这个道理,即使不是唯物主义者,即使在不同的时代里,不同的条件下,只要是做具体事情的人都是有着直接而又深刻的体会的。只有面对现实才能解决问题,这是一切做事情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公元1632年初的北中国,被现实问题困扰着的主要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目前仍旧认为大明王朝是正统的明王朝地方军队势力。主要包括最北方的辽东军阀集团,中原地区正在鏖战中的孙元化山东新军以及卢象升的天雄军。
另一股则是和他们对立的谋求改朝换代的闯军势力。主要包括已经驱逐了崇祯皇帝占据北京城的高迎祥,以及正在真定地区和卢象升、孙元化对峙的李自成、张献忠。
单纯从军队数量上讲的话,高迎祥麾下除了目前正在北京城内驻扎的一万“精锐”部队以外,从山东西部地区正在源源不断的开进北京周边的普通部队也有将近十万人上下。而且在北京城内的大暴乱被镇压之后,被甄别出来的四五万京营士兵,也被高迎祥收编。
闯军方面除了高迎祥麾下的十五万人以外,李自成和张献忠麾下的兵力因为在战争中被大量损耗,目前总共还有六到七万人左右。
面对总人数超过二十万的闯军,明朝方面的军队数量就相对较少了。在祖大寿领导下的辽东军阀集团刨除那些作为苦力和炮灰存在的农奴兵以外,能在正面战场上打仗的部队只有三四万人。当然了,这三四万人算得上是辽东军阀集团安身立命的根本,都是可以在正面战场上和女真兵交锋的骑步兵部队。
除祖大寿麾下的四万辽东军外,孙元化麾下的山东新军损失最小,目前还有两万多人。卢象升在后期也花了大价钱从“葡萄牙”军火商曾德昭那里采购了大量的“南洋”军火,但是因为前期缺乏准备,以至于目前的天雄军只剩下一万人左右的骨干,其他三万多新兵都是卢象升在周边地区就地招纳的流民兵。
也就是说,目前北中国的局势是,四万辽东军正在山海关到北京一线和十五万高迎祥部队对峙。而七万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闯军正在和总人数六万左右孙元化领导的山东新军、卢象升领导的天雄军对峙。
从目前的局势上看,东北方是高迎祥以北京城等北京周边的主要城市为依托的闯军,对抗以山海关为屏障的祖大寿辽东军。而中原地区则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对孙元化和卢象升,双方各有胜负的状况。
不过东北地区的高迎祥部队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北京以及北京周边的不安定局面拖住了高迎祥的手脚,而祖大寿辽东军阀集团方面则需要防备已经老实了很长时间的后金女真方面。
李自成、张献忠和孙元化、卢象升之间经过了一年多连续不断的战斗,目前也开始进入到双方精疲力竭的迟缓阶段。实际上,从1631年十月份开始,双方的战斗就从大规模混战逐渐的转变为小规模战斗的模式了。
1632年年初,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被传到双方阵营中。这个消息对于双方来说,都不能算是个好消息。原本的闯军首领,闯王高迎祥攻破北京城,并在十天前登基称帝了。
这个消息给明军方面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
对于卢象升和孙元化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大明忠臣来说,他们心里觉得这是一个天崩地裂的不幸消息。对于祖大寿这个名义上的大明臣子但是实际上是独立的地方军阀首领来说,他关心的则是一方面自己的后勤供给彻底的被切断,另一方面自己作为辽东军阀集团首领的法理依据已经消失了。
说实话,五万辽东军驻守的北京城被一万闯军轻易攻破,这样的消息还是很震撼的。当后续的情报被传到到卢象升和孙元化手中之后,知道了是因为京城市民暴动和辽东军失控才最终导致了北京城沦陷后,即使忠臣如孙元化和卢象升等人,也从心里往外冒出了一种天亡大明的冷气来。
京师作为首善之地,大明朝连京师子民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最终爆发了导致亡国的暴乱,这实在是让孙元化和卢象升这样的臣子无语了。
不过在绝望中也不是没有希望。据情报人员汇报,崇祯皇帝和皇后太子以及一小部分朝廷重臣还是侥幸逃出生天,逃往了天津卫地区。
就孙元化和卢象升推断,帝后一行很可能是准备在天津卫冒险乘海船南下南京。
毕竟,从几年前开始,天津卫的海运繁荣就已经恢复了。据说南方地区的很多大海商常年在江南和天津卫地区从事贸易活动,天津卫地到江南地区的海运是完全畅通的。这一点即使崇祯皇帝不知道,和崇祯皇帝一起逃出京师的孙承宗、王承恩等人还是都心知肚明的。
在一片绝望中,这基本上就是孙元化和卢象升最后的希望了。在他们看来,只要崇祯皇帝一行能够安全到达江南地区,那么只要崇祯皇帝在南京重开朝廷,那么大明朝就能继续运行下去。
同样是明军势力,祖大寿对手中接到的情报就非常的惊悚绝望了。要知道,对于现在的辽东军阀集团来说,尚未经历过大凌河之战的他们,头脑里还完全没有投降后金的概念。他们虽然独立于朝廷,甚至于对于崇祯皇帝的圣旨也不理不睬,但是他们却仍旧认为自己是大明王朝体系下的一部分。
靠着北京方面源源不断的输血供养的辽东军阀集团,可丝毫也没有准备之直接背叛朝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维持目前这种因为后金女真的军事威胁,让朝廷投鼠忌器而常年供养他们的状态,并且把自己辽东将门的世家势力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才是最有利于他们的局面。
特别是对于高迎祥这个刚刚登基的大顺皇帝,辽东军阀集团是从心里瞧不起他的。尚未有对闯军正面作战经验的辽东军阀都认为,凭借着四万人左右的辽东铁骑,踏平高迎祥的十几万乌合之众不在话下。
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而言,自己的老大攻破北京杀了皇帝老儿(高迎祥对外宣称)的消息固然让两人惊喜。但是刚刚勉强平定了北京城的乱局,自己的老大就迫不及待的登上皇帝宝座,还给自己封了个别有意味的蜀候(张献忠)和湘候(李自成),则是让两人惊大于喜了。
&n... -->>
在物质世界里,一切事物的基础都是物质的。
这个道理,即使不是唯物主义者,即使在不同的时代里,不同的条件下,只要是做具体事情的人都是有着直接而又深刻的体会的。只有面对现实才能解决问题,这是一切做事情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公元1632年初的北中国,被现实问题困扰着的主要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目前仍旧认为大明王朝是正统的明王朝地方军队势力。主要包括最北方的辽东军阀集团,中原地区正在鏖战中的孙元化山东新军以及卢象升的天雄军。
另一股则是和他们对立的谋求改朝换代的闯军势力。主要包括已经驱逐了崇祯皇帝占据北京城的高迎祥,以及正在真定地区和卢象升、孙元化对峙的李自成、张献忠。
单纯从军队数量上讲的话,高迎祥麾下除了目前正在北京城内驻扎的一万“精锐”部队以外,从山东西部地区正在源源不断的开进北京周边的普通部队也有将近十万人上下。而且在北京城内的大暴乱被镇压之后,被甄别出来的四五万京营士兵,也被高迎祥收编。
闯军方面除了高迎祥麾下的十五万人以外,李自成和张献忠麾下的兵力因为在战争中被大量损耗,目前总共还有六到七万人左右。
面对总人数超过二十万的闯军,明朝方面的军队数量就相对较少了。在祖大寿领导下的辽东军阀集团刨除那些作为苦力和炮灰存在的农奴兵以外,能在正面战场上打仗的部队只有三四万人。当然了,这三四万人算得上是辽东军阀集团安身立命的根本,都是可以在正面战场上和女真兵交锋的骑步兵部队。
除祖大寿麾下的四万辽东军外,孙元化麾下的山东新军损失最小,目前还有两万多人。卢象升在后期也花了大价钱从“葡萄牙”军火商曾德昭那里采购了大量的“南洋”军火,但是因为前期缺乏准备,以至于目前的天雄军只剩下一万人左右的骨干,其他三万多新兵都是卢象升在周边地区就地招纳的流民兵。
也就是说,目前北中国的局势是,四万辽东军正在山海关到北京一线和十五万高迎祥部队对峙。而七万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闯军正在和总人数六万左右孙元化领导的山东新军、卢象升领导的天雄军对峙。
从目前的局势上看,东北方是高迎祥以北京城等北京周边的主要城市为依托的闯军,对抗以山海关为屏障的祖大寿辽东军。而中原地区则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对孙元化和卢象升,双方各有胜负的状况。
不过东北地区的高迎祥部队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北京以及北京周边的不安定局面拖住了高迎祥的手脚,而祖大寿辽东军阀集团方面则需要防备已经老实了很长时间的后金女真方面。
李自成、张献忠和孙元化、卢象升之间经过了一年多连续不断的战斗,目前也开始进入到双方精疲力竭的迟缓阶段。实际上,从1631年十月份开始,双方的战斗就从大规模混战逐渐的转变为小规模战斗的模式了。
1632年年初,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被传到双方阵营中。这个消息对于双方来说,都不能算是个好消息。原本的闯军首领,闯王高迎祥攻破北京城,并在十天前登基称帝了。
这个消息给明军方面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
对于卢象升和孙元化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大明忠臣来说,他们心里觉得这是一个天崩地裂的不幸消息。对于祖大寿这个名义上的大明臣子但是实际上是独立的地方军阀首领来说,他关心的则是一方面自己的后勤供给彻底的被切断,另一方面自己作为辽东军阀集团首领的法理依据已经消失了。
说实话,五万辽东军驻守的北京城被一万闯军轻易攻破,这样的消息还是很震撼的。当后续的情报被传到到卢象升和孙元化手中之后,知道了是因为京城市民暴动和辽东军失控才最终导致了北京城沦陷后,即使忠臣如孙元化和卢象升等人,也从心里往外冒出了一种天亡大明的冷气来。
京师作为首善之地,大明朝连京师子民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最终爆发了导致亡国的暴乱,这实在是让孙元化和卢象升这样的臣子无语了。
不过在绝望中也不是没有希望。据情报人员汇报,崇祯皇帝和皇后太子以及一小部分朝廷重臣还是侥幸逃出生天,逃往了天津卫地区。
就孙元化和卢象升推断,帝后一行很可能是准备在天津卫冒险乘海船南下南京。
毕竟,从几年前开始,天津卫的海运繁荣就已经恢复了。据说南方地区的很多大海商常年在江南和天津卫地区从事贸易活动,天津卫地到江南地区的海运是完全畅通的。这一点即使崇祯皇帝不知道,和崇祯皇帝一起逃出京师的孙承宗、王承恩等人还是都心知肚明的。
在一片绝望中,这基本上就是孙元化和卢象升最后的希望了。在他们看来,只要崇祯皇帝一行能够安全到达江南地区,那么只要崇祯皇帝在南京重开朝廷,那么大明朝就能继续运行下去。
同样是明军势力,祖大寿对手中接到的情报就非常的惊悚绝望了。要知道,对于现在的辽东军阀集团来说,尚未经历过大凌河之战的他们,头脑里还完全没有投降后金的概念。他们虽然独立于朝廷,甚至于对于崇祯皇帝的圣旨也不理不睬,但是他们却仍旧认为自己是大明王朝体系下的一部分。
靠着北京方面源源不断的输血供养的辽东军阀集团,可丝毫也没有准备之直接背叛朝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维持目前这种因为后金女真的军事威胁,让朝廷投鼠忌器而常年供养他们的状态,并且把自己辽东将门的世家势力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才是最有利于他们的局面。
特别是对于高迎祥这个刚刚登基的大顺皇帝,辽东军阀集团是从心里瞧不起他的。尚未有对闯军正面作战经验的辽东军阀都认为,凭借着四万人左右的辽东铁骑,踏平高迎祥的十几万乌合之众不在话下。
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而言,自己的老大攻破北京杀了皇帝老儿(高迎祥对外宣称)的消息固然让两人惊喜。但是刚刚勉强平定了北京城的乱局,自己的老大就迫不及待的登上皇帝宝座,还给自己封了个别有意味的蜀候(张献忠)和湘候(李自成),则是让两人惊大于喜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