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第五部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林(1915-1940),原名李秀若,福建龙溪人。出生于华侨商人家庭。1930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雁北参加抗战,历任牺盟大同中心区宣传委员,中共平鲁县工委委员、宣传部长,抗日游击第八支队政治委员,一二o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西北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等职。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洪涛山。
满腔热血出雁门
李林1916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两三岁时,因家庭贫困,父母便把她卖给了一个姓李的华侨。从此她便随养父母侨居在印度尼西亚荷属爪哇岛泗水,长大到十几岁。14岁时,因为养父又娶了一个老婆,养母便带她回国,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在学校里她勤奋刻苦,立志长大后成为一个文学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她毅然放弃了文学梦,投入到救国的运动中去。1934年冬,李林到上海爱国女中读书,爱国女中的附近就是日本侵略者的兵营,学校的正常上课经常被日本兵营的演习炮声打断。有一次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这时隆隆的炮声又响起,震耳欲聋,吵得同学们根本无法学习,李林气愤地拍着桌子说:“这还成什么国家!”“总有一天要把这些强盗赶出中国去!”她以满腔爱国热情写下了《读有感》的文章,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这篇爱国檄文交上去后,老师居然破例给它打了105分,并在学校的墙报上公布出来,轰动了全校师生。这时的她就开始广泛阅读《读书生活》、《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进步刊物。
1935年暑假,李林到北平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并考进了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并改名为李林。此时的华北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五省亲日势力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下,准备搞“独立”。日本帝国主义借机向华北地区增派部队,并在以北平为目标的军事演习中,竟然携带重炮、开着坦克穿过北平城。对此,李林表示异常愤怒,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并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在民国大学地下党员吕光的帮助下,李林逐渐认识到,要救国求解放,单纯依靠学生运动是不行的,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抗日的胜利。
1936年12月,北平学生为营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的救国会领导人“七君子”,而举行大游行,李林又一次显示出她勇敢无畏的精神。她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旗手,被反动警察打得头破血流,仍忍着剧痛,举着旗帜,引导游行队伍前进。
李林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迅速成长,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北平地下党发动青年到太原,李林便决意投笔从戎,到抗日斗争的前线去。随即,便同一批北平、天津的青年学生一起到太原,与中共山西工委接上关系。参加了陕西牺盟会办的军政训练班,她是女生连党支部的负责人之一。在这期间,牺盟总会根据大同和雁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向大同和雁北各县派去特派员,做抗日救亡工作。李林为实现她到抗日前线去同军作战的志愿,曾向牺盟总会提出要随特派员到大同去,但未得到批准。
七七事变后,李林随牺盟大同中心区的人员到了大同。这时日军正在进攻张家口,窥视柴沟堡、天镇和阳高,敌机不断空袭御河桥和大同。李林不顾敌机轰炸,亲自编写并和同志们一起印刷传单,宣传全民动员,李林向中共雁北工委建议,组织农民自卫队,开进山区进行训练,以便在敌人打来时,开展游击战争。牺盟大同中心区委同意这些意见,并协同到附近农村动员青年参加抗日自卫队。到8月下旬,自卫队发展到120多人。这时国民党第六十一军在天镇一线败退下来,日军正向阳高逼近,大同吃紧。牺盟大同中心区决定由李林负责集合抗日自卫队,向怀仁一带山区转移。为防止敌机轰炸,中心区和自卫队于11日晚上行军,拂晓到达怀仁县城一个大庙前的广场上休息,由于大家都很疲劳,许多人坐下来就睡着了。突然敌机一阵轰炸,这些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自卫队队员都跑散了。李林只好随中心区的同志撤往雁门关内,向太原撤退。
正当阎锡山的军队从雁门关溃败下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正在渡过黄河向前线开进。这时,由中共晋绥边工委赵仲池书记率领30名干部,携带一部电台从太原市向雁北挺进,准备在雁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代县阳明堡李林正好与他们相遇,于是她强烈要求随这支队伍赶往前线,开始赵仲池考虑她是一个女同志,到前线不方便,劝她还是回太原。在她的再三恳求下,赵仲池最后答应了她,并配给她一支六五步枪。这样,李林就随特委队伍出雁门关,奔赴抗日前线。李林与晋绥边工委赵仲池一行出了雁门关,很快就转移到偏关县。当时由于时局紧张,旧政府人员都已经逃跑,只有少数共产党员在组织群众。李林与边特委人员一到达,就开展群众宣传工作。当群众聚拢到县政府大院后,李林站在一个凳子上,发表起慷慨激昂的演说:“父老兄弟姐妹们,日本人欺负到我们的家乡来啦!逃跑主义者们把咱们扔下不管啦!咱们怎么办?当亡国奴?不!我们要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建立抗日游击队,开展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群众看到这个女八路这样讲,很受鼓舞。
根据工委的指示,就在这里开始组建抗日游击队。李林很快就投入了工作,发挥她出色的组织才能,物色干部,寻找营房,筹办伙食,编写政治军事教材。并和当地的抗日团体妇女救国会、工人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到农村和厂矿发动青年,参加抗日队伍,经过挑选,逐步组织起了一支十几人的游击队伍。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上级给游击队派来了军事干部,李林被任命为政治主任,王零余为参谋长。李林与参谋长配合默契,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到12月队伍就扩大到200多人。
1938年2月,中共晋绥边特委(由原晋绥边工委改称)在第八支队掩护下,向平鲁、右玉西山一带挺进。行军的第一天晚上,在偏关以东20多公里处,与一股伪军遭遇,王零余和李林指挥八支队打垮了敌人,掩护特委机关安全到达平鲁县境。
八支队在平鲁西山经过一段整训,随即开赴右玉、左云以北,转战长城内外。一天下午,支队人员行至凉城县田城村附近,得知李守信伪军一部在麦胡图驻扎,每天下午少数伪军带马群到村边河中饮马,早想把八支队建成骑兵的王零余认为机会来了。他和李林商定,当机立断,巧夺伪军马匹。他们立即抽出30来个精干的战士组成突击队,换上便衣,潜伏河边草木丛中。待伪军的马群来到河边时,突击队员向敌人发起了突然袭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夺得50多匹马,10几支枪。接着,将一中队改为骑兵中队,使八支队成为步骑兵混合支队。
鉴于雁北地区在斗争中发展了几个游击支队,八路军一二o师首长指示,把这些游击支队改编为一二o师独立第六支队。第八支队和右玉县组建的第五支队、平鲁县组建的第六支队,合编为第六支队骑兵营。此时,贺龙、关向应等领导同志很关心李林,认为一个女同志在部队上行军打仗不太方便,考虑调她到地方去工作。李林很感谢首长们的关怀,一再诚恳表示,愿意留在部队直接和日本侵略者作战。经过边区特委研究,嘉许了她的雄心,答应了她的要求,分配她担任骑兵营教导员,王零余任骑兵营营长。
李林和王零余率领这支队伍转战雁北各地,接连取得了许多胜利。同年7月,由于一二o师贺、关首长的关心和工作上的需要,李林被调到新建立的牺盟会晋绥边工委任宣传委员,并兼管地方武装。在工作中,李林发现地方上的民运工作很复杂,任务又很繁重,而干部又非常少,于是李林提议,经上级批准,决定马上举办干部训练班,就地解决干部问题,李林被任命为训练班的负责人。从1938年到1940年初,干部训练班共举办了六期,先后培训干部260多人,这些干部被分配到各县区,成为牺盟会的骨干和领导人,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他做群众工作,认下了不少“干妈”,团结了许多“干姐妹”,向她们宣传革命道理,帮助她们学习文化,深受群众爱戴。
1939年10月25日,面对日伪军2000余人向根据地的猛烈进攻,李林率领机枪排摸到敌人后方兵营门口,向敌人发动突然袭击,当场打死敌哨兵一名,缴获战马一匹。这样,迫使敌人把围攻抗日根据地的大批军队撤了回来... -->>
李林(1915-1940),原名李秀若,福建龙溪人。出生于华侨商人家庭。1930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雁北参加抗战,历任牺盟大同中心区宣传委员,中共平鲁县工委委员、宣传部长,抗日游击第八支队政治委员,一二o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西北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等职。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洪涛山。
满腔热血出雁门
李林1916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两三岁时,因家庭贫困,父母便把她卖给了一个姓李的华侨。从此她便随养父母侨居在印度尼西亚荷属爪哇岛泗水,长大到十几岁。14岁时,因为养父又娶了一个老婆,养母便带她回国,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在学校里她勤奋刻苦,立志长大后成为一个文学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她毅然放弃了文学梦,投入到救国的运动中去。1934年冬,李林到上海爱国女中读书,爱国女中的附近就是日本侵略者的兵营,学校的正常上课经常被日本兵营的演习炮声打断。有一次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这时隆隆的炮声又响起,震耳欲聋,吵得同学们根本无法学习,李林气愤地拍着桌子说:“这还成什么国家!”“总有一天要把这些强盗赶出中国去!”她以满腔爱国热情写下了《读有感》的文章,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这篇爱国檄文交上去后,老师居然破例给它打了105分,并在学校的墙报上公布出来,轰动了全校师生。这时的她就开始广泛阅读《读书生活》、《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进步刊物。
1935年暑假,李林到北平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并考进了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并改名为李林。此时的华北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五省亲日势力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下,准备搞“独立”。日本帝国主义借机向华北地区增派部队,并在以北平为目标的军事演习中,竟然携带重炮、开着坦克穿过北平城。对此,李林表示异常愤怒,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并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在民国大学地下党员吕光的帮助下,李林逐渐认识到,要救国求解放,单纯依靠学生运动是不行的,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抗日的胜利。
1936年12月,北平学生为营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的救国会领导人“七君子”,而举行大游行,李林又一次显示出她勇敢无畏的精神。她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旗手,被反动警察打得头破血流,仍忍着剧痛,举着旗帜,引导游行队伍前进。
李林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迅速成长,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北平地下党发动青年到太原,李林便决意投笔从戎,到抗日斗争的前线去。随即,便同一批北平、天津的青年学生一起到太原,与中共山西工委接上关系。参加了陕西牺盟会办的军政训练班,她是女生连党支部的负责人之一。在这期间,牺盟总会根据大同和雁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向大同和雁北各县派去特派员,做抗日救亡工作。李林为实现她到抗日前线去同军作战的志愿,曾向牺盟总会提出要随特派员到大同去,但未得到批准。
七七事变后,李林随牺盟大同中心区的人员到了大同。这时日军正在进攻张家口,窥视柴沟堡、天镇和阳高,敌机不断空袭御河桥和大同。李林不顾敌机轰炸,亲自编写并和同志们一起印刷传单,宣传全民动员,李林向中共雁北工委建议,组织农民自卫队,开进山区进行训练,以便在敌人打来时,开展游击战争。牺盟大同中心区委同意这些意见,并协同到附近农村动员青年参加抗日自卫队。到8月下旬,自卫队发展到120多人。这时国民党第六十一军在天镇一线败退下来,日军正向阳高逼近,大同吃紧。牺盟大同中心区决定由李林负责集合抗日自卫队,向怀仁一带山区转移。为防止敌机轰炸,中心区和自卫队于11日晚上行军,拂晓到达怀仁县城一个大庙前的广场上休息,由于大家都很疲劳,许多人坐下来就睡着了。突然敌机一阵轰炸,这些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自卫队队员都跑散了。李林只好随中心区的同志撤往雁门关内,向太原撤退。
正当阎锡山的军队从雁门关溃败下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正在渡过黄河向前线开进。这时,由中共晋绥边工委赵仲池书记率领30名干部,携带一部电台从太原市向雁北挺进,准备在雁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代县阳明堡李林正好与他们相遇,于是她强烈要求随这支队伍赶往前线,开始赵仲池考虑她是一个女同志,到前线不方便,劝她还是回太原。在她的再三恳求下,赵仲池最后答应了她,并配给她一支六五步枪。这样,李林就随特委队伍出雁门关,奔赴抗日前线。李林与晋绥边工委赵仲池一行出了雁门关,很快就转移到偏关县。当时由于时局紧张,旧政府人员都已经逃跑,只有少数共产党员在组织群众。李林与边特委人员一到达,就开展群众宣传工作。当群众聚拢到县政府大院后,李林站在一个凳子上,发表起慷慨激昂的演说:“父老兄弟姐妹们,日本人欺负到我们的家乡来啦!逃跑主义者们把咱们扔下不管啦!咱们怎么办?当亡国奴?不!我们要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建立抗日游击队,开展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群众看到这个女八路这样讲,很受鼓舞。
根据工委的指示,就在这里开始组建抗日游击队。李林很快就投入了工作,发挥她出色的组织才能,物色干部,寻找营房,筹办伙食,编写政治军事教材。并和当地的抗日团体妇女救国会、工人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到农村和厂矿发动青年,参加抗日队伍,经过挑选,逐步组织起了一支十几人的游击队伍。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上级给游击队派来了军事干部,李林被任命为政治主任,王零余为参谋长。李林与参谋长配合默契,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到12月队伍就扩大到200多人。
1938年2月,中共晋绥边特委(由原晋绥边工委改称)在第八支队掩护下,向平鲁、右玉西山一带挺进。行军的第一天晚上,在偏关以东20多公里处,与一股伪军遭遇,王零余和李林指挥八支队打垮了敌人,掩护特委机关安全到达平鲁县境。
八支队在平鲁西山经过一段整训,随即开赴右玉、左云以北,转战长城内外。一天下午,支队人员行至凉城县田城村附近,得知李守信伪军一部在麦胡图驻扎,每天下午少数伪军带马群到村边河中饮马,早想把八支队建成骑兵的王零余认为机会来了。他和李林商定,当机立断,巧夺伪军马匹。他们立即抽出30来个精干的战士组成突击队,换上便衣,潜伏河边草木丛中。待伪军的马群来到河边时,突击队员向敌人发起了突然袭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夺得50多匹马,10几支枪。接着,将一中队改为骑兵中队,使八支队成为步骑兵混合支队。
鉴于雁北地区在斗争中发展了几个游击支队,八路军一二o师首长指示,把这些游击支队改编为一二o师独立第六支队。第八支队和右玉县组建的第五支队、平鲁县组建的第六支队,合编为第六支队骑兵营。此时,贺龙、关向应等领导同志很关心李林,认为一个女同志在部队上行军打仗不太方便,考虑调她到地方去工作。李林很感谢首长们的关怀,一再诚恳表示,愿意留在部队直接和日本侵略者作战。经过边区特委研究,嘉许了她的雄心,答应了她的要求,分配她担任骑兵营教导员,王零余任骑兵营营长。
李林和王零余率领这支队伍转战雁北各地,接连取得了许多胜利。同年7月,由于一二o师贺、关首长的关心和工作上的需要,李林被调到新建立的牺盟会晋绥边工委任宣传委员,并兼管地方武装。在工作中,李林发现地方上的民运工作很复杂,任务又很繁重,而干部又非常少,于是李林提议,经上级批准,决定马上举办干部训练班,就地解决干部问题,李林被任命为训练班的负责人。从1938年到1940年初,干部训练班共举办了六期,先后培训干部260多人,这些干部被分配到各县区,成为牺盟会的骨干和领导人,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他做群众工作,认下了不少“干妈”,团结了许多“干姐妹”,向她们宣传革命道理,帮助她们学习文化,深受群众爱戴。
1939年10月25日,面对日伪军2000余人向根据地的猛烈进攻,李林率领机枪排摸到敌人后方兵营门口,向敌人发动突然袭击,当场打死敌哨兵一名,缴获战马一匹。这样,迫使敌人把围攻抗日根据地的大批军队撤了回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