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抗战观察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管各界如何解读米国人的声明,杜文成首先做出反应,他隔空喊话,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英国必须向缅甸人民道歉,恢复缅甸原有秩序,严惩蓄意破坏国际秩序的的阴谋者,并付出应有的赔偿。
二,英国必须向受害者道歉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三,英国必须退出印度允许并接受印度独立。
四,英国必须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英国首相丘吉尔再次咆哮起来,他声称英国绝不会接受恐怖分子的讹诈,在这种威胁世界安全与和平的恐怖主义行为面前,英国绝不会有半点妥协,必将给予坚决的有力的打击。
英国人比较聪明了一点,因为杜文成不能代表任何国家,他们便费尽心思地给杜文成安上了一顶恐怖分子的帽子,并将杜文成对英国的报复定义为“威胁世界安全与和平的恐怖主义行为”。
苏俄政府也在随后发表声明:应该警惕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所造成的极大危害,苏俄政府支持英国政府对国际恐怖主义分子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盟国各方也纷纷发表声明,支持英国的正义行为,严厉谴责杜文成的恐怖主义活动。一时间杜文成从受害者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恐怖分子,个别国家还对杜文成发出了国际通缉令。
就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纷纷谴责杜文成的时候,令人奇怪的是却有三个国家对此一直保持着沉默,既不发表声明赞成,也没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只是沉默,令人压抑的、难堪的沉默。
首先是二战的领导者米国,米国政府本来是打算表明自己的态度,赞成英国的声明的,可是米国总统以及军方大佬却明确表示,不会和杜文成发生明面上的任何冲突,拒绝对恐怖分子的这一定义发表意见。
然后是国府,委员长对英国人的意见很大,在淞沪抗战中英国人对日本的纵容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况且英国人只会不断给他找麻烦之外,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英国人最终也奈何不了杜文成,英国人只有妥协谈判才能平息杜文成的愤怒。
最后一个是缅甸的苏伦政府,按说苏伦才应该是第一个跳出来附和英国人的声明的,可是没有,不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苏伦在缅甸国内还销声匿迹了。不仅是苏伦,所有跟随他武装政变的头目全都消失了踪迹。
缅甸海军不再鸣炮庆祝,而是龟缩进港口不再出来,曼德勒警备师也全都老实地呆在军营里不再耀武扬威,代之出现在缅甸街头的是全副武装的宪兵队。
这些宪兵队全部由华人组成,并以最严厉的手段维持着缅甸的治安秩序,缅甸政府在明面上已经停摆,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却在发挥作用。
缅甸下级政府照常运营,缅甸的工厂,商业部门照常工作,缅甸电台、电视台照常播放娱乐节目,只是新闻节目被暂时取消了。没有骚乱也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人们提心吊胆地在一种可怕的安宁中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是谁造成的现在这种情形?人们不禁要问。本来好好的生活被弄成一潭死水,以前的政治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至少还可以公开谈论总统,可现在只能躲在家里才敢议论下缅甸现有的局势。
据说军方进行了了一次大清洗,所有参与政变的军官和士兵都被处决了……
据说缅南遭受到军方强力的镇压,那些搞事的人全被枪决了……
据说政府部门迫于军方的压力,不得不悄然解散了……
据说……
唯一一个让人们稍微心安的好消息是:被苏伦通缉的缅甸“前总理”带着大批官员从泰国返回了缅甸,并临时代理起政府工作。只不过沈涵阳“前总理”只是临时负责政府内的工作,对外界的一切问题却闭口不言。
世界在看着米国,米国在看着杜文成,杜文成在看着英国,英国人又看着米国,期待着米国的表态。
在难堪的沉寂中,什么欧洲战场,亚州战场都退为次要问题,不解决英国和杜文成的问题,能否取得二战胜利都成为了问题。
米国人保持着表面上的沉默,暗地里却在和英国,和苏俄,和委员长,和主要盟国就杜文成的问题进行着紧急磋商。丘吉尔坚持自己的意见,苏俄仍然支持英国的主张,并且声称绝不对恐怖分子妥协,可当罗斯福问他们能经受住杜文成的多少次这样的报复时,英国尴尬以对,苏俄却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承受住杜文成这样的打击,苏俄因为受不了所以在外蒙问题上妥协了。日本同样经受不起杜文成的打击,不得不在缅甸问题上做出让步。
现在轮到英国了,杜文成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让英国为此付出了三艘航母,两艘护卫舰以及数千英军士兵的生命代价,可英国在远东还有什么?或者说还能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打败杜文成?
在印度的英军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炮火的洗礼,辛迪加的独立军也在不断地压迫英军的生存空间,英军在这双重的打击下一退再退,已经退守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只差一步就被赶进大海了。
印度的独立已经是大势所趋,即便现在杜文成不再针对英军,他们也无力回天。因为辛迪加的出现,印度国大党已经沦为二流政党,再也不能和进步党争夺印度的主导权,以辛迪为首的进步党即将组成新的独立政府。
一月下旬,英国女王批准了上下两院对丘吉尔的弹劾,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受命组成临时过渡政府。丘吉尔的黯然下台给陷入僵局的缅甸问题带来了... -->>
不管各界如何解读米国人的声明,杜文成首先做出反应,他隔空喊话,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英国必须向缅甸人民道歉,恢复缅甸原有秩序,严惩蓄意破坏国际秩序的的阴谋者,并付出应有的赔偿。
二,英国必须向受害者道歉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三,英国必须退出印度允许并接受印度独立。
四,英国必须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英国首相丘吉尔再次咆哮起来,他声称英国绝不会接受恐怖分子的讹诈,在这种威胁世界安全与和平的恐怖主义行为面前,英国绝不会有半点妥协,必将给予坚决的有力的打击。
英国人比较聪明了一点,因为杜文成不能代表任何国家,他们便费尽心思地给杜文成安上了一顶恐怖分子的帽子,并将杜文成对英国的报复定义为“威胁世界安全与和平的恐怖主义行为”。
苏俄政府也在随后发表声明:应该警惕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所造成的极大危害,苏俄政府支持英国政府对国际恐怖主义分子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盟国各方也纷纷发表声明,支持英国的正义行为,严厉谴责杜文成的恐怖主义活动。一时间杜文成从受害者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恐怖分子,个别国家还对杜文成发出了国际通缉令。
就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纷纷谴责杜文成的时候,令人奇怪的是却有三个国家对此一直保持着沉默,既不发表声明赞成,也没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只是沉默,令人压抑的、难堪的沉默。
首先是二战的领导者米国,米国政府本来是打算表明自己的态度,赞成英国的声明的,可是米国总统以及军方大佬却明确表示,不会和杜文成发生明面上的任何冲突,拒绝对恐怖分子的这一定义发表意见。
然后是国府,委员长对英国人的意见很大,在淞沪抗战中英国人对日本的纵容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况且英国人只会不断给他找麻烦之外,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英国人最终也奈何不了杜文成,英国人只有妥协谈判才能平息杜文成的愤怒。
最后一个是缅甸的苏伦政府,按说苏伦才应该是第一个跳出来附和英国人的声明的,可是没有,不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苏伦在缅甸国内还销声匿迹了。不仅是苏伦,所有跟随他武装政变的头目全都消失了踪迹。
缅甸海军不再鸣炮庆祝,而是龟缩进港口不再出来,曼德勒警备师也全都老实地呆在军营里不再耀武扬威,代之出现在缅甸街头的是全副武装的宪兵队。
这些宪兵队全部由华人组成,并以最严厉的手段维持着缅甸的治安秩序,缅甸政府在明面上已经停摆,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却在发挥作用。
缅甸下级政府照常运营,缅甸的工厂,商业部门照常工作,缅甸电台、电视台照常播放娱乐节目,只是新闻节目被暂时取消了。没有骚乱也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人们提心吊胆地在一种可怕的安宁中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是谁造成的现在这种情形?人们不禁要问。本来好好的生活被弄成一潭死水,以前的政治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至少还可以公开谈论总统,可现在只能躲在家里才敢议论下缅甸现有的局势。
据说军方进行了了一次大清洗,所有参与政变的军官和士兵都被处决了……
据说缅南遭受到军方强力的镇压,那些搞事的人全被枪决了……
据说政府部门迫于军方的压力,不得不悄然解散了……
据说……
唯一一个让人们稍微心安的好消息是:被苏伦通缉的缅甸“前总理”带着大批官员从泰国返回了缅甸,并临时代理起政府工作。只不过沈涵阳“前总理”只是临时负责政府内的工作,对外界的一切问题却闭口不言。
世界在看着米国,米国在看着杜文成,杜文成在看着英国,英国人又看着米国,期待着米国的表态。
在难堪的沉寂中,什么欧洲战场,亚州战场都退为次要问题,不解决英国和杜文成的问题,能否取得二战胜利都成为了问题。
米国人保持着表面上的沉默,暗地里却在和英国,和苏俄,和委员长,和主要盟国就杜文成的问题进行着紧急磋商。丘吉尔坚持自己的意见,苏俄仍然支持英国的主张,并且声称绝不对恐怖分子妥协,可当罗斯福问他们能经受住杜文成的多少次这样的报复时,英国尴尬以对,苏俄却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承受住杜文成这样的打击,苏俄因为受不了所以在外蒙问题上妥协了。日本同样经受不起杜文成的打击,不得不在缅甸问题上做出让步。
现在轮到英国了,杜文成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让英国为此付出了三艘航母,两艘护卫舰以及数千英军士兵的生命代价,可英国在远东还有什么?或者说还能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打败杜文成?
在印度的英军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炮火的洗礼,辛迪加的独立军也在不断地压迫英军的生存空间,英军在这双重的打击下一退再退,已经退守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只差一步就被赶进大海了。
印度的独立已经是大势所趋,即便现在杜文成不再针对英军,他们也无力回天。因为辛迪加的出现,印度国大党已经沦为二流政党,再也不能和进步党争夺印度的主导权,以辛迪为首的进步党即将组成新的独立政府。
一月下旬,英国女王批准了上下两院对丘吉尔的弹劾,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受命组成临时过渡政府。丘吉尔的黯然下台给陷入僵局的缅甸问题带来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