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化作一滩肉泥。然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
赵军所遭遇的陷阱,正是蒙骜的杰作之一。距离是陷阱成功的关键,太近了会失去意义。太远了对方的冲锋速度又没起来,造成不了太大的伤害。四十步的距离刚好,越过了死亡箭雨的敌人面对近在咫尺营寨,肯定会下意识地靠拢在一起,准备用集体的力量冲入营寨!
先是零零散散的坑洞对付敌人,然后是整条整条的坑道对付敌人。在这个混乱的战场上,前者消灭的敌军绝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有太多的可能会造成这个现象,也许是中箭,也许是扭到脚。等后者大批次的伤亡造成后。敌人才会意识到他们中了自己的陷阱!可这个时候,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为了防止赵军及时吸取教训。蒙骜自然也作出了不同的变化。每个营寨外的陷阱均是不同,大大小小十几种陷阱。虽然对战局造成不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总可以削弱赵军的士气,甚至让赵军胆寒!从此,赵军每次冲锋,除了担心天上的箭雨,还要分心脚下!
在双方势均力敌又没有明显破绽的时候,胜利往往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蒙骜对于韩王说的这一点极为认同,不说太多,如果每次都可以给赵军增添百十人的伤亡,那等赵军拿下韩军最外围的营寨,将平添上千人的伤亡。赵军的兵力优势可以一点点被抹平。而且,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让赵国产生动摇就必须让赵军士气低迷。而有时候,伤兵对士气的影响比战死的士卒还要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赵军校尉反应地不可谓不快!这个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心悸,不是退兵,而是迎难而上。一路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韩军到现在没有一个损失,就这样败退的话,不仅廉颇饶不了自己,自己也会羞愧而死。所以,将近四千名赵军在校尉的带领下,径直杀向韩军设置的拒马阵。
这个时候,弓箭手已经退后,将空间留给了身后的歩卒。隔着拒马,韩军三人一组地和赵军厮杀起来。一名长枪手主攻,一名长剑手辅助,一名弩箭兵抽冷子袭击。在狭窄的拒马阵,腾挪变得极为困难。面对敌人刺过来的长枪或者劈过来的长剑,要么架住,要么以命博命将手中的武器杀向对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在临行前,赵军就演练过如何在拒马阵中和韩军交战。毕竟,韩军这种简单粗暴的防守曾经让秦军吃尽了苦头,赵军不可能不去筹划。战前多流汗总好过战时多流血。
只不过,赵军还是有种被韩军坑了一把的感觉。因为赵军发现,韩军的拒马阵实在太矮了。依照赵军的身高在拒马阵里穿行,总是一不留神就撞到拒马。所以在很多时候。赵军不能专心致志地和韩军厮杀。
这又是蒙骜的另一个小计策。蒙骜向韩王申请,将南阳的两万大军划归自己所用,就是看中了南阳当地的士卒身材相对矮了几寸。别小看这几寸的差距。因为拒马阵是为南阳的士卒量身定做的,赵军在里面作战无形中就大打折扣。而且。韩军手中所持的俱是连弩,虽然只是三连发的弩箭,射程也相对较近,但相比赵军手中每次只能发射一次的弩箭,已经是占尽了便宜。
有这么多的优势在手,加上韩军是以逸待劳,单兵素质并不逊色赵军,所以很快。赵军校尉发现自己手下的伤亡越来越大!如果巨大的伤亡可以突破拒马阵,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赵军完全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来全歼这个营寨的韩军!但问题了,鏖战了大半个时辰,除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拒马阵被破坏,韩军的拒马阵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完好无损!
在身后观战的廉颇也发现了这一点,虽然赵军一波又一波地杀进拒马阵,但坚持不了多久又会被韩军赶出来,廉颇看着韩军的中军旗帜林立,隐隐有调动兵马的迹象,担心韩军会反扑。便下令民警收兵。今天不过是一次试探罢了!反正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再徒增伤亡,折损士气!
呜呜的号角吹响。赵军校尉虽然万般不甘心,也不敢顽抗军令,只能带着委屈至极的赵军退兵!不过即使是退兵的时候,赵军依然是进退有度!韩军见此,也没有出寨追击,只是用密密麻麻的箭雨留下了三百多具的赵军尸体。
第一次交锋,以韩军是完胜收场!韩军此役战死不过三百多人,换来的是赵军超过两千人的伤亡。看起来战损比相当大,但考虑到这是赵军不熟悉韩军的一系列精心布置。韩军想要在以后的战事中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将没有这么容易!对韩军来说。考验还在后面!
河内郡,朝歌。
九月初五。赵国以廉颇为将,领军二十万,攻打河内郡。朝歌首当其冲,被五万赵军前军团团包围。
蒙骜接到朝歌的求援后,率领十万大军紧急驰援。等蒙骜大军赶到朝歌城下,与赵军前军交战,小胜,斩首过千。两日后,廉颇率领的中军主力到达!彼此互相忌惮的双方皆是小心翼翼,没有再发起战事。如今,十万韩军和二十万赵军于朝歌一线对峙,已逾三日。
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分成三个部分,两万人围困朝歌,防止朝歌守军和蒙骜大军里应外合;两万人警戒河水防线,防止东郡的韩军渡河偷袭,切断自己的退路;剩下的十六万大军则开始试探韩军,寻找破绽。
一番试探后,廉颇不得不承认,蒙骜在防守上确实颇有造诣!韩军的营寨扎的严谨又不保守,集攻防于一体。想要破开韩军的营寨,除了硬碰硬,绝无好的办法!河内,绝对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而不是赵国想象的肥肉!非但如此,一个不小心,这块骨头可以崩掉赵国最重要的几颗牙齿!
蒙骜也对着连绵数十里的赵军营寨暗自头疼。廉颇是赵国名将,用兵讲究的是大开大合,对付这样的敌军守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如今,河内的全部韩军都在自己麾下,若是兵败,河内将不能自保。虽然韩王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表示河内可以弃守,但身为一个将军,怎可未战先怯?!
虽然这一次,韩军完全处于下风,但也不是必败的局面。用兵之道,讲究的是虚虚实实。赵军虽有二十万,但不一定可以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在某种情况下,韩军确实可以以一当二。
蒙骜现在比较担心的是赵国的另一路兵马。按照情报,赵国会动用三十万大军,如今只有二十万出现在朝歌。剩下的十万则是毫无踪影!这十万赵军的主将是谁,目前在何方,蒙骜均是一无所知。所以,在没有确定另外十万赵军的踪迹前,蒙骜是万不能调动五万镇守上党郡的韩军来增援的。
相比较赵军,蒙骜唯一的优势在于韩军的粮草充足,补给方便,不像赵军的粮草俱是从邯郸转运过来的。虽然邯郸距离朝歌看似不过三百里,但为了护送、转运粮草,赵国需要付出的额外代价可不小。加上赵国的粮草素来不多,蒙骜相信,只要自己可以坚守下去,就可以等到反败为胜的机会!(未完待续)
ps:马上修改好
化作一滩肉泥。然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
赵军所遭遇的陷阱,正是蒙骜的杰作之一。距离是陷阱成功的关键,太近了会失去意义。太远了对方的冲锋速度又没起来,造成不了太大的伤害。四十步的距离刚好,越过了死亡箭雨的敌人面对近在咫尺营寨,肯定会下意识地靠拢在一起,准备用集体的力量冲入营寨!
先是零零散散的坑洞对付敌人,然后是整条整条的坑道对付敌人。在这个混乱的战场上,前者消灭的敌军绝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有太多的可能会造成这个现象,也许是中箭,也许是扭到脚。等后者大批次的伤亡造成后。敌人才会意识到他们中了自己的陷阱!可这个时候,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为了防止赵军及时吸取教训。蒙骜自然也作出了不同的变化。每个营寨外的陷阱均是不同,大大小小十几种陷阱。虽然对战局造成不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总可以削弱赵军的士气,甚至让赵军胆寒!从此,赵军每次冲锋,除了担心天上的箭雨,还要分心脚下!
在双方势均力敌又没有明显破绽的时候,胜利往往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蒙骜对于韩王说的这一点极为认同,不说太多,如果每次都可以给赵军增添百十人的伤亡,那等赵军拿下韩军最外围的营寨,将平添上千人的伤亡。赵军的兵力优势可以一点点被抹平。而且,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让赵国产生动摇就必须让赵军士气低迷。而有时候,伤兵对士气的影响比战死的士卒还要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赵军校尉反应地不可谓不快!这个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心悸,不是退兵,而是迎难而上。一路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韩军到现在没有一个损失,就这样败退的话,不仅廉颇饶不了自己,自己也会羞愧而死。所以,将近四千名赵军在校尉的带领下,径直杀向韩军设置的拒马阵。
这个时候,弓箭手已经退后,将空间留给了身后的歩卒。隔着拒马,韩军三人一组地和赵军厮杀起来。一名长枪手主攻,一名长剑手辅助,一名弩箭兵抽冷子袭击。在狭窄的拒马阵,腾挪变得极为困难。面对敌人刺过来的长枪或者劈过来的长剑,要么架住,要么以命博命将手中的武器杀向对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在临行前,赵军就演练过如何在拒马阵中和韩军交战。毕竟,韩军这种简单粗暴的防守曾经让秦军吃尽了苦头,赵军不可能不去筹划。战前多流汗总好过战时多流血。
只不过,赵军还是有种被韩军坑了一把的感觉。因为赵军发现,韩军的拒马阵实在太矮了。依照赵军的身高在拒马阵里穿行,总是一不留神就撞到拒马。所以在很多时候。赵军不能专心致志地和韩军厮杀。
这又是蒙骜的另一个小计策。蒙骜向韩王申请,将南阳的两万大军划归自己所用,就是看中了南阳当地的士卒身材相对矮了几寸。别小看这几寸的差距。因为拒马阵是为南阳的士卒量身定做的,赵军在里面作战无形中就大打折扣。而且。韩军手中所持的俱是连弩,虽然只是三连发的弩箭,射程也相对较近,但相比赵军手中每次只能发射一次的弩箭,已经是占尽了便宜。
有这么多的优势在手,加上韩军是以逸待劳,单兵素质并不逊色赵军,所以很快。赵军校尉发现自己手下的伤亡越来越大!如果巨大的伤亡可以突破拒马阵,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赵军完全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来全歼这个营寨的韩军!但问题了,鏖战了大半个时辰,除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拒马阵被破坏,韩军的拒马阵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完好无损!
在身后观战的廉颇也发现了这一点,虽然赵军一波又一波地杀进拒马阵,但坚持不了多久又会被韩军赶出来,廉颇看着韩军的中军旗帜林立,隐隐有调动兵马的迹象,担心韩军会反扑。便下令民警收兵。今天不过是一次试探罢了!反正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再徒增伤亡,折损士气!
呜呜的号角吹响。赵军校尉虽然万般不甘心,也不敢顽抗军令,只能带着委屈至极的赵军退兵!不过即使是退兵的时候,赵军依然是进退有度!韩军见此,也没有出寨追击,只是用密密麻麻的箭雨留下了三百多具的赵军尸体。
第一次交锋,以韩军是完胜收场!韩军此役战死不过三百多人,换来的是赵军超过两千人的伤亡。看起来战损比相当大,但考虑到这是赵军不熟悉韩军的一系列精心布置。韩军想要在以后的战事中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将没有这么容易!对韩军来说。考验还在后面!
河内郡,朝歌。
九月初五。赵国以廉颇为将,领军二十万,攻打河内郡。朝歌首当其冲,被五万赵军前军团团包围。
蒙骜接到朝歌的求援后,率领十万大军紧急驰援。等蒙骜大军赶到朝歌城下,与赵军前军交战,小胜,斩首过千。两日后,廉颇率领的中军主力到达!彼此互相忌惮的双方皆是小心翼翼,没有再发起战事。如今,十万韩军和二十万赵军于朝歌一线对峙,已逾三日。
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分成三个部分,两万人围困朝歌,防止朝歌守军和蒙骜大军里应外合;两万人警戒河水防线,防止东郡的韩军渡河偷袭,切断自己的退路;剩下的十六万大军则开始试探韩军,寻找破绽。
一番试探后,廉颇不得不承认,蒙骜在防守上确实颇有造诣!韩军的营寨扎的严谨又不保守,集攻防于一体。想要破开韩军的营寨,除了硬碰硬,绝无好的办法!河内,绝对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而不是赵国想象的肥肉!非但如此,一个不小心,这块骨头可以崩掉赵国最重要的几颗牙齿!
蒙骜也对着连绵数十里的赵军营寨暗自头疼。廉颇是赵国名将,用兵讲究的是大开大合,对付这样的敌军守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如今,河内的全部韩军都在自己麾下,若是兵败,河内将不能自保。虽然韩王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表示河内可以弃守,但身为一个将军,怎可未战先怯?!
虽然这一次,韩军完全处于下风,但也不是必败的局面。用兵之道,讲究的是虚虚实实。赵军虽有二十万,但不一定可以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在某种情况下,韩军确实可以以一当二。
蒙骜现在比较担心的是赵国的另一路兵马。按照情报,赵国会动用三十万大军,如今只有二十万出现在朝歌。剩下的十万则是毫无踪影!这十万赵军的主将是谁,目前在何方,蒙骜均是一无所知。所以,在没有确定另外十万赵军的踪迹前,蒙骜是万不能调动五万镇守上党郡的韩军来增援的。
相比较赵军,蒙骜唯一的优势在于韩军的粮草充足,补给方便,不像赵军的粮草俱是从邯郸转运过来的。虽然邯郸距离朝歌看似不过三百里,但为了护送、转运粮草,赵国需要付出的额外代价可不小。加上赵国的粮草素来不多,蒙骜相信,只要自己可以坚守下去,就可以等到反败为胜的机会!(未完待续)
ps:马上修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