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深层心理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慢慢扫清后,剩下的会是久违的、回味无穷的本源快乐——这会更加真实。
趣味的学说,快乐的感染性较强;依赖性也较强;但对于受教者自我创造快乐的能力没有多大作用.
这就是为何那些明星动辙能引来万人空巷的效应;而心理学者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
了解这些,只为表明一种对心理学的态度。
言归正传,回到心理分析本身上来。
以抑郁和强迫为例。
抑郁和强迫已成为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心理病症。患者经常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绝望空虚与怪诞思维中,不可自拔。
抑郁和强迫都有各自显著的特点。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仿佛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强迫发作的时候,对抗特别强烈,但越是对抗越是强迫。
和抑郁强迫症相类似的负面情绪,就是普通人共有的忧伤、自卑、焦虑、压抑、恐惧、自责、矛盾、疑沮……
这些正常的负面情绪和抑郁强迫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
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我不认为心理疾患者会自行创造一些离奇的思维,只不过是对正常人所拥有的负面情绪的变形和放大."
针对这些症状,各种心理书籍层出不穷。诸如: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放下我执、行为改变性格……
书中不乏鼓励与乐观积极的态度、行动建议,转移注意的办法,但是鲜有对病因的深层分析。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康复与治疗,总是习惯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面对疾病本身。
而这种美好愿望怡怡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部分。
即便有分析,也大多是从社会交际、经济、文化、教育……大的方向着手。
或者是患者的错误认知。
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既然已成病,就不能单纯依靠简单和表层的安慰和鼓励来解决。
也不能单纯强调大的环境对心理病症的形成作用,而忽视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机制;以及偶然的、刺激本能的事件。
否则,同一环境下,产生常态与病态两种人格的现象无法解释。
患者的认知也很难用意识层面的说教去改变,否则高学历者应是心理病症低发人群,但事实未必如此。
行为固然重要,以积极行动的结果,获得奖励来刺激患者的良性条件反射,也是合理的。
但是,行为主义者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要素:患者越是接近快乐,越是想压抑这种快乐。生怕这种快乐的成果会前功尽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见好就收”。只不过患者比常人收得早很多。
所以行为主义提倡强化行为。想以不断重复的强化反射,来彻底改变患者的病态行为。
但是,这种强化的效果如何?
难以下定论。
我曾见过试图用长久的军营生活改变拖沓个性的人,一段时间的改善后,结果还是回到原型。
一些一味崇尚行动至上者,还常常认为:患者之所以焦虑和恐惧,是思考得太多,行动太少,没有尝试到行动所带来的成就.只要真正尝试到了,他们就会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就像人们常常激励那些犹豫不决者:"你没做过,怎么会知道呢?"
如果他们真正按照指导者的话去尝试了,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们也会很欣慰地认为行动果然是第一重要的.
于是,很多人可能置患者曾经的恐惧和担忧于不顾,认为那种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担忧的存在必要性.
所以,当患者尝试了100次甚至更多的积极行动结果,到下一次仍然还担忧,或者转移到对另一些事的担忧时,人们就会很困惑且无力了.
这当中是否有更深的潜意识作用?
应该是不容忽视的。
有很多道理和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积极的。
但是,道理和方法的灌输并不太容易纠正患者的病态思维。
因为患者在潜意识中认同的只是传授他道理的人,把他当成一种极端的依赖;而并没有把道理融会贯通,纳为己用。
人们也许会见到他的症状和心态有所改变,变得积极乐观,但并不一定说明他内心真正发生了变化。
有的时候,这种转变皆是因为一种过分依赖和暗示而存在;或者是一种假“无所谓”(病态意志力)的状态,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想开和放下,实际是以此引人关注,迂回满足他坚持的那个愿望。而并非发自内心深处。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更容易引人关注。
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即便是相对健康的人说:“你费这么大力气才想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以此证明自己有多优越。什么长篇大论的心理分析费这么大力,也不如他一个没来由的“想得开”。
有的人很容易想开一个问题,并不一定说明他非常健康。也许是他在这方面想得开,但在另一方面却极易钻牛角尖。
也许他的“想得开”,也只是一种隐秘的“假无所谓”。
正如书上常说的:接纳自我,接纳症状.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暂时做的妥协.
因为他们并未对症状做深入了解,只是感觉越抵抗症状越痛苦,而作出这个结论.
等到现实条件变得优越,能够大大满足他时,他又对当初的"无所谓"感到内疚和自责,甚至后悔.以至连当下的快乐都觉得难以承受.
所以,当人们见到在人前阳光快乐的人,在某些时候却爱走极端,也不必太过困惑。
真正的接纳,是要用最深处的本能记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只有本能记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不需要过多解释的,也就不会陷入诸多道理和理论的对错纠结中。
从而不会容易受不同人、不同道理的暗示,而导致内心的激烈冲突。
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所有不良暗示,让患者对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
用本能的求乐原则去生活,而不受外界的暗示左右。
但是,诱因只是表面,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
这个在以后的篇幅中将会详述。
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恐惧受"人格分离"、“精神分离"……字眼暗示的人,竟只是因为害怕"父母离婚".
更进一步说是害怕自己与母亲“永远分离”。
不可思议吧,但结论就是如此简单.只要您有耐心探索迂回繁杂地分析过程.
回到主题.
不可否认,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相信自己……是一种明智积极的生活方式。
但是这些好比是一种自然现象:电、风、光、火、磁、惯性、引力……自然现象普遍存在在大自然中。人们并不需要深入了解其本质,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们。
但是,如果这些自然力量出现了问题,不能再科学合理地利用,人们就不得不思索它们的本质。找出其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才能解决并举一反三。
心理病症也是如此。
健康的人,能够很好地接纳自我、活在当下。
但是,当人们患上心理疾病,不再能够接纳自我,放下完美,就不能再强行要求他们按照这种标准生活。
简单的模仿非但难以奏效,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能还会更让人失去自我,因为模仿就是一种外界暗示。
他们会认为这样生活与自己的病并无必然联系。或者说并无决定作用。
会认为病太过复杂,太过晦涩,绝不是简单的生活能改变的。
也就没有动力去面对生活。
勉强去生活,是一种意志力的作用.
而意志力又是短暂和费力的,不及本能持久和自然.
就像一个人,勉强去赞美一个女孩漂亮,会感觉很吃力.
如果他完全发自内心去赞美她,不管对方的回应态度如何,他都不会太过勉强和失落,而沉浸在自己的欣喜中。
所以,应该分析出其病因在哪,把对所有问题的疑惑集中于一点,然后突破,才能找到根本的出路。
说上述这么多,目的只在于强调深层分析病因的必要性。
我会尽量深入分析,把复杂的病症还原成最简单的原因,不至于读者陷入过分的深思和困惑中。
也尽量让心理有阴霾和障碍的朋友,不会强行要求自己按照理论改变自己。
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推力。
慢慢扫清后,剩下的会是久违的、回味无穷的本源快乐——这会更加真实。
趣味的学说,快乐的感染性较强;依赖性也较强;但对于受教者自我创造快乐的能力没有多大作用.
这就是为何那些明星动辙能引来万人空巷的效应;而心理学者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
了解这些,只为表明一种对心理学的态度。
言归正传,回到心理分析本身上来。
以抑郁和强迫为例。
抑郁和强迫已成为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心理病症。患者经常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绝望空虚与怪诞思维中,不可自拔。
抑郁和强迫都有各自显著的特点。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仿佛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强迫发作的时候,对抗特别强烈,但越是对抗越是强迫。
和抑郁强迫症相类似的负面情绪,就是普通人共有的忧伤、自卑、焦虑、压抑、恐惧、自责、矛盾、疑沮……
这些正常的负面情绪和抑郁强迫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
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我不认为心理疾患者会自行创造一些离奇的思维,只不过是对正常人所拥有的负面情绪的变形和放大."
针对这些症状,各种心理书籍层出不穷。诸如: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放下我执、行为改变性格……
书中不乏鼓励与乐观积极的态度、行动建议,转移注意的办法,但是鲜有对病因的深层分析。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康复与治疗,总是习惯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面对疾病本身。
而这种美好愿望怡怡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部分。
即便有分析,也大多是从社会交际、经济、文化、教育……大的方向着手。
或者是患者的错误认知。
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既然已成病,就不能单纯依靠简单和表层的安慰和鼓励来解决。
也不能单纯强调大的环境对心理病症的形成作用,而忽视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机制;以及偶然的、刺激本能的事件。
否则,同一环境下,产生常态与病态两种人格的现象无法解释。
患者的认知也很难用意识层面的说教去改变,否则高学历者应是心理病症低发人群,但事实未必如此。
行为固然重要,以积极行动的结果,获得奖励来刺激患者的良性条件反射,也是合理的。
但是,行为主义者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要素:患者越是接近快乐,越是想压抑这种快乐。生怕这种快乐的成果会前功尽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见好就收”。只不过患者比常人收得早很多。
所以行为主义提倡强化行为。想以不断重复的强化反射,来彻底改变患者的病态行为。
但是,这种强化的效果如何?
难以下定论。
我曾见过试图用长久的军营生活改变拖沓个性的人,一段时间的改善后,结果还是回到原型。
一些一味崇尚行动至上者,还常常认为:患者之所以焦虑和恐惧,是思考得太多,行动太少,没有尝试到行动所带来的成就.只要真正尝试到了,他们就会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就像人们常常激励那些犹豫不决者:"你没做过,怎么会知道呢?"
如果他们真正按照指导者的话去尝试了,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们也会很欣慰地认为行动果然是第一重要的.
于是,很多人可能置患者曾经的恐惧和担忧于不顾,认为那种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担忧的存在必要性.
所以,当患者尝试了100次甚至更多的积极行动结果,到下一次仍然还担忧,或者转移到对另一些事的担忧时,人们就会很困惑且无力了.
这当中是否有更深的潜意识作用?
应该是不容忽视的。
有很多道理和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积极的。
但是,道理和方法的灌输并不太容易纠正患者的病态思维。
因为患者在潜意识中认同的只是传授他道理的人,把他当成一种极端的依赖;而并没有把道理融会贯通,纳为己用。
人们也许会见到他的症状和心态有所改变,变得积极乐观,但并不一定说明他内心真正发生了变化。
有的时候,这种转变皆是因为一种过分依赖和暗示而存在;或者是一种假“无所谓”(病态意志力)的状态,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想开和放下,实际是以此引人关注,迂回满足他坚持的那个愿望。而并非发自内心深处。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更容易引人关注。
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即便是相对健康的人说:“你费这么大力气才想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以此证明自己有多优越。什么长篇大论的心理分析费这么大力,也不如他一个没来由的“想得开”。
有的人很容易想开一个问题,并不一定说明他非常健康。也许是他在这方面想得开,但在另一方面却极易钻牛角尖。
也许他的“想得开”,也只是一种隐秘的“假无所谓”。
正如书上常说的:接纳自我,接纳症状.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暂时做的妥协.
因为他们并未对症状做深入了解,只是感觉越抵抗症状越痛苦,而作出这个结论.
等到现实条件变得优越,能够大大满足他时,他又对当初的"无所谓"感到内疚和自责,甚至后悔.以至连当下的快乐都觉得难以承受.
所以,当人们见到在人前阳光快乐的人,在某些时候却爱走极端,也不必太过困惑。
真正的接纳,是要用最深处的本能记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只有本能记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不需要过多解释的,也就不会陷入诸多道理和理论的对错纠结中。
从而不会容易受不同人、不同道理的暗示,而导致内心的激烈冲突。
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所有不良暗示,让患者对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
用本能的求乐原则去生活,而不受外界的暗示左右。
但是,诱因只是表面,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
这个在以后的篇幅中将会详述。
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恐惧受"人格分离"、“精神分离"……字眼暗示的人,竟只是因为害怕"父母离婚".
更进一步说是害怕自己与母亲“永远分离”。
不可思议吧,但结论就是如此简单.只要您有耐心探索迂回繁杂地分析过程.
回到主题.
不可否认,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相信自己……是一种明智积极的生活方式。
但是这些好比是一种自然现象:电、风、光、火、磁、惯性、引力……自然现象普遍存在在大自然中。人们并不需要深入了解其本质,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们。
但是,如果这些自然力量出现了问题,不能再科学合理地利用,人们就不得不思索它们的本质。找出其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才能解决并举一反三。
心理病症也是如此。
健康的人,能够很好地接纳自我、活在当下。
但是,当人们患上心理疾病,不再能够接纳自我,放下完美,就不能再强行要求他们按照这种标准生活。
简单的模仿非但难以奏效,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能还会更让人失去自我,因为模仿就是一种外界暗示。
他们会认为这样生活与自己的病并无必然联系。或者说并无决定作用。
会认为病太过复杂,太过晦涩,绝不是简单的生活能改变的。
也就没有动力去面对生活。
勉强去生活,是一种意志力的作用.
而意志力又是短暂和费力的,不及本能持久和自然.
就像一个人,勉强去赞美一个女孩漂亮,会感觉很吃力.
如果他完全发自内心去赞美她,不管对方的回应态度如何,他都不会太过勉强和失落,而沉浸在自己的欣喜中。
所以,应该分析出其病因在哪,把对所有问题的疑惑集中于一点,然后突破,才能找到根本的出路。
说上述这么多,目的只在于强调深层分析病因的必要性。
我会尽量深入分析,把复杂的病症还原成最简单的原因,不至于读者陷入过分的深思和困惑中。
也尽量让心理有阴霾和障碍的朋友,不会强行要求自己按照理论改变自己。
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