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红楼之沧海横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殿之中灯火飘摇,忽明忽暗。皇帝已经坐在那里望着桌案上的奏折一个时辰了。
桌案之上几百本奏折都是推举储位的,可皇帝每看一眼就觉得头痛。
太子司徒昂犯下大错,德行有亏,他一怒之下就废了储君,可真的废储之后他又觉得痛心了。太子没有母亲,刚一岁就被封了位份,这三十来年都由他亲自管教的。太子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抱着这孩子教他读书识字,到得年长又亲自安排宫人老师,生怕他受到哪怕一点儿的委屈。是,太子德行有亏,即使他是皇帝也没办法保住他的位置,可一想到司徒昂他的心就一阵阵的抽痛。
面前这些折子,举荐一、三、四、五哪位皇子的都有,只就没有一个司徒昂,怎能不惹得他难过?
他那天那句气话本是说给在朝的大臣听的,结果现在呢?不过半个月时间,就连四川广东的官员都上折举荐太子了,若说他们没有结党,谁能相信?随手翻了翻面前的折子,推荐四皇子的最多,足足有两百多本,大皇子其次,也有一百七八十本,到得五皇子还有个一百二三十本,只三皇子司徒晟的最少,只有十几本,而且看那些官员所处的位置或者籍贯,都是黄河两岸的,司徒晟对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有活命之恩,举荐也不为过。
这还是剔除了那些职小位卑的小官之后余下来的奏章呢,若是连五品以下的官员奏章也算上,足足有一千多本奏折呢,平时没见到他们这么关心朝政,现如今倒是兴奋上了。
为四皇子上这两百本奏折的官员只看姓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多半都姓楚,姓杨,姓刘,都是世家大族的姓氏,余下不姓这些姓氏的官员也都与之有着姻亲关系,比如说那位礼部尚书曹章,他妻子就姓杨,也是四皇子的羽翼之一。
大皇子的这一百多本基本上都是勋贵上奏的。他本以为镇国公牛家是个好的,现在一看也不遑多让,跳得最起劲儿的就是他们家。大皇子的奏折虽然比四皇子的少,可分量却十足,四王八公十二家里有七家保奏大皇子继位,再一看下面的奏章,甄应嘉和林海虽然没有明说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求皇帝择长君,长,皇子中谁是长,可不就是这大皇子!简直是……简直是恬不知耻!
甄应嘉的老母做过自己的奶娘,所以甄家才有了一场体面,甄家几兄弟也都被自己授了官职,那甄应嘉不过常人之资却官至三品做了金陵体仁院总裁,还不是依靠自己的破格提拔?那林海也是,他父亲早丧,只余下孤儿寡母,自己一手提拔才让他坐上了巡盐御史的肥缺。这二人本应是自己的心腹,不偏不倚,如今竟然投了老大的门下,他们是瞎了眼睛还是烂了心肝?自己的心腹在自己没死之前就投到了儿子的手下,这不是在咒他死吗?!
也不想想他们这身官皮是谁给披上的,皇帝既然能赏他们高官厚禄,难道还不能罚得他们一无所有吗?
五皇子的派系基本都是他母家的势力,不是翰林院就是御史台要么就是……国子监。随手打开一本,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皇帝倒是记得清楚这李守中的女儿前一阵嫁给了荣国府。此事本不至于闹到他也知道,不过那荣国府在守孝的时候就明定了亲事实在是有违孝道,有个御史就一封奏折告了上来,他也就有个印象。这李守中竟然也是五皇子的人,若不是这本奏折他还真没看出来。既然他是五皇子的人,那他的亲家贾家却是怎么回事?
按理说,贾家这等勋贵一贯和大皇子相处融洽,理应是大皇子麾下走卒,此次上折子贾家的姻亲王家史家也都出言保举的大皇子上位。可有趣就有趣在整个贾家就没人上折子!
贾家有两个国公府,虽说已经败落了,可里面还是有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三等将军和一个六品的工部主事的,比起齐国公陈家、治国公马家这等只余下一个爵位的人家来说也还算好的。可这陈家的陈瑞文,马家的马尚都上折子保举了大皇子,为何这贾家却毫无动作呢?难道是因为搭上了李守中就挂到了五皇子旗下,这贾家打算脚踩两只船吗?他们还有这等胆量不成?
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皇帝一甩袖子,回寝宫安歇去了。什么立储大事?且等他气消再说吧。
皇帝想等到消气,可群臣们却不知道啊,这奏请立储的奏折每天都有个几十上百本呈上来,差点没把御案给埋上。也不能怪他们没有眼色,这从龙之功就在此一举,为了全家的荣华富贵这些大臣可不就死拼了。
这些日子今上的脾气是越来越差,乾清宫的大小太监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没挨过他骂的,就连站在外面站岗的龙禁尉和御前侍卫都没饶了,每日里总得有那么几个成了今上的出气筒。这几日唯一一件让皇上心情好转的事情就是睿王司徒晟上的奏折,奏折的中心思想就一个,能不能给司徒昂换个好一点儿的地方住?要是能放出来就更好了。
若是老大、老四、老五说这话皇帝说不定还犯嘀咕,毕竟太子与这几个兄弟一向是不和的,他们说这话就有点儿心机深沉的意思了,可老三不一样。司徒晟幼年时经常受老大欺负,稍大一点儿又因为老四老五的事差点病死,倒是和太子的关系还好。虽然说成兄友弟恭有些矫情,太子也并没多看得起这个出身低微的弟弟,可几兄弟里还真的只有太子没有随便欺凌老三,偶尔心情好了还会赏赐老三些东西,陪他说几句话。
司徒昂被囚,说的是不许他出去,可没说不许别人去探望。可其他几个兄弟里却只有老三去探望过太子,而且一回来就上了这道奏章。文章写得十分动情,很是悲伤,若说老三和太子一点儿兄弟感情都没有反而让人难以相信了。没有感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语若无真心哪里用的出?
... -->>
大殿之中灯火飘摇,忽明忽暗。皇帝已经坐在那里望着桌案上的奏折一个时辰了。
桌案之上几百本奏折都是推举储位的,可皇帝每看一眼就觉得头痛。
太子司徒昂犯下大错,德行有亏,他一怒之下就废了储君,可真的废储之后他又觉得痛心了。太子没有母亲,刚一岁就被封了位份,这三十来年都由他亲自管教的。太子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抱着这孩子教他读书识字,到得年长又亲自安排宫人老师,生怕他受到哪怕一点儿的委屈。是,太子德行有亏,即使他是皇帝也没办法保住他的位置,可一想到司徒昂他的心就一阵阵的抽痛。
面前这些折子,举荐一、三、四、五哪位皇子的都有,只就没有一个司徒昂,怎能不惹得他难过?
他那天那句气话本是说给在朝的大臣听的,结果现在呢?不过半个月时间,就连四川广东的官员都上折举荐太子了,若说他们没有结党,谁能相信?随手翻了翻面前的折子,推荐四皇子的最多,足足有两百多本,大皇子其次,也有一百七八十本,到得五皇子还有个一百二三十本,只三皇子司徒晟的最少,只有十几本,而且看那些官员所处的位置或者籍贯,都是黄河两岸的,司徒晟对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有活命之恩,举荐也不为过。
这还是剔除了那些职小位卑的小官之后余下来的奏章呢,若是连五品以下的官员奏章也算上,足足有一千多本奏折呢,平时没见到他们这么关心朝政,现如今倒是兴奋上了。
为四皇子上这两百本奏折的官员只看姓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多半都姓楚,姓杨,姓刘,都是世家大族的姓氏,余下不姓这些姓氏的官员也都与之有着姻亲关系,比如说那位礼部尚书曹章,他妻子就姓杨,也是四皇子的羽翼之一。
大皇子的这一百多本基本上都是勋贵上奏的。他本以为镇国公牛家是个好的,现在一看也不遑多让,跳得最起劲儿的就是他们家。大皇子的奏折虽然比四皇子的少,可分量却十足,四王八公十二家里有七家保奏大皇子继位,再一看下面的奏章,甄应嘉和林海虽然没有明说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求皇帝择长君,长,皇子中谁是长,可不就是这大皇子!简直是……简直是恬不知耻!
甄应嘉的老母做过自己的奶娘,所以甄家才有了一场体面,甄家几兄弟也都被自己授了官职,那甄应嘉不过常人之资却官至三品做了金陵体仁院总裁,还不是依靠自己的破格提拔?那林海也是,他父亲早丧,只余下孤儿寡母,自己一手提拔才让他坐上了巡盐御史的肥缺。这二人本应是自己的心腹,不偏不倚,如今竟然投了老大的门下,他们是瞎了眼睛还是烂了心肝?自己的心腹在自己没死之前就投到了儿子的手下,这不是在咒他死吗?!
也不想想他们这身官皮是谁给披上的,皇帝既然能赏他们高官厚禄,难道还不能罚得他们一无所有吗?
五皇子的派系基本都是他母家的势力,不是翰林院就是御史台要么就是……国子监。随手打开一本,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皇帝倒是记得清楚这李守中的女儿前一阵嫁给了荣国府。此事本不至于闹到他也知道,不过那荣国府在守孝的时候就明定了亲事实在是有违孝道,有个御史就一封奏折告了上来,他也就有个印象。这李守中竟然也是五皇子的人,若不是这本奏折他还真没看出来。既然他是五皇子的人,那他的亲家贾家却是怎么回事?
按理说,贾家这等勋贵一贯和大皇子相处融洽,理应是大皇子麾下走卒,此次上折子贾家的姻亲王家史家也都出言保举的大皇子上位。可有趣就有趣在整个贾家就没人上折子!
贾家有两个国公府,虽说已经败落了,可里面还是有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三等将军和一个六品的工部主事的,比起齐国公陈家、治国公马家这等只余下一个爵位的人家来说也还算好的。可这陈家的陈瑞文,马家的马尚都上折子保举了大皇子,为何这贾家却毫无动作呢?难道是因为搭上了李守中就挂到了五皇子旗下,这贾家打算脚踩两只船吗?他们还有这等胆量不成?
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皇帝一甩袖子,回寝宫安歇去了。什么立储大事?且等他气消再说吧。
皇帝想等到消气,可群臣们却不知道啊,这奏请立储的奏折每天都有个几十上百本呈上来,差点没把御案给埋上。也不能怪他们没有眼色,这从龙之功就在此一举,为了全家的荣华富贵这些大臣可不就死拼了。
这些日子今上的脾气是越来越差,乾清宫的大小太监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没挨过他骂的,就连站在外面站岗的龙禁尉和御前侍卫都没饶了,每日里总得有那么几个成了今上的出气筒。这几日唯一一件让皇上心情好转的事情就是睿王司徒晟上的奏折,奏折的中心思想就一个,能不能给司徒昂换个好一点儿的地方住?要是能放出来就更好了。
若是老大、老四、老五说这话皇帝说不定还犯嘀咕,毕竟太子与这几个兄弟一向是不和的,他们说这话就有点儿心机深沉的意思了,可老三不一样。司徒晟幼年时经常受老大欺负,稍大一点儿又因为老四老五的事差点病死,倒是和太子的关系还好。虽然说成兄友弟恭有些矫情,太子也并没多看得起这个出身低微的弟弟,可几兄弟里还真的只有太子没有随便欺凌老三,偶尔心情好了还会赏赐老三些东西,陪他说几句话。
司徒昂被囚,说的是不许他出去,可没说不许别人去探望。可其他几个兄弟里却只有老三去探望过太子,而且一回来就上了这道奏章。文章写得十分动情,很是悲伤,若说老三和太子一点儿兄弟感情都没有反而让人难以相信了。没有感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语若无真心哪里用的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