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蚁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吴鹤年有资历、有干才,人虽圆滑,给邓舍的感觉,却很有点绵里藏针。自然,这个绵里藏针不是对邓舍绵里藏针,而是对别人。
从他前后在双城总管府、行省左右司中所任职做事的情形来看,其人还是很有点手腕,有点用人能耐的。尤其他本在蒙元任官,浮沉宦海二十多年,可谓官场老油条了,熟悉人情世故,且能拿捏得住僚属,若将其调来益都,分权之余,在尽快消化这块儿新得之地上,也是会很有帮助。
“只是,若把吴鹤年调来益都,平壤的政务,该交由谁去接管?”
邓舍有两个选择,或者直接从行省左右司、又或者直接从朝鲜地方上拔擢一人,抑或者从别的部门、别的地方选取一人。
他想道:“树挪死,人挪活。上策自然非后者莫属。吴鹤年若来益都,猛一下,还不能就把他拔擢的位置太高,必须先得有个过渡。怎么过渡?不如就先任他为益都知府。至于颜之希,索性就把他对调,调去行省左右司,依旧如吴鹤年,并且兼管朝鲜分省政务。”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先,山东地方的官员,大多还是毛贵、王士诚时所任用的。虽然为了顾全稳定,暂时来说,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任免,但是,局部的调整还是没问题的。邓舍早就有心,想要把其中的一部分对调去海东。颜之希,乃是为他的嫡系,先把颜之希调走,可以减轻随后的阻力。
其次,吴鹤年在行省左右司、以及朝鲜等地经营多时,势力不小。如果直接从左右司或者朝鲜地方拔擢官员接任的话,难免还会处在吴鹤年的掌控之中。既决定要把吴鹤年调来益都,邓舍自然就不会再把行省左右司留给他遥控指挥。而若把颜之希调过去,自然就不一样了。他在左右司、在平壤都没有根基,要想坐稳位子,非得依赖邓舍支持不可。
两全其美。
月渐西沉,邓舍依然困意全无,他在院子中走来走去,直把考虑的几件事反复思考成熟,这才作罢。
他想道:“两件事。一来,给刘果调个好地方;二则,将颜之希调走,把吴鹤年调来。有此两个对策,加上在今天夜宴上,我表现出来的对洪继荫与李兰的态度,只要洪继勋聪明,大约也就知道我的想法了。
“……,又则有关海东军中诸派的坐大问题,以及洪继勋是否在海东军中存在势力,此事虽然重要,却不能急躁。同时,通过对文叔与阿过的试探,暂时间似乎倒是没有什么大碍。并且大战才过,一时间,确实也不好下手,只有静待李生的调查结果送来,然后再从长计议。”
回过眼,他注意到那两个侍女早冻得嘴唇乌青,灯笼中的蜡烛,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早就换过了一根。他对下人们向来是很体恤的,此时想出了解决洪继勋麻烦的办法,更是心情舒畅许多,微微一笑,说道:“把你们冻坏了。冷了怎么不说?走,回屋里去。”
那两个侍女牙齿打架,看邓舍去的方向,却不是王夫人住处,一人壮起胆子,问道:“殿、殿、殿下,不是去娘子房里么?”
“前几天,田丰不是给我送来了两个美女?说是色目人。我还没有见过。阿水已经睡熟,便不去打扰她了。且去瞧瞧,是怎样的色目美女。”
察罕在的时候,田丰尾两端。察罕一撤,他立马就改变了态度。尤其在高唐州又吃了察罕一次亏后,他更是前倨后恭,接连给邓舍写了好几封信。前不久,更专程派了使者,山长水远地,送来了一份大礼。这两个色目女子,就是礼物中的一部分。
邓舍当时忙,没空接待他的使者,打了姬宗周去见的面。姬宗周回来报告,田丰不外乎示好、希望继续结盟之意。
对此,益都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为顾全大局,不妨捐弃前嫌,接受田丰的示好。毕竟,田丰在棣州、河间府还有些地盘,军马不多,也还有数千,能替益都抵挡一下来自大都与河北方面的压力。
另一种意见却截然相反,以为有仇不报非君子,察罕围困益都的时候,田丰既然不肯来援,就没必要再给他好脸色。他不仁,益都何必要义?不如趁机将之吞并了事。至于借助他为益都的屏障云云,他就那么点人马,就算继续与他结盟了,能起到甚么作用?吃到嘴里的,才是实惠。
支持前一种意见的人又提出,田丰人马虽少,但他是山东本地人,在地方上还是很有影响的,不能说全无用处。并且,他到底与海东同为安丰的臣子,若真把他吞并了,传出去,影响不好。
支持后一种意见的人不以为然,李和尚是支持此派意见的主力,他口无遮拦,当时没说什么,私下里却对邓舍说,田丰是安丰的臣子,王士诚就不是了么?
虽然说,我海东之所以搞掉王士诚,是因为他挟持小毛平章以自重,是不守臣道,是不忠,我海东应的是小毛平章之要求。但是,当察罕来袭的时候,田丰坐视不救,难道就没有观望投敌的嫌疑么?抓住这个说法,料来就算把他搞定,安丰也没什么话可说。大丈夫行事,怎能前瞻后顾?
并且,拿下棣州与河间府,益都的防线就能前推一两百里。最重要的,从此以后,山东就再无第二家,海东名正言顺,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察罕。何乐而不为?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邓舍却不急着做出决定。
他考虑的,不但只有单纯的战术,更有整体的战略布局。棣州与河间府的意义,不是夺下来,就能把益都防线前推一两百里、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察罕这么简单。才打走了察罕,如果再把田丰消灭,会给大都、给察罕、给孛罗、以及给安丰、给江南群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会不会令元廷觉得海东锋芒太锐?会不会令察罕与孛罗觉得海东虽经鏖战,其实元气未损,因此给他们造成压力?如果给他们造成压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又会不会令安丰觉得海东太过桀骜?固然,安丰对海东没什么办法,但是如果导致小明王忍无可忍,直斥海东,对海东的名声会不会不太好?
尽管邓舍从没有过臣服安丰的想法,到底海东还没到可以自立的时候。朱元璋在金陵展的不错,可不也还是恭恭敬敬地依旧奉小明王为主公么?海东的情况与朱元璋差不多,看似势大,实则危机四伏。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虽然如今小明王与刘福通的实力,早已经就算不上大树了,但是,打着他们的旗号,至少可以减轻一些压力,能够壮大一些声势。要知道,刘福通的三路北伐才过去不久,想当年,数十万宋军多路并进,一人呼,百万人应,卷动半壁北国,威势何等之盛!他在北地民间、白莲教、红巾军中,威望还是不低的。
这些,都需要仔细斟酌。
邓舍心中想道:“击退了察罕,算是外部稍微稳定。等再把洪继勋的麻烦解决掉,把内部也稳定下来。随后,再考虑田丰的事儿吧。”一边想,一边来到了那两个色目美女所住的院中。
”
吴鹤年有资历、有干才,人虽圆滑,给邓舍的感觉,却很有点绵里藏针。自然,这个绵里藏针不是对邓舍绵里藏针,而是对别人。
从他前后在双城总管府、行省左右司中所任职做事的情形来看,其人还是很有点手腕,有点用人能耐的。尤其他本在蒙元任官,浮沉宦海二十多年,可谓官场老油条了,熟悉人情世故,且能拿捏得住僚属,若将其调来益都,分权之余,在尽快消化这块儿新得之地上,也是会很有帮助。
“只是,若把吴鹤年调来益都,平壤的政务,该交由谁去接管?”
邓舍有两个选择,或者直接从行省左右司、又或者直接从朝鲜地方上拔擢一人,抑或者从别的部门、别的地方选取一人。
他想道:“树挪死,人挪活。上策自然非后者莫属。吴鹤年若来益都,猛一下,还不能就把他拔擢的位置太高,必须先得有个过渡。怎么过渡?不如就先任他为益都知府。至于颜之希,索性就把他对调,调去行省左右司,依旧如吴鹤年,并且兼管朝鲜分省政务。”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先,山东地方的官员,大多还是毛贵、王士诚时所任用的。虽然为了顾全稳定,暂时来说,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任免,但是,局部的调整还是没问题的。邓舍早就有心,想要把其中的一部分对调去海东。颜之希,乃是为他的嫡系,先把颜之希调走,可以减轻随后的阻力。
其次,吴鹤年在行省左右司、以及朝鲜等地经营多时,势力不小。如果直接从左右司或者朝鲜地方拔擢官员接任的话,难免还会处在吴鹤年的掌控之中。既决定要把吴鹤年调来益都,邓舍自然就不会再把行省左右司留给他遥控指挥。而若把颜之希调过去,自然就不一样了。他在左右司、在平壤都没有根基,要想坐稳位子,非得依赖邓舍支持不可。
两全其美。
月渐西沉,邓舍依然困意全无,他在院子中走来走去,直把考虑的几件事反复思考成熟,这才作罢。
他想道:“两件事。一来,给刘果调个好地方;二则,将颜之希调走,把吴鹤年调来。有此两个对策,加上在今天夜宴上,我表现出来的对洪继荫与李兰的态度,只要洪继勋聪明,大约也就知道我的想法了。
“……,又则有关海东军中诸派的坐大问题,以及洪继勋是否在海东军中存在势力,此事虽然重要,却不能急躁。同时,通过对文叔与阿过的试探,暂时间似乎倒是没有什么大碍。并且大战才过,一时间,确实也不好下手,只有静待李生的调查结果送来,然后再从长计议。”
回过眼,他注意到那两个侍女早冻得嘴唇乌青,灯笼中的蜡烛,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早就换过了一根。他对下人们向来是很体恤的,此时想出了解决洪继勋麻烦的办法,更是心情舒畅许多,微微一笑,说道:“把你们冻坏了。冷了怎么不说?走,回屋里去。”
那两个侍女牙齿打架,看邓舍去的方向,却不是王夫人住处,一人壮起胆子,问道:“殿、殿、殿下,不是去娘子房里么?”
“前几天,田丰不是给我送来了两个美女?说是色目人。我还没有见过。阿水已经睡熟,便不去打扰她了。且去瞧瞧,是怎样的色目美女。”
察罕在的时候,田丰尾两端。察罕一撤,他立马就改变了态度。尤其在高唐州又吃了察罕一次亏后,他更是前倨后恭,接连给邓舍写了好几封信。前不久,更专程派了使者,山长水远地,送来了一份大礼。这两个色目女子,就是礼物中的一部分。
邓舍当时忙,没空接待他的使者,打了姬宗周去见的面。姬宗周回来报告,田丰不外乎示好、希望继续结盟之意。
对此,益都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为顾全大局,不妨捐弃前嫌,接受田丰的示好。毕竟,田丰在棣州、河间府还有些地盘,军马不多,也还有数千,能替益都抵挡一下来自大都与河北方面的压力。
另一种意见却截然相反,以为有仇不报非君子,察罕围困益都的时候,田丰既然不肯来援,就没必要再给他好脸色。他不仁,益都何必要义?不如趁机将之吞并了事。至于借助他为益都的屏障云云,他就那么点人马,就算继续与他结盟了,能起到甚么作用?吃到嘴里的,才是实惠。
支持前一种意见的人又提出,田丰人马虽少,但他是山东本地人,在地方上还是很有影响的,不能说全无用处。并且,他到底与海东同为安丰的臣子,若真把他吞并了,传出去,影响不好。
支持后一种意见的人不以为然,李和尚是支持此派意见的主力,他口无遮拦,当时没说什么,私下里却对邓舍说,田丰是安丰的臣子,王士诚就不是了么?
虽然说,我海东之所以搞掉王士诚,是因为他挟持小毛平章以自重,是不守臣道,是不忠,我海东应的是小毛平章之要求。但是,当察罕来袭的时候,田丰坐视不救,难道就没有观望投敌的嫌疑么?抓住这个说法,料来就算把他搞定,安丰也没什么话可说。大丈夫行事,怎能前瞻后顾?
并且,拿下棣州与河间府,益都的防线就能前推一两百里。最重要的,从此以后,山东就再无第二家,海东名正言顺,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察罕。何乐而不为?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邓舍却不急着做出决定。
他考虑的,不但只有单纯的战术,更有整体的战略布局。棣州与河间府的意义,不是夺下来,就能把益都防线前推一两百里、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察罕这么简单。才打走了察罕,如果再把田丰消灭,会给大都、给察罕、给孛罗、以及给安丰、给江南群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会不会令元廷觉得海东锋芒太锐?会不会令察罕与孛罗觉得海东虽经鏖战,其实元气未损,因此给他们造成压力?如果给他们造成压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又会不会令安丰觉得海东太过桀骜?固然,安丰对海东没什么办法,但是如果导致小明王忍无可忍,直斥海东,对海东的名声会不会不太好?
尽管邓舍从没有过臣服安丰的想法,到底海东还没到可以自立的时候。朱元璋在金陵展的不错,可不也还是恭恭敬敬地依旧奉小明王为主公么?海东的情况与朱元璋差不多,看似势大,实则危机四伏。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虽然如今小明王与刘福通的实力,早已经就算不上大树了,但是,打着他们的旗号,至少可以减轻一些压力,能够壮大一些声势。要知道,刘福通的三路北伐才过去不久,想当年,数十万宋军多路并进,一人呼,百万人应,卷动半壁北国,威势何等之盛!他在北地民间、白莲教、红巾军中,威望还是不低的。
这些,都需要仔细斟酌。
邓舍心中想道:“击退了察罕,算是外部稍微稳定。等再把洪继勋的麻烦解决掉,把内部也稳定下来。随后,再考虑田丰的事儿吧。”一边想,一边来到了那两个色目美女所住的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