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亚历山大四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驾——驾——”
菲尼克斯带着3000卡帕多西亚重骑兵、米特拉达梯的2000本都重骑兵和50辆镰刀战车、弗拉阿特斯的1000马其顿骑兵、巴迪斯的1800库尔德骑兵、阿尔卡拉马斯的1500具装甲骑在阿拉斯河右岸的狭窄平原上行军。为了减少行军的阻力,菲尼克斯特意绕了原路,虽然多走了些路,但也避免了行军途中的非战斗减员,阿拉斯河可以随时给士兵和战马补充水源。
沿着阿拉斯河一直向上游行军,可以直接绕过巍峨的大阿勒山,菲尼克斯此行并不是要攻破亚美尼亚都城阿尔吉什提希尼利,因为骑兵无法攻城,步兵虽然是强行军,却也不一定能比联军的骑兵先回到亚美尼亚。所以,菲尼克斯打算用骑兵在大小阿勒山设伏。
阿拉斯山由熔岩和火山灰等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是一座锥状火山,由两座山峰组成,分别是海拔5165米的大阿勒山和海拔3907米的小阿勒山,两山之间是由长达13公里的山脊连接。其中大阿勒山也是亚美尼亚高原地区最高山峰,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
大阿勒山(亚拉拉特山、阿拉腊山)是土耳其最高的山峰,因其地理位置和在基督教的圣经《创世记》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最后停泊地的传说而远近驰名。《旧约-创世纪》里记载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上帝制造了一场超级大洪水,诺亚心地善良,打造了一艘方形的船,载着亲人,包括各种动物,在洪水上漂泊了40个昼夜。大阿勒山成为诺亚方舟战胜大自然后停泊命运的所在。这是后来亚美尼亚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大阿勒山的原因,或说是原因之一。因为大阿勒山不但对亚美尼亚重要,对整个人类也非常重要。
后来的外高加索三国之一的亚美尼亚,其国徽中间有个山顶的图案,这座山就叫大阿勒山,不过,这座山不在亚美尼亚境内,而在邻国土耳其境内。两国就这个国徽的问题还发生过很搞笑的口角。
土耳其对国徽事件没少表达过抗议:我们国家的山,凭什么划进你们家的国徽?亚美尼亚却说:大规模杀戮的事先不提,你敢说大阿勒山以前不是亚美尼亚的?在亚美尼亚人的心中,大阿勒山就是圣山,是亚美尼亚精神寄托的最高峰。就像富士山之于日本的精神寄托一样,你能想像富士山不属于日本吗?无数亚美尼亚人会向西遥远大阿勒山,他们多么希望他们心中的圣山,有朝一日能回到亚美尼亚的怀抱。
亚美尼亚人也许会意识到:他们有可能永远都收不回大阿勒山了。但是,他们的态度依然是永不放弃,绝不承认《卡尔斯条约》(1923年苏联和土耳其划分边界的的条约,大阿勒山从此就划给了土耳其)。
菲尼克斯在大阿勒山西麓海拔1500多米的隘口处布置下了伏兵,隘口的长度超过5公里,可惜宽度超过了2公里,并不是非常狭小,无法达到有效围歼敌军的效果,但只要前后夹击进行肉搏战,那联军骑兵必定蒙受重大损失。只要留下一半的联军,此战就达到了目的。
由于提前达到,所以马其顿的骑兵得到了足够的休息时间,但也只有一天多的时间,联军的骑兵就到了,这超出了菲尼克斯的煜祺。菲尼克斯把1500具装甲骑布置在正面,当然,只是敌军进入隘道以后正面出击,不然也是需要埋伏起来的,联军的斥候最起码会探查几十里以外的情况。3000卡帕多西亚重骑兵埋伏在隘口东侧也就是大阿勒山西麓,2000本都重骑兵和50镰刀战车布置在隘口西边的缓坡中的密林里,1000马其顿骑兵和1800库尔德骑兵分别布置在大阿勒山南麓和隘口西侧的阿拉斯山南麓。所有战马都口衔枚,布置在离通道2斯塔狄亚开外,防止发出响动惊扰敌军。而且所有骑兵全是从山的北侧进入密林的,这样就不会留下大军进入密林埋伏的痕迹。
之所以把具装甲骑放在正前方是因为它是出现在联军的骑兵正前方的,也将是联军首先看到的,而复合弓也很难洞穿覆盖在用水车带动的击锤锻造的冷锻甲和棉甲、锁子甲内的具装甲骑。能对付得了他们的只有钝器。只有亚美尼亚的贵族铁甲弓骑兵和萨尔马提亚贵族骑兵中有人会携带狼牙棒或钉锤等副武器,还不是全部人都携带,他们的主武器都是弓箭。
好在天气不冷不热,窝个一两天倒也不算什么,菲尼克斯还让人抓了很多鹿、狍子、野牛和岩羚羊,准备在联军临近的时候放出去,以减少他们的怀疑。同时让人在大阿勒山的山腰上用望远镜观察南面的动向,随时用旗语向下传递消息。
两天后,联军终于抵达了离隘口1帕拉桑的距离这里。
提格兰问起了斥候:“前面情况探查的怎么样?”
“大首领,我们已经把隘口从南到北全都探查过了,路上还有不少猎物,我们见猎心喜,便射了不少孢子、鹿还有羚羊献给首领。”说完,一招手,一群人牵着马,马上挂着不少猎物。
“现在天还早,我们离阿尔吉什提希尼利还有20帕拉桑的距离,如果跑得快说不定今天晚上就能到达。”
>
“驾——驾——”
菲尼克斯带着3000卡帕多西亚重骑兵、米特拉达梯的2000本都重骑兵和50辆镰刀战车、弗拉阿特斯的1000马其顿骑兵、巴迪斯的1800库尔德骑兵、阿尔卡拉马斯的1500具装甲骑在阿拉斯河右岸的狭窄平原上行军。为了减少行军的阻力,菲尼克斯特意绕了原路,虽然多走了些路,但也避免了行军途中的非战斗减员,阿拉斯河可以随时给士兵和战马补充水源。
沿着阿拉斯河一直向上游行军,可以直接绕过巍峨的大阿勒山,菲尼克斯此行并不是要攻破亚美尼亚都城阿尔吉什提希尼利,因为骑兵无法攻城,步兵虽然是强行军,却也不一定能比联军的骑兵先回到亚美尼亚。所以,菲尼克斯打算用骑兵在大小阿勒山设伏。
阿拉斯山由熔岩和火山灰等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是一座锥状火山,由两座山峰组成,分别是海拔5165米的大阿勒山和海拔3907米的小阿勒山,两山之间是由长达13公里的山脊连接。其中大阿勒山也是亚美尼亚高原地区最高山峰,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
大阿勒山(亚拉拉特山、阿拉腊山)是土耳其最高的山峰,因其地理位置和在基督教的圣经《创世记》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最后停泊地的传说而远近驰名。《旧约-创世纪》里记载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上帝制造了一场超级大洪水,诺亚心地善良,打造了一艘方形的船,载着亲人,包括各种动物,在洪水上漂泊了40个昼夜。大阿勒山成为诺亚方舟战胜大自然后停泊命运的所在。这是后来亚美尼亚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大阿勒山的原因,或说是原因之一。因为大阿勒山不但对亚美尼亚重要,对整个人类也非常重要。
后来的外高加索三国之一的亚美尼亚,其国徽中间有个山顶的图案,这座山就叫大阿勒山,不过,这座山不在亚美尼亚境内,而在邻国土耳其境内。两国就这个国徽的问题还发生过很搞笑的口角。
土耳其对国徽事件没少表达过抗议:我们国家的山,凭什么划进你们家的国徽?亚美尼亚却说:大规模杀戮的事先不提,你敢说大阿勒山以前不是亚美尼亚的?在亚美尼亚人的心中,大阿勒山就是圣山,是亚美尼亚精神寄托的最高峰。就像富士山之于日本的精神寄托一样,你能想像富士山不属于日本吗?无数亚美尼亚人会向西遥远大阿勒山,他们多么希望他们心中的圣山,有朝一日能回到亚美尼亚的怀抱。
亚美尼亚人也许会意识到:他们有可能永远都收不回大阿勒山了。但是,他们的态度依然是永不放弃,绝不承认《卡尔斯条约》(1923年苏联和土耳其划分边界的的条约,大阿勒山从此就划给了土耳其)。
菲尼克斯在大阿勒山西麓海拔1500多米的隘口处布置下了伏兵,隘口的长度超过5公里,可惜宽度超过了2公里,并不是非常狭小,无法达到有效围歼敌军的效果,但只要前后夹击进行肉搏战,那联军骑兵必定蒙受重大损失。只要留下一半的联军,此战就达到了目的。
由于提前达到,所以马其顿的骑兵得到了足够的休息时间,但也只有一天多的时间,联军的骑兵就到了,这超出了菲尼克斯的煜祺。菲尼克斯把1500具装甲骑布置在正面,当然,只是敌军进入隘道以后正面出击,不然也是需要埋伏起来的,联军的斥候最起码会探查几十里以外的情况。3000卡帕多西亚重骑兵埋伏在隘口东侧也就是大阿勒山西麓,2000本都重骑兵和50镰刀战车布置在隘口西边的缓坡中的密林里,1000马其顿骑兵和1800库尔德骑兵分别布置在大阿勒山南麓和隘口西侧的阿拉斯山南麓。所有战马都口衔枚,布置在离通道2斯塔狄亚开外,防止发出响动惊扰敌军。而且所有骑兵全是从山的北侧进入密林的,这样就不会留下大军进入密林埋伏的痕迹。
之所以把具装甲骑放在正前方是因为它是出现在联军的骑兵正前方的,也将是联军首先看到的,而复合弓也很难洞穿覆盖在用水车带动的击锤锻造的冷锻甲和棉甲、锁子甲内的具装甲骑。能对付得了他们的只有钝器。只有亚美尼亚的贵族铁甲弓骑兵和萨尔马提亚贵族骑兵中有人会携带狼牙棒或钉锤等副武器,还不是全部人都携带,他们的主武器都是弓箭。
好在天气不冷不热,窝个一两天倒也不算什么,菲尼克斯还让人抓了很多鹿、狍子、野牛和岩羚羊,准备在联军临近的时候放出去,以减少他们的怀疑。同时让人在大阿勒山的山腰上用望远镜观察南面的动向,随时用旗语向下传递消息。
两天后,联军终于抵达了离隘口1帕拉桑的距离这里。
提格兰问起了斥候:“前面情况探查的怎么样?”
“大首领,我们已经把隘口从南到北全都探查过了,路上还有不少猎物,我们见猎心喜,便射了不少孢子、鹿还有羚羊献给首领。”说完,一招手,一群人牵着马,马上挂着不少猎物。
“现在天还早,我们离阿尔吉什提希尼利还有20帕拉桑的距离,如果跑得快说不定今天晚上就能到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