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良知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清朝不是春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高屈身抱拳道:“请大人指点迷津。”
福必塔砸吧了下嘴,道:“查案这事全由李老弟说了算,李老弟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但就一句话,四爷那呢不能没有交代,而且要交代好了。”
听完,李高完全摸不到头脑,这算是线索吗?
看李高一副眉头紧锁的样,福必塔在心里骂了两个字:呆子。清了清嗓子道:“老夫离京前,皇上交代过,这事不能牵扯不该牵扯的事,这么说,你懂了吗?”
“大人所指卑职还是明白的,可卑职不明白的是,没有任何线索,抓不到罪犯,那如何向皇上交代?向四爷交代?”说完,一脸真诚的看着福必塔。
福必塔气得差点把自己胡子揪下来,无奈的说:“我的李大人哟,说句不好听的,即便你找出了真凶,你真敢往京城里送吗?再往深了说,即使你敢送,老夫也不敢送!皇上派你我到此,无非是要了结此案,让朝廷对整件事有个合理的说法,让朝堂上的纷繁怀疑,统统丢到金水河里。老夫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李高心里一惊,这可是欺君!不禁贸然抬头,认真打量起福必塔是不是在说醉话。
福必塔知道李高心里在想什么,他吸了吸鼻子,吩咐道:“刑名的事,我不甚懂,还要靠李老弟,但奏折呢得老夫来写,谁让老夫接了个这么倒霉的差事!李老弟,你一定要把案子做得滴水不漏,让这个,”说着福必塔伸出四个指头,“找不出话来说,要知道,他在京城,刻薄可是第一份,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而且此事的‘主犯’,一定要稳妥可靠,不能落下任何把柄,让人找到任何借口来弹劾我们欺君,只有这样,你、我或许才能过了这关。”说着说着,福必塔打了个酒嗝,说完,他仿佛有点明白,康熙为什么给他派个家学深远的李高了,又为什么非让他来办这个案子。要解决这件案子,还得自己和眼前这个呆子两人互补长短……想通了,福必塔心中不觉一松,看来李德全那阉人诚然没骗他。他便不等李高这呆子回话,随手端起茶,示意送客了。
李高对刑部宰白鹅的事略有耳闻,可现在,福必塔不仅在暗示他捏造案情和证据,而且还要他找一只“白鹅”,来承受这灭顶之灾,以此了解此案。暗自衡量一番,他决定不上这个荒唐上司的贼船,一是此事关系重大,有欺君灭族之祸。福必塔让他一人捏造案情和证据,一旦东窗事发,福必塔一句“失察不勘,有失检点”就可以把自己摘干净,至少不会受灭门之祸,而自己则不同,这个案子是自己经手,一旦翻起来,李氏三代清誉和满门的人头都要赔了进去。二是他绝不能让无辜之人妄送性命。过世的祖父曾教导他,巍巍苍天,神鬼不知,良心知,欺人莫欺己,骗人莫骗心。见福必塔不耐烦地端茶送客,他也未给他好脸色,连告辞都不说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李高无礼的态度让福必塔惊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咬牙:这呆子不会还想做“清流”吧?这都刀架脖子了,他……他也不想想如何能全身而退?虽然这事他做的有些不地道,但大势如此,李高要想脱身,就不得不入此瓮。只要他把这倒霉的差事做圆了,放自己一条生路,给皇上一个交代,还朝廷一个脸面,他自然也会帮着他,以后加官进爵,高官厚禄不全是他的?可琢磨了半天,福必塔才品出点味道来,这李高不是一头好牵的牛,他和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儿事,他开始后悔好像对李高说的太多,又想到李高是康熙的人,万一李高一封密折奏上去,差事办砸了不说,一条欺君之罪,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来人,来人,快把李大人给我追回来。”等福必塔反应过来时,李高已走了多时。
见李高一脸不快的回来,九头鸟张信义微微一笑,问道:“怎么,见你没查到线索,福必塔给你排头吃了?”
李高进来前,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张信义,让他代为奏报皇上,所以信义一问,他便把在驿馆所说的话如倒豆般说了。见李高说的很气愤,张信义似乎听得很认真。听完,他点头,赞道:“李大人确实是国家柱石,上不欺君,下不愧对黎民,圣上有此良臣,是圣上之幸,国家之幸。”贾大夫在一旁听了,稍稍低了低头。九头鸟撇了他一眼,贾大夫似乎没有感觉到,头低得更深了。
张信义这番话并不是李高想要的答案,他不死心,试探的答道:“张老过誉了,晚辈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福必塔胆子也太大了,诚然敢欺君!若没人来制止的话,难道就让他这样无法无天下去?”
九头鸟微微笑道:“那依小友的意思,你是想出面管一管我们的尚书大人了?”
见张信义又把难题抛给了自己,李高胸口一紧,急忙答道:“我人微言轻,怎能越级上报!”
九头鸟哈哈大笑,“我的李大人呀,是老夫小看你了,虽说你为人刚正,但我忘了,毕竟你也是混了十多年的官场,这轻重还是拿捏地很好的。”
李高知他所指,脸红了,不知如何接他的话。
九头鸟见李高不言语,接道:“既然这样,李大人,您不妨想想福必塔的话。老夫觉得,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李高猛然抬头,不死心的望向张信义,希望他也是在说笑。但对上张老揶揄的笑容,他的心当即下沉,自以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但不过是镜花水月,白白空欢喜一场。
“咚咚”,客店伙计敲门进来,屈身禀报李高,福大人派人请李大人过馆用餐。李高抬眼望向张信义,张信义却道:“李大人,那您忙您的,我和贾师爷就去办差了。”说完,不再管李高,带着贾大夫出了房间。李高望着两人的背影,眉心皱得如核桃大,步子似乎坠了千斤,怎么也迈不开。虽不情愿,但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况且他现在已失了张信义这颗大树,若彻底把福必塔得罪了,他的祸事就在眼前。
拿不定主意的李高借着更衣,耽误踌躇了许久,才跟随来人再次回到了驿馆。
见李高再次进门,福必塔笑脸相迎道:“你看老夫这记心,前头送来几只雉鸡,本来想谈完话,给李老弟带一只回去的,可光顾着谈话,把这茬忘了。等想起来,一琢磨,李老弟一个人在外,处理起来也不方便。不如在我这里,你我就着这雉鸡把酒畅谈一番。岂不快活?”
李高行礼道:“下午是卑职鲁莽了,还望福大人见谅。”
福必塔笑道:“也是老夫考虑不周,才让李老弟多心了,今晚你肯再踏入我的驿馆,就是还信任老夫,你我此时还分彼此,岂不是可笑?”
话毕,两人为了化解尴尬,又东拉西扯了一番。不大会儿,就到了掌灯时分,福必塔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携手邀李高移步餐厅,李高见状稍做了些谦让,也就随了福必塔的意思,和他并肩到了餐厅。两人坐定后,家仆才开始逐一上菜。等菜上齐,李高扫了桌子一眼,只见最中间是一只焖得酥烂的雉鸡,四周围着六盘各色冷热小菜,其间放了一壶酒,初看整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那只宫廷制造的祁红酒壶,以及屋中阵阵贡酒的香气,不断暗示着他福必塔与皇族之间特别的关系。想到下午的无礼,李高的脊背不禁有些僵硬,见仆人要上前执壶斟酒,他抢先一步拿起了祁红酒壶,给福必塔斟满,算是对下午失礼的一种赔罪。福必塔也很给面子,举杯一饮而尽,并无半点推辞。接着,两人一边谈论着一些无关痛痒的杂事,一边对饮,开始气氛还算热络,但因各自怀着心事,场面便慢慢冷了。无声无息的饭局,让彼此都有些尴尬,李高正拨弄着碗里的青菜,琢磨着起个什么头,化解这种尴尬,却冷不丁听到福必塔吩咐下人:“来人,把茵茵和兰芝叫来,让兰芝带上琵琶。”
让九爷的人来见他,李高虽有些愕然,但并没喝高,刚想劝诫福必塔此事不妥,福必塔却抢先拉住他的手道:“李老弟,这你不用劝,我呀,是个有分寸的。要说这也能出事,那我和她们鬼混的第一天,就出事了,可我现在不也好好的在这里‘鬼混’吗?”
“大人,您是醉了,要不改天我再登门道谢。”李高越听越不是味,急忙起身辞道。
福必塔站了起来,把他按在了椅子上,“哈哈,我的李大人,你说,为什么我的官大,你的官小呢?是我比你年长几岁,熬出了头?还是我刑名是这个?”说着,伸出了自己的大拇指。看样子福必塔要借酒装“疯”了,李高也就顺势坐下,不动声色的看福必塔要耍什么把式。见李高不再乱动,福必塔接着道:“我是满人,在皇上面前称自己是奴才,主子有烦忧,做奴才的就要解忧。而你,是汉人,在皇上面前,你得称自个微臣,皇上有了难处,你是不是也要为皇上分忧?”说着福必塔拿起酒壶,自斟自饮了一杯,又才道:“既然你我都是为皇上,那不管奴才也好,微臣也好,就要想皇上之所想,做皇上之想做,行皇上之想行,这才是忠君,这才是报国。对不对?”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高的脸色不觉开始泛白。“再者,我堂堂一个刑部尚书,查个案子,何须你一个做了十年的七品县令跟着。我手下多的是五品、六品的知事,我何须假借你李大人之手去办这个案子呢?李大人如何到的这承德,恐怕你比我更清楚。我官做的比你李大人大,并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也不是因为我刑名比你厉害,而是我比你更懂得为皇上分忧。”等福必塔说完,李高掌心、鼻尖全是细汗。再想想张信义临出门的那句话,似乎也印证了福必塔的话。但他还是不明白,正如福必塔所说,若皇上只要一个表面上的答案,那大可让福必塔带人来查,干嘛非把他这个远在西北的七品知县牵连进来呢?
“大人,卑职也不明白,那皇上让我来承德——”
福必塔打断他道:“真相!皇上想知道真相,可这个真相只能皇上一人知道。”
李高恍然大悟!随即,他不单单是掌心、鼻尖冒汗,全身上下像被蒸过一般,无数汗珠从毛孔中喷薄而出,打湿了他的整件内衫。
“李大人,今日我多了这句嘴,将来你可要念着我的好。万一哪天我吃了挂落儿,但愿你能想起今日。”
“多谢福大人指点。”李高忍着惊恐,屈身给福必塔行礼。福必塔摇手:“李老弟,话已至此,你还恨我吗?”
李高没有回话,此时他已无法再顾及福必塔的感受了,他的整个身心仿佛掉进了浆糊缸里,被浓稠的浆子紧紧的封住,既不能呼吸,也不能叫喊,更不能思考……
窗外听话的兰芝见二人撕掰好了,才抱着琵琶带着茵茵进来。两人一唱一和,不大会儿,屋里流动起乐声,时而清丽,时而低沉,婉转起折,连绵不断,李高听得远远近近,一点也不真实,越发觉得恍惚无助了……
送走李高,福必塔几乎是瘫软在了圈椅上,缓了半天,气也没顺过来。兰芝端着醒酒汤进来,福必塔斜眼看着她道:“按你们的意思李高已经拿下了,接着九爷还想怎么样?”
兰芝放下解酒汤道:“老爷说笑了,九爷让奴来伺候您,并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老爷遇到这不知人事的三呆子,奴生怕他害了老爷,想着九爷在京城消息灵通,又是皇上的亲儿子,或许知道皇上的心思,又想着自己是九爷府里出来的,向九爷讨个人情,不是能帮到老爷嘛。”说着,便往福必塔怀里钻。
福必塔想把这****推开,可此时再想和九爷划清已是不可能,便他由着兰芝把解酒汤,一口一口喂到他的嘴里。
但福必塔不知道的是,看透李高这步棋的,不是九爷,而是还在软禁中的八爷。
虽然混乱,但没过两日,胤禩就从承德的乱事中抽丝剥茧,勘破了康熙的意图。既然勘破了,便有了对策。他冷笑着,有条不紊地安排老九和老十去做,胜负乃兵家常事,最后的棋局如何,要到最后才能知道。
安排妥当一切,他的目光转向后院的矮墙,观音图,是他喉间的梗,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殷玉跪在她房前已两日,期间晕过去三次,但他却什么也不能做,他手里把弄着自己的辫子,上面红色的穗子格外醒目。
“爷,”赵圆儿知道胤禩这几日心情不佳,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子,低低地叫了一声。背对着他的胤禩正专注地望着后院,跟本没有听到他声音。赵圆儿只好又走近一步,略微提高了嗓音,又喊了一声,胤禩才回过神来,问:“殷玉她又晕过去了?”
赵圆儿低头回道:“侧福晋那边,奴才偷偷给她送过了参汤,目前还好。奴才要向爷禀报另一件事,可是——”赵圆儿把头又低了低。
“可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不知为何,胤禩心中似有千斤石头,搬也搬不走。
赵圆儿猛的抬起头,道:“清月姑娘来了,您见还是不见?”
胤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幻听了,喃喃问道:“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赵圆儿从胤禩表情里看到了诧异与愤恨,但更多的是欣喜。一个好奴才,首先是会察言观色,其次才是会伺候人。从胤禩的表情中他知道,胤禩一定会见清月的。所以又大着胆子重复了一遍:“清月姑娘来了。”
有多少恨,自然就有多少想念,当清月真人站在自己面前,胤禩有了一种豁然的感觉,原来想念已经盖过了仇恨,只要人在眼前,他都可以不计较了。
“八爷吉祥。”清月按规矩给胤禩请安,胤禩示意免礼,清月起身,目光落在了胤禩一瘸一拐的腿上,几年不见,他已不是一个玉树临风的男子,病痛,以及对王权执著的追求,让他的身心都伤痕累累,气色中流露着疲惫、忧伤,还有一种对执念更加渴求的疯狂。
清月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捧给胤禩。
胤禩并未立刻接过,而是揄揶道:“怎么?你要向我献锦囊妙计?”
彼此的关系已不能再调和,清月并不在乎他的态度如何,答道:“八爷可看清楚了,锦囊上绣的是五爪金龙,这是圣上之物。”
胤禩低头,果真如此,也是,如今没有皇上的派遣,她如何肯见自己一面?但也不能就此饶过她:“那么说,你是天使了?要不要我中门大开,焚香铺案,合府身着朝服迎你进门,你再秉承圣意?”
眼见着胤禩耍泼犯无赖,还要出道难题给自己,清月微微笑道:“八爷是爷,如果爷一定要这样做,那奴婢只能顺从主子的意思。但圣上那边催得紧,麻烦请爷快些,好让奴婢按时回宫交差。”
“你!”算准了他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她四两拨千斤地拨了回来,胤禩气得咬了咬嘴唇,不知是在生她的气,还是生自己的气。这思虑周全加胆大的性子还是没变!他阴着脸动手打开锦囊,果不出所料——里面装着额娘耳环,他内心一阵冷笑,皇上派她来把最后一点温情割掉,他以为他会怕吗?
“圣上说,当年卫娘娘与他因这只耳环结缘,所以他一直保存着此物。”
胤禩取出耳环,把它放在桌子上,问道:“怎么?因为我这个儿子不成器,皇阿玛他不打算保留此物了?让你把它还给我?”边说,边从腰间取下自己的锦囊,取出另一只来。这是一对银制镶海蓝宝的耳环,虽然上面簪花已被磨损的不太清晰,但因主人精心的呵护,并无任何污迹,泛出柔和的光泽。
清月并没有接胤禩的话,“圣上保留此物,一是对卫娘娘的一个念想,二则呢,卫娘娘当年离世前,曾为八爷讨下一个恩典,无论八爷将来做错什么,皇上看在这只耳环的份上,都饶您不死,让您善终。八爷,您拿的是一面免死金牌。”
“这么说,我比他们都多一次机会。”胤禩玩味般地拿起耳环,挑衅的问清月。
清月无法答他,康熙交给她这样的差事,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她只能正色道:“圣躬亲,胤禩回话。”胤禩呵呵一笑,扶着椅子,站了起来,艰难的给清月跪下,眼里是无尽的嘲笑。见胤禩艰难的跪在自己面前,清月升起一阵怜悯,生在帝王家又如何?反倒成了羁绊一生梦魇。“代圣训问,皇八子胤禩,当年承德一案,太子、十三皇子调京畿大营兵马,是怎么回事?”胤禩笑着答道:“回禀圣上,承德一案,已经内务府查明,是旧太子,十三皇子图谋不轨,但皇天庇佑,吾皇首先洞察先机,后果断而行,继发明廷,废黜旧太子、圈禁十三皇子。遂使不臣之心,贼子之行,得到惩治。以彰显吾皇之圣明,鼠辈之可笑。”清月见他如此说辞,终于明白康熙为什么会这么恨他了。凭心而论,胤祥只会替胤禛卖命,绝不会替胤礽卖命,康熙知道这点,所以仅仅圈禁了胤祥。她哼了一声,替胤祥不平,接着道:“圣谕,皇八子胤禩不恭不悌,... -->>
李高屈身抱拳道:“请大人指点迷津。”
福必塔砸吧了下嘴,道:“查案这事全由李老弟说了算,李老弟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但就一句话,四爷那呢不能没有交代,而且要交代好了。”
听完,李高完全摸不到头脑,这算是线索吗?
看李高一副眉头紧锁的样,福必塔在心里骂了两个字:呆子。清了清嗓子道:“老夫离京前,皇上交代过,这事不能牵扯不该牵扯的事,这么说,你懂了吗?”
“大人所指卑职还是明白的,可卑职不明白的是,没有任何线索,抓不到罪犯,那如何向皇上交代?向四爷交代?”说完,一脸真诚的看着福必塔。
福必塔气得差点把自己胡子揪下来,无奈的说:“我的李大人哟,说句不好听的,即便你找出了真凶,你真敢往京城里送吗?再往深了说,即使你敢送,老夫也不敢送!皇上派你我到此,无非是要了结此案,让朝廷对整件事有个合理的说法,让朝堂上的纷繁怀疑,统统丢到金水河里。老夫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李高心里一惊,这可是欺君!不禁贸然抬头,认真打量起福必塔是不是在说醉话。
福必塔知道李高心里在想什么,他吸了吸鼻子,吩咐道:“刑名的事,我不甚懂,还要靠李老弟,但奏折呢得老夫来写,谁让老夫接了个这么倒霉的差事!李老弟,你一定要把案子做得滴水不漏,让这个,”说着福必塔伸出四个指头,“找不出话来说,要知道,他在京城,刻薄可是第一份,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而且此事的‘主犯’,一定要稳妥可靠,不能落下任何把柄,让人找到任何借口来弹劾我们欺君,只有这样,你、我或许才能过了这关。”说着说着,福必塔打了个酒嗝,说完,他仿佛有点明白,康熙为什么给他派个家学深远的李高了,又为什么非让他来办这个案子。要解决这件案子,还得自己和眼前这个呆子两人互补长短……想通了,福必塔心中不觉一松,看来李德全那阉人诚然没骗他。他便不等李高这呆子回话,随手端起茶,示意送客了。
李高对刑部宰白鹅的事略有耳闻,可现在,福必塔不仅在暗示他捏造案情和证据,而且还要他找一只“白鹅”,来承受这灭顶之灾,以此了解此案。暗自衡量一番,他决定不上这个荒唐上司的贼船,一是此事关系重大,有欺君灭族之祸。福必塔让他一人捏造案情和证据,一旦东窗事发,福必塔一句“失察不勘,有失检点”就可以把自己摘干净,至少不会受灭门之祸,而自己则不同,这个案子是自己经手,一旦翻起来,李氏三代清誉和满门的人头都要赔了进去。二是他绝不能让无辜之人妄送性命。过世的祖父曾教导他,巍巍苍天,神鬼不知,良心知,欺人莫欺己,骗人莫骗心。见福必塔不耐烦地端茶送客,他也未给他好脸色,连告辞都不说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李高无礼的态度让福必塔惊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咬牙:这呆子不会还想做“清流”吧?这都刀架脖子了,他……他也不想想如何能全身而退?虽然这事他做的有些不地道,但大势如此,李高要想脱身,就不得不入此瓮。只要他把这倒霉的差事做圆了,放自己一条生路,给皇上一个交代,还朝廷一个脸面,他自然也会帮着他,以后加官进爵,高官厚禄不全是他的?可琢磨了半天,福必塔才品出点味道来,这李高不是一头好牵的牛,他和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儿事,他开始后悔好像对李高说的太多,又想到李高是康熙的人,万一李高一封密折奏上去,差事办砸了不说,一条欺君之罪,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来人,来人,快把李大人给我追回来。”等福必塔反应过来时,李高已走了多时。
见李高一脸不快的回来,九头鸟张信义微微一笑,问道:“怎么,见你没查到线索,福必塔给你排头吃了?”
李高进来前,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张信义,让他代为奏报皇上,所以信义一问,他便把在驿馆所说的话如倒豆般说了。见李高说的很气愤,张信义似乎听得很认真。听完,他点头,赞道:“李大人确实是国家柱石,上不欺君,下不愧对黎民,圣上有此良臣,是圣上之幸,国家之幸。”贾大夫在一旁听了,稍稍低了低头。九头鸟撇了他一眼,贾大夫似乎没有感觉到,头低得更深了。
张信义这番话并不是李高想要的答案,他不死心,试探的答道:“张老过誉了,晚辈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福必塔胆子也太大了,诚然敢欺君!若没人来制止的话,难道就让他这样无法无天下去?”
九头鸟微微笑道:“那依小友的意思,你是想出面管一管我们的尚书大人了?”
见张信义又把难题抛给了自己,李高胸口一紧,急忙答道:“我人微言轻,怎能越级上报!”
九头鸟哈哈大笑,“我的李大人呀,是老夫小看你了,虽说你为人刚正,但我忘了,毕竟你也是混了十多年的官场,这轻重还是拿捏地很好的。”
李高知他所指,脸红了,不知如何接他的话。
九头鸟见李高不言语,接道:“既然这样,李大人,您不妨想想福必塔的话。老夫觉得,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李高猛然抬头,不死心的望向张信义,希望他也是在说笑。但对上张老揶揄的笑容,他的心当即下沉,自以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但不过是镜花水月,白白空欢喜一场。
“咚咚”,客店伙计敲门进来,屈身禀报李高,福大人派人请李大人过馆用餐。李高抬眼望向张信义,张信义却道:“李大人,那您忙您的,我和贾师爷就去办差了。”说完,不再管李高,带着贾大夫出了房间。李高望着两人的背影,眉心皱得如核桃大,步子似乎坠了千斤,怎么也迈不开。虽不情愿,但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况且他现在已失了张信义这颗大树,若彻底把福必塔得罪了,他的祸事就在眼前。
拿不定主意的李高借着更衣,耽误踌躇了许久,才跟随来人再次回到了驿馆。
见李高再次进门,福必塔笑脸相迎道:“你看老夫这记心,前头送来几只雉鸡,本来想谈完话,给李老弟带一只回去的,可光顾着谈话,把这茬忘了。等想起来,一琢磨,李老弟一个人在外,处理起来也不方便。不如在我这里,你我就着这雉鸡把酒畅谈一番。岂不快活?”
李高行礼道:“下午是卑职鲁莽了,还望福大人见谅。”
福必塔笑道:“也是老夫考虑不周,才让李老弟多心了,今晚你肯再踏入我的驿馆,就是还信任老夫,你我此时还分彼此,岂不是可笑?”
话毕,两人为了化解尴尬,又东拉西扯了一番。不大会儿,就到了掌灯时分,福必塔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携手邀李高移步餐厅,李高见状稍做了些谦让,也就随了福必塔的意思,和他并肩到了餐厅。两人坐定后,家仆才开始逐一上菜。等菜上齐,李高扫了桌子一眼,只见最中间是一只焖得酥烂的雉鸡,四周围着六盘各色冷热小菜,其间放了一壶酒,初看整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那只宫廷制造的祁红酒壶,以及屋中阵阵贡酒的香气,不断暗示着他福必塔与皇族之间特别的关系。想到下午的无礼,李高的脊背不禁有些僵硬,见仆人要上前执壶斟酒,他抢先一步拿起了祁红酒壶,给福必塔斟满,算是对下午失礼的一种赔罪。福必塔也很给面子,举杯一饮而尽,并无半点推辞。接着,两人一边谈论着一些无关痛痒的杂事,一边对饮,开始气氛还算热络,但因各自怀着心事,场面便慢慢冷了。无声无息的饭局,让彼此都有些尴尬,李高正拨弄着碗里的青菜,琢磨着起个什么头,化解这种尴尬,却冷不丁听到福必塔吩咐下人:“来人,把茵茵和兰芝叫来,让兰芝带上琵琶。”
让九爷的人来见他,李高虽有些愕然,但并没喝高,刚想劝诫福必塔此事不妥,福必塔却抢先拉住他的手道:“李老弟,这你不用劝,我呀,是个有分寸的。要说这也能出事,那我和她们鬼混的第一天,就出事了,可我现在不也好好的在这里‘鬼混’吗?”
“大人,您是醉了,要不改天我再登门道谢。”李高越听越不是味,急忙起身辞道。
福必塔站了起来,把他按在了椅子上,“哈哈,我的李大人,你说,为什么我的官大,你的官小呢?是我比你年长几岁,熬出了头?还是我刑名是这个?”说着,伸出了自己的大拇指。看样子福必塔要借酒装“疯”了,李高也就顺势坐下,不动声色的看福必塔要耍什么把式。见李高不再乱动,福必塔接着道:“我是满人,在皇上面前称自己是奴才,主子有烦忧,做奴才的就要解忧。而你,是汉人,在皇上面前,你得称自个微臣,皇上有了难处,你是不是也要为皇上分忧?”说着福必塔拿起酒壶,自斟自饮了一杯,又才道:“既然你我都是为皇上,那不管奴才也好,微臣也好,就要想皇上之所想,做皇上之想做,行皇上之想行,这才是忠君,这才是报国。对不对?”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高的脸色不觉开始泛白。“再者,我堂堂一个刑部尚书,查个案子,何须你一个做了十年的七品县令跟着。我手下多的是五品、六品的知事,我何须假借你李大人之手去办这个案子呢?李大人如何到的这承德,恐怕你比我更清楚。我官做的比你李大人大,并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也不是因为我刑名比你厉害,而是我比你更懂得为皇上分忧。”等福必塔说完,李高掌心、鼻尖全是细汗。再想想张信义临出门的那句话,似乎也印证了福必塔的话。但他还是不明白,正如福必塔所说,若皇上只要一个表面上的答案,那大可让福必塔带人来查,干嘛非把他这个远在西北的七品知县牵连进来呢?
“大人,卑职也不明白,那皇上让我来承德——”
福必塔打断他道:“真相!皇上想知道真相,可这个真相只能皇上一人知道。”
李高恍然大悟!随即,他不单单是掌心、鼻尖冒汗,全身上下像被蒸过一般,无数汗珠从毛孔中喷薄而出,打湿了他的整件内衫。
“李大人,今日我多了这句嘴,将来你可要念着我的好。万一哪天我吃了挂落儿,但愿你能想起今日。”
“多谢福大人指点。”李高忍着惊恐,屈身给福必塔行礼。福必塔摇手:“李老弟,话已至此,你还恨我吗?”
李高没有回话,此时他已无法再顾及福必塔的感受了,他的整个身心仿佛掉进了浆糊缸里,被浓稠的浆子紧紧的封住,既不能呼吸,也不能叫喊,更不能思考……
窗外听话的兰芝见二人撕掰好了,才抱着琵琶带着茵茵进来。两人一唱一和,不大会儿,屋里流动起乐声,时而清丽,时而低沉,婉转起折,连绵不断,李高听得远远近近,一点也不真实,越发觉得恍惚无助了……
送走李高,福必塔几乎是瘫软在了圈椅上,缓了半天,气也没顺过来。兰芝端着醒酒汤进来,福必塔斜眼看着她道:“按你们的意思李高已经拿下了,接着九爷还想怎么样?”
兰芝放下解酒汤道:“老爷说笑了,九爷让奴来伺候您,并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老爷遇到这不知人事的三呆子,奴生怕他害了老爷,想着九爷在京城消息灵通,又是皇上的亲儿子,或许知道皇上的心思,又想着自己是九爷府里出来的,向九爷讨个人情,不是能帮到老爷嘛。”说着,便往福必塔怀里钻。
福必塔想把这****推开,可此时再想和九爷划清已是不可能,便他由着兰芝把解酒汤,一口一口喂到他的嘴里。
但福必塔不知道的是,看透李高这步棋的,不是九爷,而是还在软禁中的八爷。
虽然混乱,但没过两日,胤禩就从承德的乱事中抽丝剥茧,勘破了康熙的意图。既然勘破了,便有了对策。他冷笑着,有条不紊地安排老九和老十去做,胜负乃兵家常事,最后的棋局如何,要到最后才能知道。
安排妥当一切,他的目光转向后院的矮墙,观音图,是他喉间的梗,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殷玉跪在她房前已两日,期间晕过去三次,但他却什么也不能做,他手里把弄着自己的辫子,上面红色的穗子格外醒目。
“爷,”赵圆儿知道胤禩这几日心情不佳,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子,低低地叫了一声。背对着他的胤禩正专注地望着后院,跟本没有听到他声音。赵圆儿只好又走近一步,略微提高了嗓音,又喊了一声,胤禩才回过神来,问:“殷玉她又晕过去了?”
赵圆儿低头回道:“侧福晋那边,奴才偷偷给她送过了参汤,目前还好。奴才要向爷禀报另一件事,可是——”赵圆儿把头又低了低。
“可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不知为何,胤禩心中似有千斤石头,搬也搬不走。
赵圆儿猛的抬起头,道:“清月姑娘来了,您见还是不见?”
胤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幻听了,喃喃问道:“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赵圆儿从胤禩表情里看到了诧异与愤恨,但更多的是欣喜。一个好奴才,首先是会察言观色,其次才是会伺候人。从胤禩的表情中他知道,胤禩一定会见清月的。所以又大着胆子重复了一遍:“清月姑娘来了。”
有多少恨,自然就有多少想念,当清月真人站在自己面前,胤禩有了一种豁然的感觉,原来想念已经盖过了仇恨,只要人在眼前,他都可以不计较了。
“八爷吉祥。”清月按规矩给胤禩请安,胤禩示意免礼,清月起身,目光落在了胤禩一瘸一拐的腿上,几年不见,他已不是一个玉树临风的男子,病痛,以及对王权执著的追求,让他的身心都伤痕累累,气色中流露着疲惫、忧伤,还有一种对执念更加渴求的疯狂。
清月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捧给胤禩。
胤禩并未立刻接过,而是揄揶道:“怎么?你要向我献锦囊妙计?”
彼此的关系已不能再调和,清月并不在乎他的态度如何,答道:“八爷可看清楚了,锦囊上绣的是五爪金龙,这是圣上之物。”
胤禩低头,果真如此,也是,如今没有皇上的派遣,她如何肯见自己一面?但也不能就此饶过她:“那么说,你是天使了?要不要我中门大开,焚香铺案,合府身着朝服迎你进门,你再秉承圣意?”
眼见着胤禩耍泼犯无赖,还要出道难题给自己,清月微微笑道:“八爷是爷,如果爷一定要这样做,那奴婢只能顺从主子的意思。但圣上那边催得紧,麻烦请爷快些,好让奴婢按时回宫交差。”
“你!”算准了他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她四两拨千斤地拨了回来,胤禩气得咬了咬嘴唇,不知是在生她的气,还是生自己的气。这思虑周全加胆大的性子还是没变!他阴着脸动手打开锦囊,果不出所料——里面装着额娘耳环,他内心一阵冷笑,皇上派她来把最后一点温情割掉,他以为他会怕吗?
“圣上说,当年卫娘娘与他因这只耳环结缘,所以他一直保存着此物。”
胤禩取出耳环,把它放在桌子上,问道:“怎么?因为我这个儿子不成器,皇阿玛他不打算保留此物了?让你把它还给我?”边说,边从腰间取下自己的锦囊,取出另一只来。这是一对银制镶海蓝宝的耳环,虽然上面簪花已被磨损的不太清晰,但因主人精心的呵护,并无任何污迹,泛出柔和的光泽。
清月并没有接胤禩的话,“圣上保留此物,一是对卫娘娘的一个念想,二则呢,卫娘娘当年离世前,曾为八爷讨下一个恩典,无论八爷将来做错什么,皇上看在这只耳环的份上,都饶您不死,让您善终。八爷,您拿的是一面免死金牌。”
“这么说,我比他们都多一次机会。”胤禩玩味般地拿起耳环,挑衅的问清月。
清月无法答他,康熙交给她这样的差事,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她只能正色道:“圣躬亲,胤禩回话。”胤禩呵呵一笑,扶着椅子,站了起来,艰难的给清月跪下,眼里是无尽的嘲笑。见胤禩艰难的跪在自己面前,清月升起一阵怜悯,生在帝王家又如何?反倒成了羁绊一生梦魇。“代圣训问,皇八子胤禩,当年承德一案,太子、十三皇子调京畿大营兵马,是怎么回事?”胤禩笑着答道:“回禀圣上,承德一案,已经内务府查明,是旧太子,十三皇子图谋不轨,但皇天庇佑,吾皇首先洞察先机,后果断而行,继发明廷,废黜旧太子、圈禁十三皇子。遂使不臣之心,贼子之行,得到惩治。以彰显吾皇之圣明,鼠辈之可笑。”清月见他如此说辞,终于明白康熙为什么会这么恨他了。凭心而论,胤祥只会替胤禛卖命,绝不会替胤礽卖命,康熙知道这点,所以仅仅圈禁了胤祥。她哼了一声,替胤祥不平,接着道:“圣谕,皇八子胤禩不恭不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