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老舍之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舍是如何写出一篇篇经典作品的?它们各自有何特色,又为何成为了经典?
老舍是如何走上专业创作之路的?
1930年至抗战前夕,老舍主要是在山东的两所大学度过的,一是济南的齐鲁大学,它为美国教会创办。另一个是青岛的山东大学。
1930年8月至1934年7月是在齐大。因它校风十分保守,死气沉沉,没有一点学术气氛,闷死人,就辞了职。(参见:《马彦祥谈老舍》,《剧坛》1984年4期),于1934年9月至1936年夏,在山大任教。在这里,他又因学生运动受到当局镇压,加之无意教书,而再次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其实他早想专门搞创作了。
幸好有这一年时光完全属于自己,让他的生活充满情趣,得着了许多欢乐与灵感,最多产,收获也最大。他在这年不仅写了《骆驼祥子》、《文博士》两个长篇,还写出了《我这一辈子》,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
一年后,1937年夏,卢沟桥事变打破了一切,适遇齐大文学院再次相聘,请他任文学系主任,他忙前往就职。数个月后,又不得不丢弃一切,抛妻别子,只身逃亡。
所以,济南和青岛都让老舍留下了美好印象,那段妻儿绕膝的生活,是他波澜不定的人生旅途中相对较为安静、和睦的时期,也是他一生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先在济南,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并写成一部短篇小说集《赶集》,收入《微神》等15个短篇。
到青岛后,他写了第二个短篇小说集《樱海集》,收了他最著名的中篇《月牙儿》,以及第三个短篇小说集《蛤藻集》,收有《断魂枪>等7个短篇。
《大明湖》于1931年夏写完,主角是在城市底层挣扎的母女二人,遭遇悲惨。可惜这部书稿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毁了。老舍不愿它从此埋没,据记忆又写得一篇《月牙儿》,如诗样清冷凉薄。
《猫城记》1932年8月被连载出来,以幻想形式描写“猫人”怎样因麻木、愚昧、自残、苟且偷安而被“矮人”灭绝的故事,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他自己认为这是个失败的作品,没有可取之处,悲观情绪过重,有点概念化、脸谱化,也不幽默、少含蓄。这部小说现在却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据说因此老舍获得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来因为去世,才把当年的奖项给了亚洲的另一位作家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只发给在世作家。参见陈洁:《外国学者眼中的老舍》等,《中华读书报》1999年3月3日。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许多人都在这样传说,究竟有多少可信度,不得而知。起码瑞典文学院唯一的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主理人之一的马锐然,好像没有说起过此事。他倒是肯定1988年,要是沈从文5月不死.10月的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是沈的。况且,被提名不等于就获奖。林语堂等人也曾多次被提名。但是,依老舍的文学成就看,他即使获诺奖也会是其中比较优秀的。)。
《牛天赐传》是他写得最见艰难的书,成于1934年夏天,“匆匆赶出,一无是处”。
这期间,为讲课,他更广泛地涉猎了外国文学,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尤其是俄国文学,认定它“是世界伟大文艺中‘最’伟大的”(《读与写》)。
同时,他系统研究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历代文论、民间文艺,找到了东西方艺术的适度平衡和美的和谐,继在英国系统阅读、研究外国文学实现第一次飞跃后,产生了第二次升华—外来影响深深潜入他笔底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整篇的艺术氛围里,皮相地望去,却完全是纯民族传统的光泽。《离婚》里已能有所体味,“你很难指出张大哥、老李和契诃夫笔下哪一个被猥琐的生活钝化了心灵的小市民相仿,但你却能强烈地体味到契诃夫式的‘近乎无事的悲剧’和那扑面而来的庸人气息”(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48页,学林出版社1988牟7月)。
老舍是如何写出一篇篇经典作品的?它们各自有何特色,又为何成为了经典?
老舍是如何走上专业创作之路的?
1930年至抗战前夕,老舍主要是在山东的两所大学度过的,一是济南的齐鲁大学,它为美国教会创办。另一个是青岛的山东大学。
1930年8月至1934年7月是在齐大。因它校风十分保守,死气沉沉,没有一点学术气氛,闷死人,就辞了职。(参见:《马彦祥谈老舍》,《剧坛》1984年4期),于1934年9月至1936年夏,在山大任教。在这里,他又因学生运动受到当局镇压,加之无意教书,而再次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其实他早想专门搞创作了。
幸好有这一年时光完全属于自己,让他的生活充满情趣,得着了许多欢乐与灵感,最多产,收获也最大。他在这年不仅写了《骆驼祥子》、《文博士》两个长篇,还写出了《我这一辈子》,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
一年后,1937年夏,卢沟桥事变打破了一切,适遇齐大文学院再次相聘,请他任文学系主任,他忙前往就职。数个月后,又不得不丢弃一切,抛妻别子,只身逃亡。
所以,济南和青岛都让老舍留下了美好印象,那段妻儿绕膝的生活,是他波澜不定的人生旅途中相对较为安静、和睦的时期,也是他一生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先在济南,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并写成一部短篇小说集《赶集》,收入《微神》等15个短篇。
到青岛后,他写了第二个短篇小说集《樱海集》,收了他最著名的中篇《月牙儿》,以及第三个短篇小说集《蛤藻集》,收有《断魂枪>等7个短篇。
《大明湖》于1931年夏写完,主角是在城市底层挣扎的母女二人,遭遇悲惨。可惜这部书稿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毁了。老舍不愿它从此埋没,据记忆又写得一篇《月牙儿》,如诗样清冷凉薄。
《猫城记》1932年8月被连载出来,以幻想形式描写“猫人”怎样因麻木、愚昧、自残、苟且偷安而被“矮人”灭绝的故事,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他自己认为这是个失败的作品,没有可取之处,悲观情绪过重,有点概念化、脸谱化,也不幽默、少含蓄。这部小说现在却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据说因此老舍获得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来因为去世,才把当年的奖项给了亚洲的另一位作家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只发给在世作家。参见陈洁:《外国学者眼中的老舍》等,《中华读书报》1999年3月3日。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许多人都在这样传说,究竟有多少可信度,不得而知。起码瑞典文学院唯一的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主理人之一的马锐然,好像没有说起过此事。他倒是肯定1988年,要是沈从文5月不死.10月的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是沈的。况且,被提名不等于就获奖。林语堂等人也曾多次被提名。但是,依老舍的文学成就看,他即使获诺奖也会是其中比较优秀的。)。
《牛天赐传》是他写得最见艰难的书,成于1934年夏天,“匆匆赶出,一无是处”。
这期间,为讲课,他更广泛地涉猎了外国文学,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尤其是俄国文学,认定它“是世界伟大文艺中‘最’伟大的”(《读与写》)。
同时,他系统研究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历代文论、民间文艺,找到了东西方艺术的适度平衡和美的和谐,继在英国系统阅读、研究外国文学实现第一次飞跃后,产生了第二次升华—外来影响深深潜入他笔底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整篇的艺术氛围里,皮相地望去,却完全是纯民族传统的光泽。《离婚》里已能有所体味,“你很难指出张大哥、老李和契诃夫笔下哪一个被猥琐的生活钝化了心灵的小市民相仿,但你却能强烈地体味到契诃夫式的‘近乎无事的悲剧’和那扑面而来的庸人气息”(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48页,学林出版社1988牟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