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抗日铁血执法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快到中午时,两人到了怀仁县南边一个叫第三作(解放后改名为金沙滩镇)的村子。
关于怀仁的来历,据《怀仁县志》记载,辽时“因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面会东城,取怀想仁人之义,故名”。
第三作在怀仁来说也算是个大村子,有三四千人,是个乡所在地,加上地处走西口的要道,车马从南边的黄花梁上一路颠簸下来,车辙压得很深很深,黄花梁下著名的走西口“岔道”位于梁头的村口,走西口人掷鞋子的地方也在梁头的老爷庙,走西口的车轿、骡马和行人都在此处打尖此时,因此,造就了第三作的繁荣,此时,四乡八邻的人赶往此地,热闹非凡,像是赶集。杨胜武本想绕道而行,可周美云直嚷嚷肚子饿了,想借机热闹一番,杨胜武只好依了周美云,找了一家叫客来安的旅店,要了两间房,嘱咐让店里的伙计喂好马,两人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下,准备出去。
走到前台,杨胜武叫住伙计,询问这第三作为何这么红火。
“客官,唉,咋说呢,这第三作今儿既是我们怀仁的德胜班‘飞罗面’的谢幕演出,又是第三作乡长孟秋祥成亲的曰子,所以,非常红火。”
杨胜武一听大为惊讶,急着问道:“这‘飞罗面’是不是叫辛致极,在晋北一带十分有名?”
伙计一听,自豪地说:“是呀,听口音客官不是我们怀仁人,咋就了解辛致极?”
杨胜武对伙计说:“我是雁门关南边的代县人,这‘飞罗面’以前到过代县,我看过他的演出,再说,我也喜欢耍孩儿这种独特的剧种,所以多少知道些辛致极的事情。”
“可惜了,一带宗师,这位从小丧父,16岁学唱耍孩儿戏,18岁登台演出誉满雁北的名角儿,自从曰本人来了后,本来发誓不再演出,解散戏班,可伪晋北政权第三作乡的乡长孟秋祥为了讨好曰本人,硬是胁迫辛致极演出,双方达成一致,辛致极好歹只演一场,以后呀,怕是只能在回忆里看‘飞罗面’的演出了。”
杨胜武一听竟然有人胁迫辛致极,而且是伪晋北政权的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此时自己不过是一匆匆过客,不想在这些事上搅在一块,免得图一时之快坏了寻找执法队的大事。
“杨大哥,这什么‘飞罗面’演的是啥角色呀,有这么好的声誉?”周美云有些好奇。
还未等杨胜武回答,就见伙计看看周美云,又转头看看杨胜武,缓缓地说:“这位小妹,你不知道,在咱们这里,女人登台演出被人看不起,因此,很少有女人当戏子的,就这样,‘飞罗面’主攻小旦,别看辛致极是个男人,可化起妆来,啧啧,那个漂亮,就连女人家见了也嫉妒三分。”
周美云很少听说耍孩儿这种剧种,因此,对耍孩儿所知甚少,就问杨胜武:“杨大哥,这耍孩儿究竟是个什么剧种,难不成比北路棒子还好听?”
其实,杨胜武对的了解也仅限于听戏,真要是让他介绍耍孩儿,你别看,真难为他了,因此,一听周美云的询问,吭吭哧哧地说不来。
伙计一看,笑笑说:“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这耍孩儿,这耍孩儿起源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五百年。关于耍孩儿剧种的起源,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汉元帝时,昭君王嫱出塞和蕃,出了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倍感思念家乡,因而哀恸欲绝,泣不成声,直到嗓音嘶哑,还是哽咽不止。后人为了纪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声,编成哀惋歌词进行演唱,几代辗转流传,遂成该剧。另一说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园子弟唱曲取乐,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后,太子转悲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随即命名此曲为耍孩儿。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据有人专门考证,该剧种真正起源于元代,与元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所以也叫咳咳腔。”
经伙计这么一解释,就连杨胜武也对耍孩儿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更不用说是周美云了。
杨胜武忽然想起一个话题来,对伙计说:“这‘飞罗面’既然不想演出,还怕一个小小的伪乡长?”
伙计一听,面色一变,转头看看四周,见周围没人,老板也出去了,就压着嗓子说:“你们是外地人,不知道这孟秋祥,这人是我们这里的一霸,仗着自己的姑父在绥远当着个警察局长,为非作歹,与我们乡苑家辛庄的苑仲山明争暗斗,现在呀,又榜上了曰本人,更加无法无天,听说,今天不光要成立伪政斧,还要强纳苑家的小姐苑爱静为第四房。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你们知道吗?”
杨胜武摇摇头,说:“啥呀?”
周美云一听,高声说:“这个挨千刀的家伙,落在我杨大哥手里凌迟处死也不解恨。”
伙计一听,吓得赶快摆手,小声说:“可不敢乱说,小心隔墙有耳”,转头看看门外,见没人注意这里,继续说:“离这里北面不远有一座山,叫两狼山,山上的土匪头子苗长青与这苑家小姐是姑表亲,据说,小姐苑爱静的母亲是苗长青的姑姑。这苗... -->>
快到中午时,两人到了怀仁县南边一个叫第三作(解放后改名为金沙滩镇)的村子。
关于怀仁的来历,据《怀仁县志》记载,辽时“因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面会东城,取怀想仁人之义,故名”。
第三作在怀仁来说也算是个大村子,有三四千人,是个乡所在地,加上地处走西口的要道,车马从南边的黄花梁上一路颠簸下来,车辙压得很深很深,黄花梁下著名的走西口“岔道”位于梁头的村口,走西口人掷鞋子的地方也在梁头的老爷庙,走西口的车轿、骡马和行人都在此处打尖此时,因此,造就了第三作的繁荣,此时,四乡八邻的人赶往此地,热闹非凡,像是赶集。杨胜武本想绕道而行,可周美云直嚷嚷肚子饿了,想借机热闹一番,杨胜武只好依了周美云,找了一家叫客来安的旅店,要了两间房,嘱咐让店里的伙计喂好马,两人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下,准备出去。
走到前台,杨胜武叫住伙计,询问这第三作为何这么红火。
“客官,唉,咋说呢,这第三作今儿既是我们怀仁的德胜班‘飞罗面’的谢幕演出,又是第三作乡长孟秋祥成亲的曰子,所以,非常红火。”
杨胜武一听大为惊讶,急着问道:“这‘飞罗面’是不是叫辛致极,在晋北一带十分有名?”
伙计一听,自豪地说:“是呀,听口音客官不是我们怀仁人,咋就了解辛致极?”
杨胜武对伙计说:“我是雁门关南边的代县人,这‘飞罗面’以前到过代县,我看过他的演出,再说,我也喜欢耍孩儿这种独特的剧种,所以多少知道些辛致极的事情。”
“可惜了,一带宗师,这位从小丧父,16岁学唱耍孩儿戏,18岁登台演出誉满雁北的名角儿,自从曰本人来了后,本来发誓不再演出,解散戏班,可伪晋北政权第三作乡的乡长孟秋祥为了讨好曰本人,硬是胁迫辛致极演出,双方达成一致,辛致极好歹只演一场,以后呀,怕是只能在回忆里看‘飞罗面’的演出了。”
杨胜武一听竟然有人胁迫辛致极,而且是伪晋北政权的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此时自己不过是一匆匆过客,不想在这些事上搅在一块,免得图一时之快坏了寻找执法队的大事。
“杨大哥,这什么‘飞罗面’演的是啥角色呀,有这么好的声誉?”周美云有些好奇。
还未等杨胜武回答,就见伙计看看周美云,又转头看看杨胜武,缓缓地说:“这位小妹,你不知道,在咱们这里,女人登台演出被人看不起,因此,很少有女人当戏子的,就这样,‘飞罗面’主攻小旦,别看辛致极是个男人,可化起妆来,啧啧,那个漂亮,就连女人家见了也嫉妒三分。”
周美云很少听说耍孩儿这种剧种,因此,对耍孩儿所知甚少,就问杨胜武:“杨大哥,这耍孩儿究竟是个什么剧种,难不成比北路棒子还好听?”
其实,杨胜武对的了解也仅限于听戏,真要是让他介绍耍孩儿,你别看,真难为他了,因此,一听周美云的询问,吭吭哧哧地说不来。
伙计一看,笑笑说:“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这耍孩儿,这耍孩儿起源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五百年。关于耍孩儿剧种的起源,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汉元帝时,昭君王嫱出塞和蕃,出了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倍感思念家乡,因而哀恸欲绝,泣不成声,直到嗓音嘶哑,还是哽咽不止。后人为了纪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声,编成哀惋歌词进行演唱,几代辗转流传,遂成该剧。另一说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园子弟唱曲取乐,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后,太子转悲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随即命名此曲为耍孩儿。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据有人专门考证,该剧种真正起源于元代,与元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所以也叫咳咳腔。”
经伙计这么一解释,就连杨胜武也对耍孩儿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更不用说是周美云了。
杨胜武忽然想起一个话题来,对伙计说:“这‘飞罗面’既然不想演出,还怕一个小小的伪乡长?”
伙计一听,面色一变,转头看看四周,见周围没人,老板也出去了,就压着嗓子说:“你们是外地人,不知道这孟秋祥,这人是我们这里的一霸,仗着自己的姑父在绥远当着个警察局长,为非作歹,与我们乡苑家辛庄的苑仲山明争暗斗,现在呀,又榜上了曰本人,更加无法无天,听说,今天不光要成立伪政斧,还要强纳苑家的小姐苑爱静为第四房。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你们知道吗?”
杨胜武摇摇头,说:“啥呀?”
周美云一听,高声说:“这个挨千刀的家伙,落在我杨大哥手里凌迟处死也不解恨。”
伙计一听,吓得赶快摆手,小声说:“可不敢乱说,小心隔墙有耳”,转头看看门外,见没人注意这里,继续说:“离这里北面不远有一座山,叫两狼山,山上的土匪头子苗长青与这苑家小姐是姑表亲,据说,小姐苑爱静的母亲是苗长青的姑姑。这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