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北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五章 苦涩的国歌
即便谭延闿在北洋海军上最近投入的比较多,但是他心中却很清楚自己的根基还是在陆军。从旅顺海陆联合演习回来集结军队完毕之后,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新建陆军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军事训练。这次新建陆军训练得到了萧轩等这些从德国回来的军事留学生的大力协助,训练计划更为科学,而不像谭延闿训练士兵那么奢侈——每名士兵在实弹射击训练中,每月消耗子弹不过才几十发,不过得到老兵和教官的指导,虽然实弹射击的子弹数量减少了,但效率却大大增加了。
新建陆军的训练水平在节节提高,但是谭延闿依旧是保证一个月有二十天的时间待在新军军营,而且每个月都有十几天的时间晚上回到小站军营进行夜间抽查或是演练。他不敢放松对新建陆军和直隶督标新军的控制,除了和新军士兵在一起督促训练,还要不时的给新军军官上课或是进行演讲讨论。
在新军军营中由于士兵军官的文化水平比较高,除了有萧轩这样从德国学习军事留学归来的军官之外,还有很多从科举制度中走出的童生、秀才甚至是举人。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对中国冲击最大的就是知识分子,无论是留洋受过新式教育的留学生也好,还是科举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这场战争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铁与火的交锋,更是改良与守旧、东西方文化的剧烈冲突。
就算是萧轩他们留学德国的军官,他们也是有着很深的国学根底的,那手毛笔字写得也是极为漂亮,谭延闿深知新军从上到下的士兵和军官对甲午战争也都有深刻的思考。谭延闿在新军中开展“富国强兵”系列的演讲和讨论,并不是培养革命党,恰恰相反他需要控制新军思想的进度,既不能向落后守旧的边缘靠拢,也不能极速的向革命党前进。
对新军思想谭延闿必须做到引导但又不能过于激进,在同新军军官和士兵进行广泛交流的时候,他也发现新军自己的“堵不如疏”的政策还是颇得人心的,并且还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萧轩他们在德国的经历也引起了一样有着留学德国的段祺瑞等人的共鸣,段祺瑞居然还为了辫子向国内专门发电报请示可以剪辫子的问题,结果为此还挨了顿训斥,这和他回国后没有受到重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像段祺瑞这样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北洋军阀人物,谭延闿一直以来说不上防备森严,但也是有意识的回避他们,并不重用他们。不过时间一长了谭延闿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历史名人真的非常有本事,早期和段祺瑞一起留学德国的吴鼎元、商德全、孔庆塘、滕毓藻几人除了吴鼎元在火炮制造技术上格外优秀,由军职转为技术人员调往上海江南制造局之外,包括段祺瑞在内的其余四人都是新建陆军炮兵中的精干力量。
也正是因为段祺瑞等人的能力实在是太高,谭延闿才决定改变路线让非侍卫队出身的军官把持一部分新建陆军的核心军权。段祺瑞等人在德国留学两年学习军事,还包括在克虏伯炮厂实习半年,他们的陆军军事素养非常高,尤其是炮兵方面,谭延闿这边的人基本上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当然这种状况随着侍卫队出身的留德军官回国报效,北洋武备学堂在新建陆军的各个方面都会被极度削弱,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侍卫队出身的军官都必须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并且从第三期总督府侍卫队开始,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将会在这支小型武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可以预见两者今后是和流的趋势无分你我。
在天津“北洋运动会”结束后,谭延闿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翻看各国报纸,并且专门指示电报局将李鸿章的位置报告给他,同时也要加强关注希腊雅典奥运会所传回来的消息。令谭延闿感到非常庆幸的是,留学生们在得到谭延闿的命令后,迅速派出了以刘禹、杨超、李韬为首的十五人中国奥运代表队前往希腊雅典,好在欧洲有比较完善的公路铁路网,而通过驻英公使龚照瑗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的协助,这支代表队可以快速的乘坐火车一路畅行无阻的到达希腊。
如果要是没有龚照瑗的大力协助和英国对奥运会的支持,想要如期到达雅典参加奥运会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按照谭延闿对刘禹等人的了解,以现在奥运会的水平而言,他们得到一块金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体力都是在闽浙总督府的时候就经受过考验,在田径、射击和游泳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不过万事也没有绝对,奥运会毕竟是奥运会,哪怕是第一届恐怕也会有人阴沟里翻船也是说不定的,对谭延闿而言参加奥运会就是一种荣誉,能够拿到奖牌就是胜利,若是能够拿到金牌那就是创造了历史……
“组安,昨天李韬拿到了一块射击银牌,刘禹拿到了掷铁饼的银牌!”沈静一大早就笑着走进谭延闿的办公室,向他扬了扬手中的电报笑着说道。
“银牌啊?嗯,也不错,两块银牌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惜不是第一……”谭延闿听后有些惋惜的说道。这是从雅典传回来的第一份有关奥运会成绩的电报。
沈静听后一愣笑着说道:“他们是拿了第一啊,否则怎么会是银牌?电报上说得,第一名是银牌的……”
谭延闿听后身体从椅子上“弹”起来从沈静的手中抢过电报,快速的看完电文之后,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他这个时候才知道奥运会的第一名不是金牌而是银牌,第二名是铜牌,至于第三名应该是张奖状什么的,除了李韬和刘禹之外,杨超投铅球比赛中负于美国人得到了第二名铜牌,潘敏在三级跳远上也输给了美国人和法国人得了第三……
谭延闿放下了电报,心情又回归沉重,这并不是因为出征雅典第一届奥运会的刘禹他们没有多得几枚金牌,对于他们的成绩已经比谭延闿心中的预想好上太多了,但是最令这些创造历史的英雄们尴尬的是当他们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的时候,奥运会组委会不知道该给他们升什么国旗,更不知道该演奏何种歌曲作为大清帝国的国歌!
当然在潘敏得到第三名的时候,奥运会组委会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赶制了龙旗作为清帝国的国旗,但是这国歌让运动员们太尴尬了,倒是在刘禹站在金牌领奖台上的时候,看到组委会临时购置的龙旗升起的时候,刘禹扯着嗓子干吼了一通家乡的小调。
刘禹在发来的电报中对此只是“彼观周遭洋人嬉笑不已,心中不胜哀痛”。令谭延闿没有想到的是,不光是刘禹和李韬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面临此种尴尬的境地,...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苦涩的国歌
即便谭延闿在北洋海军上最近投入的比较多,但是他心中却很清楚自己的根基还是在陆军。从旅顺海陆联合演习回来集结军队完毕之后,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新建陆军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军事训练。这次新建陆军训练得到了萧轩等这些从德国回来的军事留学生的大力协助,训练计划更为科学,而不像谭延闿训练士兵那么奢侈——每名士兵在实弹射击训练中,每月消耗子弹不过才几十发,不过得到老兵和教官的指导,虽然实弹射击的子弹数量减少了,但效率却大大增加了。
新建陆军的训练水平在节节提高,但是谭延闿依旧是保证一个月有二十天的时间待在新军军营,而且每个月都有十几天的时间晚上回到小站军营进行夜间抽查或是演练。他不敢放松对新建陆军和直隶督标新军的控制,除了和新军士兵在一起督促训练,还要不时的给新军军官上课或是进行演讲讨论。
在新军军营中由于士兵军官的文化水平比较高,除了有萧轩这样从德国学习军事留学归来的军官之外,还有很多从科举制度中走出的童生、秀才甚至是举人。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对中国冲击最大的就是知识分子,无论是留洋受过新式教育的留学生也好,还是科举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这场战争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铁与火的交锋,更是改良与守旧、东西方文化的剧烈冲突。
就算是萧轩他们留学德国的军官,他们也是有着很深的国学根底的,那手毛笔字写得也是极为漂亮,谭延闿深知新军从上到下的士兵和军官对甲午战争也都有深刻的思考。谭延闿在新军中开展“富国强兵”系列的演讲和讨论,并不是培养革命党,恰恰相反他需要控制新军思想的进度,既不能向落后守旧的边缘靠拢,也不能极速的向革命党前进。
对新军思想谭延闿必须做到引导但又不能过于激进,在同新军军官和士兵进行广泛交流的时候,他也发现新军自己的“堵不如疏”的政策还是颇得人心的,并且还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萧轩他们在德国的经历也引起了一样有着留学德国的段祺瑞等人的共鸣,段祺瑞居然还为了辫子向国内专门发电报请示可以剪辫子的问题,结果为此还挨了顿训斥,这和他回国后没有受到重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像段祺瑞这样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北洋军阀人物,谭延闿一直以来说不上防备森严,但也是有意识的回避他们,并不重用他们。不过时间一长了谭延闿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历史名人真的非常有本事,早期和段祺瑞一起留学德国的吴鼎元、商德全、孔庆塘、滕毓藻几人除了吴鼎元在火炮制造技术上格外优秀,由军职转为技术人员调往上海江南制造局之外,包括段祺瑞在内的其余四人都是新建陆军炮兵中的精干力量。
也正是因为段祺瑞等人的能力实在是太高,谭延闿才决定改变路线让非侍卫队出身的军官把持一部分新建陆军的核心军权。段祺瑞等人在德国留学两年学习军事,还包括在克虏伯炮厂实习半年,他们的陆军军事素养非常高,尤其是炮兵方面,谭延闿这边的人基本上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当然这种状况随着侍卫队出身的留德军官回国报效,北洋武备学堂在新建陆军的各个方面都会被极度削弱,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侍卫队出身的军官都必须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并且从第三期总督府侍卫队开始,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将会在这支小型武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可以预见两者今后是和流的趋势无分你我。
在天津“北洋运动会”结束后,谭延闿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翻看各国报纸,并且专门指示电报局将李鸿章的位置报告给他,同时也要加强关注希腊雅典奥运会所传回来的消息。令谭延闿感到非常庆幸的是,留学生们在得到谭延闿的命令后,迅速派出了以刘禹、杨超、李韬为首的十五人中国奥运代表队前往希腊雅典,好在欧洲有比较完善的公路铁路网,而通过驻英公使龚照瑗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的协助,这支代表队可以快速的乘坐火车一路畅行无阻的到达希腊。
如果要是没有龚照瑗的大力协助和英国对奥运会的支持,想要如期到达雅典参加奥运会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按照谭延闿对刘禹等人的了解,以现在奥运会的水平而言,他们得到一块金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体力都是在闽浙总督府的时候就经受过考验,在田径、射击和游泳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不过万事也没有绝对,奥运会毕竟是奥运会,哪怕是第一届恐怕也会有人阴沟里翻船也是说不定的,对谭延闿而言参加奥运会就是一种荣誉,能够拿到奖牌就是胜利,若是能够拿到金牌那就是创造了历史……
“组安,昨天李韬拿到了一块射击银牌,刘禹拿到了掷铁饼的银牌!”沈静一大早就笑着走进谭延闿的办公室,向他扬了扬手中的电报笑着说道。
“银牌啊?嗯,也不错,两块银牌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惜不是第一……”谭延闿听后有些惋惜的说道。这是从雅典传回来的第一份有关奥运会成绩的电报。
沈静听后一愣笑着说道:“他们是拿了第一啊,否则怎么会是银牌?电报上说得,第一名是银牌的……”
谭延闿听后身体从椅子上“弹”起来从沈静的手中抢过电报,快速的看完电文之后,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他这个时候才知道奥运会的第一名不是金牌而是银牌,第二名是铜牌,至于第三名应该是张奖状什么的,除了李韬和刘禹之外,杨超投铅球比赛中负于美国人得到了第二名铜牌,潘敏在三级跳远上也输给了美国人和法国人得了第三……
谭延闿放下了电报,心情又回归沉重,这并不是因为出征雅典第一届奥运会的刘禹他们没有多得几枚金牌,对于他们的成绩已经比谭延闿心中的预想好上太多了,但是最令这些创造历史的英雄们尴尬的是当他们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的时候,奥运会组委会不知道该给他们升什么国旗,更不知道该演奏何种歌曲作为大清帝国的国歌!
当然在潘敏得到第三名的时候,奥运会组委会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赶制了龙旗作为清帝国的国旗,但是这国歌让运动员们太尴尬了,倒是在刘禹站在金牌领奖台上的时候,看到组委会临时购置的龙旗升起的时候,刘禹扯着嗓子干吼了一通家乡的小调。
刘禹在发来的电报中对此只是“彼观周遭洋人嬉笑不已,心中不胜哀痛”。令谭延闿没有想到的是,不光是刘禹和李韬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面临此种尴尬的境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