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检验与临床医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霉素、链霉素、苯等。

    (3)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格鲁米特、苯妥英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呋喃妥因、环丝氨酸、苯、砷剂、新霉素和秋水显仙碱、抗叶酸药和抗肿瘤药物及异烟肼等。

    (4)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有抗心率失常药、甲基多巴、抗组胺药、抗生素、抗结核药、驱蛔灵、避孕药、癌宁、亚硝酸盐、煤焦 油、苯胺、硝基苯、锑化合物、铅、煤酚。

    (5)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有阿司匹林、保泰松、噻嗪类、抗真菌药、抗代谢药、癌宁、一氧化氮等。

    (6)利尿剂、抗凝血药、维生素A(超剂量时)、头孢噻啶、庆大霉素、可引起贫血,氨苄西林和环磷酰胺可引起可逆性贫血,吲哚美辛和皮质类固醇可引起胃肠道出血。

    1.严格使用EDTA盐抗凝静脉血,不能用肝素或枸橼酸盐抗凝;抽血量准确,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注意切勿用力振摇,以防产生气泡及造成标本溶血,标本抽取后及时送检。

    2.不宜在剧烈运动后抽血。住院患者最好在清晨空腹采血。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HGB)

    血红蛋白是一种微红色的胶体物质,由珠蛋白与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细胞赖以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血红蛋白的合成受两种激素的调节,一是红细胞生成素,二是雄激素。

    1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2新生儿:170~200g/L。3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122g/L;女性87—112g/L。

    血红蛋白增减的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相似,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但在有些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减少多于红细胞的减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数的减少多于血红蛋白的减少。

    常见引起贫血的药物有:苯妥英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苯乙双胍、维生素K(仅K3和K4)、伯氨喹、氯喹、奎宁、阿司匹林(致骨 髓抑制和胃肠道出血)、非那西丁、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磺胺类药、 抗生素、癌宁、苯胺、锑化合物、亚硝酸盐、铅、苯、氟化物、考来烯 胺、二硫化碳、吲哚美辛、皮质类固醇、利福平、呋塞米、铜等均可引起贫血。

    1.应严格使用EDTA盐抗凝静脉血,不能用肝素或枸橼酸盐 抗凝;抽血量准确,抽血后即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小板黏附和聚 集,注意切勿用力振摇,以防产生气泡及造成标本溶血,标本抽取 后及时送检。

    2.静脉输入氨基酸影响Hb测定的准确性,导致Hb的假性增高。

    3.高脂血症可引起Hb假性增高。

    红细胞比容(hemalocrit,HCT或packed cell volume,PCV)

    红细胞比容,以前称为红细胞压积,就是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L/L)。

    1常量法:男性0.4~0.54;女性0.37~0.47。2微量法:男性 0.47±0.04;女性0.42±0.05

    红细胞比容是用于计算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的要素之一,有 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 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以及了解体液平衡情况。

    1.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 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以及真红细胞增多症(可达0.80L/L)和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可用于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输液及输液量。

    2.减低: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种类不同,红细胞比容减少 的程度并不与红细胞计数值完全一致。

    红细胞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1手工法:MCV:80~92fl;:320~360g/L。2血液分析仪法MCV:80~100fl;:320—360g/L。

    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值测定的指标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依据。

    表1-1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红细胞3个平均值只是表示红细胞总体的平均值,正常细胞性贫血并不意味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就无改变。如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贫血的形态学属正常细胞性贫血,但其红细胞能有明显大小不均和异形;在大细胞贫血中可能有小细胞存在,在小细胞贫血时也可以出现一些大细胞或异常红细胞,这些改变只有在血涂 片中才能观察到。因此,使用红细胞平均值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进行血液涂片来观察红细胞形态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width,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一个较新的红细胞参数,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它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

    成人:11.6%~14.6%。

    1.进行贫血形态学新的分类

    表1-2贫血的MCV/RDW分类法

    续表

    2.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

    3.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形态(red cell morphology)

    常见红细胞形态异常:

    1.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直径6μm,厚度薄,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2)大红细胞:直径10μm,巨红细胞直径15μm,超巨红细胞直径20μm,体积大,常见于维生素β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相差悬殊(常在1倍以上),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但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般大于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靶形红细胞:主要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脾切除术后及肝病等。

    (3)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常多于25%),也可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5)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见于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等。

    (6)碎裂红细胞: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癌转移、心脏瓣膜病、尿毒症、重症缺铁性贫血等。

    (7)棘形红细胞:见于先天性无β-脂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溶血状态、肾功能衰竭、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某些病例使用肝素后。

    (8)口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酒精中毒等。

    (9)咬痕红细胞:见于Heinz体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10)泪滴形红细胞: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3.红细胞染色异常(红细胞染色深浅反映着血红蛋白含量)

    (1)低色素性: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其他低色素性贫血。

    (2)高色素性:多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嗜多色性:见于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旺盛的增生性贫血。

    4.红细胞结构异常

    (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重金属(铅、铋、银等)中毒,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及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等。

    (2)卡波氏环:见于溶血性贫血、脾切除术后、某些增生性贫血。

    (3)豪乔小体: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显微镜计数法

    1成人:0.008~0.02或(28~75)x109/L。2新生儿0.02~0.06。

    2.仪器法

    表1-3网织红细胞检测参数参考值

    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红细胞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及经相应药物治疗有效时;急性溶血时可达0.6~0.8;急性失血后5~10d网织红细胞可达高峰,两w后可恢复正常;恶性贫血或缺血性贫血使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2)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时。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0.00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x10^9/L,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之—。

    2.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骨髓移植后第21d,如Ret大于15x10^9/L,常表示无移植并发症;若Ret小于15x10^9/L,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可能为骨髓移植失败。

    3.网织红细胞其他有关参数的意义

    (1)LFR和HFR: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例如:溶血性贫血时,Ret、LFR和HFR明显增高;肾性贫血患者,HFR上升,LFR下降,Ret不增高。

    (2)RMI: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多发性骨髓瘤,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Ret绝对值正常。RMI降低通常与骨髓衰竭或无效造血有关,如巨幼红细胞贫血。

    (3)MFR+HFR:MFR+HFR称为未成熟的网织红细胞比率(IRF)。肿瘤患者在化疗进程中,当骨髓受抑制时,IRF减低先于WBC与PLT的数目减低;化疗间歇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时,IRF总数增高先于WBC与PLT。IRF增高是估计骨髓移植后造血恢复的早期指标。

    应严格使用EDTA盐抗凝静脉血,不能用肝素或枸橼酸盐抗凝;抽血量准确,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注意切勿用力振摇,以免造成标本溶血,标本抽取后及时送检。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

    1.魏氏法。1< 50岁:男性0~15mm/h,女性0~20 mm/h。2>50岁:男性0~20mm/h,女性0~30 mn/h。3>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 mm/h。4儿童O~10 mm/h。

    2.潘氏法。成人:男性0~10 mm/h,女性0~12 mm/h。

    1.生理性变化

    (1)新生儿因纤维蛋白原低血沉减慢,12岁以下的儿童血沉可略快。

    (2)妇女月经期和妊娠3m后血沉可加快。

    (3)老年人因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血沉可加快,可达30 mm/h。

    2.病理性变化

    (1)急性细菌性炎症常于感染后2~3d见血沉增快。

    (2)组织损伤及坏死:较大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心肌梗死时常于发病后3~4d血沉增快,持续1~3w,心绞痛时血沉正常。

    (3)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者血沉正常。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或治疗较彻底时血沉可趋于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均可见血沉增快,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血沉明显增快,为重要诊断指标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肝硬化、慢性肾炎也见血沉增快。

    (5)贫血(HGB<90g/L)时因红细胞数量减少,下沉摩擦阻力减少而致血沉增快。

    (6)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沉亦可增快。

    (7)血沉减慢见于红细胞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时,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IC晚期。

    采用枸橼酸盐抗凝,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严格防止凝血并于采血后2h内检测完毕。

    点彩红细胞(basiphilic stippling)

    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的RNA在染色时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此种红细胞称为点彩红细胞。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