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穿越之太妃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耽搁了时间,那就要在后头找补回来。他们一行人的行程安排得更加紧密,在小镇里休整一天的这些,是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卢左侍郎为了在开春前,完成西秋河的堤坝修筑、加固。一些什么被牛撞烂了一角、堤坝出现被侵蚀的小裂缝等等,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他勘察过以后,都交给工部其余的大人主持维修、加固。他还使人再完成自己的要务后,便赶到西秋河第一道堤坝与自己会和。
可是,小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到了最后,卢左侍郎把一些不影响功能的损坏都先跳过不处理。饶是如此,从来没有修筑过堤坝的宁王,还是被他大手一挥就留下了。他离开之前,已经把所有的数据,包括山石、泥土的用量,都计算好了,而宁王只要一丝不苟地跟着做就好。
卢左侍郎一早就已经计算好了,河堤处围着的都是西秋河旁土生土长的居民,他们世代都遭受着西秋河泛滥的侵扰。因为关乎着身家性命,就算朝廷不实行“以工代税”,直接说是徭役,他们都是会这样积极地参与修筑堤坝。
二百多年的积累,使得他们人人都练就了一身修堤筑坝的本领。
而事实,也确实如卢左侍郎所料。
他们有些人嘴里吆喝着号子,热火朝天地搬运着山石。有些人嘴里放声唱着山歌,跟随着韵律搅拌着锅里熬煮的糯米浆——用来固定山石的。还有些人在混合泥巴和茅草,放到临时筑起地火窑里烤制,这些泥砖最后会放到石堤的后面,作为一个延伸和支撑。最后,两相结合才算是一道完成的堤坝。
宁王这个主持修筑的人,其存在的意义就是,指挥着这些百姓把石头和泥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来。使得堤坝结构符合卢左侍郎的勘测、设计,不能产生一丝一毫的偏差。
按道理说,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任务,宁王只要会看图纸就好了。想必卢左侍郎离开之前,这些基本技能一定已经教过他了。
然而,此时此刻的宁王,手里捏着卢左侍郎留下来的图纸,心里甚是矛盾。他看着那些被百姓背在身后的山石,眉头紧锁。
这些修堤筑坝的山石,卢左侍郎不仅仅标注了数量,甚至特地标注了大小、产地。这些山石都是从数百里开外的大山中,特意命人收集起来,然后运送到这里的。
可是,如果不出现意外,那就不是人生了。
今早,宁王接到衙役的汇报,说是那些大小合适的山石都已经全部运送过来了。他再三清点过后,立刻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石头的数量不够!
宁王权衡了利弊以后,脑海中就浮现困一下的三种想法。
其一,他立即修书一封给卢左侍郎,陈述他面临的情况。可是,信件一来一回,需要耗费私的时间太长了。待到山石耗尽后,他就需要命人停工,等到卢左侍郎的指示后再次动工。
先不说,送信的人能不能及时找到,爬山涉水、不知去向的卢左侍郎。就说一样,宁王他不甘心啊,好不容易能够主持修筑一段堤坝,等于自动送上门的功劳。难道,还要他亲自拱手让人不成?
其二,他继续命人在收集那处的山石,不管它们的大小是不是合适。然后,就把这些“劣质”的石头,掺合到那些好石头里面一同使用。
虽然,当初的宁王对春夏大雨一事不是特别相信。但是他经历过那场诡异的暴雨后,对于司天监的说法,也多了几分的信任。这样明目张胆地掺石头,跟偷工减料有什么区别。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宁王想,这万一真的运气不好,雨灾了、决堤了。到时候,他“偷工减料”一事势必曝光,不世之功是彻底灰飞烟灭了。就是不知道,他跪地祈求父皇不要重罚,能不能行得通?
其三,他现在就派人四处探查,看看附近还有没有长得差不多的、质地差不多的石头。然后,他就可以命人把石头筛选出来,河堤的修筑自然就可以继续了。最重要的是,他的不世之功也保住了。
晚上,宁王回到那个有些漏风的小木屋,倚靠在床头想了半宿。他最后还是决定,先派人寻找石头,真的找不到了,再修书一封向卢左侍郎求助好了。
如果不挣扎一下,就让他丢开这个立功的机会。估计他后半辈子,都会在极度不甘心中度过。
宁王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拉过一旁被子盖好。他想,当初大哥不过是为外祖家求情求得凶了些,就被父皇圈禁在永明宫差不多两年。如果他“偷工减料”事发了,恐怕会被父皇千刀万剐吧。如果最后能够侥幸活命,那应该父皇看着父子一场的份上,留下的点点余地了。
可是,有些活法,比死更让人难受。
因此啊,那个“偷工减料”的计划,再多给宁王一万个胆子,他也真的是不敢哇。
既然耽搁了时间,那就要在后头找补回来。他们一行人的行程安排得更加紧密,在小镇里休整一天的这些,是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卢左侍郎为了在开春前,完成西秋河的堤坝修筑、加固。一些什么被牛撞烂了一角、堤坝出现被侵蚀的小裂缝等等,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他勘察过以后,都交给工部其余的大人主持维修、加固。他还使人再完成自己的要务后,便赶到西秋河第一道堤坝与自己会和。
可是,小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到了最后,卢左侍郎把一些不影响功能的损坏都先跳过不处理。饶是如此,从来没有修筑过堤坝的宁王,还是被他大手一挥就留下了。他离开之前,已经把所有的数据,包括山石、泥土的用量,都计算好了,而宁王只要一丝不苟地跟着做就好。
卢左侍郎一早就已经计算好了,河堤处围着的都是西秋河旁土生土长的居民,他们世代都遭受着西秋河泛滥的侵扰。因为关乎着身家性命,就算朝廷不实行“以工代税”,直接说是徭役,他们都是会这样积极地参与修筑堤坝。
二百多年的积累,使得他们人人都练就了一身修堤筑坝的本领。
而事实,也确实如卢左侍郎所料。
他们有些人嘴里吆喝着号子,热火朝天地搬运着山石。有些人嘴里放声唱着山歌,跟随着韵律搅拌着锅里熬煮的糯米浆——用来固定山石的。还有些人在混合泥巴和茅草,放到临时筑起地火窑里烤制,这些泥砖最后会放到石堤的后面,作为一个延伸和支撑。最后,两相结合才算是一道完成的堤坝。
宁王这个主持修筑的人,其存在的意义就是,指挥着这些百姓把石头和泥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来。使得堤坝结构符合卢左侍郎的勘测、设计,不能产生一丝一毫的偏差。
按道理说,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任务,宁王只要会看图纸就好了。想必卢左侍郎离开之前,这些基本技能一定已经教过他了。
然而,此时此刻的宁王,手里捏着卢左侍郎留下来的图纸,心里甚是矛盾。他看着那些被百姓背在身后的山石,眉头紧锁。
这些修堤筑坝的山石,卢左侍郎不仅仅标注了数量,甚至特地标注了大小、产地。这些山石都是从数百里开外的大山中,特意命人收集起来,然后运送到这里的。
可是,如果不出现意外,那就不是人生了。
今早,宁王接到衙役的汇报,说是那些大小合适的山石都已经全部运送过来了。他再三清点过后,立刻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石头的数量不够!
宁王权衡了利弊以后,脑海中就浮现困一下的三种想法。
其一,他立即修书一封给卢左侍郎,陈述他面临的情况。可是,信件一来一回,需要耗费私的时间太长了。待到山石耗尽后,他就需要命人停工,等到卢左侍郎的指示后再次动工。
先不说,送信的人能不能及时找到,爬山涉水、不知去向的卢左侍郎。就说一样,宁王他不甘心啊,好不容易能够主持修筑一段堤坝,等于自动送上门的功劳。难道,还要他亲自拱手让人不成?
其二,他继续命人在收集那处的山石,不管它们的大小是不是合适。然后,就把这些“劣质”的石头,掺合到那些好石头里面一同使用。
虽然,当初的宁王对春夏大雨一事不是特别相信。但是他经历过那场诡异的暴雨后,对于司天监的说法,也多了几分的信任。这样明目张胆地掺石头,跟偷工减料有什么区别。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宁王想,这万一真的运气不好,雨灾了、决堤了。到时候,他“偷工减料”一事势必曝光,不世之功是彻底灰飞烟灭了。就是不知道,他跪地祈求父皇不要重罚,能不能行得通?
其三,他现在就派人四处探查,看看附近还有没有长得差不多的、质地差不多的石头。然后,他就可以命人把石头筛选出来,河堤的修筑自然就可以继续了。最重要的是,他的不世之功也保住了。
晚上,宁王回到那个有些漏风的小木屋,倚靠在床头想了半宿。他最后还是决定,先派人寻找石头,真的找不到了,再修书一封向卢左侍郎求助好了。
如果不挣扎一下,就让他丢开这个立功的机会。估计他后半辈子,都会在极度不甘心中度过。
宁王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拉过一旁被子盖好。他想,当初大哥不过是为外祖家求情求得凶了些,就被父皇圈禁在永明宫差不多两年。如果他“偷工减料”事发了,恐怕会被父皇千刀万剐吧。如果最后能够侥幸活命,那应该父皇看着父子一场的份上,留下的点点余地了。
可是,有些活法,比死更让人难受。
因此啊,那个“偷工减料”的计划,再多给宁王一万个胆子,他也真的是不敢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