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铁十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到肯定答复后的蔡茨勒终于比较放心地回了柏林,他还要去操心第二次不列颠之战。他相信高加索的局面曼施坦因能维持好,雷神之锤集团军即便不能全部完成换装他认为也不要紧,一半力量都够苏联人受了。老朋友施蒙特告诉过他,整个党卫军装甲突击集团军涉及的坦克\坦歼数量高达3500多辆,数字都超过3年前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德军拥有的坦克总数,而战斗力和性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除耗资巨大和严重依赖后勤这两个缺点,他找不出在军事上的任何弱点。
蔡茨勒对此表示认同,而两个缺点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耗资贵不贵关键要看结果,能打胜仗才是硬道理,造一堆三号倒是够便宜,全被对面的IS-1和T-43/85吃掉怎么办?至于后勤嘛,只要会看地图就明白,只要黑海这条运输线不断,再加上铁路线,高加索一线是整个苏德战场后勤供应能力最强的地方,比起大片大片无人区的中央战场,后勤保障不知道会好多少倍,或许这也是曼施坦因极力劝说元首把俄国人放进来打,而且又劝说把雷神之锤留在高加索的原因吧?
一想到这里他就完全释然了,对土耳其人的催促也不放在心上,反而厉声呵斥对方无能:20万大军,又有里海、高加索山两道天然防线,还有德国空军提供掩护,居然短短10天就全线崩溃。不但外高加索丢得干干净净,还让人攻入本国领土——打到现在轴心各国还没被盟军占领过土地,土耳其是第一个,简直是全轴心阵营的笑柄!以前都说意大利战斗力差,英国人讥笑美国人管对方叫“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现在要换成“我们这边的土耳其人”了。你看看人家伊朗人怎么防御的?俄国人打进去了么?
听些话时的土耳其人也满是无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垮的,仿佛一下子就被打蒙了。德军明明答应2-3周就出兵援救本方,结果没到2周本方已完全崩溃,要不是德国人动作够快堵上了高加索山脉那几个隘口,说不定一下子就被红军席卷。现在土耳其国内风声鹤唳,全国兵力都往东北方向填,但所有人都没有信心能挡得住俄国人。事实上也是如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如要进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打不到,打个埃尔祖鲁姆完全没问题。可中亚集群有要务在身的,哪能够在土耳其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只能哀求着德国人继续帮忙,蔡茨勒表示这理所当然,但更重要的是土耳其现在谨守防线,千万不能再让俄国人打进去了。另外,蔡茨勒脸不红心不跳地表示,基于现有状况,将来如果收复外高加索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由土耳其人独自占领——否则出人出力的俄罗斯解放军也有意见,当初承诺的外高加索民族独立建国也有意见。土方对此颇为无奈,但局势恶化如此,容不得他们讨价还价,只能应承下来,打算等红军溃退时多抢些地盘。
不过,无论是蔡茨勒还是曼施坦因都没想到,就在他们为元首的雷神之锤欢欣鼓舞时,斯大林同志也在为中亚特别方面军的进展叫好,并咬紧牙关拿出了新装备——4个最新装备IS-2坦克的近卫坦克旅(每旅56辆)在其授意之下驰援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准备和德军虎式重装甲营好好较量一番。
在苏联国防力量设计体系中,1943年下半年是装备思路重大调整的转折点,原本苏方一直追求数量优势,强调用数量淹没德军,甚至不惜采取简化工艺、降低设备完好率等方式来强行提升数量。但在丢掉巴库油田、丢掉伏尔加河工业区、连续在春醒、城堡、夏日惊雷等战役中失败而损失大量装备后,兵员枯竭、有战斗力技术部队短缺、物资和原料匮乏、生产能力急剧缩减等因素都让原来的数量海想法走入死胡同。
剩余资源已无法支持动辄每月2000多辆坦克的生产——既没有足够钢铁可供生产,也没有足够燃料可供使用。朱可夫当初估计的前景很快得到了印证,由于强调把一切石油都用于工业和军队,在1943年这个寒冷的冬季中,几乎没什么燃油供应给民众取暖,再加上本来就不充足的煤炭和粮食,最终导致人口大幅减少,减少的... -->>
得到肯定答复后的蔡茨勒终于比较放心地回了柏林,他还要去操心第二次不列颠之战。他相信高加索的局面曼施坦因能维持好,雷神之锤集团军即便不能全部完成换装他认为也不要紧,一半力量都够苏联人受了。老朋友施蒙特告诉过他,整个党卫军装甲突击集团军涉及的坦克\坦歼数量高达3500多辆,数字都超过3年前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德军拥有的坦克总数,而战斗力和性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除耗资巨大和严重依赖后勤这两个缺点,他找不出在军事上的任何弱点。
蔡茨勒对此表示认同,而两个缺点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耗资贵不贵关键要看结果,能打胜仗才是硬道理,造一堆三号倒是够便宜,全被对面的IS-1和T-43/85吃掉怎么办?至于后勤嘛,只要会看地图就明白,只要黑海这条运输线不断,再加上铁路线,高加索一线是整个苏德战场后勤供应能力最强的地方,比起大片大片无人区的中央战场,后勤保障不知道会好多少倍,或许这也是曼施坦因极力劝说元首把俄国人放进来打,而且又劝说把雷神之锤留在高加索的原因吧?
一想到这里他就完全释然了,对土耳其人的催促也不放在心上,反而厉声呵斥对方无能:20万大军,又有里海、高加索山两道天然防线,还有德国空军提供掩护,居然短短10天就全线崩溃。不但外高加索丢得干干净净,还让人攻入本国领土——打到现在轴心各国还没被盟军占领过土地,土耳其是第一个,简直是全轴心阵营的笑柄!以前都说意大利战斗力差,英国人讥笑美国人管对方叫“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现在要换成“我们这边的土耳其人”了。你看看人家伊朗人怎么防御的?俄国人打进去了么?
听些话时的土耳其人也满是无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垮的,仿佛一下子就被打蒙了。德军明明答应2-3周就出兵援救本方,结果没到2周本方已完全崩溃,要不是德国人动作够快堵上了高加索山脉那几个隘口,说不定一下子就被红军席卷。现在土耳其国内风声鹤唳,全国兵力都往东北方向填,但所有人都没有信心能挡得住俄国人。事实上也是如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如要进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打不到,打个埃尔祖鲁姆完全没问题。可中亚集群有要务在身的,哪能够在土耳其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只能哀求着德国人继续帮忙,蔡茨勒表示这理所当然,但更重要的是土耳其现在谨守防线,千万不能再让俄国人打进去了。另外,蔡茨勒脸不红心不跳地表示,基于现有状况,将来如果收复外高加索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由土耳其人独自占领——否则出人出力的俄罗斯解放军也有意见,当初承诺的外高加索民族独立建国也有意见。土方对此颇为无奈,但局势恶化如此,容不得他们讨价还价,只能应承下来,打算等红军溃退时多抢些地盘。
不过,无论是蔡茨勒还是曼施坦因都没想到,就在他们为元首的雷神之锤欢欣鼓舞时,斯大林同志也在为中亚特别方面军的进展叫好,并咬紧牙关拿出了新装备——4个最新装备IS-2坦克的近卫坦克旅(每旅56辆)在其授意之下驰援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准备和德军虎式重装甲营好好较量一番。
在苏联国防力量设计体系中,1943年下半年是装备思路重大调整的转折点,原本苏方一直追求数量优势,强调用数量淹没德军,甚至不惜采取简化工艺、降低设备完好率等方式来强行提升数量。但在丢掉巴库油田、丢掉伏尔加河工业区、连续在春醒、城堡、夏日惊雷等战役中失败而损失大量装备后,兵员枯竭、有战斗力技术部队短缺、物资和原料匮乏、生产能力急剧缩减等因素都让原来的数量海想法走入死胡同。
剩余资源已无法支持动辄每月2000多辆坦克的生产——既没有足够钢铁可供生产,也没有足够燃料可供使用。朱可夫当初估计的前景很快得到了印证,由于强调把一切石油都用于工业和军队,在1943年这个寒冷的冬季中,几乎没什么燃油供应给民众取暖,再加上本来就不充足的煤炭和粮食,最终导致人口大幅减少,减少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