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父王!”太子丹俯下身子,望着眼前憔悴得没有人色的赵王,心下戚戚。
赵王艰难地抬起手,比划着要太子丹坐的更近一些。太子丹见状,赶忙主动伸出了双手,紧紧握住赵王。赵王欣慰的一笑,但太子丹清楚地感觉到了赵王双手上传来的虚弱无力的感觉,这预示着赵王的身子已经差到了极限。太子丹心下更是慌张,一阵揪心、懊恼、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王儿!寡人是不行了,这赵国以后就靠你了!”赵王艰难地说道。
虽然明知道赵王所言非虚,但太子丹还是欲要出言安慰赵王。赵王似乎知道太子丹要说什么,轻轻摆了摆手,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此乃天意啊!王儿不必强求!”
太子丹一语凝噎,惟有泪千行。
赵王怜爱地望着太子丹,长叹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寡人本想好好教导一下王儿,但奈何天不许之。接下来寡人说的话,你要切记,明白吗?”
“儿臣谨记!不敢忘怀!”太子丹应声哽咽说道。
赵王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秦国伐我河西的消息,寡人已经知晓了。王儿继位之后,当速派大军前往救援。此事不可迟疑,迟则生变。”
太子丹一愣,不知道赵王是怎么知道的,又不好问询,只得唯唯称是。
“王儿继位以后,当谨言慎行,喜怒不形于色,以免臣民轻慢。多集思广益之举。少武断专行之风。赏罚分明则群臣信服,亲贤臣,远小人,则宇内清明,诸侯不敢欺。”
“信平君(廉颇)耿直。精于用兵,德高望重,士卒信服。但遇军中大事,王儿可多加问询,必能保证士卒没有怨言。援救河西之事,寡人以为。王儿可任其为将,必能事半功倍。赵奢乃宗室子弟,通晓兵事,谦逊而爱人,此老成持重之人。待寡人驾崩后。王儿可擢升之,以收其心,再令其统领大军,驻守邯郸,邯郸则无复忧矣。平原君、蔺相如,皆社稷之重臣,王儿可信之,遇事多垂询。必能有所补遗。然君王必有主见,从善如流虽好,但不可对大臣的建议听之任之。宗室和平民出身的大臣多有不睦。王儿切记,为君王者,贵在平衡,切不可让其中一派势大,否则必成尾大不掉之势。王儿可细细体会,若有大成之日。则赵国无复忧矣!”
太子丹唯唯称是,暗暗记在心里。赵王喘了口气。休息了会,继续道:“王儿年幼。继位之后必是主少国疑。赵国东与燕、齐不睦,南与韩、魏不和,秦人虎视眈眈,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王儿当殚精竭虑,不可沉迷酒色,令忠诚之士寒心,有负寡人嘱托!”
“先王(赵武灵王)继位时,年方不过十五岁,当是时也,赵国也是危机重重。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先王年幼之际,俟机图赵。然先王临危不乱,交好韩、宋两国,终能化险为夷,成就一番霸业。王儿继位以后,可派遣重臣前往新郑,交好韩国。韩国若是肯与赵国会盟,秦国必然惊惧,燕、齐也不敢妄动,如此,危机可解也!咳......咳......咳咳......”
“儿臣记住了!”太子丹连连说道,“父王您还是休息一会吧!”
赵王脸色有些涨红,精神看起来好了许多,道:“寡人没什么再能教给你的了,王儿,去把外面的几位大臣喊进来,寡人当着你的面,有话跟他们说。”
“吱!”房门发出难听的声音。在殿外侍奉的平原君、蔺相如等人皆是下意识地往门口瞧去,却是发现了太子丹的身影。烛火把太子丹的身影拉的很长,在晚风的吹拂下,显得忽明忽暗。
“诸位大臣,王上有请!”太子丹疲惫地说道。
众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当即慌不跌地却井然有序地往宫殿走去。平原君居首,蔺相如居于次,平阳君、信平君再次,四人鱼贯而入。
“臣等见过王上!”四人瞥了眼赵王,一同行礼道。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赵王有些兴奋地说道。
四人却是感觉不妙,赵王方才还是病怏怏的样子,现在却是精神抖擞,多半是回光返照了。赵国的天是要塌了啊!
“谢王上!”四人各自怀揣着复杂的心情,一起起了身。
“秦师伐我河西,诸位瞒的寡人好辛苦啊!平原君,大军什么时候出发?”赵王怒气冲冲地说道。
平原君一愣,知道现在不是忤逆赵王的时候。既然赵王已经宣布要出兵,那自己就得按照这个思路来回话。
“启禀王上!粮草已经准备妥当,大军两日内就可以完成征召。只是这出兵的将领人选问题,臣一直等着王上的确定......”
赵王挥了挥手,道:“信平君乃国之名将,赵国上下,再没有比信平君更适合的人选了。信平君,你代寡人去教训一下秦国,如何?”
廉颇肃然道:“王上有令,微臣敢不效死乎?!”
“好!好!好!”赵王一脸说了三个好,道:“不愧为寡人的将军!寡人等着你凯旋的捷报!”说完,竟是连连咳嗽数声,咳出好大一摊血。
“王上!”平原君四人齐声惊呼。
“速传太医!”太子丹则是手忙脚乱地对宦者令吩咐道。
赵王原本红润的脸色变得死灰,道:“寡人是等不到老将军报捷的时候了,诸君,寡人把太子托付给你们了。你们不可不忠,要像侍奉寡人一样侍奉太子,可否?”
“臣等遵命!”平原君四人齐齐跪下,泪流满面道。
太子丹死死咬着自己的嘴唇。不想让赵王看到自己怯懦的一面,但还是忍不住泪眼婆娑,只是硬生生地将哭号声憋了回去。
过了一会,众人抬起头望向赵王,只发现赵王神色委顿。刚刚举起的手无力倒下,眼见了没有了呼吸。大殿内顿时哭声响彻一片,“王上驾崩了!”
“哐……哐……哐”深夜里,赵国王宫传来不绝如缕的钟声,打破了邯郸的宁静,哭号声从王宫最深处开始蔓延。闻者无不垂泪。所有的邯郸人都知道,赵王驾崩了。赵国送别了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又将迎来一位新的君主。
公元前267年3月3日,子时三刻,赵王崩于临泉殿。为王三十一载,时年四十有一,谥曰文,后世以赵惠文王称之。太子丹亲自扶王棺前往昭兴陵下葬,并于翌日前往太庙祭祖、行登基大典。
祭曰:嬴赵第九代诸侯王丹,年十七岁,受命于天,承祚于祖。秉政于朝,百官贺之,宗室佑之。记于史册,特告于太祖烈侯之庙,先考文王之庙,告于先祖武王之庙,告于曾祖肃侯之庙,告于高祖成侯之庙。谨以太牢祭之,尚飨!
太子丹正式登基为赵王。所有大臣职位一律不变,各有封赏。并大赦国内,降低了今年赋税。同日,赵王任命信平君廉颇统领十万大军前往河西增援,以丞相、平原君赵胜为使出访新郑,以上卿蔺相如为使出访临淄,以平阳君赵豹为使出访蓟城。整个天下的形势,因为赵惠文王的身死而变得愈发波谲云诡起来。
&... -->>
“父王!”太子丹俯下身子,望着眼前憔悴得没有人色的赵王,心下戚戚。
赵王艰难地抬起手,比划着要太子丹坐的更近一些。太子丹见状,赶忙主动伸出了双手,紧紧握住赵王。赵王欣慰的一笑,但太子丹清楚地感觉到了赵王双手上传来的虚弱无力的感觉,这预示着赵王的身子已经差到了极限。太子丹心下更是慌张,一阵揪心、懊恼、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王儿!寡人是不行了,这赵国以后就靠你了!”赵王艰难地说道。
虽然明知道赵王所言非虚,但太子丹还是欲要出言安慰赵王。赵王似乎知道太子丹要说什么,轻轻摆了摆手,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此乃天意啊!王儿不必强求!”
太子丹一语凝噎,惟有泪千行。
赵王怜爱地望着太子丹,长叹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寡人本想好好教导一下王儿,但奈何天不许之。接下来寡人说的话,你要切记,明白吗?”
“儿臣谨记!不敢忘怀!”太子丹应声哽咽说道。
赵王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秦国伐我河西的消息,寡人已经知晓了。王儿继位之后,当速派大军前往救援。此事不可迟疑,迟则生变。”
太子丹一愣,不知道赵王是怎么知道的,又不好问询,只得唯唯称是。
“王儿继位以后,当谨言慎行,喜怒不形于色,以免臣民轻慢。多集思广益之举。少武断专行之风。赏罚分明则群臣信服,亲贤臣,远小人,则宇内清明,诸侯不敢欺。”
“信平君(廉颇)耿直。精于用兵,德高望重,士卒信服。但遇军中大事,王儿可多加问询,必能保证士卒没有怨言。援救河西之事,寡人以为。王儿可任其为将,必能事半功倍。赵奢乃宗室子弟,通晓兵事,谦逊而爱人,此老成持重之人。待寡人驾崩后。王儿可擢升之,以收其心,再令其统领大军,驻守邯郸,邯郸则无复忧矣。平原君、蔺相如,皆社稷之重臣,王儿可信之,遇事多垂询。必能有所补遗。然君王必有主见,从善如流虽好,但不可对大臣的建议听之任之。宗室和平民出身的大臣多有不睦。王儿切记,为君王者,贵在平衡,切不可让其中一派势大,否则必成尾大不掉之势。王儿可细细体会,若有大成之日。则赵国无复忧矣!”
太子丹唯唯称是,暗暗记在心里。赵王喘了口气。休息了会,继续道:“王儿年幼。继位之后必是主少国疑。赵国东与燕、齐不睦,南与韩、魏不和,秦人虎视眈眈,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王儿当殚精竭虑,不可沉迷酒色,令忠诚之士寒心,有负寡人嘱托!”
“先王(赵武灵王)继位时,年方不过十五岁,当是时也,赵国也是危机重重。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先王年幼之际,俟机图赵。然先王临危不乱,交好韩、宋两国,终能化险为夷,成就一番霸业。王儿继位以后,可派遣重臣前往新郑,交好韩国。韩国若是肯与赵国会盟,秦国必然惊惧,燕、齐也不敢妄动,如此,危机可解也!咳......咳......咳咳......”
“儿臣记住了!”太子丹连连说道,“父王您还是休息一会吧!”
赵王脸色有些涨红,精神看起来好了许多,道:“寡人没什么再能教给你的了,王儿,去把外面的几位大臣喊进来,寡人当着你的面,有话跟他们说。”
“吱!”房门发出难听的声音。在殿外侍奉的平原君、蔺相如等人皆是下意识地往门口瞧去,却是发现了太子丹的身影。烛火把太子丹的身影拉的很长,在晚风的吹拂下,显得忽明忽暗。
“诸位大臣,王上有请!”太子丹疲惫地说道。
众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当即慌不跌地却井然有序地往宫殿走去。平原君居首,蔺相如居于次,平阳君、信平君再次,四人鱼贯而入。
“臣等见过王上!”四人瞥了眼赵王,一同行礼道。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赵王有些兴奋地说道。
四人却是感觉不妙,赵王方才还是病怏怏的样子,现在却是精神抖擞,多半是回光返照了。赵国的天是要塌了啊!
“谢王上!”四人各自怀揣着复杂的心情,一起起了身。
“秦师伐我河西,诸位瞒的寡人好辛苦啊!平原君,大军什么时候出发?”赵王怒气冲冲地说道。
平原君一愣,知道现在不是忤逆赵王的时候。既然赵王已经宣布要出兵,那自己就得按照这个思路来回话。
“启禀王上!粮草已经准备妥当,大军两日内就可以完成征召。只是这出兵的将领人选问题,臣一直等着王上的确定......”
赵王挥了挥手,道:“信平君乃国之名将,赵国上下,再没有比信平君更适合的人选了。信平君,你代寡人去教训一下秦国,如何?”
廉颇肃然道:“王上有令,微臣敢不效死乎?!”
“好!好!好!”赵王一脸说了三个好,道:“不愧为寡人的将军!寡人等着你凯旋的捷报!”说完,竟是连连咳嗽数声,咳出好大一摊血。
“王上!”平原君四人齐声惊呼。
“速传太医!”太子丹则是手忙脚乱地对宦者令吩咐道。
赵王原本红润的脸色变得死灰,道:“寡人是等不到老将军报捷的时候了,诸君,寡人把太子托付给你们了。你们不可不忠,要像侍奉寡人一样侍奉太子,可否?”
“臣等遵命!”平原君四人齐齐跪下,泪流满面道。
太子丹死死咬着自己的嘴唇。不想让赵王看到自己怯懦的一面,但还是忍不住泪眼婆娑,只是硬生生地将哭号声憋了回去。
过了一会,众人抬起头望向赵王,只发现赵王神色委顿。刚刚举起的手无力倒下,眼见了没有了呼吸。大殿内顿时哭声响彻一片,“王上驾崩了!”
“哐……哐……哐”深夜里,赵国王宫传来不绝如缕的钟声,打破了邯郸的宁静,哭号声从王宫最深处开始蔓延。闻者无不垂泪。所有的邯郸人都知道,赵王驾崩了。赵国送别了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又将迎来一位新的君主。
公元前267年3月3日,子时三刻,赵王崩于临泉殿。为王三十一载,时年四十有一,谥曰文,后世以赵惠文王称之。太子丹亲自扶王棺前往昭兴陵下葬,并于翌日前往太庙祭祖、行登基大典。
祭曰:嬴赵第九代诸侯王丹,年十七岁,受命于天,承祚于祖。秉政于朝,百官贺之,宗室佑之。记于史册,特告于太祖烈侯之庙,先考文王之庙,告于先祖武王之庙,告于曾祖肃侯之庙,告于高祖成侯之庙。谨以太牢祭之,尚飨!
太子丹正式登基为赵王。所有大臣职位一律不变,各有封赏。并大赦国内,降低了今年赋税。同日,赵王任命信平君廉颇统领十万大军前往河西增援,以丞相、平原君赵胜为使出访新郑,以上卿蔺相如为使出访临淄,以平阳君赵豹为使出访蓟城。整个天下的形势,因为赵惠文王的身死而变得愈发波谲云诡起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