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我的明朝生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吴三桂不紧不慢的说着,只是众将的脸色却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祖大寿的堂弟祖大乐恨恨的骂道:“朝廷这不明摆着要过河拆桥吗?”
“就是,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看到边关局势稍微缓和了就要消减咱们的粮饷,这不是要断了兄弟们的活路吗?”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也喊了起来。
“大哥,前些日子咱们不是给朝廷送了公文,说是边关吃紧吗?怎么朝廷连个动静都没有,反倒要消减咱们的粮饷了?”说这话的名叫祖大粥,是祖大寿的弟弟,素来以骁勇善战闻名,此时官拜副将。
祖大寿没有回答自家弟弟的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吴三桂。如今的辽东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祖家占据了锦州,而吴家则占据了山海关,这两家共同把持着辽东。而吴家和祖家经过不断的对抗、磨合和联姻牢牢的把持了辽东的局势已经到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程度。朝廷系即便是想要插手辽东的事也是有心无力,这也是祖大寿有胆子占据着锦州连朝廷的命令也不鸟的底气所在。而在吴家和祖家的第二代人中最出色的人应该就属吴三桂了,此子不但心思缜密而且作战勇敢,是辽东一带公认的年轻俊杰。
看到祖大寿将目光投向自己,吴三桂开口道:“大舅,如今鞑子皇帝刚死,咱们用边关告急这样的话来哄骗朝廷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朝廷那些大臣也不是傻瓜,而且目前中原那些流寇肆虐得这么厉害,朝廷肯定是想先把内患给解决了。否则不会将如此一大笔银子优先交给关内的剿匪大军。”
祖大乐不屑的骂道:“关内那些废物,剿灭几个贼寇都那么费劲,若是换了咱们关宁铁骑去,早就将他给剿灭了。”
祖大粥也摇了摇头:“即便如此,但凭什么将原本拨给咱们的饷银给人家?正所谓有一就有二,此端一开日后咱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是啊,有银子不先给咱们。却给了关内那些废物,朝廷不公!”一众将领门也在一旁嚷了起来。一时间群情颇为激愤,有几个性子急的甚至喊出了若是朝廷不给粮饷就发动军士们闹饷之类的话。
祖大寿闭上了眼睛,脸色也是阴晴不定,显然内心也在挣扎不已。吴三桂看到这里又适时的加了一把火。“大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若是再不早做决定恐怕日后追悔莫及啊!”
吴三桂的话犹如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祖大寿终于停止了内心的挣扎,他重新睁开了眼睛毅然道:“此例绝不能开,否则日后朝廷便会慢慢消减辽饷,咱们十数万大军难道要和西北风吗?二弟……”
“大哥!”
祖大粥先是一愣,随后立刻站了出来抱拳道:“大哥有何事尽管吩咐!”
祖大寿深深的看了祖大粥一眼轻声道:“皇太极已死,新继任的皇帝是原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待会你立即派人前往盛京告诉鞑子的新任皇帝。下个月我会将喜峰口、独石口的守军撤掉,他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意思了!”
“轰……”
祖大寿的话犹如一道惊雷打在了众人的心头,所有人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尽管适才众人总是吵吵着要给朝廷一个好看,但真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了。这些年辽东军跟满清勾勾搭搭眉来眼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平日里他们最多也就是倒卖一些粮食或是军用物资给满清而已,像这样开放关隘让清军直接通过的行径已经不能说是资敌了,这简直就与叛国无异,若是消息传扬出去即便是朝廷再顾忌辽东军恐怕也得立即宣布他们这些人为叛逆了。
虽然祖大粥素来以勇武著称。此时脸色也有些发白,他颤抖着声音说道:“大哥。这……这合适嘛,咱们这么做若是让朝廷知道恐怕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啊!”
“二舅……你要犹豫什么?”不同于祖大粥的犹豫,吴三桂却对祖大寿的做法很是支持,他狠声道:“原本鞑子强盛的时候朝廷里谁不是将咱们当成宝来哄着让着,一有点粮饷都赶着往咱们这里送,可自打皇太极一死满清被重创后,那些人立马就变了个脸色,现在连饷银也敢拖欠了,若是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日后还有咱们辽东军的活路吗?”
吴三桂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将们也明白过来。辽东军之所以受到朝廷重视,不就是因为外头有一个强大的满清压着吗,满清越是强大,辽东军的重要性也就越是突出,如果满清灭亡了,恐怕辽东军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今天朝廷敢拖欠辽饷,明天朝廷就敢消减辽东军的人数,他们这些世世代代在辽东这块土地上讨生活的将领们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恐怕朝廷一纸调令就会把他们这些失去了价值的将领全都调到京城去闲居起来,那才要命呢。
想清楚了这点后,这些将领们一个个的眼珠子也红了起来,辽东虽然不是什么富裕之地,但这些年来大明用举国之力供养着他们这些人,在这里他们就是土皇帝,想要什么东西只要跟朝廷说一声朝廷也不敢说半个不字,若是再让他们到京城去过那种仰人鼻息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恐怕比死还难受。
“大哥,干他娘的!咱们为朝廷卖命了大半辈子,现在想把咱们象抹布那样扔掉那怎么行?”
人们总是会为自己的贪婪和野心寻找借口,这些多年来当惯了土皇帝的人们一旦发现自己要被朝廷所抛弃,这些原本应该保卫家园的将领立刻就走到了极端。
军事集团一旦实现了家族化。那么很容易就会变了性质,辽东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所有的带兵的将领们不是出自吴家就是出自祖家。要么就是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快,这么一件大事就被他们私下里给决定了……
崇祯十年十月,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满清的帝位终于落到了年轻的多尔衮身上,并在十月十五日登基称帝。初登帝位的多尔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正白旗、多铎的镶白旗抬为正黄旗和镶黄旗,原正黄、镶黄两旗降为正白和镶白旗。并当着满清文武大臣的面发誓自己只是暂代帝位,将来百年之后便将帝位还给皇太极的子孙。最后在众人的见证下从原皇后哲哲的手中接过了象征着皇权的玉玺,成为了满清第三任皇帝。
多尔衮登基后,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他宣布原皇太极的后宫嫔妃和那些孩子依旧可以居住在皇宫里。自己也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但很显然多尔衮的话并没有太多人相信,不少后宫的嫔妃和原皇太极的孩子纷纷跟着自己的母亲搬出了皇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原皇后哲哲带着庄妃和一干从蒙古嫁过来的嫔妃们出了皇宫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十月份是草原当中最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草原上的动物们都在为过冬而准备。小动物在积极的储藏着食物,那些食肉动物们则是努力的抓捕猎物拼命进食,争取在严冬来临之际让自己多长一些膘,好能熬过那几个难耐的严冬。
就在动物们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时。一个条长长的车队正从东边朝西边驶来,这条车队很长,车队里光是人坐的车子就有二十多辆。而运货的大车就更多了,一眼望过去都看不到头。
&nb... -->>
吴三桂不紧不慢的说着,只是众将的脸色却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祖大寿的堂弟祖大乐恨恨的骂道:“朝廷这不明摆着要过河拆桥吗?”
“就是,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看到边关局势稍微缓和了就要消减咱们的粮饷,这不是要断了兄弟们的活路吗?”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也喊了起来。
“大哥,前些日子咱们不是给朝廷送了公文,说是边关吃紧吗?怎么朝廷连个动静都没有,反倒要消减咱们的粮饷了?”说这话的名叫祖大粥,是祖大寿的弟弟,素来以骁勇善战闻名,此时官拜副将。
祖大寿没有回答自家弟弟的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吴三桂。如今的辽东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祖家占据了锦州,而吴家则占据了山海关,这两家共同把持着辽东。而吴家和祖家经过不断的对抗、磨合和联姻牢牢的把持了辽东的局势已经到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程度。朝廷系即便是想要插手辽东的事也是有心无力,这也是祖大寿有胆子占据着锦州连朝廷的命令也不鸟的底气所在。而在吴家和祖家的第二代人中最出色的人应该就属吴三桂了,此子不但心思缜密而且作战勇敢,是辽东一带公认的年轻俊杰。
看到祖大寿将目光投向自己,吴三桂开口道:“大舅,如今鞑子皇帝刚死,咱们用边关告急这样的话来哄骗朝廷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朝廷那些大臣也不是傻瓜,而且目前中原那些流寇肆虐得这么厉害,朝廷肯定是想先把内患给解决了。否则不会将如此一大笔银子优先交给关内的剿匪大军。”
祖大乐不屑的骂道:“关内那些废物,剿灭几个贼寇都那么费劲,若是换了咱们关宁铁骑去,早就将他给剿灭了。”
祖大粥也摇了摇头:“即便如此,但凭什么将原本拨给咱们的饷银给人家?正所谓有一就有二,此端一开日后咱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是啊,有银子不先给咱们。却给了关内那些废物,朝廷不公!”一众将领门也在一旁嚷了起来。一时间群情颇为激愤,有几个性子急的甚至喊出了若是朝廷不给粮饷就发动军士们闹饷之类的话。
祖大寿闭上了眼睛,脸色也是阴晴不定,显然内心也在挣扎不已。吴三桂看到这里又适时的加了一把火。“大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若是再不早做决定恐怕日后追悔莫及啊!”
吴三桂的话犹如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祖大寿终于停止了内心的挣扎,他重新睁开了眼睛毅然道:“此例绝不能开,否则日后朝廷便会慢慢消减辽饷,咱们十数万大军难道要和西北风吗?二弟……”
“大哥!”
祖大粥先是一愣,随后立刻站了出来抱拳道:“大哥有何事尽管吩咐!”
祖大寿深深的看了祖大粥一眼轻声道:“皇太极已死,新继任的皇帝是原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待会你立即派人前往盛京告诉鞑子的新任皇帝。下个月我会将喜峰口、独石口的守军撤掉,他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意思了!”
“轰……”
祖大寿的话犹如一道惊雷打在了众人的心头,所有人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尽管适才众人总是吵吵着要给朝廷一个好看,但真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了。这些年辽东军跟满清勾勾搭搭眉来眼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平日里他们最多也就是倒卖一些粮食或是军用物资给满清而已,像这样开放关隘让清军直接通过的行径已经不能说是资敌了,这简直就与叛国无异,若是消息传扬出去即便是朝廷再顾忌辽东军恐怕也得立即宣布他们这些人为叛逆了。
虽然祖大粥素来以勇武著称。此时脸色也有些发白,他颤抖着声音说道:“大哥。这……这合适嘛,咱们这么做若是让朝廷知道恐怕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啊!”
“二舅……你要犹豫什么?”不同于祖大粥的犹豫,吴三桂却对祖大寿的做法很是支持,他狠声道:“原本鞑子强盛的时候朝廷里谁不是将咱们当成宝来哄着让着,一有点粮饷都赶着往咱们这里送,可自打皇太极一死满清被重创后,那些人立马就变了个脸色,现在连饷银也敢拖欠了,若是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日后还有咱们辽东军的活路吗?”
吴三桂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将们也明白过来。辽东军之所以受到朝廷重视,不就是因为外头有一个强大的满清压着吗,满清越是强大,辽东军的重要性也就越是突出,如果满清灭亡了,恐怕辽东军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今天朝廷敢拖欠辽饷,明天朝廷就敢消减辽东军的人数,他们这些世世代代在辽东这块土地上讨生活的将领们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恐怕朝廷一纸调令就会把他们这些失去了价值的将领全都调到京城去闲居起来,那才要命呢。
想清楚了这点后,这些将领们一个个的眼珠子也红了起来,辽东虽然不是什么富裕之地,但这些年来大明用举国之力供养着他们这些人,在这里他们就是土皇帝,想要什么东西只要跟朝廷说一声朝廷也不敢说半个不字,若是再让他们到京城去过那种仰人鼻息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恐怕比死还难受。
“大哥,干他娘的!咱们为朝廷卖命了大半辈子,现在想把咱们象抹布那样扔掉那怎么行?”
人们总是会为自己的贪婪和野心寻找借口,这些多年来当惯了土皇帝的人们一旦发现自己要被朝廷所抛弃,这些原本应该保卫家园的将领立刻就走到了极端。
军事集团一旦实现了家族化。那么很容易就会变了性质,辽东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所有的带兵的将领们不是出自吴家就是出自祖家。要么就是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快,这么一件大事就被他们私下里给决定了……
崇祯十年十月,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满清的帝位终于落到了年轻的多尔衮身上,并在十月十五日登基称帝。初登帝位的多尔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正白旗、多铎的镶白旗抬为正黄旗和镶黄旗,原正黄、镶黄两旗降为正白和镶白旗。并当着满清文武大臣的面发誓自己只是暂代帝位,将来百年之后便将帝位还给皇太极的子孙。最后在众人的见证下从原皇后哲哲的手中接过了象征着皇权的玉玺,成为了满清第三任皇帝。
多尔衮登基后,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他宣布原皇太极的后宫嫔妃和那些孩子依旧可以居住在皇宫里。自己也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但很显然多尔衮的话并没有太多人相信,不少后宫的嫔妃和原皇太极的孩子纷纷跟着自己的母亲搬出了皇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原皇后哲哲带着庄妃和一干从蒙古嫁过来的嫔妃们出了皇宫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十月份是草原当中最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草原上的动物们都在为过冬而准备。小动物在积极的储藏着食物,那些食肉动物们则是努力的抓捕猎物拼命进食,争取在严冬来临之际让自己多长一些膘,好能熬过那几个难耐的严冬。
就在动物们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时。一个条长长的车队正从东边朝西边驶来,这条车队很长,车队里光是人坐的车子就有二十多辆。而运货的大车就更多了,一眼望过去都看不到头。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